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教学法
微课程教学法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体育、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63672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新校园(学习)、中国校外教育(美术)、英语教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首届全国卓越教师发展论坛等;微课程教学法的相关文献由93位作者贡献,包括金陵、周才萍、赵可云等。
微课程教学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3672篇
占比:99.96%
总计:263773篇
微课程教学法
-研究学者
- 金陵
- 周才萍
- 赵可云
- 赵磊磊
- 丁丽
- 余宏亮
- 周丽
- 唐建华
- 张雅君
- 杨志迪
- 汪梅
- 王丽萍
- 王成秀
- 胡凡刚
- 董璐
- 赵雪梅
- 院超奇
- 于秋月
- 冯章勇
- 凌文丽
- 刁筱蓉
- 刘利军
- 刘敏
- 刘晓曼
- 刘晓玉
- 刘玉婷
- 吴彤
- 吴秋明
- 吴艳秋
- 周宇桢
- 周州
- 唐旭惟
- 姚恒梅
- 孙传竹
- 宋兴
- 富东梅
- 崔萱
- 康曼
- 张宗民
- 张建国
- 张志岩
- 张明明
- 彭扬
- 徐新兵
- 徐进
- 方新运
- 曹金华
- 曾艳
- 李冬
- 李建东
-
-
金陵
-
-
摘要:
读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汪梅老师的文章犹如心头拂过一股清新的风。文章以七年级《野望》一诗为例,分享实验微课程教学法古诗创新教学的过程、方法、成效与感悟。古诗词创新教学实验已经在小学教学中取得良好成效,学生不仅能完成知诗人、解诗题、诵诗文、悟诗情、拓诗境的学习,而且能在一个课时的“翻转”学习中从事古诗词创作。初中古诗词教学能否借鉴这种方法,激发学生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热情?汪梅老师作了勇敢的探索,回答了这个具有挑战性的话题。
-
-
汪梅
-
-
摘要:
微课程教学法古诗词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取得良好成效,初中语文能否借鉴这种方法让学生完成“解诗题、理诗意、感诗情”的学习,并且让学生上手创作近体诗?本文以七年级《野望》一诗为例,从分析微课程教学法与古诗《野望》入手,详解设计与实践的过程、方法、成效与感悟,为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新教学打开了一扇明丽之窗。
-
-
王乐燕
-
-
摘要:
以高三的生物学复习教学为例,基于微课程教学法对复习课的改革效果进行研究.首先介绍微课程教学法在高三生物学复习课上的实施流程,然后评价其实施效果,对课前导学、课堂内化教学以及课后总结的效果和限制因素进行讨论,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
-
金陵
-
-
摘要:
邯郸市复兴区前进小学语文教师杨志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观照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古诗词创新教学实验,欣喜多多。杨志迪去年学习微课程教学法的古诗词创新教学,很快进入常态化实验,成效显著。在近体诗博大精深的格律体系中,学生已经渐次学过押韵、平仄、基本格式、通融、避忌、粘对等,作品越来越合规,诗意越来越浓,师生动力强劲,文化传承一发不可收拾。
-
-
金陵
-
-
摘要:
读《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高中物理复习课探索--以高三一轮复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为例》,感到作者在实验微课程教学法的过程中把高三复习与“新课标”这个热点关联起来了。我注意到,《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在布局全年工作中提到:印发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此,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杨志迪
-
-
摘要:
本文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观照微课程教学法古诗词创新教学实验,从什么是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古诗词创新教学、让学生从事古诗词创作的学科原因、如何从事古诗词创新教学的设计和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创新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新课标的新要求,以及古诗词创新教学能够落实新课标要求的理论原因与实操方法。
-
-
徐新兵;
张志岩
-
-
摘要:
本文通过微课程教学法系统设计,阐述以“任务单”引领+配套学习资源支持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以微项目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力,拓展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实现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创新的思考、做法与体会。
-
-
杨志迪
-
-
摘要: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是优秀文化之瑰宝。本文提出新时代条件下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与弘扬祖国诗词优秀文化的命题,并从平板电脑引入古诗词教学的思考入手,详解古诗词教学超越常规让学生学会创作的可能性、微课程教学法古诗词教学创新方法,以及平板电脑加持下拓展学生习作的深度与广度的初步成果。
-
-
-
金陵
-
-
摘要:
《微课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初探》一文,是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刘利军副教授把微课程教学法引入高职“制图”教学初显成效的写照,个中原因、意义与方法值得缕析。刘老师的初步成效是降低了重修率。以往补考率和重修率徘徊在27%~32%之间,如今20级、21级的重修率分别降为上学期8.48%、16.16%,下学期9.23%、18.48%。其中,完整参加实验的G21飞修2、3班的重修率为5.12%。所谓重修率下降,就是不合格率下降。我初入教坛时在机械职业中学带过车工班,深知生源不理想之苦痛,刘老师能获此成效,可喜可贺。
-
-
余宏亮;
张雅君
- 《首届全国卓越教师发展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微课程教学法的建构导源于翻转课堂的异域实验与本土创新,它将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划分为课前学案导学与课堂内化拓展两个阶段,导学方式的一体化、配套资源的视频化、教学结构的翻转化是其实践表征.根据对信息时代知识形态演化、学习理念变革、教学本质重识的深刻把握,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程教学法彰显出了技术变革教学的时代价值:引发了传统教与学时空的分化与重组、教与学关系的返朴与归真、教与学情境的创设与整合.建构并推展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程教学法,既有益于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拓展必要的认识论观域,也有益于为微课程的常态化教学提供适切的方法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