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山东省抗癌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省第四届肿瘤学术大会
山东省抗癌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省第四届肿瘤学术大会

山东省抗癌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省第四届肿瘤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15-06-05

主办单位:山东省抗癌协会

会议文集:山东省抗癌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山东省第四届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百普素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病人肠道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68例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病人,确诊急性放射性肠炎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百普素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仅给于普通肠内营养(百普素),治疗组给于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肠内营养的耐受情况,腹痛、腹胀、腹泻的发生率,所有病人治疗开始第1,7,14天分别空腹抽血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的浓度并分别测定两组病人的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最后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组腹痛、腹胀、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人腹痛、腹胀、腹泻相比术后第7天P值分别是0.021、0.03、0.007;术后第14天的P值分别是0.017、0.016、0.003)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优于对照组(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卡方=9.875P=0.003),两组营养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病人,应用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能提高病人对肠内营养的耐受度,减少腹痛、腹胀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引导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140例椎体转移瘤的162个椎体行PVP治疗,PVP在多层螺旋CT引导下进行,经椎弓根或椎体侧旁入路,采用分步进针法,间断CT扫描观察,快速进行三维重建,不断调整进针角度、方向直至针尖抵达椎体前中1/3处,抽取浆糊期骨水泥,缓慢、分次注射,单节椎体骨水泥的用量为2~6ml. 结果:均一次穿刺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7d内疼痛缓解CR87例,PR42例,MR11例,镇痛有效率为92.1%(129/140).23例骨水泥向椎体周边组织渗漏,包括椎间盘10例,引流静脉7例,椎旁软组织6例,椎管1例,除1例椎管内少量骨水泥溢入引起一过性下肢麻木外,其余均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结论:多层螺旋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筋膜瓣在保乳成形术中缺损修复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对35例体型分类为中间型女性,术前及治疗后测量乳头到胸骨上窝距离、乳头到正中线距离并记录,术中整体切除乳腺病灶及周围1~2cm组织,测量切除组织量的重量,同时应用行宽基底脂肪筋膜组织瓣翻转填充缺损的Ⅰ期乳房内成形术,随访观察缺损组织量与乳腺筋膜瓣填充效果的关系. 结果:35例患者切除组织量为69.63±11.74g;治疗前后乳头到胸骨上窝距离、乳头到正中线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瓣坏死,无脂肪坏死.放疗后3例患者因脂肪液化坏死出现积液,抽吸后痊愈.35例患者均行宽基底脂肪筋膜瓣乳腺Ⅰ期成形,4例患者治疗后出现明显凹陷,总体乳房美容效果满意,结果按JCRT标准达优率为88.6%(31/35).全组中35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无远处转移者,无局部复发者. 结论:在体型分类为中间型女性,缺损组织量在69.63±11.74g内,通过乳腺筋膜瓣移位填充缺损的方法,手术简单,疗效满意,为乳腺癌保乳手术选择提供了参考.
  • 摘要:背景与目的:紫杉醇是红豆杉属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属于天然抗癌药物,是具有独特抗微管作用机制的广谱性抗癌药物,最早由美国施贵宝公司开发并投放市场,商品名为泰素(Taxol(R)).泰素是一种以聚氧乙烯蓖麻油/无水乙醇(1∶1,v/v)为溶媒的PTX静脉注射液,聚氧乙烯蓖麻油可增加PTX的溶解度,但在体内降解可释放组织胺,导致过敏反应.紫杉醇可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并抑制微管解聚,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2/M后期,有效抑制癌细胞分裂与增殖.PTX已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脑部和颈部恶性肿瘤、结肠癌及AIDS引起的卡波西氏肉瘤。PTX治疗中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包括骨髓抑制、外周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和脱发。PTX的剂量通常根据患者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mg/m2)计算,而个人的代谢酶组成、生理状态、遗传表征的不同和其他外界因素均会造成个体间药物暴露的多变性,引起个体化药理差异,个体问的药理差异高达10倍。现有很多临床结果表明患者药理学上个体间的巨大差异是引起PTX毒性过高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发现紫杉醇临界血药浓度(0.05μmol/L)以上暴露时间(Tc>0.05)为最有效的预测临床毒性或者疗效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可以最有效地预测药物相关的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程度。临床试验结果表明,PTX的药物暴露的临床药理表征与临床毒性及疗效具有显著的统计相关性,对PTX血药浓度进行适时监测,并根据个体药理差异进行剂量调节是较传统经验模式更为科学的临床用药方法。试验证实26-31小时被界定为紫杉醇Tc>0.05的理想时间范围。通过在PTX滴注开始后24小时的单时间点取皿即能够可靠地估算出Tc>0.05的数值。 方法:收集我院7例患者,卵巢癌5例、胃癌2例,给药24小时采静脉血5ml,按照MyCare紫杉醇定试剂盒操作说明检测。 结果:紫杉醇Tc>0.05在26-31小时范围内者29%(2/7),紫杉醇Tc>0.05<26小时者57%(4/7,其中1例低于试剂最低限),紫杉醇Tc>0.05>31小时者14%(1/7)。 结论:卵巢癌患者两药联合化疗紫杉醇选择135-175mg/m2,胃癌患者三药联合化疗中紫杉醇多选择l35mg/m2,上述结果初步显示紫杉醇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很大,目前监测样本小,数据偏移较大。紫杉醇药物浓度监测对个体化治疗作用重大。
  • 摘要:肺癌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小细胞肺癌(SCLC,占20%),是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特别在男性肿瘤患者中居首位.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需要接受抗肿瘤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而肺部感染已成为晚期肺癌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肺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史,存在肺部基础疾病可能性大;病灶压迫气管、支气管,致呼吸道引流不畅几率增加;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期间可能存在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等原因,使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增加.肺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虽然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Ⅲ、Ⅳ度骨髓抑制及感染发生率均较高.高龄、住院时间长、白细胞基础水平低或患有慢性乙肝或丙肝,以及小细胞肺癌、晚期肺癌及中央型肺癌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后易合并感染.排除患者自身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类型及分期等客观因素,并同时给予最佳支持治疗,由化疗导致感染的药物危险因素鲜有报道,本文参考大量临床试验结果,分析肺癌患者化疗发生感染的药物因素,为降低化疗相关感染及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摘要: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杀灭肿瘤细胞的手段,具有一定的毒性.由化疗药引起的毒副反应预防及治疗越来越多的引起关注和研究.注意到化疗可诱发糖代谢变化,其中血糖显著增高甚至可以造成糖尿病,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造成影响.而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适合的化疗方案能够使其生存期延长,改善其生活质量.为探讨化疗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本文将对125例恶性肿瘤患者行化疗前后的血糖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 摘要:目的:探讨DA-EPOCH(R)方案治疗中高危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与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自2010.7至2015.4科室采用DA-EPOCH(R)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7例,年龄33-82岁,中位年龄51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病理类型:弥漫大B细胞型18例,滤泡性淋巴瘤9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5例,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1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1例,33例为初治患者,4例曾接受过CHOP方案化疗效果不理想.分期:37例患者分期均为Ⅲ-Ⅳ期,IPI预后评分3分以上中高危患者。37例患者中12例采用DA-EPOCH-R方案,25例采用DA-EPOCH方案,37例患者均完成4疗程DA-EPOCH(R)方案方案化疗,观察该37例患者4疗程DA-EPOCH(R)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率及毒副作用。 结果:该37例患者DA-EPOCH(R)方案治疗4个疗程完全缓解率达84%(21/25),DA-EPOCH-R方案为91%(11/12)。