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深圳
  • 出版时间: 2013-12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清初建于肥乡县屯子堡的漳南书院是实学的萌芽地.著名教育家颜元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在这里建立了习斋.他大改前朝传统的理学、儒学一统学校教育的风气,开清初经世致用学风的先潮.漳南书院的建立与颜元思想的领袖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颜元的教育思想在漳南书院得以实现,而漳南书院也因为有颜元的思想支撑成为了我国早期实学教育的先驱阵地。漳南书院的培养目标直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人才,既能博古通今,又能发挥实效。其课程设置类似于现今高等教育的文、理、工、商、军等专业区分,同时对后来的洋务运动以及维新变法时期的西学新式学堂的建立有了潜在的影响和铺垫。漳南书院以习动、习行为主导要求的办学理念警醒了部分有心变革学校建制的有识之士,同样,在现今社会,直接经验的获得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学习模式也成为了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学教育为特色的漳南书院并未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席位。但是,崇尚科学,力主实践,经世致用的治学思想的种子已经萌芽,在后续的学校教育发展中,颜元的思想和漳南书院的存在仍然是从古到今中国学校教育历史演变长河中的一块瑰宝。
  • 摘要:1946年教育部宣布私立南开大学改为国立,这一决定结束了南开大学"私立"的命运.私立与国立的背后是学府与官府之间博弈,博弈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私立南开大学的办学困境;二是张伯苓的角色困顿;三是国民政府教育政策的转变.学校、个人以及政府三个层面的"合力"导致了私立南开收归国有.
  •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的苏联教育学专家,通过多种教育活动指导了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苏联专家通过讲课、讲座、指导教师等方式直接培养教育教学人才,用指导教育实习,观摩教学、评议课堂的方式来规范和指导中国的课堂教学.专家们具体、细致的实践指导配合系统的理论学习,规范了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程序,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他们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影响和激励了我国的教育工作者.
  • 摘要: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校进行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校培养未来人的蓝图.只有设置规范的教师教育课程,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研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从中总结历史上课程设置的依据,以史为鉴,为现代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 摘要:圣约翰大学是一所由美国圣公会所创办的教会大学,长期以来对教会大学的研究讳莫如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于教会大学的研究逐渐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但是对于圣约翰的教师群体研究甚少,本文试从圣约翰教师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教学特色、师生关系及其评价进行分析,以期看到圣约翰教师群体的整体面貌.
  • 摘要:特许学校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公立教育质量,给所有学生(特别是处境不利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优质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但是,本文案例却展现出特许学校制造教育不公的另一面。特许学校为了实现提高公立教育质量的目标,不惜设置障碍挑选学生,人为地破坏教育选择权,造成种族隔离;还抢夺公立学校资源。当然特许学校作为公立学校,它使用公共教育的资源本不应该视为抢夺,但是特许学校的资源被私营公司用于私人的领域而非公共教育领域的滥用行为造成了公共教育资源的流失,应定义为“抢夺”。特许学校抢夺公共教育资源和阻止教育选择的有效性的行为制造了公共教育领域内的新的不平等,这正如美国学者赛泽在《谨守承诺?关于特许学校的争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特许学校“违背了国家公共教育的价值承诺,这些特许学校没能提供公平的机会、追求公共责任或者公共目的等公立学校的标志性特征”。
  •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我国大学与边疆社会基于人才培养而形成的地缘关系及其变革历程,认为此一时期大学与边疆社会地缘关系经历了形成、深化及衰退三个阶段,并对两者隐性地缘关系,“后发式”及“外嵌式”边疆大学发展路径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从主观方面看,政府着力推动边疆基础教育,对于发展边疆高等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用力不多;从客观方面看,在边疆地区创办大学,师资、设备及办学经费上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对于南京国民政府“后发式”与“外嵌式”的边疆大学发展路径,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主张边疆大学的发展应坚持“内生优先式”的发展路径。
  • 摘要:学术委员会是大学内部行使学术权力的重要组织.民国时间的评议会和教授会表明我国的学术委员会已萌芽,随后学术委员会经历了初现、停滞和渐进发展的历程.学术委员会的历史沿革始终伴随着学术权力与政治权力、行政权力的博弈,并从依附地位逐步走向独立,但学术委员会从人员构成、职责定位、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方面都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学术委员会制度还尚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 摘要:教研组是教师间实现交流协作、资源共享、智慧碰撞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了解中小学教研组的历史变革对于教研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建国后中小学教研组的历史变革进行梳理分析,并根据当前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的现状进行现实思考,当前中小学的教研活动当中教师不愿参加,参加也是应付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遏制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如何让教研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提出不仅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还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也要制定强而有力合理协议,以及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
  • 摘要: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转型,价值观念变迁,社会失范,生活节奏加快,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缺乏一定的挫折承受能力,也难以拒绝外界不良诱惑,因此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就会采取极端手段走上不归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效智指出,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具体议题上虽然有不同的侧重,但面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之道则是互通的。因此借鉴是必要的,将有助于我国生命教育的开展。因此,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学校要贯彻实施生命教育,以及社会要积极响应。
  • 摘要:西方大学教学方法的历史几乎和大学的历史一样久远.从中世纪大学的讲授和辩论,到近代大学的研究班、实验法和导师制教学,再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并存的各种各样传统的及现代的教学方法,西方大学教育方法的变革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其内涵日趋完善,其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在学者看来,教学方法对大学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教学内容.西方大学教学方法的历史体现了传统与变革的辩证统一,西方大学教学方法从以“教”为主逐渐转向以“学”为主,西方大学教学方法从单纯教给学生知识为目标发展到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及探索创新能力等为主要目标,以及西方大学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趋势。
  • 摘要:华中大学教育系科经历了初期筹备、正式立案、西迁喜洲以及重返武汉四个阶段,具备以下特征:以培养基督教中学师资为主;课程设置面向实践,必、选修结合;教师队伍以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为主;生源和毕业生人数稳定;教学管理标准规范且严格;学生学术、实践、康乐活动多重结合;注重为基督教中学服务.华中大学教育系科的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培养目标据三个生态圈调整,彰显特色;加强实践课程和环节的设置;吸纳优秀教师并注重提升其素养;强调学生多元素质的养成.
  • 摘要:教会、政府、大学是影响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发展变迁的三大主体力量.三大力量不断博弈的动态平衡过程正是教会大学发展变革的历程,其中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演变清晰地展现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外来性与本土化特征.自1906年至1927年,中国政府先后六次颁布有关教会大学立案的条例,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政府与教会大学关系的集中体现,不仅揭示出教会大学的发展轨迹,也彰显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艰难探索历程.
