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对等
形式对等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6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专利文献10848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青春岁月、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教学等;
形式对等的相关文献由153位作者贡献,包括卡蒂克·莫汉拉姆、聂巧云、刘红秀等。
形式对等—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848篇
占比:98.72%
总计:10989篇
形式对等
-研究学者
- 卡蒂克·莫汉拉姆
- 聂巧云
- 刘红秀
- 卫景琪
- 吴云平
- 尹丕安
- 尹燕
- 崔瑞娟
- 拉马纳·拉奥·孔佩拉
- 杜丽娟
- 王丹
- 王娜
- 王晓雪
- 石捷
- 蒋娟
- 阿德维特·迪克西特
- 陆雪莲
- 马庆林
- 丁玉金
- 万华
- 于瑶瑶
- 任秀
- 任霄霏
- 余敏军
- 冯奇
- 冯燕
- 冯珂
- 刘元侠
- 刘晓文
- 刘泽权
- 刘瑞英
- 刘静
- 刘骥翔
- 劳陇
- 南宫梅芳
- 卢君
- 卢维诗
- 吕春敏
- 吴来安
- 吴香香
- 周春红
- 周莹
- 夏珺
- 姚彦敏
- 姚琴
- 姚竹
- 孔海燕
- 孙东菱
- 孙兴
- 孙建民
-
-
左岩
-
-
摘要:
许渊冲《诗经》2009年译本是第一部由中国译者翻译的《诗经》英语全译本,该译本采取调整文化适应度、诗旨历史语境化、重视翻译中的“形式对等”等翻译策略和阐释方式,在西方话语占主导的《诗经》海外译介中别开生面,既坚持中国文化立场又紧跟世界潮流,对于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和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
-
陈旭
-
-
摘要:
互联网时代的交流沟通即时而又紧密,网络流行语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奈达的对等理论在此翻译领域的指导作用和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关的翻译策略。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的广泛传播能够帮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的社会发展动态和文化趋势,这是中国实现"走出去"的关键一环。
-
-
吴香香
-
-
摘要: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做指导,结合翻译的直译、意译、增译等方法,通过“内容对等”“形式对等”对比分析《林肯传》两个汉译本,并最终得出“内容对等”大于“形式对等”的结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忽略语言形式上的对等,而是当形式对等和内容对两者发生冲突而不能保全时,应当舍弃形式而取内容。
-
-
-
秦欢
-
-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电影的引进和输出变得越来越普遍,字幕翻译也随之兴起.电影字幕翻译应当遵循功能对等理论从而更好传达电影内容,创造性再现原文的形式与文化因素.电影《风声》是一部优秀的谍战大片,从功能对等角度分析其字幕英译中的形式、内容以及文化对等以期为电影字幕英译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
-
-
-
王新平
-
-
摘要:
清朝袁枚的绝句《苔》歌颂了苔藓逆境生长的勇气.本研究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在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上的不同,发现译者对原文的元功能的理解和把握决定了译本对原诗的内容和意境的表达,对元功能理解越透彻,译文越能反映原文.另外,本文再次证明了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对于翻译的指导意义.
-
-
卫景琪
-
-
摘要:
谚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翻译实践当中,谚语的翻译是一个难点.好的谚语翻译能够帮助受众理解原语所表达的文化、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两种语言之间的往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奈达更加重视后者,译者在翻译时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应.本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探讨英语谚语翻译的方法.
-
-
高思遥
-
-
摘要:
功能对等理论是结合语言学知识,从翻译实际出发的著名理论,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奈达提出.奈达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词对词,句对句的转换,更是两种语言之间深层内涵与风格的转换.功能对等不仅是意义对等,还有形式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