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异养细菌

异养细菌

异养细菌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微生物学、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4016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热带海洋学报、海洋科学、海洋通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分论坛、中国水产学会2004全国海水生态养殖学术研讨会等;异养细菌的相关文献由55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卓佳、刘建伟、杨莺莺等。

异养细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4016 占比:99.68%

总计:54188篇

异养细菌—发文趋势图

异养细菌

-研究学者

  • 李卓佳
  • 刘建伟
  • 杨莺莺
  • 王瑞旋
  • 蔡俊鹏
  • 王江勇
  • 肖天
  • 马文林
  • 周毅频
  • 曹煜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玉婷; 李佳霖; 赵振军; 秦松
    • 摘要: 菌藻相互作用是海洋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海洋微微型蓝藻(Marine picocyanobacteria)是遍布全球海洋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在全球碳循环和微食物网中发挥重要作用。原绿球藻属(Prochlorococcus)和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是海洋微微型蓝藻最重要的两个类群。原位调查和培养实验均证实微微型蓝藻与异养细菌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包括有机碳、维生素、氨基酸及无机营养盐等,主要作用方式是互惠共生:海洋微微型蓝藻通过初级生产能够为异养细菌提供重要的有机碳来源,异养细菌矿化生成的无机营养物能够被微微型蓝藻再吸收利用,与异养细菌的相互作用是微微型蓝藻实现生存优势的重要保障。本文总结了当前海洋微微型蓝藻与异养细菌主要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并对未来研究领域中应该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深入解析其生态学功能。
    • 郑强; 贺博闻; 史文卿; 陈奇; 林大晖; 王煜
    • 摘要: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自养原核类群,主要由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两个属组成,贡献了约25%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聚球藻是一个古老且多样性非常高的类群,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聚球藻与异养细菌及病毒的相互作用维系了微食物环的结构和复杂性,对于海洋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至关重要.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基于模式预测,聚球藻将会在生态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海洋聚球藻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病毒的互作机制4个方面综述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 陆家昌; 陆敏桢; 李杰; 赖俊翔; 庄军莲
    • 摘要: 本研究向自然海水中接种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红色哈卡藻(Akashiwo sanguinea)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游离单细胞进行培养,比较不同赤潮藻类对海洋浮游微食物网主要类群的影响。结果发现,红色哈卡藻和中肋骨条藻均经历了从增殖到衰亡的过程,中肋骨条藻在磷酸盐耗尽后消亡,磷酸盐随之被重新释放到水体中;而无论增殖还是衰亡,红色哈卡藻添加组磷酸盐含量均持续降低。球形棕囊藻游离单细胞在迅速增殖将磷酸盐耗尽后并未衰亡,其密度维持相对稳定。红色哈卡藻添加组和中肋骨条藻添加组的细菌密度显著低于中肋骨条藻添加组(P0.05)。球形棕囊藻添加组含色素体微型鞭毛虫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从而导致该组微型鞭毛虫营养结构显著偏向异养(P<0.05)。实验结束时,球形棕囊藻添加组纤毛虫的丰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本研究中,球形棕囊藻可通过与含色素体微型鞭毛虫竞争营养盐并抵御异养微型鞭毛虫及纤毛虫捕食的方式对微食物网产生影响。红色哈卡藻对微食物网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其可被异养微型鞭毛虫摄食。中肋骨条藻对微食物网的影响受营养盐的调节,细菌的分解可能在该藻衰亡后的营养盐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王慧; 蔡润林; 甘永亮; 陈悦蓉; 李灵钰; 杨小雨; 谢建民
    • 摘要: 浮游植物是海洋环境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是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的基础,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浮游细菌是海洋环境中另一类重要的微生物,介导着碳、氮、磷、硫、铁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浮游植物会向四周的海水中释放有机物质,为其与细菌之间的物质交换提供了一个关键界面,这种浮游植物与细菌相互作用的微环境称为藻际环境.在藻际环境中,浮游微藻与细菌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又紧密联系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偏利共生、竞争等.浮游植物和藻际细菌这种紧密的相互关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两者协同驱动着海洋中重要生源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并通过介导一系列含硫物质的代谢和转化影响气候变化.在海洋环境藻华的生消过程中,藻际细菌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藻际环境中还蕴涵着丰富的微生物种质资源、基因资源以及化合物资源,是开发新型化合物的一个重要宝库.本论文聚焦海洋环境中浮游植物和藻际细菌两类重要的微生物,探讨两者之间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产生这种相互作用的机制,并对两者协同驱动的生态过程进行总结.进一步,基于笔者团队的研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综述将有助于人们深入认识海洋环境中两类重要的微型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作用.
    • 何若雪; 李强; 于奭; 孙平安