  • 摘要: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东汉和帝时期,邓太后于公元119年在宫中创办的"邸第",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幼儿教育机构.因为它是我国古代最早创办的具有明确的办学目的、确切的招收对象、具体的教学内容、完整的师资配置、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幼儿教育机构.
  • 摘要: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1883-1969)是德国现代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他在《大学之理念》、《什么是教育》等著作中对什么是大学、大学的功能、大学的学术自由、大学的改革等高等教育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改进大学工作的设想.学习和研究雅斯贝尔斯的大学教育思想,对于完善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国家要为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强有力的支持,要用健全的制度切实保障我国大学的学术自由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总之,要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法,不断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院校就要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大学的外形建设,还要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用于关注大学的内涵建设,要把创建一流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作为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优化学校的学术环境,引导他们在工作与交往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 摘要:本文着重讨论了美国中世纪史专家查尔斯·哈斯金斯对于中世纪大学学生生活的偏爱与研究,认为其无论在史料的发掘还是研究思路上,较之前人都有很大的创新,而其充满人文关怀和巨大好奇的中世纪大学学生生活的研究,正是新史学有力的史学实践.
  • 摘要:作为一种基于院校校本问题,通过有组织地收集、整理和分析院校规划、进程和环境的数据及信息,为院校发展及管理决策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以提高院校治理的科学化水平和管理效益的一种应用性研究,院校研究见证了美国大学与学院发展与变革的全部历程,并为美国传统学院实现向现代大学的转变、科学管理理念融入大学治理实践、有效回应政府和民众对大学教育日益强烈的教育绩效问责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 摘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的研究型大学,也是美国现代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的摇篮.美国一些学者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研究指出,从早期的霍普金斯大学身上,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现代学术组织和现代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术期刊、大学出版社、学术团体和习明纳的创建和形成过程,再现了美国现代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的早期发展雏形.
  • 摘要:课程是一个由多主体共同参与和建设的动态生成过程,施瓦布的课程生成观,既有产生的时代背景,又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本文着重从课程生成的价值取向、课程生成的主体、课程生成的终极目的、课程生成的内容、课程生成的运行机制来阐述施瓦布的微观课程生成观.并进一步提出微观课程生成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摘要:中世纪大学的国际化直到今天仍然值得借鉴。在需要建立的符合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观念当中,国际化的理念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的特点与它探索真理和发现知识的基本职能是联系在一起的。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它不是传播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基础知识,而是传授高度专门化的知识;不是为了培养全体人民的共同意识和形成他们与本社会文化相契合的行为规范,而是以全体人民中的一部分人为对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创新知识的后备力量。而这种人才,必须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关注国际学科领域和思想发展动向的意识和高度敏感性,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具有国际理解的胸怀和进行国际沟通的素养。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开始在我国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被不断地介绍到我国,在学生与教师方面的交流日趋频繁,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合作也逐步深入,可以说,国际化已经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口号,而且已经成为一项具体的实践。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意味着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国际性流动,而且意味着信息资料的国际共享和国际意识的培养,以及包括学位制度在内的各种相互兼容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等都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相比之下,我国大学向国际开放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对我国大学来说,与世界各地各种文化的大学实现真诚、实质性、有效的交往与对话,不是缺少交通工具或同声传译装置,而是中国大学精神与思想的开放程度有限,以致出现与全球大学以邻近的陌生者相处的现象。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开放即意味着大学的兴盛,闭锁即意味着大学的衰亡。应打破这种封闭状态,承接历史传统,加强人员的国际流动,并进一步与世界优秀的大学交往,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大学交往,以中国大学为载体,包容和融合人类大学数千年发展过程中的精华,以此促进我国大学教育的大发展。
  • 摘要: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主体的公立学校,在正式诞生、推广的200余年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演变,并在组织形式、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逐步稳定成型。同时,它也产生了一系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需要解决的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的《学会生存》中鲜明地提出学校存在的问题后,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学校教育改革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新一轮学校改革浪潮.西方学校教育改革主要有:市场化的学校重建运动、社会化的学校价值反思、未来学校的重塑方案等;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主要有:学校制度改革,学校整体转型改革等.中西学校改革有差异,也有相通,通过比较可知:当代中国学校教育改革在坚守教育价值关照的同时,尚需作为学校教育利益主体的社会各界支持乃至投入,尚需加大对学校自主权的放还.学校主体地位尚待强化.
  • 摘要:大学传统是大学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沿袭下来的某种特质或模式.如何处理大学传统与社会现实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大学改革的实际效果.20世纪英国古典大学的学院制改革是其学院制传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又一次升华.牛津、剑桥大学学院制改革的历史为人们深入思考大学传统与变革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而大学传统在大学改革中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对大学传统的尊重,是大学生命力的重要来源,对大学传统继承和发展是大学改革的内在逻辑,以及实现传统与现代社会需求的统一是大学特色化成长的基本保障。
  • 摘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年限的不断拓展,学前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如何通过有效的课程设置和实施,培训出高质量的学前教师,己经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国际蒙台梭利协会"是由蒙台梭利本人创办的推广其思想和实践的机构,现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践行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权威组织,在当今世界学前教育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培养蒙台梭利教师是该机构及其下属培训中心的重要职能之一,现已经建立了包括基本课程、学位课程、进修课程和培训师课程在内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具有突出对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理解、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体验性、主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课程的系统性与衔接性等特点,对我国更好地建立自己的学前教师课程培养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摘要: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30年来,一批卓有成效的现代书院应运而生,书院传统日益引起社会关注.