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其中37例患者化疗后均出现粒细胞减少,其中70.2%(26/37)出现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平均持续时间为4.8天,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发生率为10.8%(4/37),因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改变治疗方案者l例(2.7%);37例患者中发生心功能不全、心脏射血分数下降者1例(2.7%),该患者后改变治疗方案,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37例患者无明显皮肤黏膜损伤,胃肠道反应均为轻到中度。 结论:DA-EPOCH(R)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可以作为中高危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核增殖抗原(Ki67)在胃癌Lauren分型中的表达及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胃癌组织中EGFR、VEGF、C-erbB-2、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结果:EGFR、VEGF、C-erbB-2、Ki67在弥漫型胃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在肠型胃癌表达率(80%vs36.7%,42.2%vs13.3%,26.7%vs6.7%,97.8%vs76.7%,P均<0.05).四者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肿瘤的直径无关(P>0.05). 结论:EGFR、VEGF、C-erbB-2、Ki67在弥漫型胃癌中的表达高于在肠型胃癌的表达,同时EGFR、VEGF、C-erbB-2在胃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提示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有着重要作用,EGFR、VEGF、C-erbB-2、Ki67联合检测可作为判定胃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同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 摘要:本研究采用蟾蜍灵联合紫杉醇作用于人胃癌细胞MGC803,观察JAK-STAT信号通路参与调控体外细胞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及与凋亡相关的调控蛋白的表达,并探讨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分子学机制,期望进一步研究出跟高效安全的化疗方案。
  • 摘要: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和支架置入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常用方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操作不规范,或术后护理错误,可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常见并发症包括胆管或引流管感染、败血症、胆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胆漏、引流管脱落堵塞、胆汁性腹膜炎、支架闭塞脱落、胆心综合征、血压下降、胆管穿孔、胸腔积液、肝肾功能衰竭等。胆管感染是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感染多由于引流管或胆道支架超过奥狄氏括约肌进入十二指肠或胆肠吻合术后置入引流管或支架,肠内容物进入胆道系统,造成胆道逆行感染,大量腹水或肠梗阻致肠道压力或腹内压过高是诱因之一。本例患者经皮经肝胆管引流1月后引流管脱落致引流管侧孔未完全进入胆管内或引流管阻塞,形成沿穿刺道肝被膜下积液,未及时再通引流管。同时患者腹水增多,腹腔压力增加,出现胆道逆行感染,未及时减轻腹腔压力,抗感染治疗,形成肝被膜下肝脓肿,未及时引流肝脓肿,并胆管堵塞,形成胆汁性腹膜炎并感染,双侧胸腔积液。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胆汁引流量及性状,若出现胆汁引流不畅,及时冲洗或再通引流管。若出现引流管脱落及时处理,避免肝内积液。若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表现,及时进行处理。
  • 摘要:本患者在应用伊立替康之前进行了基因多态性检测,发现该患者为UGT1A1*28检测为野生型,然而该患者仍然出现的迟发性2度腹泻,给予易蒙停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在以后的化疗周期中给予伊立替康减量后腹泻减轻。伊立替康联合5-Fu二线治疗晚期胃癌有较为显著的疗效。虽然仅此1例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提示人们伊立替康联合5-Fu可作为对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可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在个例报道回顾性分析的同时,应进行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该方案的疗效。同时,应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基因检测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能够更好的指导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 摘要: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较高,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治疗手段.然而,早期胃癌的症状往往并不明显,70%以上的患者在就诊时已达晚期.尽管新细胞毒性药物的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胃癌的疗效,但进展期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在胃癌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胃癌综合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进展期胃癌预后仍不理想,治疗效果已遇瓶颈。而Ramucirumab和阿帕替尼目前的研究数据,成为进展期胃癌治疗的重要的突破途径。但是胃癌的大部分靶向治疗研究都未能成功,考虑原因在于未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靶基因筛选。在未来的胃癌靶向治疗中,寄希望于通过精细分层设计的临床试验,找到可靠的预测药物疗效的生物标志物,选择可能获益的晚期胃癌患者,并通过与传统的化疗相结合,期待产生显著的生存获益。
  • 摘要:目的: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观察其疗效及毒副作用. 资料与方法: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8例,年龄24-54岁,男性5例,女性3例.8例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3例(复发APL1例,中危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例);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均为IgG型(ⅢB期). 预处理方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BuCy方案,淋巴瘤采用BEAM方案,多发性骨髓瘤采用大剂量马法兰方案。 结果:8例患者全部植活,移植后均获CR,移植过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随访5年,OS:87.5%(7/8),DFS:50%(4/8)。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存活3例(2例持续完全缓解,1例复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例,持续CR状态。淋巴瘤存活1例(为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发后再化疗获PR),1例复发死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持续CR状态1例,另1例复发。 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可靠,副作用较少,是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 摘要:目的:5-氟尿嘧啶是常用的广谱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甲基化转变为脱氧胸苷酸,影响DNA的合成.5-氟尿嘧啶在体内转化为5-氟尿嘧啶核苷,以伪代谢产物形式掺入RNA中干扰蛋白质的合成.因此,5-氟尿嘧啶在抗肿瘤治疗的同时,也会因用量过高产生严重损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粘膜系统的毒副作用.5-氟尿嘧啶的剂量通常是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mg/m2)计算的,而通过体表面积给药的患者,个体药理差异(例如血浆中的5-氟尿嘧啶血药浓度)高达30倍.已有很多临床结果证明患者药理学上个体间及自身的巨大差异是引起5—氟尿嘧啶毒性过高甚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临床结果证实使用体表面积计算剂量或使用最大耐受剂量都有较大的局限性,临床试验表明,5-氟尿嘧啶的药理表征和临床毒性以及疗效有统计学的显著关联性,5-氟尿嘧啶的药理表征与临床效果的统计相关性中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是与临床效果和毒性最为相关的药理参数。对于静脉滴注的患者来说,由于5-氟尿嘧啶浓度在较短时间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可简单表征为稳态血药浓度和滴注时间的乘积。Kirkwood研究组最早展示了5-氟尿嘧啶药理差异以及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毒性之间的统计相关性,并且建议对此药物进行常规监测以降低毒性。本研究进行5-氟尿嘧啶药物浓度监测,探索AUC范围,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达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目的。 方法:收集我院33例患者,胃癌17例、结肠癌8例、直肠癌6例、十二指肠癌1例、肝癌1例,5-氟尿嘧啶采取静脉持续给药方式,给药18-30小时采静脉血2ml,按照MyCare 5-氟尿嘧啶测定试剂盒操作说明检测。 结果:33例患者5-氟尿嘧啶血药浓度20-30 mg-h/L者24% (8/33),<20 mg-h/L者70% (23/33),>30 mg-h/L者6% (2/33)。33例患者中1-2度腹泻6例,1-2度粘膜反应18例,3-4度粘膜反应2例。 结论:使用包括亚叶酸钙的化疗方案,例如FOLFOX,FOLFIRI,5-氟尿嘧啶的理想治疗窗初步定为20-30 mg'h/L。本研究结果显示5-氟尿嘧啶血药浓度偏低,可能与胃癌患者比例偏高有关。目前我院结直肠癌患者5-氟尿嘧啶用量多根据NCCN指南标准剂量,而胃癌5-氟尿嘧啶用量均低于结直肠癌使用剂量。2例3-4度粘膜反应患者与5-氟尿嘧啶用量无关,可能与联合用药或病变部位有关。
  • 摘要: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属内放疗范畴,是指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超声、CT/MRI)和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直接植入到肿瘤组织间或瘤床及淋巴引流区域,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可通过模板种植、B超或CT引导下种植、术中或内镜下种植等方式进入组织间.与外放疗相比,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具有明显的生物学优势:肿瘤局部治疗的持续时间长.放射治疗的剂量较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小.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强.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的放射性粒子为125I,因其便于保存和防护,在临床应用中深受欢迎.