    • 摘要: 惰性有机碳(RDOC,Recalcitrant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作为难以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碳,可以在水体中保存数千年,构成长期碳储。岩溶区浮游植物利用岩溶水中丰富的HCO–3进行光合作用,为异养细菌生长提供充足的有机质底物,促进异养细菌代谢,形成RDOC。本文以广西柳江为例,通过δ^(14)C示踪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原位微生物法对流域内细菌基因丰度、RDOC浓度等进行培养和测试,结合环境因子对流域内RDOC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区RDOC浓度介于1.46~2.66 mg·L^(-1)之间,平均1.85 mg·L^(-1),占DOC的48.16%~92.61%,平均占65.83%,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平水期水温升高、水体浊度降低,浮游生物初级生产力增加,产生较多内源有机碳,为异养细菌提供充足的有机质底物,细菌丰度和初级生产力增加,RDOC浓度明显高于丰水期,主要受流域内异养细菌生物效应影响;RDOC浓度在水库坝后明显减小,该采样点较缓的流速使有机质和生物聚合物更易沉降,进而留存在水体中的DOC及RDOC减少,主要受水动力条件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RDOC受生物效应和水体理化性质共同影响,异养细菌是流域内RDOC的主要贡献者,同时浮游生物产生的内源有机碳对RDOC形成有促进作用。
    • 杨铭玉; 刘强; 王铠; 赵淑江
    • 摘要: 【目的】为了了解舟山海域不同功能区划之间浮游病毒和异养细菌的时空分布。【方法】于2017年冬季,2018年春季、夏季、秋季在舟山岛近岸海域不同功能区中选取6个典型站位,采集表层海水,获得24个样品。运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样品进行浮游病毒和异养细菌丰度检测,并对其相关的环境因子及其时空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浮游病毒(Viruses, Vir)的季节分布为:夏>秋>冬>春,异养细菌(Heterotrophic Bacteria, HB)的季节分布为:夏>春>秋>冬。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浮游病毒和异养细菌与pH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化学需氧量(COD)呈显著负相关,浮游病毒与浮游病毒与异养细菌的相关性时指标(VBR)呈显著正相关;夏季,异养细菌与叶绿素-a(Chl-a)呈现正相关,与COD呈现显著负相关;秋季,浮游病毒与Chl-a呈现正相关,与COD呈现负相关,异养细菌与pH呈现正相关,与SiO和COD呈显著负相关;冬季,浮游病毒与Chl-a呈正相关,异养细菌与pH呈现正相关,与CO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舟山近岸海域浮游病毒和异养细菌的丰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海域污染情况,并可作为检测水体污染的指标之一,以期为舟山不同功能区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为更全面研究舟山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提供基础资料。
    • 蔡阮鸿; 郑强; 陈晓炜; 徐大鹏; 王煜; 骆庭伟; 张锐
    • 摘要: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持续升高,加剧了气候变化,引发全球关注.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活跃碳库,工业革命以来吸收了近1/3人类活动排放的CO2,调控着全球气候变化.海洋吸收和储藏CO2的机制包含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其中"微型生物碳泵(MCP)"是一种新认识的生物机制,阐述了由微型生物(异养细菌、古菌、病毒和原生生物等)参与的将活性有机质转化为惰性溶解有机质(RDOM)的生态过程,在海洋循环和储藏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自MCP理论提出以来的重要研究进展,包括:MCP介导的RDOM解析方法及其分子特征,海洋微型生物与DOM的相互作用机制,病毒及原生生物介导的碳循环对海洋有机质的影响等,并展望MCP未来研究方向.
    • 李炳; 王瑞旋; 张立; 罗帮; 牟红莉; 王江勇
    • 摘要: 为了探究北部湾养殖区域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体内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及其耐药概况变化,对不同养殖场牡蛎体内的异养细菌进行分离培养,并统计其数量,通过药敏纸片扩散等方法研究了细菌的耐药状况.结果显示:牡蛎在高死亡率养殖环境中体内的异养细菌[(8.6±0.4)×106CFU·g–1]和弧菌[(9.5±0.4)×105CFU·g–1]数量较高,在中死亡率环境中体内的异养细菌[(6.9±0.2)×106CFU·g–1]和弧菌[(4.5±0.6)×105CFU·g–1]数量次之,在低死亡率养殖环境中体内的异养细菌[(3.3±0.1)×106CFU·g–1]和弧菌[(2.5±0.6)×105CFU·g–1]数量最低.耐药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青霉素)、糖肽类(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四环素类(四环素、多西环素)的耐药率次之,对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在高死亡率环境中牡蛎体内的多重耐药菌占79.7%,其耐药谱型(48种)较广;在中度死亡率环境中牡蛎体内的多重耐药菌占66.2%,其耐药谱型为30种;在低死亡率环境中牡蛎体内的多重耐药菌占58.4%,其耐药谱型为17种.本文探究了牡蛎死亡率与其体内异养细菌数量和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牡蛎在高死亡率环境中体内的耐药细菌数量多、耐药谱型较广,低死亡率环境中牡蛎体内的耐药细菌数量较少,异养细菌数量与牡蛎死亡率呈正相关关系,两者相关系数为0.996.
    • 王剑; 陈楚群; 周伟华; 李祥付; 吴颉; 叶海彬; 唐世林
    • 摘要: 常规异养细菌监测方法精度高但费时费力且不能连续观测,而卫星遥感成本低、可以大面积同步、长时间周期观测,可与常规方法互补.文章利用南海北部10个航次采集的表层异养细菌丰度和卫星遥感反射率,采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异养细菌丰度的遥感模型,其模型决定系数为0.81,均方根误差为2.44×108个·L-1,平均相对误差为21%,具有较好表现.利用该模型估算南海北部表层异养细菌丰度,结果显示:从珠江河口到南海北部开阔海域,异养细菌丰度逐渐减小.夏季河口地区平均异养细菌丰度最高,春季最低;近岸海域靠近珠江河口西侧的平均异养细菌丰度高于东侧;冬季陆架地区平均异养细菌丰度最高,夏季最低;开阔海域的异养细菌丰度变化幅度较小.
    • 马述; 黄诗玮
    • 摘要: 水源的氮污染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若干有害影响.传统的废水处理技术通常采用能源和成本高的生物工艺,将氮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的二氮气体.其实,氮素作为自然界中生命的一种必需营养元素,可以进行回收用于生产肥料或其他类似的用途.开发"微藻+异养细菌"共生体系不仅可以实现对废水中氮素的去除,还可以进行回收利用,近年来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介绍"微藻+异养细菌"菌藻共生技术在废水氮回收中的意义,原理、影响因素及存在的局限性,为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