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29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3篇、专利文献44750篇;相关期刊224种,包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少年儿童研究、当代教育与文化等;
教育学原理的相关文献由24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庆昌、刘运红、孙华等。
教育学原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750篇
占比:99.37%
总计:45033篇
教育学原理
-研究学者
- 刘庆昌
- 刘运红
- 孙华
- 徐中斌
- 柳海民
- 江婷
- 于潇贺
- 倪丽婷
- 刘保俊
- 刘振聪
- 刘显成
- 刘汉晴
- 晏富宗
- 曹伟伟
- 李华玲
- 李章琼
- 王秋菊
- 石军
- 胡德海
- 胡翁
- 赵洁
- 邹红军
- 齐梅
- ZHANG Fuwei
- ZHANG Xianglan
- 丁琴钊
- 万光明
- 严雪
- 中国农村教育编辑部
- 乔涵涵
- 任允熙
- 何昌裕
- 何欣
- 何珍
- 余小茅
- 余艺
- 侯瑞华
- 俞菊芳
- 刘丁吉
- 刘便花
- 刘保俊1
- 刘复禄
- 刘小宇
- 刘思瑶1
- 刘旭
- 刘晓琴
- 刘涛
- 刘湘萍
- 刘用斌
- 刘秀英
-
-
-
刘旭;
张帅兵
-
-
摘要:
在“金课”建设背景下审视当下《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发现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对《教育学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修订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方式多样化等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以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
-
-
-
摘要:
赵明仁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湾区教育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飞天学者,深圳市领军人才。1999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2002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6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哲学博士,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
-
-
阿丽娅·阿尔肯
-
-
摘要: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大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的地位逐渐凸显,成为引导高校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有效途径。为了有效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突出高校专业学科教学中思政教育课程协同教育的特点,高校必须在当前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具体情况,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深入分析,本文就《教育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出发,从学生入手完善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协作教育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
-
-
-
摘要:
胡德海1927年生,浙江金华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1949年9月考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1953年毕业后分配来西北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工作,长期从事教育学原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荣获第二届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和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先后出版《人生与教师修养》《教育学原理》《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陇上学人文存·胡德海卷》《教育学是什么》等著作。
-
-
曹伟伟
-
-
摘要: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农村贫困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有效解决,乡村地区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建设思路也发生了极大转变,但是从实际发展建设情况来看,要想促进乡村振兴的创新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持。在教育学原理视野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实用教育,对于人才创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价值,因此,积极开展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引导他们深入认识“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投入乡村创新创业建设中,不仅有助于拓展现代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效渠道,还能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
-
-
郭建斌
-
-
摘要:
教育学原理学科在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前学科阶段、学科滥觞阶段、学科自觉阶段及学科繁荣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征。教育学原理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有:教育学原理学科建制取得成效,教育学原理学科元问题得到澄清,教育学原理的知识体系得以稳定。教育学原理学科的元问题是学科发展的基础,未来教育学原理学科建设必须处理好教育学原理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中外关系,理清学科的问题域。
-
-
吕寿伟
-
-
摘要:
《教育学原理研究》是国内第一本以“教育学原理”为研究对象的著作,以“史论合一”的方法,明晰教育学原理的学科性质,通过解构与重构教育学原理的学科知识体系,化解教育学的“原理”之痛。一、为“教育学原理”正名长期以来,“教育学原理”存在着名实不符的困惑,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虽时有研究对“教育学原理”进行名称之辩,但时至今日,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在更多情况下,人们只是普遍采取了一种忽视或遗忘的态度将问题搁置。
-
-
胡德海;
樊改霞;
郑笑薇
-
-
摘要:
胡德海教授高度重视教育学原理在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矢志不移地坚守教育学原理的学术地位,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在早年读书期间,他因对当时教育学的学科生态环境无序状态感到困惑,开始了对教育学原理的学术探索之旅。其教育理论创新的起点是他关于教育学与教育科学逻辑关系的判断,核心是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内容包括教育起源、教育现象、教育本质、教育存在、教育形态、教育功能等。借助文化理念的视角,不仅对教育学原理的基本问题形成了独特观点,而且这些观点之间逻辑严密,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学原理体系,为我国教育学原理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
-
徐群群
-
-
摘要:
教育学原理课程是教育学科中的基础课程,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需丰富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本文探讨了辩论研讨法在教育学原理课程中应用的契合度、实施步骤的设想和辩论环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分析了辩论式研讨法在教育学原理科目中应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