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7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28097篇;相关期刊770种,包括当代青年研究、社会、中国新时代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决策论坛——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等;教育程度的相关文献由150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婷、秦威、胡文斌等。

教育程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7 占比:3.82%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28097 占比:96.05%

总计:29251篇

教育程度—发文趋势图

教育程度

-研究学者

  • 张婷
  • 秦威
  • 胡文斌
  • 李娟
  • 罗晓明
  • 仝岚
  • 刘颖
  • 史建国
  • 周杰
  • 孟广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佩
    •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7年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考查了年家庭收入、教育程度、阶级认同三类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年家庭收入、教育程度、阶级认同与生育意愿皆相关。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维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提高生育水平,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消退。
    • 赵文龙; 李知一
    • 摘要: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通过多重中介模型,分析教育经不同媒介影响青年社会信任的机制。研究发现:教育对社会信任既存在直接积极影响,也会通过媒介产生间接影响。但是,教育通过新媒介和传统媒介对信任的间接效应在不同教育层次中存在异质性特征。在低教育群体中,教育经传统媒介提高社会信任,而经新媒介削弱了社会信任;在高教育群体中,新媒介对社会信任的负向间接效应不再显著。提出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加强新媒介内容管理,实现积极引导和有效治理的有机统一。
    • 倪仁杰; 仲莉梅; 张君; 吕金鹏; 王宁波; 卞卡
    • 摘要: 目的分析过敏性鼻炎(AR)患者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06例AR患者,收集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合并疾病、家族过敏史、症状发作时间及发病季节性等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AR患者抑郁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AR患者焦虑状况;对AR患者抑郁、焦虑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AR患者抑郁、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1.3%和2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抑郁AR患者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状况、症状发作时间及童年逆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焦虑AR患者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是AR患者抑郁、焦虑的保护因素,月收入状况是AR患者焦虑的保护因素;症状发作时间和父母离婚状况是AR患者抑郁的危险影响,婚姻状况是AR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症状发作时间、父母离婚状况及教育程度是AR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教育程度、月收入状况及婚姻状况是AR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
    • 傅文晓; 赵文龙
    • 摘要: 在祖-父-子三代家庭场域内探索教育程度对主观幸福感的代际再生产效应,是对教育代际“外溢”作用的进一步澄清,也是对幸福传递机制的整体把握。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构建了三代家庭样本集,通过倾向值匹配法(PSM)消除祖代变量造成的样本选择偏差,重新估计了教育程度对主观幸福感的效应值,并利用父代主观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感的代际再生产机制模型。研究发现,教育程度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因果效应,但未经倾向值匹配的数据结果大大高估了教育对主观幸福感的贡献量;反事实结果表明低教育群组的潜在教育收益大于高教育群组;中介模型的结论确证了父代主观幸福感在父代教育程度对子代主观幸福感路径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同时母亲对子女的主观幸福感影响程度更高。因此,优质而公平的教育资源供给和家庭场域内整体幸福感的提升对于下一代主观幸福感的再生产至关重要。
    • 陈亦晨; 陈华; 曲晓滨; 孙良红; 陈涵一; 李小攀; 彭丽; 徐望红; 周弋
    • 摘要: 背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温对居民脑卒中死亡的影响正愈发受到关注。目的分析日均气温对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2019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资料(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死亡资料)、气象资料(包括气温、相对湿度、大气压)及大气污染物资料〔包括大气颗粒物(PM_(10))、二氧化硫(SO_(2))与二氧化氮(NO_(2))〕。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日均气温对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的影响以及效应的累积性与滞后性。根据年龄及受教育水平开展分层分析,探究敏感人群。结果2005—2019年,浦东新区累计报告居民脑卒中死亡30337人,其中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分别为11221、15308人,分别占脑卒中死亡总数的36.99%、50.46%。研究期间浦东新区居民每日脑卒中死亡5.54人,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分别为2.05、2.79人;气温、相对湿度、大气压的日均值分别为17.25°C、73.75%、1015.83 hPa,PM_(10)、SO_(2)、NO_(2)浓度日均值分别为68.87、28.82、44.68μg/m^(3)。浦东新区以日均温度的中位数(P_(50)=18.2°C)为参照,低温(P5=3.0°C)对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的效应在滞后0~14 d(Lag 0~14 d)达到最大〔脑卒中:相对危险度(RR)=1.34,95%CI(1.15,1.56);出血性脑卒中:RR=1.61,95%CI(1.25,2.08)〕,低温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性与滞后性,缺血性脑卒中对低温的影响不敏感;高温(P_(95)=30.1°C)对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效应在Lag 0~1 d达到最大〔脑卒中:RR=1.26,95%CI(1.12,1.41);缺血性脑卒中:RR=1.64,95%CI(1.39,1.93)〕,高温作用较为短促,出血性脑卒中对高温的影响不敏感。