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继承与传承书院资源与传统成为中国部分高等院校发展中的选择;基于通识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校"住宿书院制"试点也如火如荼;顶尖大学参与全球高等教育竞争的精英教育项目的书院传统,蕴涵着浓厚的中国诉求和中国属性.在当代书院复兴浪潮中,中国古代书院传统正以继承、传承、衍生、创生与复生等五种样态加速沁入当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对构筑具有中国风格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及话语范式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 摘要: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曾宣称它的历史也就是美国教师教育的历史。诚然,从菜园协会、工业教育协会中的师范课程到纽约教师培训学院、纽约教师学院,其教师教育层次不断提升,再到最后成为大学中的专业学院即哥大教师学院,一路走来,这就是美国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一种典型历程。然而从教师学院创建的具体历史过程来看,它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19世纪末,一方面是师范学校纷纷升格为教师学院,提升教师培养层次,另一方面是从教育学教系、教育系到教育学院,各大学或学院开始在大学中为教育学科开启一席之地。可以说哥大教师学院综合了这两种情况,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即便在美国也是真正独特的。较之当时芝加哥大学典型的“综合大学+教育学院”的教育专业学院的组织形态,哥大教师学院则是一种“教师学院依附综合大学”的形式。哥大教师学院相对独立于大学,又与大学有着联盟关系。它的创立过程与芝加哥大学的“综合大学中产生出教育学院”不同,也与同一时期独立的教师学院不同,因为它的背后有一座巨山——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背靠哥伦比亚大学而相对独立存在,它在汲取了教育学院依靠大学支撑的新传统的同时也继承了独立的师范专业学校的老传统。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创建过程,体现了教育学进入大学过程中各方协商与博弈的具体状况,以及强有力的机构创建者和学术精英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包括从道奇、巴纳德、赫维里到拉塞尔这些机构的创建者,也包括杜威、孟禄、桑代克、克伯屈等诸多在各种开创性领域中的学术精英。他们带着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和明晰的机构和学术发展目标,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时代中的精英和普罗大众都亲历了历史,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作为学科历史,精英们留下了更多的痕迹。哥大教师学院的教育学科发端史,就带着这种深深的精英设计的意味,而其中,精英们深广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和执着的努力是造就教师学院的重要基础。此后的百年历史中,哥大教师学院从容不迫地发展,在学术精英和学术成果的数量、人才培养的质和量、特别是教育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堪称一流,对美国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和教育政策的贡献成绩斐然,甚至在20世纪前期就开始发挥着国际性的影响。哥大教师学院作为大学中一个独立的学院的成功使其成为美国大学中教育研究组织的范例,也成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精致样本。
  • 摘要:中国大学自近代产生之日起便承担着艰巨的社会责任.培养新式人才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学科是以"人才"为中介而连接起大学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它的设置是教育领域变革中的重中之重.作为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的学科设置无疑为继起者之规式,在其经历了于初设时期设律例、工程、矿冶、机械四科到民国期间取消法科、专办工科的发展历史中,社会的需求与权力的制约成为左右其学科变迁的主要因素.学科设立的实用原则遮蔽了知识与真理本身的发展路径,这不但最终成为北洋大学的发展瓶颈,更为人们今日的教育改革敲响警钟.
  • 摘要:近代中国按现代大学学科体系大规模编印出版大学教材始于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大学丛书"的编印出版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大学教材的建设,也推动了近代中国学术事业的发展,而且商务印书馆通过编印出版"大学丛书"首创大学教材联合编审的方式及机制,对近代中国大学教材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考察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的编印出版及其意义影响,将有助于学界进一步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大学教材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为当今我国大学教材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 摘要:林文庆是陈嘉庚倾家兴学的执著追随者,中国近现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家,厦门大学校园文化传统的开创者.他掌校16年,力倡科学精神及儒学价值观,制定校旨、校训、校徽,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采取多项举措,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造就一批杰出人才,促进了厦门大学的学科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其办学成就与文化贡献,对于弘扬中国大学优良教育传统颇有启迪意义.
  • 摘要:二战前的旧金山唐人街是美国第一大华埠,它的发展是美国华人社会发展的缩影,其华人教育发展的历史也最具代表性.本文拟从旧金山中文学校的办学性质、影响因素、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加深学界对这一时期华人教育活动的认识.
  • 摘要:从1936年6月到1945年9月,抗大共招收八期学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这些人才是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坚强砥柱,抗大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教育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抗大的发展历史沿革可分为初创期、规模扩大期、正规化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反映了抗大由小到大艰苦创业办学的发展历程.
  • 摘要:进山中学因进山会议精神而来.在进山中学的办学过程中,校歌词曲的变迁反映和彰显了教育理念的变迁.阎锡山与《进山校歌》、赵宗复与《进山青年进行曲》、"剧宣二队"与《进啊!进山的同学们》及新时期的进山校歌,既体现了进山中学办学的阶段特征,又折射了山西乃至全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因此,通过对不同阶段进山中学校歌的研究,既能深入分析校歌与学校教育乃社会发展进程之间的互动关系,又能为当今学校校歌的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元素.
  • 摘要:通过对我国教师资格标准发展历程的梳理,我国目前已颁布了中小学及幼儿园阶段的教师专业标准,但笔者认为专业标准的适用范围与教师资格标准相比仍然存在差异。教师资格标准只是对未来教师正式加入教师行列所必备的基本条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关注入职教师的专业追求,确立明确的教师资格标准,对教师自身,教师队伍的质量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不断成熟过程都有着基础保障,从入口提高教师的质量,基于此教师专业标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国虽然也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但我国的标准很明显缺乏清晰的要求,现有教师专业标准更多的是优质教师的标准,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细化标准,也没有提及相对应的可行的考核评价标准。可以说我国的教师资格标准更多的是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期望而非标准的要求。因此,厘清专业标准与资格标准间的关系,指向新入职教师制定教师资格标准,并基于明确的教师资格标准,构建完善的教师资格考核体系。
  • 摘要:中国教育学会关于"师资训练"问题的研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当时学界对于近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忧思.该会成员抱持恢复"高师"设置为"师资训练"治本方式的主张,凸显出师范教育专业训练的特殊性.而这一研讨所关联的全面抗战开始后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再次变迁,诠释的则是近代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应自成体系的逻辑.
  • 摘要:泺源书院是清代雍正帝时期山东建立的省会书院,经过历代发展,最终成为山东省最大的书院.作为一所考课制书院,泺源书院把为科举培养人才为主要办学目的.为山东的人才培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时代变迁,新式学堂出现.1901年,顺应书院改学堂的历史趋势,泺源书院改为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堂作为仅次于京师大学堂的存在,为全国的书院变学堂潮流起到了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 摘要:德国大学文学院转变成哲学院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13世纪一直持续到18世纪.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神学院的衰落和神学对其他学科统治力量的减弱、民族国家的产生以及对世俗统治欲望的增强、知识型和寻求知识方式的变化及对于理性的追求与崇拜.很多因素夹杂在一起共同促进了文学院到神学院的变革,而且这些因素之间也不是单一的关系.总之,所有这些导致了一个结果:通过对理性的强调从原来的辩证法、修辞学等中逐渐发展出一种新的哲学研究范式,而这种研究范式不仅符合了当时民族国家增加王权削弱神权的欲望,也符合了当时人们解释世界的价值观,因而哲学的研究范式逐渐被人们所崇尚,哲学的地位蒸蒸日上并最终导致了德国大学文学院向哲学院的转变.