  • 摘要:在医院,对病人的服务既有直接服务病人的科室,也有间接服务病人的科室,在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管理中,往往注重病人对直接服务科室的满意度,而忽视间接服务科室的满意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若间接服务科室不能达到直接服务科室的需求,也会影响病人的满意度.本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让直接服务病人的科室对间接服务科室工作进行评价,提高了间接服务科室为临床服务的满意度,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改善,同时也调动了直接服务科室的积极性.
  • 摘要:本研究采用动物行为学测试的方法,观察地屈孕酮对不同鼠龄大鼠绝经模型认知行为的影响;运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初步探讨了地屈孕酮发挥认知调节作用的可能机制。为激素替代治疗(HRT)在改善绝经期认知功能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目的:研究地屈孕酮( Dydrogestrone,DG)对大鼠去卵巢绝经模型认知功能的影响;通过观察治疗后大鼠子宫重量及乳腺组织结构的变化,评估DG用于激素替代治疗(HRT的安全性;初步探讨DG给对OVX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 方法:将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雌激素治疗组(OVX+E2组),雌激素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组(OVX+E2/DG组)和地屈孕酮治疗组(OVX+DG组):每组8只。采用去卵巢手术的方法建立大鼠绝经模型。 经口服给予相应激素替代治疗用药20周,治疗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和旷场实验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认知行为的差异,用于评价不同激素治疗方案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乳腺HE染色观察用药后各组大鼠乳腺形态学改变。称量子宫重量,用子宫重量(mg/体重(}g)比值评价激素替代对OVX大鼠子宫的影响。 采用实时定量PCR和ELISA的方法,检测冻存海马组织中促炎因子IL-1p和TNF-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NeuN, Iba-1及A即-42表达情况;Tunel检测海马组织内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OVX术后大鼠发情周期消失;子宫重量显著减轻。地屈孕酮单独用药对OVX大鼠认知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雌激素联合地屈孕酮给药可以改善OVX大鼠的认知行为。地屈孕酮可以拮抗雌激素对OVX大鼠的子宫增重作用,不引起乳腺组织增生。 地屈孕酮联合雌激素用药,可以降低OVX大鼠海马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减少海马小胶质细胞表达;降低OVX大鼠海马组织中A甲-42的表达量;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发生。 结论:E2/DG治疗可以改善OVX大鼠的认知行为,发挥子宫保护作用的同时不增加乳腺增生的风险。去卵巢引起的海马炎症反应增强,可能与OVX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地屈孕酮对认知功能发挥作用与其对海马炎症反应的调节有关。
  • 摘要: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高居所有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患者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这使其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疾病后期易发生复发转移,导致卵巢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现有的手术治疗与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卵巢癌患者的肿瘤负荷,但却无法显著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究其根本,在于对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卵巢癌的诊治仍是临床一大难题,主要原因是缺乏针对卵巢癌的特异性高、敏感性好的早期筛查方法,且在卵巢癌的后期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复发及化疗耐药.寻找可用于卵巢癌早期筛查的特异性分子和新的卵巢癌治疗靶点将有助于改善卵巢癌的预后,因此,对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机制的研究迫在眉睫。DNA损伤修复是指在基因组DNA受到损伤后发生的一系列修复过程。DNA损伤包括内源性损伤,如细胞代谢产物的损伤,以及外源性损伤,如辐射或化疗药物造成的损伤。DNA损伤修复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其两面性,它可能造成基因组DNA错误而诱发肿瘤,但同时,放化疗过程也是利用化疗药物和放疗对肿瘤细胞产生的DNA损伤所发挥治疗作用:DNA损伤修复失败可能是肿瘤发生的诱发因素,而对于放化疗过程产生的DNA损伤修复也会导致肿瘤细胞的放化疗耐受。所以,DNA损伤修复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卵巢癌根据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点可划分为2种类型:Ⅰ型多为临床早期病变,局限于卵巢,发展缓慢,预后较好;Ⅱ型具有高度侵袭性,发现时多为临床晚期,预后不良。基于卵巢癌的不同类型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并获取表达差异蛋白的结果,从中挑选出MDC1(Mediator of DNA damage checkpoint protein1)和YAP1(Yes-associated proteinl)这两个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作为本研究的目标分子,探讨其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
  • 摘要:卵巢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其死亡率高居首位.卵巢癌发病隐匿,早期不容易被发现,约70%的患者就诊时已进展到晚期.尽管目前在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方案、手术技巧和新型化疗药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步和陆续投入临床使用,但卵巢癌的病死率仍然高居不下,5年生存率很低,Ⅲ期和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29%和13%.因此,探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新型的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卵巢癌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课题旨在以STAT3为靶点、以阳离子固体脂质纳米粒为载体,构建载STAT3 decoyODN阳离子固体脂质纳米粒复合物,通过体内外的实验研究探讨其对卵巢癌的靶向治疗作用及机制。
  • 摘要: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大剂量X线照射盆腔对大鼠直肠的形态学变化及相应指标测定,为同期放化疗过程中对直肠的保护提供基础研究参考. 方法:将12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及假照;化疗组给予单纯腹腔注射奥沙利铂15mg/kg;放疗组给予大鼠盆腔6MVX线12Gy单次大剂量照射;同期放化疗组给予大鼠腹腔注射奥沙利铂15mg/kg联合6MVX线12Gy单次大剂量照射.于照射后的第3、7、14、28、42天分别深度麻醉处死6只并分离直肠组织,观察直肠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和Bcl-2的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化疗组、放疗组、同步放化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直肠黏膜损伤;各实验组不同时间的Bax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在第3,7,14,21天阳性表达率最高,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随时间的延长,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A、B、C三组的Bcl-2阳性表达率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在第3天阳性表达率最低,与A、B、D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随时间延长,Bcl-2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 结论:化疗同期联合放疗组直肠组织损伤较单纯化疗组、单纯放疗组严重,后期出现代偿性修复,其机制可能与损伤后凋亡基因bax表达渐降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渐增高有关.
  • 摘要: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绝大多数中晚期NSCLC患者难以获得组织学标本进行基因检测,因此,探索新的检测通路势在必行.通过微创方法获得胸水细胞学标本,探讨采用细胞学标本检测EGFR、K-ras基因突变和EML4-K-ras融合基因的情况,并探讨EGFR、K-ras基因突变和EML4-K-ras融合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收268例患者的胸水细胞学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患者胸水进行分析,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76例,其中腺癌50例,鳞癌26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76例NSCLC的细胞蜡块中EGFR、K-ras基因突变及EML4-ALK融合基因. 结果:76例NSCLC患者细胞学标本中,50例腺癌,26例鳞状细胞癌.经PCR检测结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为34.21%(26/76),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6.58%(5/76),AML4-ALK融合基因阳性率为7.89%(6/76),EGFR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变或EML4-ALK融合基因多见于不吸烟的、年轻的、女性、腺癌.未发现EGFR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变或EML4-ALK融合基因存在于同一病例. 结论:采用NSCLC胸水细胞学标本进行EGFR、K-ras和EML4-ALK基因检测,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对无法获得组织学标本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采用胸水细胞学标本进行检测.