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对<75岁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75岁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在Lag 0~14 d达到最大;低温对小学及以下、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分别在Lag 0~21 d、Lag 0~14 d达到最大。高温对<75岁、中学及以上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75岁、小学及以下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均在Lag 0~1 d达到最大。在Lag 0~3 d,高温对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人群脑卒中死亡效应高于中学及以上文化水平人群(P<0.05)。结论低温与高温均导致浦东新区居民脑卒中死亡风险上升,低温与高温分别增加居民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死亡风险,而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人群在高温环境下更易发生脑卒中死亡。
    • 梁雅茹
    • 摘要: 教育对收入的影响一直倍受人们关注。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受教育者通过教育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从而提升自己的收入。本文基于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5),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劳动报酬与受教育水平的关系。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教育程度在总体上对中国居民的收入具有正面影响,受教育年限提高对收入水平提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肯定了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同时提出国家仍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的建议。
    • 方宏; 王益民
    • 摘要: 尽管CEO性别差异研究在国际商务领域有所突破,却并未在国际化进程研究中得到充分重视.这一疏忽导致CEO性别—国际化绩效方面的实证结果莫衷一是.本文基于管理者认知视角,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动态面板数据,构建女性CEO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节奏的解释模型,并进一步从个体认知和社会认知角度考察CEO性别对国际化节奏产生影响的边界作用.研究发现:首先,女性CEO倾向于采取更加稳健、更具规律性的国际化扩张节奏;其次,女性CEO的受教育程度削弱了女性CEO与国际化节奏规律性之间的影响关系;再次,随着TMT任务导向断裂带强度的增加,女性CEO对规律性国际化扩张节奏的倾向会进一步增强.本文响应战略管理学界"微观基础运动"的倡议,通过构建中国"跳跃式"国际化节奏的微观认知基础理论模型,研究女性CEO与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关系,揭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异质性的底层逻辑.此外,本文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提升企业国际化决策质量等方面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 杨雪燕; 井文; 高琛卓; 朱书园; 王粤
    • 摘要: 文章采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西北五省区数据,通过对比各省份及不同民族的总和生育率、孩次结构及生育意愿等指标系统分析西北地区育龄妇女的生育现状.研究发现:生育政策的调整对西北五省区汉族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产生了明显的短期激励效应,但对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并不存在影响.西北五省区汉族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和意愿主要受到生育政策调整和教育程度提高的双重影响,其中,生育政策调整是短期正向效应,教育程度提高是长期的负向效应.西北五省区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和意愿主要受到教育程度提高的负向影响,其低龄组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明显减弱.西北五省区十余年间总体呈现出的较高的总和生育率多是由于少数民族具有较高水平的总和生育率,而随着西北五省区少数民族低龄组育龄妇女生育意愿的不断下降,其生育水平很可能会表现出"后劲不足",从而呈现长期缓慢下降趋势.本文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优化生育政策,发挥生育政策调整的长期效应,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探索放开生育限制的可能性,让生育权重新回归家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减轻女性抚幼负担,促进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包括探索支持性的经济补贴政策,减轻家庭在育儿方面的经济负担;探索灵活的夫妻产假制度,缓解女性抚幼负担;完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促进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 刘冰; 张建楠; 高远; 许启晓; 张松; 樊郑军
    • 摘要: 目的 了解18~22岁大学生近视状况以及散光、身高、体重指数、父母教育程度、运动等因素与近视的关系,探讨近视影响因素,为近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某大学724名18~ 22岁在校学生的视力、眼屈光度及身高、体重、跑步成绩(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等检测;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初次戴镜时间、是否喜好运动、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及时间等.结果 散光程度与近视度显著相关(r=0.432,P<0.01);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子女近视度相关(F=3.465,P<0.05);初次戴镜年龄与近视度显著相关(r=-0.437,P<0.001).结论 散光性屈光不正及早矫正有利于近视控制.
    • 彭虹斌
    • 摘要: 后工业化时期,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女性高中毛入学率达到70-80%以上的时候,其人口生育率悄悄地跌破更替水平,从而引发小学学龄人口波浪式下跌.欧盟国家小学生数量整体下滑趋势较为明显;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等地小学生数量下跌的幅度高于欧盟国家;教育作为影响生育率下跌的中介因素,教育年限的延长、终身化的学习方式以及育儿成本的提升等对生育率下跌产生了间接的影响.发达国家为了缓解小学生数量规模的下滑,通常采取两大应对策略:提升生育率和引进移民,但是前者的效果不甚理想.中国大陆目前的少子化倾向非常严重,为了配合人口政策调整的趋势,反思后工业社会高中及高中后教育普及的负面效应,应及早认识到学龄人口下跌的严峻现实并做好应对策略,让教育改革适时配合人口政策做出调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