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5762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85篇、会议论文77篇、专利文献87篇;相关期刊2072种,包括法制与社会、领导决策信息、瞭望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华南片区)学术年会、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会、决策论坛——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等;贫富差距的相关文献由4938位作者贡献,包括茅于轼、李长久、李宝怀等。

贫富差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85 占比:97.20%

会议论文>

论文:77 占比:1.32%

专利文献>

论文:87 占比:1.49%

总计:5849篇

贫富差距—发文趋势图

贫富差距

-研究学者

  • 茅于轼
  • 李长久
  • 李宝怀
  • 李军
  • 李强
  • 邓伟志
  • 刘尚希
  • 孙立平
  • 朱庆芳
  • 本刊编辑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红军; 刘晓娜; 尹智军
    • 摘要: 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科技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社会普遍认为学科间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差距在加大。用变异系数分析了1980—2020年发表的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生命健康和人文社会4个领域的250个学科论文数量和篇均被引次数的变化规律,以探讨学科间论文数量和质量的“贫富差距”变化,以及高被引论文对其的影响,从而对学科论文产出“贫富差距”现象做出客观解释。在论证变异系数可以用来评价学科论文产出差异的基础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各学科论文数量的差异性总体保持稳定,“贫富差距”不因论文数量的激增而加大;各学科论文篇均被引次数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且渐趋一致,不随篇均被引次数的增减而变化;高被引论文缩小了学科间论文数量的“贫富差异”,但增加了篇均被引次数的差异性;4个领域间的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性特点有较大不同,人文社会领域的特殊性最大。
    • 高德胜; 赵建航
    • 摘要: 2013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出版了《21世纪资本论》。在书中,皮凯蒂通过对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300年欧洲及美国的财富分配数据的分析,揭示出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常态和固有现象,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必然导致财富不平等的加剧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弊病。
    • 伏佳佳; 张国清
    • 摘要: 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产生之前,中外政治思想史上有与之相近的观念,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均贫富观念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观念。“均贫富”观念没有引导中国传统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福利国家观念没有引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思想是指导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新阶段新矛盾的科学理论,是将“均贫富”的历史愿望转化为新时代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是优越于西方福利国家观念、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科学理论。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就没有共同富裕;没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幸福,就不是共同富裕;没有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全体人民通过劳动创造更多的财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全体人民在教育、就业、医疗、康养等方面全面实现机会均等,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
    • 乔惠波; 张凯
    • 摘要: 共同富裕是从古至今无数人为之憧憬的理想社会状态,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把共同富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解决好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和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最终要通过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来实现。
    • 摘要: 2022.4.1—2022.4.15任泽平:中国经济的十大预言4月11日,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布《中国经济的十大预言》一文,预测中国经济的未来趋势。任泽平在“预言”中称,全球旧新秩序正在重建,经济、金融、地缘、思潮等动荡加大,贫富差距、民粹主义、逆全球化、强人政治、地缘冲突、修昔底德陷阱、国际秩序重建等现象涌现。
    • 邵广涵; 沈悦
    • 摘要: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公平贸易运动在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劳动者收入,促进世界贸易公平方面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本文实证检验了生产者参与公平贸易的意愿与公平贸易生产者组织数量和产品溢价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皆为显著正相关,即公平贸易生产者组织数量越多,农民参与公平贸易意愿越强,产品溢价越多,农民参与公平贸易意愿越强。本文分析了生产者参与公平贸易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公平贸易发展与世界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 郑馨竺; 梁安妮
    • 摘要: 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征程中,我国同时面临碳中和与缩小贫富差距等多项战略任务。尽管这些战略任务都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路径互联互通,政策效果相互影响,但由于分属不同的子系统,容易陷入管理实践各自为政、政策实施互为掣肘的僵局。收入提高的中低收入群体可能因为消费升级产生更多的碳排放,增加实现碳中和的挑战;碳中和实现路径也可能通过影响居民就业或家庭收支促进或阻碍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充分认识碳中和与缩小贫富差距之间的协同与权衡关系,通过整体协调和系统谋划下好"全国一盘棋",减少政策冲突和实践失误,是全方位落实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减排与发展关系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碳中和与缩小贫富差距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影响机制和实践路径进行系统剖析与深入诠释,力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促进碳中和与经济平等的路径选择及方案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对社会经济复杂系统下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协同合作提供参考借鉴。
    • 连家明
    • 摘要: 贫富差距是世界性的话题。尤其近十几年来,围绕贫困、失业、税负、不公等问题引发的抗议浪潮在世界范围内不断高涨。从突尼斯、埃及等北非国家的抗议和变革,到西班牙年轻人打出的"愤怒的一代"口号,从美国抗议者"占领华尔街运动",再到法国爆发的"黄马甲运动",其背后的核心问题无不指向贫富分化。这些抗议者的要求很明确,他们要推动制度发生变革,他们要政府更加关注穷人的境遇,要社会更加关注公平。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国经济学家班纳吉,正是因为他合作撰写的《贫穷的本质》,关注了贫穷经济学。
    • 陈卫东; 叶银丹; 刘晨
    • 摘要: 共同富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坚持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方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完成,政策重点由脱贫攻坚转向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水平有所波动,但总体处于国际中等、相对可控水平。其中,国有企业、土地公有制等社会主义制度对稳定我国收入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国在减贫、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方面实施了大量政策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国收入差距主要来自城乡、区域和行业差距。较之于收入差距,我国财富差距相对更大,主要原因是房地产过快发展和资本市场发展导致的收入效应。此外,由于缺乏遗产税等制度安排,我国代际收入惯性较强并且存在城乡分化现象。从国际对比的角度来看,我国还存在劳动报酬比重偏低;间接税比重远高于个人所得税、企业税等直接税比重;房产税有待推进;遗产税尚未开征;养老保障体系仍有待完善;高收入群体和行业薪酬限制规范性、针对性有待加强;三次分配作用有限等问题。未来,建议通过持续推动创新、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全球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加强税收对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调节,做好房产税试点工作并积极稳妥推进房产税立法和改革,加快研究和推动遗产税;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负担。
    • 邹文; 刘志铭; 刘红英
    • 摘要: 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基于Probit模型考察贫富差距对居民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贫富差距对中国个体创业选择和家庭创业选择均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为了检验基本结论的稳健性,运用工具变量法、替换相关核心变量的度量指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等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均显示贫富差距对居民创业具有负面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贫富差距会通过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外部融资环境等渠道对居民创业产生负面影响。异质性分析则发现这种负面影响在低财富家庭、农村家庭、低教育水平人群等社会相对弱势群体更为显著。为了降低贫富差距对居民创业的负面效应,要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增进社会互信与合作,为社会各阶层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