  • 摘要:目的:探讨完整全结肠系膜切除(CME)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统计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普外一科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间实施的67例在CME概念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腹腔镜手术组32例,手术顺利,排除中转开腹患者.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8.0±5.4min、125.5±6.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7.8±13.9ml、77.1±15.4ml;平均检出淋巴结分别为15.9枚/例、16.0枚/例;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分别为2.9±0.9d、2.8±0.9d;平均住院日分别为9.6±1.0d、13.6±1.3d;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18.8%(6/32)、20.0%(7/35). 结论:全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是安全有效的,可以达到系膜和淋巴组织切除的最大化.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组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别.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一例泌尿外科与胸外科联袂微创腔镜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肾肿瘤患者病例,此例手术的开展表明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特点,对多脏器病变的一期手术切除治疗成为可能,避免了分次手术对病人的创伤和负担,彰显微创手术优势。保留肾脏的肿瘤切除,即使在开放手术下也是难度较大的手术操作。近10年来随着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开展应用,一些高难度手术也已突破瓶颈进行开展。这种手术方式因其在腔镜下高清晰和放大作用已被大家广泛接受。近期医疗组相继开展了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切除+回肠膀胱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以及肾盂成型术后失功肾切除等较高难度手术,均一期完成,无术中中转开放。
  • 摘要:位置验证是精确放疗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进行放射治疗前,要保证每个射野每次治疗位置的正确性。因此,在放射治疗前对治疗野位置验证就是放射治疗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EPID, CBCT等位置验证图像系统虽然优秀,但其价格的昂贵,后期维护成本高,不是每台医用直线加速器都配置的。且存在速度慢、占用治疗时间长,图象对比度低,解剖结构不够清晰,图像分辨率低、信噪比差等缺点。使用数字模拟机拍摄验证片与DRR图片对比的位置验证方法,简单、实用、经济、直观、快捷,有较高性价比,是精确放疗位置验证的一个好方法。
  • 摘要:经方通常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大多只有几味药,非常简单,历经2000年,生命力经久不衰.初衷虽然或不为治疗恶性肿瘤所设,但只要辨证准确,用之辄效.作者不仅喜欢用经方治疗肿瘤等疾病,也常用经方治疗肿瘤的各种并发症.文章介绍了用小柴胡汤治疗食管癌、食道瘘发热和半夏泻心汤治疗直肠癌化疗后腹泻的两个案例的诊断治疗过程,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摘要:结肠癌临床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单抗和小分子化合物。前者通过和肿瘤细胞、血管表面的受体或抗原结合抑制其下游信号转导发挥作用,后者由于分子量小、可以直接进入肿瘤细胞阻断信号通路上各种酶的活化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结肠癌靶向药物多为特异性抑制剂,常需要和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如何选择合适适应证患者、如何设计最佳的联合用药方案、如何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耐药现象仍是目前鱼待解决的问题。另外,从目前结肠癌临床靶向治疗成功的方案来看,多靶点联合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或肿瘤细胞表面信号转导通路将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 摘要:本研究探讨TRAIL与亚毒性剂量化疗药奥沙利铂协同对结肠癌RKO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为TRAIL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于结肠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思路。细胞凋亡是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自我结束生命的死亡方式。由于这种死亡方式是由基因调控的死亡过程,因此又称之为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包括两条途径,一是外源性途径,由死亡受体介导。二是线粒体途径,由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及Caspase的活化构成。细胞质中的caspase-3在正常情况下无活性,仅以caspase-3前体形式存在。当凋亡信号刺激细胞时,caspase-3被激活,从而诱导细胞凋亡。目前己知的caspase家族成员中,caspase-3位于凋亡级联反应的下游,发挥最总要的效应,被称为凋亡执行者,它的活化标志凋亡进入不可逆阶段。
  • 摘要: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s,IPMT)由Takagi和Ohashi于1982年首先报道,1996年WHO确定IPMT的诊断标准,根据肿瘤细胞异型性的程度高低,从组织学上将其分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交界性、原位癌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随着人们对该症的认识,尤其是影像学的发展,该症检出率有上升趋势,约占胰腺肿瘤的5%-7.5%,甚至有报道该症占手术切除的胰腺新生物病例的17%-25%。该症病理特点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黏液分泌亢进,肿瘤主要在胰管内扩散,扩张的胰管由具有黏液分泌功能的乳头状肿瘤上皮覆盖。根据肿瘤的起源不同,通常把IPMT分为三种类型:(1)主胰管型,主胰管扩展而肿瘤主要存在于主胰管。(2)分支胰管型,分支胰管扩展而肿瘤不存在于主胰管。(3)混合型,肿瘤既存在于主胰管又存在于分支胰管。有报道约57%-92%的恶性病变发生于主胰管型,仅6%-46%发生于分支胰管型。
  • 摘要:PGLs是源于肾上腺外嗜铬组织的肿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嵴分化出嗜铬神经母细胞和交感神经母细胞。大部分嗜铬母细胞形成肾上腺髓质,小部分成为副神经节系统,即肾上腺外嗜铬组织。副神经节瘤的年发病率为1/300000,30-50岁为发病高峰,男女发病率并无差别。恶性率为30%或更高。 PGLs可分为副交感型和交感型。交感型最常见的症状是高血压。副交感型亦称化学感受器瘤,主要位于头颈部,腹膜后极少见,95%不具有分泌功能。多因肿瘤体积过大产生压迫症状发现。 PGLs的良恶性单从形态不能鉴别,只有广泛浸润临近脏器与组织以及发生转移方可诊断为恶性。定性诊断依赖于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血浆和尿液中游离的间甲肾上腺素等效果更佳。解剖定位诊断常用CT与MRI,功能定位诊断包括I123MIBG、FDG-PET和生长激素抑制素受体显像。 本病例术前怀疑输尿管癌。输尿管癌多发生在输尿管下1/3,以男性居多。最常见症状是肉眼或镜下血尿。约15%没有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诊断主要依靠辅助检查。静脉肾盂造影主要表现为梗阻、充盈缺损,需要进一步行输尿管镜或逆行尿路造影鉴别诊断。本例实为副交感型腹膜后恶性PGLs,居于输尿管上段,瘤体较大且症状不典型,仅有肿瘤压迫、侵入输尿管引起的血尿,且为间歇、无痛性,临床表现与输尿管癌极为相似,CT显示输尿管壁增厚并见强化,占位与输尿管分界不清,使得术前定性十分困难。 恶性PGLs首选手术切除,推荐经微创切口行局部切除。对于无法手术的恶性患者,可选择大剂量I131-MIBG疗法。放疗效果差,与I131-MIBG结合使用可能提高疗效。化疗方案最有效的为CV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达卡巴嗪)。本例患者肿瘤体积巨大,采取腹腔镜腹膜后入路转开放手术,术后行放射性核素治疗效果差,肝、肺多处转移,介入治疗后复发,术后8个月死亡。回顾分析,充分说明其PCLs性质为恶性,预后极差。