  • 摘要:教会学校是近代西方宗教势力在中国创办的一类特殊的学校.其教育目的具有宗教性,并且在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在发展的过程中,教会学校逐渐形成由不同层次相互联系的各类学校所组成的学校系统.从这一角度思考不难看出,教会学校系统的内部需要及外部竞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位于其最高层的教会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 摘要:四年制的以精英本科教育闻名于世的博雅学院既开启了美国最初的高等教育篇章,而且今天仍然保留下来,并显示出勃勃生机.本文透过历史比较的视角试图揭示美国博雅学院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界常青树的原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美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特殊性:1.联邦制下的地方自治传统与大学自治,2.近似自由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体系,3.民主社会的教育价值观,4.理性决策的文化模式.本文认为:正是这样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孕育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殊性,也使得博雅学院能够在美国高等教育300年历史中虽经历大学从理念到组织形式的变换而屹立不倒.
  • 摘要:国子监,是明清时期的最高学府,是全国生员心之向往的求学场所.优厚的生活待遇、良好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力量,为国子监生潜心学业提供了重要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完备的管理制度、大量的岗位需求,为国子监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监生在享受着相对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接受着严格的规约与管束,过着一种单调乏味的学习生活.国子监生的生活待遇、日常生活、学习活动、课余活动,勾画出了明清时期中央官学学生日常生活的历史图景.
  • 摘要:近代中国私立大学在政局动荡、经济凋敝的民国初期应运而生,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民国中期茁壮成长,在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民国后期艰难发展,民主管理所影响的教师培训而产生的教师归属感所聚集而成民国私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及其校训和校园生活各方面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对教师的影响,给私立大学的崛起、变革与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 摘要:胡适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教育家,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和管理工作,有着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公学校长和北京大学校长.他坚信"教育救国"理念,坚持教育独立原则.在大学层次设置、学术研究、教师聘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至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不乏借鉴意义.
  • 摘要:关中书院在明清西安地区众多书院中,名声大、影响广,在当时乃至后世均有很高的声誉,是宋以后“关学”的实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我国明末清初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其他三处为徽州书院,江右书院和东林书院),其讲会制度的首要特点在于其讲会的制度化,第二个重要特点,就是它非常重视学习者的道德修养,强调“德教为先”,第三个重要特点,是敦行尚实,学以致用,第四个重要特点,是传授式的知识讲座和论辩式的学术讲会相结合,以求积学渊博。而今,关中书院的讲会制度及其特点,为后世人们所传承,并与时俱进地增添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位于大雁塔西侧的陕西师大的校训即为:“厚德”“积学”“励志”“敦行”,体现了关学的学风特点,该校的“田家炳教育书院”则一直坚持“教授讲会制度”。
  • 摘要:鉴于曾国藩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时空位置及其思想对古今中外的贯通性,本文以曾氏阅读教育思想为切入点,对曾国藩成长过程中的读书思想以及对子女的阅读教育方法进行概述,笔者建议建立完善的中学阅读课程标准,以指导阅读教学的开展和学生阅读素质的提高。在阅读课程目标方面,首先,要树立恬淡的读书观,不为名利,不为分数,其次,课程目标设计应分群体,分文体。在阅读课程内容方面,首先,教材应形成系统,其次,内容应融会贯通,最后,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在阅读课程实施方面,首先,教师以身作则,其次,有效的方法指导,最后,课程时间的监督保障。在阅读课程评价方面首先,通过非正式评估手段,其次,正式评估。
  • 摘要:美国大学的法人组织不同于欧洲传统的学者社团,它是校董事会.然而,美国大学的成功,恰恰在于董事会的放权.耶鲁大学治理重心从董事会向教授会转移的历程表明,教授会掌握决策权,这才是最大的"生产力"解放,也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所在.现代大学的发展,需要大师,也需要大楼,更需要二者有机结合的现代大学制度.
  • 摘要:教师职前教育入学标准是教师教育机构选拔学生的具体要求,严格、规范的入学标准有利于保障教师教育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从美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来看,其教师职前教育入学标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标准到高要求、从以学业成绩为主转向综合素质全面考查,从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的演变过程.通过梳理其发展过程,分析其现代特征,旨在为我国教师教育制度改革和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摘要:《学校的变革》标志美国著名教育史家克雷明教育史学观转变的开始,该书以更广阔的视野、丰富的史料讲述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成因与始末,将教育放在社会史与心智史的框架之下进行研究,更好地呈现出学校变革的社会动因及其成败与社会因素之间的紧密关联.也启发了对于我国"新课改"困境的思考.
  • 摘要: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保守主义实现全面复兴与现代化的时代.在其教育政策中,有五类控制模式正发挥着作用:官僚控制——实现权力和权威关系的创建、稳定和规范化;专业控制——运用教师专业支配力量、教师专业权威和劝告机制来实现控制;政治控制——将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强加给学校;市场控制——用市场的观念来再定义与再阐释学校之中的"民主";以及,价值控制——通过"象征"、"常识"等社会文化符号来实现控制、表达权力.它们掩盖了保守主义所拥有的不平等的权力与控制的利益,并最终实现了保守主义统治权力的合法化.
  • 摘要:中国大学的教育系出现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南京高师和北京高师教育系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机构.通过对这一时期上述两个教育系师生的教育背景进行分析,便可发现以他们为代表的第一代教育学者整体素质相当出色,而教育学科在建立初期之所以能吸引如此众多的优秀人才则缘于当时中国特殊的历史机遇.
  • 摘要:现代早期欧洲众多科学社团在科学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社团的兴起也常被用来与当时的大学相对照,以显示大学与新科学的不相容.本文通过考察皇家学会创建始末,牛津、剑桥大学中新科学在课程与非正式场合渗透的情况,分析英国皇家学会、英格兰的大学与17世纪"新哲学"的关系,并初步探讨这一时期科学社团与大学在科学革命中各自扮演的角色.
  • 摘要:教科书担负着传播真理的求真重任,也承担着澄清善恶的求善重负,前者关涉教科书的科学标准,后者涉及教科书的道德标准.教科书在真与善之间有着普遍的冲突,是因为道德标准和科学标准冲突的处理无法平衡不同利益群体的述求.在中学课本中不断出现的岳飞风波、三皇五帝的风波,表明教科书中求真的一面很难挑战其意识形态本质以及政治化运作的模式.
