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监测
海洋监测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793篇,主要集中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海洋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3篇、会议论文137篇、专利文献284847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海洋世界、海洋开发与管理、海洋通报等;
相关会议87种,包括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4年度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分会学术交流会、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海洋监测的相关文献由195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现明、谷军、张颖颖等。
海洋监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84847篇
占比:99.80%
总计:285417篇
海洋监测
-研究学者
- 刘现明
- 谷军
- 张颖颖
- 程岩
- 马永安
- 吴世才
- 周凯
- 周友援
- 康建军
- 张经
- 徐学仁
- 王硕
- 田振华
- 许欣欣
- 赵治平
- 邬海强
- 陈新
- 靳熙芳
- 顾沈明
- 马然
- 于志刚
- 任永华
- 刘建强
- 吕冰冰
- 周传光
- 周达
- 夏达英
- 姚世强
- 孙秀军
- 尚拥军
- 尚龙生
- 张勇
- 张杰
- 张涛
- 张静
- 徐恒振
- 徐敏义
- 李宗品
- 杜立彬
- 杨睿
- 林宏
- 段美娜
- 江峦
- 王小如
- 王延辉
- 王树新
- 王菊英
- 管林挺
- 肖志伟
- 范志杰
-
-
王孝程;
贾川;
张怡;
靳青青;
王紫竹;
刘永健;
王燕;
邵魁双;
王守强;
关春江;
郭皓
-
-
摘要:
为促进黄海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灾害治理工作,文章基于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生态环境背景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区域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气候变化和营养盐变化是浮游生物群落的重要影响因素,赤潮、绿潮和水母暴发是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主要生态灾害;应通过加强各种形式的监测和合作,不断构建黄海大海洋生态系区域监测体系。
-
-
许占堂;
施震;
谢栢成;
廖健祖;
杨跃忠;
周雯;
李彩;
杨顶田
-
-
摘要:
海洋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获取不同光衰减对应的海水深度,对于采集水样用于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国际上首次开发了无缆便携式海洋透光率仪,特殊的光学结构设计和光谱滤光技术使得光谱响应在波段400~700nm范围内超过了同类海洋传感器,特定光衰减下对应的深度误差小于0.5m。将本设备应用于南海中尺度涡旋初级生产力的研究中,在采样率和自动化方面验证了仪器的便携性;通过对涡旋中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检验了仪器数据结果的可靠性。海洋透光率仪在价格、准确性、可靠度和操作的便携性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将在未来海洋生态环境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
王述强
-
-
摘要:
利用科考船开展科学考察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科考过程中因涉及人员、设备安全和作业方式复杂等因素,具有其特殊性。在科考过程中如何安全合理地利用用近海科考船完成近海综合科学调查与监测作业,是涉海科研院所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创新一"号近海科学考察船,根据多年来的科考工作经验,对海上科考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工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为科考船舶运营和相关科考人员提供参考。
-
-
玛丽呀那海沟
-
-
摘要:
当今,海洋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活跃。在海洋监测与探测技术方面,海洋观测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涌现,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向高密度、多要素、全天候和全自动的立体化海洋观测方向发展。海洋通信技术方面,水下中远距离通信成为技术突破的重点方向,增加可靠的中继节点使水下通信更加稳定高效。海洋导航技术方面,以惯性导航为主,借助航位推算导航、地球物理匹配导航和水下声学导航等技术的水下组合导航成为研究热点。
-
-
曹泽祥;
徐轶群
-
-
摘要:
应用窄带物联网技术,选用433 MHz频段,在一定海域内构建基于LoRa通信方式的水面无线自组网络,该网络是在Ad-hoc网络、无线传感网络、无线Mesh网络的基础上利用自组网特性结合水面的复杂环境、多样的数据构成。以九龙江口海域为研究区域,建立水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在九龙江海域投放大量可随潮流运动的带北斗定位功能的微型浮标,对海域水面水动力学参数进行采集,处理并分析模拟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组网速度快、可靠性强、覆盖范围广,可以有效实现海域水动力数据可视化及小尺度海域环境监测,为海洋环境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对于后期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朱振宇;
周乃恩;
贺少帅
-
-
摘要:
针对海上固定设施和动态船只较难通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幅度信息有效区分的问题,设计了一条海上固定设施和动态船只分别提取的技术路线。首先,使用多期SAR数据的干涉相干信息、双参数恒虚警概率算法(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FAR)和众数滤波提取海上固定设施,之后将海上固定设施和海杂波强反射区进行掩膜,使用CFAR算法、众数滤波从SAR幅度图提取动态船只。使用五期江苏省南通市近海区Sentinel-1A SAR影像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AR干涉相干提取的近海风力发电场的正确率为90.4%,虚警率为9.6%,漏检率为0;掩膜后SAR幅度图提取的动态船只结果基本消除了海上固定设施和海杂波强反射的干扰,正确率较高。该技术路线可为海上固定设施和动态船只识别的自动化、工程化应用提供借鉴。
-
-
黄六一;
黄杰鸿;
尤鑫星;
盛化香;
王冲;
彭海
-
-
摘要:
作为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近岸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日益突出,受到持续、广泛关注。为评估海洋微塑料污染带来的生态风险,在青岛近岸采集夏、秋、冬3个季节的牡蛎(Ostrea gigas tnunb)及海滩沉积物样品,分别采用碱性消解法、密度浮选法提取牡蛎体内和海滩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分析该区域内海洋微塑料的季节性分布特征以及牡蛎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关联性。结果显示:牡蛎体内与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表现为夏季>冬季>秋季;在3个季节中,牡蛎体内的微塑料丰度均显著高于沉积物中的丰度,是沉积物中的3~4倍;总体上,牡蛎体内和海滩沉积物中均以粒径<1 mm的纤维状微塑料为主,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牡蛎体内与沉积物中微塑料的颜色总体上保持一致,以透明、蓝色为主;显微红外光谱显示,微塑料的聚合物种类有聚酯纤维、腈纶、人造丝、纤维素、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基于牡蛎体内与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随季节变化的一致性和微塑料物理特征上的相似性,建议将牡蛎作为青岛近岸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指示生物。本研究可为青岛近岸海产品中微塑料的潜在风险评估及海洋微塑料污染的监测治理提供参考。
-
-
-
-
摘要:
11月1日,深圳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所属的惠州海洋环境监测站与惠州市自然资源局举行了共建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挂牌仪式。该海洋科普教育基地位于惠州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部。惠州海洋环境监测站成立于2002年5月,是自然资源部设立在广东省惠州市的唯一海洋监测机构,对惠州海域进行长期观测监测工作,是国家海洋立体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
-
-
黄思育
-
-
摘要:
卫星通信因其覆盖面广、可靠性高、误码率低等优点,在海洋监测数据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天通卫星通信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可靠性强、实时性强、保密性强等优势,可满足海洋浮标监测大数据量传输、安全保密性高的需求.笔者设计了基于天通卫星通信的海洋浮标监测系统,通过系统测试验证了天通卫星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
-
王剑;
陈楚群;
李祥付;
周伟华
- 《2020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异养细菌对水体中有机物利用和富营养化指示具有重要作用.常规的异养细菌监测方法精度高但费时费力且不能连续观测,卫星遥感成本低、大面积同步、长时间周期观测能够与常规方法互补.本研究使用南海北部10个航次采集的表层异养细菌丰度(HBA)和卫星遥感反射率,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细菌丰度的遥感模型,其形式为HBA=0.41*eRrs(667)/Rrs(443)+5.81*e(Rrs(551)-Rs(412))/(Rrs(551)+Rrs(412))_0.35,模型决定系数为0.81,均方根误差为2.44×105cells·ml-1,平均相对误差为21%.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对后续的细菌遥感模型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
王剑;
陈楚群;
李祥付;
周伟华
- 《2020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异养细菌对水体中有机物利用和富营养化指示具有重要作用.常规的异养细菌监测方法精度高但费时费力且不能连续观测,卫星遥感成本低、大面积同步、长时间周期观测能够与常规方法互补.本研究使用南海北部10个航次采集的表层异养细菌丰度(HBA)和卫星遥感反射率,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细菌丰度的遥感模型,其形式为HBA=0.41*eRrs(667)/Rrs(443)+5.81*e(Rrs(551)-Rs(412))/(Rrs(551)+Rrs(412))_0.35,模型决定系数为0.81,均方根误差为2.44×105cells·ml-1,平均相对误差为21%.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对后续的细菌遥感模型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
王剑;
陈楚群;
李祥付;
周伟华
- 《2020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异养细菌对水体中有机物利用和富营养化指示具有重要作用.常规的异养细菌监测方法精度高但费时费力且不能连续观测,卫星遥感成本低、大面积同步、长时间周期观测能够与常规方法互补.本研究使用南海北部10个航次采集的表层异养细菌丰度(HBA)和卫星遥感反射率,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细菌丰度的遥感模型,其形式为HBA=0.41*eRrs(667)/Rrs(443)+5.81*e(Rrs(551)-Rs(412))/(Rrs(551)+Rrs(412))_0.35,模型决定系数为0.81,均方根误差为2.44×105cells·ml-1,平均相对误差为21%.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对后续的细菌遥感模型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
王剑;