  • 摘要:本课题主要致力于研究miR-145在浆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作用以及具体机制,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 miR-145在浆液性卵巢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对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已有研究表明miR-145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低表达,包括乳腺癌,胃癌及膀肤癌等,且miR-145可以抑制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从而起到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但miR-145在浆液性卵巢癌中具体起到什么作用,目前为止尚不完全明确。本研究首先通过检测浆液性卵巢癌组织标本及细胞系中miR-145的表达初步确立其角色,再通过调控细胞系中miR-145的表达水平来进行体外和体内实验以检测其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转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收集浆液性卵巢癌组织和对照输卵管组织各5例并提取RNA,行miRNA芯片检测,观察miR-145在差异表达miRNA中所占地位。扩大样本量采用qPCR方法检测浆液性卵巢癌组织和对照组织中miR-145的表达差异,以及卵巢癌细胞系和正常对照细胞系中miR-145的表达水平。选取三种卵巢癌细胞系(SKOV3,A2780和HEY),通过慢病毒感染的方式上调miR-145的表达。然后体外行MTT法测定生长曲线,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克隆形成能力,以检测细胞系增殖能力的改变。计数并比较Transwell小室实验中穿壁细胞的数目来检测调控miR-145表达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体内实验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以及尾静脉注射肺转移模型。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统计miR-145过表达组和对照组的肿瘤大小和重量,以比较成瘤能力的差异。尾静脉注射模型中,统计肺转移结节的多少来判定肺转移能力的差别。 结果:miRNA芯片结果显示,与对照输卵管组织相比,miR-145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且是表达差异最明显的miRNA。QPCR验证实验结果表明,miR-145在浆液性卵巢癌(包括48例高级别和20例低级别)的表达低于在对照组织(n=19)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6种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也均低于在正常对照细胞的表达。三种细胞系在过表达miR-145后,其体外增殖能力降低,侵袭迁移能力下降,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和肺转移能力也下降。 结论:miR-145在浆液性卵巢癌中扮演抑癌基因的角色,其高表达能降低卵巢癌的增殖和转移能力。 第二部分 miR-145在浆液性卵巢癌中发挥作用的关键下游靶基因的鉴定 目的:miRNA发挥作用的机制是通过与靶基因的mRNA 结合进而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已有报导miR-145在不同肿瘤中可与不同的下游基因结合并调控表达,进而发挥抑制肿瘤恶性行为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阐明在浆液性卵巢癌中与miR-145直接结合并受其调控的靶基因,以及该靶基因是否可以影响卵巢癌细胞的恶性行为。 方法:综合预测软件targetscan与课题组此前做过的浆液性卵巢癌的蛋白组学芯片,筛选出候选基因metadherin (MTDH)。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癌细胞系和正常对照细胞系中MTDH表达差异,同时提取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以及正常对照组织的蛋白,检测MTDH在两种组织中表达差异。进一步检测三种卵巢癌细胞系上调以及下调miR-145后,细胞中MTDH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分析比较卵巢癌细胞系和输卵管上皮细胞中MTDH和miR-145基础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TDH是否miR-145的直接下游靶基因。为确认MTDH作为miR-145下游功能性的直接靶点影响卵巢癌细胞恶性行为,采用rescue实验检测MTDH的过表达是否可以逆转miR-145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Western blot检测间质上皮转化相关分子的变化以确认miR-145与MTDH的相互作用对下游通路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具有随访资料的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MTDH表达,并通过生存曲线分析MTDH表达水平与浆液性卵巢癌病人预后的关系。 结果:MTDH是原癌基因,在课题组之前的蛋白组学芯片中已经发现其在浆液性卵巢癌中高表达。软件预测显示MTDH mRNA 3'UTR和miR-145有两处可以结合的保守序列。MTDH蛋白在6种卵巢癌细胞系中表达均高于在对照细胞中的表达。浆液性卵巢癌组织(包括48例高级别和26例低级别)中MTDH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n=13)。且在miR-145上调的细胞系中,MTDH蛋白水平明显下降;相反,miR-145下调细胞系中则MTDH蛋白表达上升。而综合分析6种卵巢癌细胞和1种输卵管上皮细胞中miR-145和 MTDH表达,发现二者呈负相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中,miR-145可以降低构建的MTDH 3'UTR野生载体而非突变载体的荧光活性。Rescue实验结果显示,在miR-145稳定转染细胞中转入MTDH后,降低的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重新恢复。Westem blot结果提示在miR-145转染细胞中,除MTDH下降外,上皮分子(E-cadherin)表达上升,而间质分子(N-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和ZEB-1)表达下降。生存分析发现MTDH高表达的浆液性卵巢癌患者预后更差,具体表现为总生存期的缩短。 结论:浆液性卵巢癌中MTDH是miR-145的直接和功能性的下游靶基因,miR-145对MTDH的负性调控影响浆液性卵巢癌的恶性行为和病人预后。 第三部分 miR-145在浆液性卵巢癌中异常表达的上游调控机制 目的:许多miRNA可以为p53调控,已有报导miR-145的表达受野生p53的直接正性调控。基于大部分浆液性卵巢癌尤其是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存在TP53突变,我们推测在TP53正常的浆液性卵巢癌中,上游野生p53诱导miR-145上升并进而抑制下游MTDH发挥了抑制肿瘤进展的功能,而在TP53突变的浆液性卵巢癌中,miR-145因缺少p53诱导而表现为异常低表达。TP53突变,miR-145低表达,MTDH高表达可能为大部分浆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机制。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诱导p53以及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样本中进行验证来确认miR-145是否为野生p53诱导。 方法:选取表达野生型p53的卵巢癌细胞系(A2780和HEY)以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药物进行诱导p53表达。QPCR和westem blot分别检验miR-145和MTDH及p53的表达改变。组织标本实验中,以免疫组化检测p53在浆液性卵巢癌中表达并分为野生p53组和突变p53组后,分析比较两组中miR-145表达差异。综合第一部分研究内容中miR-145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以及第二部分内容中MTDH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蛋白表达的western blot结果,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再将第二部分中分析预后的MTDH免疫组化结果与此部分p53免疫组化结果比较,看两者在浆液性卵巢癌中表达是否相关。 结果:DOX处理卵巢癌细胞系后,野生p53明显上升,并同时伴有miR-145的上升和MTDH的下降。浆液性卵巢癌野生p53组的miR-145表达高于突变p53组。miR-145和MTDH在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突变p53和MTDH的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浆液性卵巢癌中m1R-145的异常可能由上游p53异常所致。p53,miR-145和MTDH形成了一个线性调节通路影响浆液性卵巢癌的进展。
  • 摘要: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它最初从宫颈癌组织中分离获得,就生物活性而言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它包括两个基因SCC1和SCC2.SCC广泛存在于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中(含量极微)和恶性病变的上皮细胞中.在血清中至少有四种形式的SCC:游离SCC1、游离SCC2、以及与相对应的丝氨酸蛋白酶结合物.SCC在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中抑制细胞调亡和参与鳞状上皮层的分化,在肿瘤细胞中参与肿瘤的生长,它有助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起源癌的诊断和监测,例如:子宫颈癌、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食管癌以及外阴部鳞状细胞癌等.随着有关SCC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SCC在良性疾病中的作用,在恶性疾病中的评价和应用会得到进一步的认识。SCC可能成为宫颈鳞癌诊断和治疗的一个较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