  • 摘要:中北大学经过近七十年的办学历程,基本构建了工科为主、理科支撑和少量人文社科的学科专业体系,基本上满足了人才培养和建设多科性大学的需要,为山西省乃至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建设了服务军工为主的科学研究平台和社会服务体系,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和山西省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办学规模的扩大带来了较大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办学空间得到了迅速拓展,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得到了空前提高。同时,学校的发展也惠及广大教职员工,教职工的生活待遇得到了极大改善,教学科研活力不断增强,整个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比如重兵工科轻文科的现象、重现实轻理想的现象和本科研究生招生比例问题,还有行政教学没有分开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改进。中北大学将继续秉承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进取意识”为内涵的太行精神,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摘要:201 1年为适应新的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教育部于1月下发《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 1年10月8日,教育部又颁布了《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这是在中国教师队伍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策。2013年5月16日,教育部最新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从增强培训针对性、改进培训内容、转变培训方式、营造网络学习环境、强化培训自主性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在新世纪,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充分体现出了科学性、专业性和制度性的特征。政策的引导力量也充分体现在促进教师全员、全面的素质提高上,也体现出政策的价值理念越来符合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纵观建国几十年来教师培训事业的发展,可以看出教师教育的发展与教师培训政策的引导是密不可分的。对以往教师政策的整理,既是对我国教师培训发展历程的回顾,也能“以史为鉴”,为我国教师培训未来的发展奠定政策性的基础。对于未来教师培训的政策,笔者认为:应基于适宜的教师群体制定教师培训政策,教师培训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教师培训政策的制定是需要与时俱进的。
  • 摘要:戴伯韬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与编辑出版家.新中国成立前,他先受陶行知生活教育影响,从事科普创作与《生活教育》杂志的编辑工作,后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从事抗日宣传与新民主主义教材编撰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撰工作达30年,不仅统编了四套全国中小学教材,还领导重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建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创建《课程·教材·教法》.他的教材编撰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注意吸收国外先进、与教学相结合、以国家精神为灵魂等思想,有力地指导了新中国30年的教材编撰事业,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摘要:东佳书堂是江州义门陈氏的家族教育机构,一般认为它是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具有教育教学属性的书院.但它建于何时、始于何人,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本文通过对唐大顺元年陈崇订立的《义门家法》和宋初徐锴撰写的《陈氏书堂记》的分析,再加上其他佐证,说明了东佳书堂在唐末还只是陈崇的规划和蓝图,将这一设想和愿景变为现实,则是五代时期的陈衮.陈衮是东佳书堂的创建者,中国古代书院于焉发轫.
  • 摘要:纵观大学发展的历史,大学职能经历了从单纯的传授综合性的知识,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以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融合三个阶段,并经历了三个典型的发展时期。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大学已经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扮演者更加丰富的角色,大学与社会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深度和范围会更加广泛,大学的社会职能是其未来生存的重要方式。通过历史考察,可以说现代高校已经形成了培养人才、进行科研、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且三大职能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共同组成大学的职能体系。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核心职能,而科研水平则是全面。因此,地方综合大学应该从长远考虑,着眼于自身条件和社会、国家、学生的需求,在培养人才、进行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中找准定位,认清自身的功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走出自己的特色。首先,结合区域特色,培养实用人才。
  • 摘要:中世纪晚期大学由于教会的衰微、王权的兴起,淡化了自治、国际性等特点,背离了早期的模式,而中世纪末期的大学教师的社会身份从从独立的教师到公职人员,社会地位从知识劳动者到特权阶层,精神追求从富于批判性的知识分子到强权政治的应声虫,师生关系从师生共同体到教与被教的群体,流动性方面从国际社会成员到国家学者.
  • 摘要:出自对"圣王之治"的不懈追求,儒家致力于"大教育"的制度建构,注意到教育的道德价值及其对宗法等级社会的契合度.但这一制度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免出现某些偏弊,需要因时变革.从文化上反思儒家"大教育"制度建构的利弊得失,对于深刻地理解教育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复杂互动关系不无启迪之功.
  • 摘要:通过院校合并,高校布局得到了合理调整,部分院校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高校资源利用率得以提高,这是高校合并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在合并办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大学合并后管理上面临的问题,以及大学合并后文化融合上面临的难题。西南联大办学成功的原因众多,对其进行分析可概括为三个支持系统,分别为外部动力系统、理念支持系统和制度支持系统。其中,政府推动是联大成功办学的外部动力,共同的办学理念是联大成功办学的根本保证,民主科学的管理方式是联大成功办学的制度支撑。从西南联大成功经验对高校合并办学中得出:合理定位办学方向,明确办学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以学生为本,创设良好发展环境,选任优秀领导班子,创新学校管理方式,以及博采众家之长,培育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
  • 摘要:罗家伦是近代以来堪称教育家的大学校长,他于1928年8月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1930年5月辞职离开学校.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罗家伦对清华大学大刀阔斧加以改造,实施了诸多改革措施,为这所大学的发展做出开拓性贡献.但是,以革命者的姿态来清华上任的罗家伦,自始就与这所学校有着极强的内在张力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他所代表的国家管制教育与大学自治发展之间的冲突;二是其办学理想、治理理念与清华大学的传统有着很大的矛盾;三是其个性与清华的传统也格格不入.正是这些张力与矛盾在改革中逐渐暴露乃至激化,导致罗家伦最终辞职离校.大学改革与发展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期冀以革命的手段改革大学,难以收到成效.究其根本,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发展是在与政治有着缠绕不清的关系中展开的,这也就决定了每一位大学校长改革大学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大学改革与治理的理论视角,将罗家伦作为大学教育改革家,置于上世纪20、30年代清华改革发展运动中来考察,分析其改革的条件,理念和路径,改革过程中遭遇到的问题处置,以及作为大学改革者的个性品质等因素对改革成败得失的影响,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实践价值.
  • 摘要:爱德华·希尔斯根据其社会学视域将大学视为学者的共同体,并在真理探究与传播的大学本质目的中将学者个体特质及关系与共同体秩序同构,试图确立大学共同体学术与德性相结合的良善秩序与生活方式.同时,希尔斯通过其核心的社会学概念"集体自我意识"将社会与大学及其自身的建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并展现了作为社会中心价值之一的大学的政治形式与过程并据此批判现实,其中尤为关注作为对世界秩序之理解的学术及其标准和作为本性意志体现的共同体的道德和情感维度.而希尔斯大学观念所体现的理性与存在、个人与集体、制度与道德、思想与社会以及学术神圣性和教育救赎等主题使其超越了大学思维的限度,而具有了更深广的思想史维度.
