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抑癌作用

抑癌作用

抑癌作用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67961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食品与健康、国际遗传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5中国国际肿瘤营养学论坛、第三届全国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学术会议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肿瘤营养高峰论坛、2014医学科学前沿暨第三届个体化治疗与抗肿瘤药物研究新趋向研讨会、第十届微生物教学和科研及成果产业化学术研讨会等;抑癌作用的相关文献由343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前进、陈兴安、王莹等。

抑癌作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67961 占比:99.78%

总计:68113篇

抑癌作用—发文趋势图

抑癌作用

-研究学者

  • 胡前进
  • 陈兴安
  • 王莹
  • 从雨
  • 刘定干
  • 刘宣勇
  • 千葉逸朗
  • 周容
  • 孙达权
  • 张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晓兰; 刘艳(综述); 刘家仁(审校)
    • 摘要: 植物花青素是一类可溶于水的类黄酮,主要存在于各种蔬菜水果中。常见的植物花青素主要分为天竺葵色素(Pelargonidin)、芍药色素(Peonidin)、矢车菊色素(Cyanidin)、锦葵色素(Malvidin)、矮牵牛色素(Petunidin)、飞燕草色素(Delphinidin)六种;植物花青素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体系,并含有碱性或酸性基团,因而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抗衰老和抑癌等生物学作用,尤其以抑癌作用最为突出。因此,本文将对植物花青素的抑癌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 林伟力; 尹文敏; 王梓良; 陈胜利
    • 摘要: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这种致命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数千个基因、信号和分子成分。大量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被选择性地包装、分泌和转移到参与肿瘤微环境中细胞间通信的细胞之间,并可以调节GBM的许多特征,如增殖、自噬、凋亡、侵袭和细胞干性。研究还发现lncRNAs被分泌到循环中,一部分自由循环,一部分被选择性地包装成外泌体,这为临床应用,包括诊断、疗效评价和判断预后提供了很大的希望。本文就lncRNAs在GBM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金婷婷; 蒋天安; 郑树森; 王利英
    • 摘要: 目的探讨惰性气体微泡联合低频低强度超声连续辐照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抑癌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且浓度为1×106/ml的人胰腺癌PANC-1单细胞悬液按不同处理方法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加入2.0 ml人胰腺癌PANC-1单细胞悬液)、惰性气体微泡组(加入1600μl人胰腺癌PANC-1单细胞悬液和400μl SonoVue混悬液并充分混匀)、低频低强度超声组(加入2.0 ml人胰腺癌PANC-1单细胞悬液,再用声强0.60 W/cm2、频率1 MHz的超声波连续辐照60 s)和微泡+超声组(加入1600μl人胰腺癌PANC-1单细胞悬液和400μl SonoVue混悬液并充分混匀,再用声强0.60 W/cm2、频率1 MHz的超声波连续辐照60 s)。检测并比较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凋亡率。结果空白对照组、惰性气体微泡组、低频低强度超声组、微泡+超声组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9356±0.1652、1.1126±0.0738、0.3236±0.0126、0.1566±0.0137,微泡+超声组细胞增殖活性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对照组、惰性气体微泡组、低频低强度超声组、微泡+超声组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069±0.007、0.033±0.006、0.279±0.016、0.678±0.018,微泡+超声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惰性气体微泡联合低频低强度超声连续辐照能降低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癌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葛彦锋; 范昕; 庄秀芬; 王旭青
    • 摘要: NUAK家族是AMPK家族的重要成员,包括NUAK家族激酶1(nuak family kinase 1,NUAK1)和NUAK家族激酶2(nuak family kinase 2,NUAK2),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生长和平衡生物能量。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肝癌、胃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中,其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并且与肿瘤进展和生存不良密切相关。然而,NUAK也可以通过控制细胞衰老、诱导细胞周期抑制因子的表达发挥抑癌作用。综上所述,NUAK家族在人类肿瘤发生中起着双重作用,并取决于所涉及的特定组织类型。本文就NUAK家族的促癌和抑癌作用及其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意义等方面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
    • 叶倩倩; 袁铭亨; 刘静
    • 摘要: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调控基因表达的高度保守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基因参与转录后基因的表达调控。miRNA的表达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肿瘤中,miRNA的突变或异常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miRNA-338-3p在多种肿瘤中低表达,miRNA-338-3p的表达上调会抑制某些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在抗肿瘤细胞增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 石远洋
    • 摘要: β-紫罗兰酮(β-Ionone,BI)是一类环化异戊二烯,广泛分布于水果和蔬菜中.BI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抗癌活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并可成为一种潜在的癌症化学预防剂.为更好地理解其抑制肿瘤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本文对BI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地综述.
    • 黄小碧; 周宏莲; 杨志雄; 喻慧; 苏文媚
    • 摘要: 环状RNA与多种肿瘤(包括肺腺癌)密切相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环状RNA可能通过microRNA海绵吸附作用,调控基因表达,具有致癌或抑癌作用进而影响肿瘤的进展;且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及预后不良相关.环状RNA在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过程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并参与调控基因转录和耐药性等.
    • 朱一春; 黄智奇; 施靖天; 顾长江; 倪侃; 薛旦旦; 张春辉
    • 摘要: 目的:检测并比较核糖体蛋白L22(ribosomal protein L22,RPL22)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2例患者,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RPL22的表达,运用qRT-PCR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RPL22 mRNA的表达,分析RPL2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检索TCGA数据库,探究RPL22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RPL2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qRT-PCR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RPL22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织中RPL22表达与肿瘤大小(r=-0.403)、HER-2阳性(r=-0.390、Ki67表达(r=-0.370)、淋巴结转移(r=-0.422)以及三阴性乳腺癌(TNBC)发生(r=-0.311)呈负相关.检索TCGA数据库,发现RPL2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PL22低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乳腺癌组织中RPL22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并与乳腺癌不良预后有关,提示RPL22可作为乳腺癌诊断以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厚玉瑾; 郭婷; 赵岳阳; 陈萍; 刘新兰
    • 摘要: 目的 探讨RASSF6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自噬、凋亡及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胃癌BGC823细胞,依据慢病毒基因表达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RASSF6过表达组(Oe组)、RASSF6干扰组及慢病毒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细胞迁移、自噬、凋亡变化及对奥沙利铂化疗的敏感性,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自噬小体数,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RASSF6基因表达对胃癌BGC82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与control组相比,Oe组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比升高,G2期、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面积划痕愈合率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6基因表达对奥沙利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与药物组(L-OHP组)相比,Oe+L-OHP组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示Oe+L-OHP组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升高,细胞自噬小体增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表达及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结论 RASSF6过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自噬和凋亡并提高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RASSF6基因可作为胃癌治疗新的靶点.
    • 蔡如玉; 叶超然; 朱妍慧; 沈丽; 周易; 喻夏飞; 吴娴; 刘晓安
    • 摘要: miRNA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内源性短链非编码RNA,对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起重要调控作用。其可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进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研究发现,miR-663b在很多疾病中表达异常,在胰腺癌、鼻咽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结直肠癌及其他肿瘤中发挥抑癌或促癌作用。该文就miR-663b在不同类型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对miR-663b的表达与定位,调控的靶基因及相关信号通路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关于miR-663b在恶性肿瘤中生物标志作用的潜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