  • 摘要: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human trophoblast cell-surface antigens2,TROP2)隶属于肿瘤相关钙信号转导蛋白TACSTD(tumor-associated calcium signal transducer)家族.目前研究证实TROP2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并且与肿瘤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TROP2被认为通过调控ERK/MAPK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激活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目的:检测并分析TROP2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ROP2的表达在宫颈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3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06例宫颈癌中TROP2及Ki-67蛋白的表达;卡方检验分析TROP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Spearman检验法分析TROP2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比较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差别。 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中,8例(40%)呈弱阳性表达,CINⅠ阳性率为50%,CIN Ⅱ阳性率为66.7%,CINⅢ阳性率为76.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宫颈癌组织中TROP2表达率最高,为88.7%,明显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三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TROP2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化程度、FIGO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相关性Spe~相关分析显示,TROP2和Ki-6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0.440,p<0.001);TROP2高表达病人与低表达病人相比,表现出更低的OS和PFS;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ROP2蛋白表达水平、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TROP2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TROP2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说明TROP2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及增殖过程。TROP2的高表达影响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是评价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 摘要:本实验通过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组织(包括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内膜、复杂增生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和内膜癌)中VEGF-C的甲基化状态,分析VEGF-C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并首次联合检测VEGF,COX-2,GLUT 1和HIF-1α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因DNA甲基化主要是使基因抑癌功能丧失或减弱,使用5-aza-dC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去甲基化,检测VEGF-C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甲基化状态的变化以及对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VEGF-C启动子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 摘要:相比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单药疗法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invasive muscle bladder cancer,NMIBC)的效果,膀胱内化疗药物与卡介苗联合灌注疗法的效果仍然存在争论. 目的:比较联合灌注疗法与BCG单药疗法治疗中高危NMIBC的效果,并且研究单次即刻灌注对于之后BCG单药疗法的作用.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databases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联合灌注疗法和BCG单药疗法治疗中高危NMIB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5月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 结果:共纳入包括1373名中高危NMIBC患者的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方面,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0.6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48-1.00;p=0.048).在中危NMIBC患者,联合灌注疗法的效果更加明显.单次即刻灌注对于之后BCG单药疗法效果拥有明显的作用(HR=0.60,95%CI,0.38-0.92;p=0.021).对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其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HR=0.78,95%CI,0.43-1.44;p=0.435). 结论:膀胱内联合灌注疗法与BCG单药灌注相比,联合灌注疗法可以降低中高危NMIBC患者的复发率.单次即刻灌注对于之后BCG单药疗法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提升作用.
  • 摘要:间叶性软骨肉瘤由Lichtenstein and Bernstein于1959年首先描述,提出其为独立的疾病单元。DowIing等于1964年报道了骨外软组织发生的间叶性软骨肉瘤。软组织间叶性软骨肉瘤是一种极为少见且预后差的软组织恶性肿瘤,约占间叶性软骨肉瘤1/5-1/3。肿瘤的小细胞呈CD99,Syn,CgA和NSE联合表达阳性,具有原始神经外胚层的分化特点,属于原始间叶组织。以往对肿瘤内软骨岛也曾有不同观点,最初人们认为软骨岛必须是完全良性的,后来发现许多病例中存在不成熟肿瘤性软骨岛,形成低恶性级别的软骨肉瘤样结构。本例为分化成熟的软骨。有关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间叶性软骨肉瘤存在染色体异常,但未见Ewing家族肿瘤的11;22易位。肿瘤细胞TP53核阳性。间叶性软骨肉瘤好发于15-33岁,女性较多见。骨外发生的软组织间叶性软骨肉瘤常见于壮年,多见于头颈部,特别是眼眶、颅内和硬脊膜,其次为上下肢、腹股沟、骼窝、纵隔、肾、肺等。本例发生于盆腔腹壁,属非常少见的部位,最初影像学检查考虑卵巢畸胎瘤,也是因为部位的原因造成误诊。对于这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若通过穿刺或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诊断,手术方式最好选择直视下将肿物完整切除,避免腔镜下手术,致标本破碎发生种植或转移。
  • 摘要:文章介绍了1例乳腺癌骨转移和1例肺癌广泛转移患者的案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开始即为气虚血瘀,但当时肝郁血瘀化热之象重,气虚之象相对较轻,所以开始并未加用很多补气药,以防“气有余便是火”也。及至后来,瘀热慢慢缓解,才不失时机加用较多补气药物,是为防犯“关门缉盗”之误。本虚之人,活血化瘀终究不能久用,必须适时加用补益类药物,顾护正气,才能驱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肺癌患者属于肺癌晚期,没有治愈机会。肝脏介入治疗后出现较严重的毒副作用,患者难以忍受,拒绝进一步抗肿瘤治疗,加上家属对患者病情保密,患者不知情,为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介入治疗后中药调理对患者加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无疑是有益的。该患者证型较复杂,治疗用药较多,乃是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决定的。对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疗效较好,而对肺癌直接导致的症状如咳嗽等疗效较差,也符合癌症的发展规律特点。但立即见到明显疗效,对患者树立信心,建立医患互信是大有裨益的。所以说,“急则治标”也是一条应该重视的治疗法则。在以后的治疗中,进入缓则治本阶段,治疗8个月病情略有好转,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消失,疗效评价为稳定,应属有效。至今已经存活2年,己经远远超过同类患者的平均生存期。
  • 摘要:本实验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血清标本中RASSF2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RT PCR检测RASSF2A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ASSF2A启动子异常甲基化与其转录表达的相关性,甲基化状态在两种组织标本中的相关性,以及RASSF2A启动子甲基化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淋巴转移)的关系。并使用去甲基化试剂5-aza-dC作用于卵巢癌细胞系SKOV3,分析去甲基化作用前后RASSF2A表达水平、甲基化状态的改变,以及对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RASSF2A启动子区甲基化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血清RASSF2A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初步探索并寻找治疗卵巢癌的新靶点。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一例子宫颈绒毛腺管状腺癌病例,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少,为粉色白带,伴同房后阴道流血,量少,色鲜红,可自止,无性交痛、腹痛、下腹坠胀感等不适.查体宫颈外口可见一蚕豆大息肉,活检示分化好的绒毛腺管状腺癌.MR检查显示宫颈前唇偏右侧3.5*2厘米等T1稍长T2软组织信号肿块,遂进行子宫全切术,术后随访一年未见其他异常.