  • 摘要:国家权力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自现代学制建立后日趋加强,学校教育逐渐成为国家用以掌控社会的工具.不仅各级各类学校全部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之中,国家对于学校各项事务的要求也日益细化.抗战时期的"新县制"改革,不仅将学校教育纳入到基层行政中来,而且采取行政人员与校长互相兼任的方式来促进"政教联系".但教育与行政、地方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促使地方教育并未因此而获得良好发展.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坚持,为捍卫教育的专业性与独立性,维持战时学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摘要: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大学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前期中国大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949年至1957年期间中共中央对高等院校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这种以"苏联模式"为指导的高等教育院系调整虽然在短时间内满足了国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然而在后期的发展中却逐步暴露出其弊端所在.本文旨在对建国初期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就其所存在的弊端对当前高等院校的发展提出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高高等院校综合实力,精进模式选择、制度设计,优化高等院校内部机制,完善院系设置、学科结构,建立高等教育知识体系,提高道德修养、人文关怀,开展高等院校人格教育。
  • 摘要:文理大师顾毓琇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主张中华民族应以文化立足,以教育发展文化.在自身长期的大学教育实践中,顾毓琇始终致力于如何以教育发展中国文化的探索.他视文化建设为高校发展的灵魂,以学术文化建设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着力点,践行应用导向的学术文化观;以学术权威的教师群体为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凸显教师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以学生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明显影响因子,施行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在构想和助圆中国教育梦的征程中,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研习顾毓磅大学教育实践蕴含的实践智慧,无疑具有鲜活的指导意义.
  • 摘要:教师教育项目(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的多样化是美国教师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近20年以来,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美国政府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相关专业协会和组织也发表了具有政策导向性的专门报告,从而产生了教师教育项目的专业化或非专业化态势。许多研究教师教育的美国学者从政策、路径、效能和特征等层面开展了大量实证性的研究,探索了当今美国教师教育变革的主要矛盾和解制之路。目前美国学者对教师教育项目的研究处于个案和技术的层面,关注教师教育项目的实证结果,重视对教师教学的直接结果——学生成绩的测评。不过,许多美国研究者认为,那些成功教师教育项目所具有的特征为其今后的发展厘清了建设性思路。首先,教师教育项目提供学习和运用学科教学法的机会越多,教师的效能就越高。密西根州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格雷·赛克斯( Gray Sykes)的研究表明,那些具有更多机会参与有效教学实践和学科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比对照组更加有效。其次,教师教育项目中临床教学实践的质量、持续性和时间安排十分重要。许多研究都表明,与教学实践环节同步开设的课程比脱离教学实践的前置理论课程效果明显;有计划的学科教学实践可以使新教师不断强化、运用和综合在课程学习中掌握的概念;科学的教学实习、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教学指导的质量和频率影响教师候选人掌握教学技能;课堂教学经验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自信心。最后,教师教育项目的质量标准成为新的关注点。在近20年的美国教师教育变革中,专业教学的标准化己为教师教育政策文本的重要内容。目前有关标准化与教师发展、绩效评价的研究表明:评价教师候选人的标准和绩效责任应该具有清晰性和显著性,它们体现教学要素的范畴,可以引导教师按照最有价值的方式学习;教师教育项目应该严格规定预期目标、课程目标、临床实践要求以及对未达标教师候选人的劝退,从而传递出教师筛选和项目质量两个方面的信息;教师教育项目开展自我研究和增强责任感是对自身质量的间接提升。
  • 摘要:本文以清代广州的联宗书院为考察对象,发现应试科举是联宗书院兴起的直接动因,教化功能是联宗书院的核心功能,联宗书院是清代推进理学实践的产物,由此可见,清代联宗书院的产生,是清代推进理学乡村实践进程的产物,它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在清代出现的新生现象。
  • 摘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争取校际合作的长效发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的今天地位越发明显.如何使各类实体的校际合作取得长效发展,须依赖具体的微观制度建设.本文以哈佛燕京学社为具体个案,根据耶鲁大学亚联董档案,分析校际合作中微观制度的设计与执行,燕京大学和哈佛大学围绕合作协议开展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指向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合作方将合作定位于共同发展,共同追求知识,追求科学真理,而不是为了牟利或其他。合作后,哈佛燕京学社建立合理规范的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评估,反思得失,及时修正。相关学校须向合作机构提交年度报告,合理评估前期合作成果。科学的评价是校际合作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定期的评价可以检测合作各方是否偏离合作目标,是否遇到难题,以便及时解决。微观制度设计成为校际合作长效发展的关键所在。
  • 摘要:中世纪大学教师资格制度主要由执教权和就职礼组成.大学和教会为争夺教师资格控制权展开了长期艰苦的战争,这是一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斗争、磨合、妥协的历史.中世纪大学教师资格制度对学术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为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留下有益参照,并运用分权制衡理论讨论中世纪大学的教师资格制度。
  • 摘要:传说在中国上古时期就已有学校之设,"盖自五帝建学,名曰成均;其后虞日庠,夏日序,殷日瞽宗,周人立辟雍于中,而以四代之学环建于外."从这一时期开始,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既储才与育人,又传承与创新文化知识,"有书斯有学,故斯传其学;有学斯有业,故弟子习其业"是当时学校教育的一个历史写照.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与官学相对应的私学,同时学派及其学说也得到空前的繁荣.这时的盛况是,私学培育了学派,学派成就了私学,二者相得益彰、共生共存、互补发展.汉武帝首创太学,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官办大学,从此将儒家经典从社会上流传列入学校研习,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贡献.之后,历代封建统治者不断地扩大太学规模,逐渐建立起了以国子监为教学、行政一体的统管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其他专门学校的中央官学制度,这里就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汇集、加工和提炼之地,又是其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场所.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在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是任何其它一种教育形式都无法代替的.
  • 摘要:幼儿园对美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19世纪50年代中期,德国幼儿园开始传入美国,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幼儿园运动.幼儿园的导入分为两条路径:一条是思想宣传路径;一条是实践推广路径.1856年9月,巴纳德在《美国教育杂志》中刊发了《福禄培尔的幼儿—花园体系》一文,首先导入了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思想.1856年秋,德国移民舒尔茨夫人在威斯康辛州创办了美国第一所德语幼儿园,被看作是幼儿园实践在美国的开端.二者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但前者往往被许多学者所忽视或误传.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修正了福禄培尔幼儿园中的象征主义和恩物主义,实现了幼儿园的美国化.美国幼儿园的早期发展史对我国幼儿园的发展有诸多启示.
