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基地
教育实习基地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19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与知识传播、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1830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教育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首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等;教育实习基地的相关文献由10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春艳、姜忠平、曲鸿雁等。
教育实习基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830篇
占比:99.48%
总计:21945篇
教育实习基地
-研究学者
- 周春艳
- 姜忠平
- 曲鸿雁
- 朱玉文
- 李祖君
- 肖跃田
- 袁隆楷
- 邓义桂
- 丁小丽
- 于树岭
- 何云燕
- 何欣
- 何沙敏
- 余信昭
- 余小杏
- 余明远
- 余海峰
- 侯晋川
- 修朋月
- 冯晓莉
- 刘伯权
- 刘梅
- 刘禹燕
- 刘良初
- 刘锴栋
- 刘陶
- 周东明
- 周俊
- 周鸿
- 孔蜀祥
- 孙立平
- 孙维胜
- 孙薇薇
- 孟宪兵
- 张仕华
- 张洁
- 张芳彦
- 张驰
- 彭侃
- 徐志伟
- 徐才
- 恪思
- 成良臣
- 教育实习整体优化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
- 新疆教育实习基地调研组
- 方更新
- 施国清
- 曾慧娟
- 本刊记者
- 朱东礼
-
-
王乐1
-
-
摘要:
选择1所师范院校的38名实习生和3所实习基地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基地学校的实习管理资质、教学指导安排与模式以及实习生的专业成长与反馈3个方面揭示当前教育实习的管理模式与质量保障方面的问题。研究发现,基地学校存在着指导态度、时间安排与程序设计、内容设置与方式选择、实习评价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3点建议:提高教育实习基地的遴选标准,对实习资质实施动态考评,使基地学校对实习工作足够重视;严格规范教育实习管理,科学安排各项实习工作,创新多元实习模式;合理配置优质教师资源,端正实习指导态度,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
-
杨扬
-
-
摘要:
基于博物馆的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对于提升应用型师范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应注重以馆校双向互动为依托,开展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以课程建设为中心,促进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以社会实践调研项目为抓手,培养学生应用型科研能力.
-
-
王乐
-
-
摘要:
选择1所师范院校的38名实习生和3所实习基地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基地学校的实习管理资质、教学指导安排与模式以及实习生的专业成长与反馈3个方面揭示当前教育实习的管理模式与质量保障方面的问题.研究发现,基地学校存在着指导态度、时间安排与程序设计、内容设置与方式选择、实习评价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3点建议:提高教育实习基地的遴选标准,对实习资质实施动态考评,使基地学校对实习工作足够重视;严格规范教育实习管理,科学安排各项实习工作,创新多元实习模式;合理配置优质教师资源,端正实习指导态度,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
-
余小杏;
刘锴栋;
余海峰
-
-
摘要:
以岭南师范学院开展普通高校应用转型为背景,以生物科学专业为对象,研究地方师范院校在转型时期的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经过实践,形成四大培养策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实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战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创建实践教学平台,拓展学生生物教学技能;拓宽教学成果展示渠道,服务学生发展.为地方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
-
-
-
摘要:
重庆市暨华中学创建于1995年,地处国家级开发区两江新区核心区,毗邻重庆江北机场,是渝北区政府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共同创建的一所高级完全中学,以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校名第一个字命名为“暨华中学”,由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题写校名。学校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暨南大学华文教育实习基地、华侨大学境外生社会实践基地、中德DSD教育项目学校。
-
-
-
-
摘要:
重庆市暨华中学创建于1995年,地处国家级开发区两江新区核心区,毗邻重庆江北机场。学校占地86亩,现有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4000人,教职工307人。学校由渝北区政府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共同创建的一所高级完全中学,以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校名第一个字命名为“暨华中学”,由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题写校名。学校是重庆市重点中学、国务院侨办列为华文教育基地、暨南大学华文教育实习基地,华侨大学境外生社会实践基地、德国DSD教育项目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体育传统目项特色学校、全国射箭项目重点学校。
-
-
-
-
-
李乘兆
-
-
摘要:
社区作为城市化的缩影,所容纳的人口越来越多.社区体育是社区居民闲暇时间参与度最高的项目,是衡量社区的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指导人员紧缺、组织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以往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实习关注点仅局限与中小学,与群众体育联系不密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专业的发展.研究发现社区设立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基地,将很大程度上社区体育存在的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对于社体专业本身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两者间形成互惠互利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