  • 摘要:目的: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中85%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EGFR激酶区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目前治疗NSCLC的有效手段,但TKI类药物价格昂贵,盲目使用会增加患者负担,同时易产生不良反应,如致死性间质性肺炎.研究表明EGFR基因会发生18~21外显子突变,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判断,因此NCCN指南(2014版)建议NSLCL治疗时需进行EGFR突变检测.晚期NSCLC患者在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时需要多次检测EGFR状态来调整治疗方案,但组织标本获取难度大,且为有创检测.外周血以创伤小、操作简便等特点成为最具潜力的替代样本,因此能否利用血浆代替组织检测EGFR基因突变进行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拟检测NSCLC晚期患者血浆EGFR基因突变状态,并分析其与组织结果及临床参数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36例NSCLC肺腺癌Ⅲ、Ⅳ期患者EDTA K3抗凝血10ml,2小时内分离血浆,同时收集其组织.利用血浆、组织DNA分离试剂盒提取DNA,ADx-ARMS方法(厦门艾德,人类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浆及组织中EGFR基因29种突变(19-Del、L858R、T790M、20-Ins、G719X、S768I、L861Q)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①血浆中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30.6%(11/36),其中女性突变率为37.5%(6/16),高于男性(25%(5/20)).21外显子(L858R)突变为45.5%(5/11),19外显子(19-Del)为36.4%(4/11),20外显子为18.2%(20-ins、S768I各1例).组织中总突变率高于血浆,为53.3%(8/15),其中女性突变率为80%(4/5),男性为40%(4/10).21外显子突变为50%(4/8),19外显子为37.5%(3/8),20外显子为12.5%(1/8).②血浆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一致性为93.3%,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867,P=0.001);③以组织检测结果为准,血浆中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100%.④血浆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因素无显著相关性,主要见于非吸烟人群及发生转移患者.⑤血浆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21)显著相关(P=0.033),而与标志物SCC、CEA、CA-125、NSE、SA无相关性. 结论:晚期NSCLC患者血浆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结果与组织一致,且与转移、CYFRA21等参数相关.本研究将为组织获取困难的晚期NSCLC患者在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判断和预后监测等方面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本院开展血浆EGFR基因突变检测提供数据支持.
  • 摘要:目的:探讨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3,FGFR3)基因沉默对人类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及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oproteinases9,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细胞分为3组:A组:实验组,即FGFR3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siRNA-FGFR3)干扰组;B组:阴性对照组,即FGFR3非特异性阴性对照siRNA(siRNA-NC)干扰组;C组:空白对照组,无siRNA干扰;通过核酸转染试剂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Lipo2000)转染A549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Lipo2000转染效率;转染后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用于检测转染前后FGFR3及MMP9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Lipo2000介导的FAM-siRNA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转染效率可达80%;在转染36h后,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A组较B组、C组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A组较B、C组的FGFR3和MMP9基因表达量明显下调(P<0.01). 结论:FGFR3基因沉默可明显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并能下调MMP9表达.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 摘要:目的:评估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达沙替尼、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的疗效差异,探讨最佳临床选择. 方法:对近3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63例新诊断CML慢性期患者(47例接受达沙替尼,43例接受尼洛替尼,73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各时间节点治疗反应及疗效,评估不良事件. 结果:达沙替尼组、尼洛替尼组、伊马替尼组治疗3个月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分别为77%、79%和67%,6个月为89%、88%和81%,12个月为92%、91%和90%.三组治疗3个月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分别为55%、53%和33%,6个月为71%、73%和51%,12个月为86%、88%和69%.三组3个月达到BCR/ABLIS≤10%的患者率分别为85%、86%和67%.3个月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MMR)率分别为11%、9%和1%,6个月为27%、29%和9%,12个月为49%、50%和28%.达沙替尼组2例(4%),尼洛替尼组2例(5%)出现疾病进展,而伊马替尼组6例(8%)出现疾病进展.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及伊马替尼药物安全性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结论: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及尼洛替尼较之于伊马替尼,治疗反应更快,缓解程度更深,从而获得更好的远期预后.
  • 摘要: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并与肿瘤转移复发密切相关.高凝状态形成机制与肿瘤、肿瘤相关治疗、合并病等相关;其诊断指标主要有血小板、凝血与纤溶、P-选择素和溶酶体蛋白、血液流变学、其他等,防治:肿瘤高危血栓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卧床肿瘤患者予预防血栓栓塞、肿瘤相关手术予预防血栓,肿瘤并发VTE应用溶栓、伴有高凝状态的肿瘤予化疗联合抗凝,中医药治疗等;应对肿瘤高凝状态进行深入研究,寻求特异、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案.
  • 摘要:目的:观察PET/CT指导下的调强放射治疗用于治疗铂类耐药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经PET/CT全身扫描确定病变局限的铂类耐药复发性卵巢上皮癌36例,采取CT定位,应用调强放射治疗,给予计划靶区的处方剂量为50.4~64.8Gy/28~36次,中位剂量57.6Gy,1.8Gy/次,5次/周. 结果:36例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疼痛、阴道出血和下肢水肿等症状的完全缓解率分别达73.3%(11/15)、7/7和4/6.近期疗效:完全缓解33.3%、部分缓解13.9%、病情稳定27.8%,总有效率为47.2%.26例患者出现急性消化道反应,其中18例为Ⅰ级消化道反应,6例为Ⅱ级消化道反应,2例为Ⅲ级消化道反应者;8例出现Ⅰ度骨髓抑制,2例出现Ⅱ度骨髓抑制.中位生存期20.3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0.1个月;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42%、11%. 结论:PET/CT指导下的调强放疗治疗复发病灶局限的铂类耐药卵巢上皮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膀胱癌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972例膀胱癌患者和与其性别、年龄匹配的1098例健康对照人群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和膀胱癌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年龄、性别、BMI、饮酒和高血压在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吸烟及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糖尿病与膀胱癌密切相关,(原始OR值1.339,95%CI1.079-1.662,P=0.008;调整OR值1.767,95%CI1.308-2.386,P<0.001).分层分析发现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中,糖尿病与膀胱癌显著相关,而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则无关.在女性患者中,糖尿病与膀胱癌之间存在相关性,而在男性患者中无关. 结论:糖尿病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女性膀胱癌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该结论仍需大规模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颈鳞癌术后伴有低危复发因素患者降低毒副反应的最佳处理方式. 方法:自2010年02月至2014年09月,山东省肿瘤医院共收治经术后病理证实伴有1-2个低危不良预后因素的早期宫颈鳞癌患者133例,根据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放疗组(42例)、化疗+后装治疗组(47例)和同步放化疗组(44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随访时间为6-5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单纯放疗组、化疗+后装治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0%、93.4%和9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急性重度毒副反应(Ⅲ-Ⅳ级)发生率分别为9.5%、16.7%和34.1%,同步放化疗组Ⅲ-Ⅳ级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和化疗+后装治疗组(P<0.05),而单纯放疗组与化疗+后装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Ⅰ-Ⅱ度慢性放射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0%、4.3%和25%,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显著高于化疗+后装治疗组(P<0.05),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早期低危宫颈鳞癌患者,术后采用化疗+后装治疗或单纯放疗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 摘要:靶向治疗是指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将与肿瘤发生、发展、预后等相关的特异分子作为靶点,利用靶分子特异制剂或药物进行治疗的方法。肺癌的靶点治疗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活化素受体样激酶融合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等。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发现尽管治疗NSCLC靶向药物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耐药随之而来,阻碍了靶向药物的继续应用。耐药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原发耐药指的是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病情未得到缓解,或虽经最初治疗有效,6个月内病情出现再度进展者。继发性耐药是指继CR, PR或SD>6个月之后患者出现疾病进展者。
