教育质量监测
教育质量监测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法律、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57740篇;相关期刊105种,包括中国考试、现代教育、考试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教育质量监测的相关文献由24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勉、辛涛、王旭东等。
教育质量监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7740篇
占比:99.94%
总计:357941篇
教育质量监测
-研究学者
- 李勉
- 辛涛
- 王旭东
- 韦小满
- 丁瑞常
- 周欣
- 张丰
- 张平平
- 李新
- 焦新
- 王俊民
- 付钰
- 刘静
- 卢锦运
- 宋乃庆
- 庞春敏
- 本刊编辑部
- 本刊讯
- 朱乙艺
- 李健
- 李凌艳
- 杨宏浩
- 杨文源
- 杨洁
- 杨莹莹
- 王曦
- 王烨晖
- 王玥
- 罗强
- 耿丹青
- 许世红
- 赵茜
- 郑云清
- 陈荣荣
- 马海燕
- 马跃
- 魏昕
- 黄鸣春
- Alexander McCormick
- 万茹
- 中国教育新闻网1
- 于泽元
- 任晓琼
- 任玉丹
- 何孟姐
- 何怀金
- 何晶
- 何永红
- 何颖
- 侯燕燕
-
-
田伟;
杨丽萍;
辛涛;
张生
-
-
摘要:
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目的是引领教育发展.有效使用监测技术,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质量的动态变化进行充分且及时的评估,不仅对于特定个体,对于国家和社会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现状,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从教育评价云平台建设、信息化测评特色解决方案与教育监测结果可视化三方面阐述了"互联网+"国家教育质量监测已取得的各项进展,对信息技术为教育监测提供的新思路进行了系统化总结,同时揭示了我国教育质量监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突破监测与评价的技术瓶颈,走出监测体系建设的困境,本文提出了未来教育质量监测与先进科学技术在融合时潜在的攻关方向与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旨在协同多方努力共同推进我国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
-
郑云清
-
-
摘要:
大家知道,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体检仪也是解码器,它运用项目反应理论、矩阵抽样技术、认知诊断技术、回归分析技术等科学方法来对教育质量进行体检和解码。因此,我想从福建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相关统计数据来分析小初衔接问题,试图寻找到小初科学衔接的思考点与突破口,从而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落地。
-
-
姜春峰;
赵丽红
-
-
摘要: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参与主体,提高和改进其教育统计工作质量,对提升教育资源整体利用率,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目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教育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教学工作的主体地位,完善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职工信息化教育,提升教育统计人员素质,树立科学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理念,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改进措施,为民办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信息、监督服务。
-
-
吴宏锷
-
-
摘要:
《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21年度)》以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采用海量数据挖掘、多维案例分析、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和全国1000余所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呈现本科教育教学整体情况、问题和趋势,引导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巩固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该报告共分九章和“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状态分析”。
-
-
-
王晓颖
-
-
摘要:
S省自2015年开始正式参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积累了大量有效数据。由监测结果可知,S省义务教育质量整体状况较好,但将第一周期数据和第二周期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还存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降低、学生体质状况不佳、学科周课时达标率整体偏低等问题,建议从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多元人才观、加强教师学科素养和通识能力培训以及开展规范办学专项督导和学生体质专项监测等方面进行改进。
-
-
宋志强
-
-
摘要:
教育质量监测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规格,为杜绝教育内卷,"双减"政策严格控制考试的次数,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质量监测水平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以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为主要内涵的教育统计工作能为教育质量监测水平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然而,在现实的教育质量监测中,由于在制卷、阅卷和数据分析诸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通过编制双向细目表,减少无关变量的隐形干扰;关注"最近发展区",拓宽学科知识的学用渠道;科学分析大数据,打破教育监测的思维定势等路径为提高教育质量监测水平提供技术性支持、艺术化处理和学术化研究,从而为探索教育规律、提出科学决策方案、深化教育改革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
-
何永红
-
-
摘要:
一、前言201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明确公示了当前全国层面义务教育工作成果和现状,结合笔者发现的所授小学数学课程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佳的问题,有必要基于质量监测数据深入分析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与问题,探索提升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为实现义务教育高质量推进提供借鉴。
-
-
史亚娟
-
-
摘要:
近日,教育部印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启动第三周期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这对于完善我国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是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经验可以为完善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开展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提供工具研制、样本抽取、标准制定、监测方法、组织实施等多方面的参考借鉴。与前两轮监测相比,新的监测方案在监测内容、监测方式和结果运用等方面有较大的创新与突破。
-
-
熊艾莉;
彭香萍
-
-
摘要:
幼儿学习与发展评价是建立和健全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重要保障,幼儿科学教育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评价是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当前幼儿科学领域学习与发展评价存在主客体分离、评价指标体系不明确、教师评价主体意识淡薄等问题。以全人教育理论和主动学习理论为依据,探索幼儿科学领域学习与发展评价的“三维”结构体系,从科学兴趣、探究能力和知识水平三个一级指标设计具体评价指标,采用清单法、轶事记录法和观察评价法实施评价,以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基础,兼顾幼儿教师的实践运用能力。
-
-
涂宜梅
-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信息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使我们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基础教育及其质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各国纷纷开展大规模教育评价,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在澳大利亚,不仅有全面评估,即国家评估项目——全国读写与算术能力评估(NAPLAN),每年对三、五、七和九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读写和算术能力的测试,还有抽样评估,每三年一次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公民文化与公民权利及ICT素养的监测,以及澳大利亚在国际测试项目PISA和TIMSS中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