  • 摘要:育人为本的精神,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然优美的办学环境,自主、开放、教研一体的教学模式构成了中国古代书院精神的主旋律.这些精神对于培养现代大学的精神意义重大.今日的大学应以育人为本,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办学环境,建立自主、开放、教研一体的教学模式,以良好的大学精神引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 摘要: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能像德意志那样,为人类造就初那么多饮誉世界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但是,在1933年后,德国大学却逐渐衰落,它的科学之王的地位是如何陨落的呢?本文选取较具代表性的几个时段,对德国大学的发轫、兴盛、危机和衰落做一番述评。分别为第一篇:“春色满园关不住”——中世纪以来德意志大学的崛起;第二篇:“山登绝顶我为峰”——柏林大学模式;第三篇:“别有幽愁暗恨生”——魏玛共和国时代洪堡教育理念的全面危机;第四篇:“零落成泥碾作尘”——纳粹对高等教育的禁锢与知识分子的洲际大转移。至此,德意志高等教育最辉煌的一页已经翻过去,如果将之比喻为一个曾经惊艳了世界的科教史上的皇后的话,那么,此时,一切已然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德国曾经的“世界科学之王”的桂冠花落他家。正是德国的知识精英们的洲际大转移为美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世界教育史的新篇章将由大洋彼岸那个迅速强大起来的国家续写。当然,不管是柏林大学成功的模式,还是魏玛民主时代不成功的教育政策,以至纳粹暴政导致的文化流亡史,留给人们的反思是深刻的。大学自由、大学自治、高等教育与国家政治命运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终身探索的课题。
  • 摘要:中国近代以来,西方现代特殊教育思想与实践开始进入中国本土社会,并在传教士的推动下得以传播与生根发芽.近代特殊教育学校的创办是特殊教育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的必要渠道.傅兰雅父子所创办的上海盲童学校、上海聋哑学校,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学校产生与成长的缩影,折射出的是古老中华在公平、正义、宽容对待特殊需要人群的教育需求方面的历史沿革与进步.他们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学习内容、课程设置、校部结构、师资培养等方面都蕴含着当时处于先进水平的宝贵历史经验.
  • 摘要:大学组织变革,尤其是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并没有改变大学组织的非营利性.大学知识生产的专业性、自主性、创新性和教师的劳动特性、工作性质决定了大学组织与生俱来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也决定了大学组织的非营利性.作为信息不对称的大学组织,关心长期效益,建立声誉制度至为重要.
  • 摘要:韩国鸟叔"江南style"风靡全球,让人们大开眼界的同时,更令我国国人深省.如何振兴民族教育、如何提升学术品格,须将视野再次投向传统文化.要在与时俱进中保护挖掘发扬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争取国际话语权.呼吁书院精神的重塑、回归传统文化、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倍受到关注的"显命题".因此呼吁书院精神的重塑、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步骤。只有挖掘、保护、发扬好传统文化,将古代优秀汁液理之成泉而为今用,滋润浇灌当代人的心灵,才能办出根植民族文化肥沃土壤的历史名校、浸润光荣传统办学精神的示范名校、实践现代先进办学理念的品牌名校。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才成为我国大学文化的显性特色。中国近代学术思想中,中国元素是十分丰富的,它们之所以聚而不散,那是因为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起了重要作用。中国近代积累了中国经验:中国传统不可忽视,西方理论要经过思维加工才能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只有真正的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我国的“航母style”才可能取代韩国的“江南style”,我国才会从本质上拥有国际话语权。
  • 摘要: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以下简称江西共大)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模式教育.江西共大于1958年8月1日正式创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至1980年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自此,"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全日制的普通高校教育模式.江西共大创办22年间,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探索,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重点对江西共大的初创时期,调整发展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及共大办学体制的变更进行了叙述,以期对江西共大的历史变革有更清晰的了解.
  • 摘要:美国印第安人在经历了种族清洗和同化政策的实施后,民族自决意识不断上升.2 0世纪60年代,联邦印第安人政策发生了改变,立法部门积极介入,印第安人多次发起争取民族自决的示威运动,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美国原住民高等教育的独特形式——部落学院的诞生.历经4 0余年,部落学院在规模、师资、课程、生源、经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但也面临着课程设置的民族性偏弱、学院的社会声誉欠佳、学生的文化生存困境和生源结构改变等问题.从部落学院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未来它将继续促进印第安人语言和文化的保护和研究、更加注重印第安学生独立自强精神的培养、开发更加丰富的教育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课程与教学方式.
  • 摘要:通过对近三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和解读,透视出教师教育政策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价值取向变迁路径,即从工具本位向教师本位的移行;从注重职前培养向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过渡;由强调效率到更加关注公平;由一元化迈向多元化.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应然的价值取向,即追求"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均衡化、一体化"和"多元化、开放化".
  • 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商务印书馆被人们称为一个"大教育机关",此言不虚."出版社办教育机关,而不是教育机关办出版社!这就是本世纪(即20世纪——引者注)初商务印书馆的奇景."在商务印书馆举办的教育事业中,尚公小学的地位举足轻重.尚公小学之所以有重要影响,是与叶圣陶等为代表的一批教育教学专家在此弘文砺教、从事课程教材革新分不开的.1915年4月-1917年1月,叶圣陶在尚公小学一边教书,一边编书.叶圣陶在教书之余撰写的《国文教授之商榷》、《我校之少年书报社》以及课外活动教案《昆山》、《美华利钟表制造厂》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在尚公小学进行课程教材革新取得的成就.
  • 摘要:20世纪20年代,部分公立大学借鉴美国大学管理制度,曾一度实行董事会制度.通过对清华董事会的成立、发展到废除过程的考察,发现这一制度对学校发展起过一定积极作用.董事会制度虽然被废除,但不能认为这一制度完全失败,它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仍有借鉴意义.
  • 摘要:图书馆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明、开启人类智慧的重要机构,是人类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官府、书院、私人等藏书机构源远流长,"老子为周室柱下史,即是国家已有官吏专司图书管理责任.学校图书馆中又尤以教会大学图书馆为主,包括1910年武昌文华大学正式建立的图书馆“文华公书林”(Boone Library,Boone University)。它将文华大学所藏图书馆期刊公开陈列,供人自由阅览,凡武汉地区机关、学校,以及一般群众均可使用。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公书林实行开架借书,创办巡回图书馆,在离公书林较远的学校和单位设点,送书上门,定期更换新书,使那些由于条件不便,无法到公书林来阅读的读者也能看书,这在当时中国是少见的。本文试图以“文华共同体”为个案,从以人的教育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史视角,考察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特定历史情势下,西方的基督教徒、传教士和教会学校如何出于传教布道的需要,将西方公共图书馆理念“植入”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的土壤,扮演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角色,在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探究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因应时代变化,历尽艰难,学习西学,融会贯通,力求创革,为近代专业知识生产作出杰出贡献,为今天中国人在全球化时代如何自觉、自信、自强提供有益启示。
  • 摘要:东南大学教育科是我国最早设立的教育学科之一,它是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18年至1927年间,东南大学教育科集结了一批留学美国的教师,他们一方面积极参入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教育学科的科学化与本土化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他们开展广泛的教育实验活动,将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培育了一大批教育学科的后备力量.这一系列活动使得东大教育科名噪一时,成为当时新教育运动的主要发源地.