陈楚群;
李祥付;
周伟华
- 《2020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异养细菌对水体中有机物利用和富营养化指示具有重要作用.常规的异养细菌监测方法精度高但费时费力且不能连续观测,卫星遥感成本低、大面积同步、长时间周期观测能够与常规方法互补.本研究使用南海北部10个航次采集的表层异养细菌丰度(HBA)和卫星遥感反射率,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细菌丰度的遥感模型,其形式为HBA=0.41*eRrs(667)/Rrs(443)+5.81*e(Rrs(551)-Rs(412))/(Rrs(551)+Rrs(412))_0.35,模型决定系数为0.81,均方根误差为2.44×105cells·ml-1,平均相对误差为21%.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对后续的细菌遥感模型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
孟然;
沈蔚;
纪茜;
饶亚丽;
郝李华
- 《2020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气温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给许多沿岸地区造成了安全威胁,航道内由于淤泥淤积所造成的水深变化也同样给通行船只增加了航行风险.遥感水深反演可以检测到水深的变化状况,在环境监测中占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四波段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选取我国七连屿与甘泉岛地区作为本文典型试验区,开展水深反演研究.通过引入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算法构建了GBDT水深反演模型,并同常用的单波段水深模型、双波段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反演精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其反演的七连屿地区的水深值与真实值之间的RMSE为0.98m,MRE为19%,甘泉岛地区的RMSE为0.95m,MRE为9%,精度均优于其余三种模型,这为通过遥感的方法大范围快速获取水深信息从而进行水深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
-
孟然;
沈蔚;
纪茜;
饶亚丽;
郝李华
- 《2020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气温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给许多沿岸地区造成了安全威胁,航道内由于淤泥淤积所造成的水深变化也同样给通行船只增加了航行风险.遥感水深反演可以检测到水深的变化状况,在环境监测中占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四波段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选取我国七连屿与甘泉岛地区作为本文典型试验区,开展水深反演研究.通过引入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算法构建了GBDT水深反演模型,并同常用的单波段水深模型、双波段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反演精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其反演的七连屿地区的水深值与真实值之间的RMSE为0.98m,MRE为19%,甘泉岛地区的RMSE为0.95m,MRE为9%,精度均优于其余三种模型,这为通过遥感的方法大范围快速获取水深信息从而进行水深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
-
孟然;
沈蔚;
纪茜;
饶亚丽;
郝李华
- 《2020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气温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给许多沿岸地区造成了安全威胁,航道内由于淤泥淤积所造成的水深变化也同样给通行船只增加了航行风险.遥感水深反演可以检测到水深的变化状况,在环境监测中占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四波段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选取我国七连屿与甘泉岛地区作为本文典型试验区,开展水深反演研究.通过引入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算法构建了GBDT水深反演模型,并同常用的单波段水深模型、双波段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反演精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其反演的七连屿地区的水深值与真实值之间的RMSE为0.98m,MRE为19%,甘泉岛地区的RMSE为0.95m,MRE为9%,精度均优于其余三种模型,这为通过遥感的方法大范围快速获取水深信息从而进行水深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
-
孟然;
沈蔚;
纪茜;
饶亚丽;
郝李华
- 《2020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气温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给许多沿岸地区造成了安全威胁,航道内由于淤泥淤积所造成的水深变化也同样给通行船只增加了航行风险.遥感水深反演可以检测到水深的变化状况,在环境监测中占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四波段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选取我国七连屿与甘泉岛地区作为本文典型试验区,开展水深反演研究.通过引入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算法构建了GBDT水深反演模型,并同常用的单波段水深模型、双波段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反演精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其反演的七连屿地区的水深值与真实值之间的RMSE为0.98m,MRE为19%,甘泉岛地区的RMSE为0.95m,MRE为9%,精度均优于其余三种模型,这为通过遥感的方法大范围快速获取水深信息从而进行水深监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