  • 摘要: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生长迅速,具有高度的侵袭性,血行转移较为常见,但血行转移的亲器官性不明显,可为全身各部位,最常见的是肝、肾上腺、骨及脑.本文介绍小细胞肺癌卵巢转移1例.本例患者意识障碍为就诊的主要症状,但腹部体征为查体的主要阳性体征,肿瘤标志物及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均不支持卵巢原发占位。回顾病史,综合各项辅助检查及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该例患者诊断为小细胞肺癌卵巢转移,且经卵巢切除术后病理证实该诊断明确。该例SCLC双侧卵巢转移患者,肺部症状体征不明显,以SIADH和卵巢转移瘤表现为首发症状,提示,临床工作中腹部症状明显的患者仍需进一步鉴别原发还是转移;对于SCLC患者盆腔检查同样不容忽视,这为早发现、早诊断卵巢转移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1)比较Arg-1、HepPar-1、Glypican-3及AFP在诊断肝细胞性肝癌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研究G1ypican-3和Ki-67在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3)探讨联合应用Arg-1、HepPar-1、Glypican-3和Ki-67四种标记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用Benchmark全自动免疫组化仪对464例肝病变切除标本分别标记了Arginase-1、HepPar-1、Glypican-3、AFP和Ki-67标记五种指标. 结果:Arginase-i,HepPar-1,Glypican-3和AFP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0.7%,69.5%,66.9%和64.4%;在非肝细胞性肿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O,7.2%,6.5%和12.2%.Glypican-3在肝脏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为0,Ki-67在肝脏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5%. 结论:(1)Arg-1与HepPar-1、Glypican-3和AFP相比较是鉴别肝细胞肝癌最敏感和最特异的标记物;并且Arg-1在HCC中的表达与Ki-67的结果呈正相关;(2)Glypican-3和Ki-67在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3)Arginase-1、HepPar-1、Glypican-3和Ki-67四种标记物联合应用于原发性肝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microRNA(miRNA)在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中的表达,筛选出参与AML TRAIL耐药的miRNA分子,进一步探讨miRNA在AML TRAIL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为逆转AML TRAIL耐药提供新的靶点. 方法:应用MTT法检测多株AML细胞株对TRAIL的敏感性差异;qRT-PCR法筛选出在AML TRAIL敏感及耐药细胞株中的差异表达的miRNA分子;改变miRNA表达,观测AML TRAIL耐药细胞株对TRAIL敏感性的变化;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候选miRNA分子可能调控的下游靶基因,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验证miRNA下游靶基因,Western Blot验证miRNA可下调靶基因在蛋白水平表达;应用小干扰RNA下调靶基因的表达后,检测AML TRAIL耐药细胞株对TRAIL敏感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改变miRNA及靶基因表达水平后,TRAIL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变化,探讨miRNA通过靶基因影响TRAIL耐药的分子机制. 结果:在Jurkat,K562,K562/A02,HL-60,HL-60/ADM,NB4等6株急性白血病细胞株中,K562,HL-60,NB4的TRAIL耐药性最强,选择这三株AML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与其阿霉素耐药株相比,K562和HL-60细胞的miR-424及miR-27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O1);应用miRNAmimic分别上调miR-424和miR-27a在TRAIL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后,明显增强了耐药细胞株对TRAIL的敏感性(p<0.01)及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原癌基因PLAG1为miR-424和miR-27a分子的共同靶基因,分别上调miR-424和miR-27a表达水平后,PLAG1表达明显降低;荧光素酶实验证实PLAG1为miR-424和miR-27a的共同下游靶基因;应用小干扰RNA下调PLAG1在TRAIL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后,明显增强了耐药细胞株对TRAIL的敏感性(p<0.O1)及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分别上调miR-424, miR-27a或下调PLAG1的表达水平后,Bcl-2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显著下调,提示miR-424和miR-27a下调PLAG1发挥增强TRAIL药物敏感性的作用可能有部分是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来实现的,pro-Caspase3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但cleaved Caspase3水平显著增加,提示细胞凋亡增强;用200ng/ml的TRAIL处理转染后的细胞3h,与未处理的转染细胞相比,cleaved PARP及cleaved Caspase8表达显著上调,而转染了miR-424 mimic,miR-27a mimic或siPLAGl的AML细胞较其对照相比cleaved PARP及cleaved Caspase8表达上调更为显著,提示分别上调miR-424,miR-27a或下调PLAG1均增强了TRAIL诱导的凋亡过程。 结论:本项研究证实miR-424和miR-27a可能通过直接调节它们共同的下游靶基因PLAG1表达水平在AML TRAIL耐药中起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发挥可能有部分是通过下调PLAG1的下游靶分子Bcl-2实现的,miR-424和miR-27a有望成为逆转AML TRAIL耐药新的靶点。
  • 摘要:目的:检测大肠癌原发灶与淋巴结(Lymphncde,LN)转移灶中PI3Kp110α、PI3Kp110β与Bcl-2、CyclinD1的表达情况,探讨在大肠癌发生及转移中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3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52例未发生LN转移的大肠癌组织,50例发生LN转移的大肠癌原发灶及其转移灶中检测PI3Kp110α、PI3Kp110β、Bcl-2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及其差异,分析PI3Kp110α、PI3Kp110β与Bcl-2和CyclinD1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及其预后的关系. 结果:(1)PI3Kp110α与Bcl-2在无LN转移组、有LN转移组的原发灶和其相应LN转移灶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肠粘膜组(P≤0.05);PI3Kp110β与CyclinD1在无LN转移组、有LN转移组的原发灶和其相应LN转移灶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肠粘膜组,且在有LN转移的原发灶中的表达均高于其相应LN转移灶和无LN转移组肠癌中的表达(P≤0.05).(2)PI3Kp110α与Bcl-2在四组中均呈正相关(P≤0.05);PI3Kp110α与CyclinD1在正常肠粘膜组,无LN转移组和有LN转移组中均呈正相关(P≤0.05);PI3Kp110β与Bcl-2和CyclinD1在四组中均呈正相关(P≤0.05).(3)PI3Kp110α、PI3Kp110β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LN转移相关,Bcl-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4)Kaplan-Meier分析显示:PI3Kp110α、PI3Kp110β、Bcl-2和CyclinD1为影响大肠癌预后的因素之一;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PI3Kp110α、PI3Kp110β是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1)PI3Kp110α、PI3Kp110β与Bcl-2、CyclinD1在大肠癌原发灶及转移灶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粘膜,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大肠癌LN转移灶中,PI3Kp110α与PI3Kp110β分别通过影响Bcl-2及CyclinD1,对转移灶中的肿瘤生长起促进作用.(3)PI3Kp110α、PI3Kp110β、Bcl-2和CyclinD1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且PI3Kp110β和CyclinD1与大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4)PI3Kp110α和PI3Kp110β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摘要: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或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是一种以血小板过度破坏及或血小板生成减少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对ITP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及或细胞毒性T细胞对血小板的直接溶解是血小板破坏增多的重要原因;而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和凋亡异常则是导致ITP患者血小板生成减少的重要原因.ITP存在T细胞免疫异常,新近研究表明,T细胞介导对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失耐受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自身抗原反应性T细胞的过度活化、增殖、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辅助性T细胞异常等.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表现为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时,不发生免疫反应,但对其他抗原仍保持正常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可天然形成,也可人工诱导。人工诱导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常见的诱导方法包括阻断共刺激信号诱导、口服抗原诱导、拮抗性抗原诱导、可溶性抗原诱导、免疫偏离诱导等多种。目前已就阻断共刺激信号诱导、口服抗原诱导、抑制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BAFF受体等途径诱导免疫耐受做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ITP的免疫异常比较复杂,尤其针对T细胞免疫耐受新途径仍需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发现恢复免疫耐受的ITP干预新途径,对于ITP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