  • 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组织特性的标志,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所在.近百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从未忽略过对大学精神的探讨与磋商.大学精神的发祥地一度被笼统地概之以"西方发源"说.本文借以整合诸家之观点,参照历史之命脉,旨在分析此命题,并作出新的推论:相对于官学来说,私学与书院这两类特殊教育机构,对大学精神在中国的形成与传承,对社会主流思想的引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大学精神主要包括学术自由,学校自治,以及教授治校。
  • 摘要: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高层次人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提升其质量除了以建立体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加以保证外,让博士研究生养成其内在优良品性至关重要.诸如,视恪守学术的真诚如同生命;在宽厚知识基础上善于独立思考;成熟和成长过程中凸显中国特色等.此外,在招生制度、培养环节、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导师的遴选与指导等方面,于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都要植根于本土深厚的土壤,创造性地将域外经验与本土实际状况密切结合起来,从而生成凸显自身特色的中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新体系。这样,将会更有效地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
  • 摘要:李廉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近代教育教学改革领域影响广泛.在河南中山大学任职期间,他大胆尝试了以研究室代替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改革,并取得良好成效.研究室的创办目标、设置原则、组织管理、工作过程等对今天的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均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李廉方用研究室代替教室的大学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借助会议和作业等形式,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以及探究知识的能力。因此,树立高度责任感,积极探索适切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以及要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保证学生的学习自由。
  • 摘要:民国时期,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以多途径、多渠道地组织教师进修培训;各地在执行中央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各地的实际,也对中学教师采取了各种进修培训办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学师资素质低下的问题,补救了各地对普遍缺乏合格中学师资的燃眉之急.但是,由于战争动乱、经费拮据、工学矛盾等原因,有很多切实有效的方法没有得到认真地贯彻执行,使培训效果不甚理想.1944年,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院附设中等学校教员进修班办法》,对中学教师进修的教员构成、课程设置、学业管理、成绩考评、结业任用等予以详细全面的规定,在指导师范学院辅导中学教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摘要:民国时期的东南大学,被称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开端.在其首任校长,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的带领下,借鉴美国现代化大学的办学模式,取得快速发展.因其颇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制度,与北京大学南北并列,一度成为当时中国学术的两大重镇.东南大学在学校领导体制上坚持校董会、校长领导下的"三会制","三会制"即评议会、教授会、行政委员会,学校校长兼任此三会主席."三会一体"使得学校的决策更加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特别是设立校董会,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学生管理方面,则实行"学生自治".由于颇具特色的管理体制,使得东南大学在短时间内取得长足的发展.通过对东南大学"三会一体"管理体制的研究,对我国高校在民主管理、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学生管理等方面有所启发和借鉴.
  • 摘要:从众多史料中得出结论,慈善与宗教的资助理念乃是大学贫困生教育资助政策的起源.且对于这两种资助理念形成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且认为这两种资助理念仍然是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大学贫困生资助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民间集资、捐资助学的重要动机之一.
  • 摘要:湛若水与王守仁一起推动来明代书院讲学的辉煌.其中,湛若水以95岁高龄,讲学数十年,创办书院近40所,弟子近4000人,算得上教育史上的一座高峰.本文尝试系统梳理湛若水讲学的分期、书院的创兴以及书院祭祀、教学思想.
  • 摘要:美国社区学院之所以能在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并完善自己的职能,即社区学院经历了从只具有单一转学职能逐渐到集转学、职业、补偿和社区教育等职能为一体的变迁历程.我国高职院校与美国社区学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经验,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并拓展自身职能,为此,高职院校应转变盲目升格的观念,力求扩展职能,办出特色,并且高职院校应研究优化校企合作的方法,突出职业教育职能,高职院校还应尝试打通其与普通高校之间的升学渠道,开辟转学教育职能,高职院校应成为承担职前、职后培训并向社区开放的教育机构,发展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职能。
  • 摘要:教师学习和发展也还存在着困境:教师学习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师学习方式单一、教师自主学习状态不佳、教师缺乏丰富的学习资源保障以及有效的学习机制。变革教师培训模式,对教师在职培训和学习不断进行有效性研究。在职培训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以终身教育观念为导向,我国形成了以教师进修院校为主的较为完整的教师职后培训网络,为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了贡献。但随着教师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教师在职培训日益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进修目标追求高学历化、培训内容陈旧、培训方式单一、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分离、各自为政等。这严重地影响了在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阻碍了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基本上还是以计算机培训、教材教法培训、学历进修为主,这样的培训内容显然很难满足教师追求专业成长的培训需求。教师培训方式大多“照搬职前教育的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学科知识、轻教师经验;重教师课堂讲授、轻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学习。”这使得教师培训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不仅如此,教师的在职培训出现前后倒挂现象,严重束缚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另外,培训时间挤占了教师的休息时间,培训费用太高,培训脱离实际等,也导致了教师培训的低效。尽管有些研究者对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但大多还处于呼吁、建议和期望阶段,要想真正解决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真实了解教师的学习需求,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以使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能够从观念到方法、由外部到内部向教师学习模式转型。
  • 摘要:在百余年的学校合并运动之后,美国的小规模学校日渐受到重视.其主要发展策略有:远程学习;小规模学区之间合作,提高管理效率;设校中校;政府设立专项拨款项目,改善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这些策略对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 摘要:奥地利教育家本费尔德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进行学校教育实验,他创立了邦园儿童学校,并苦心经营实验学校,一度在短暂的教育实验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他在学校中采用了一些颇有新意的方法,如理解儿童,而不是控制儿童;师生互动,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积极引导,而不是限制儿童的活动;用爱和自由管理学校,而不是依靠权威;关爱儿童,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 摘要:塾师是旧时教育体系中的执掌教鞭者之一,在我国的当前教师队伍中是公办教师撑起了国家的教育事业.工作内容同为教书育人,因此传统塾师和公办教师的任职资格一直以来备受世人重视,而且每个时代都有相关的规定.纵览二千年的历史,可以发现不同时代的塾师和现在公办教师的任职资格基本集中体现在德、智、心、术四个方面.但是经过时代的变迁,任职资格各部分的实质内容及重要程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