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赤潮

赤潮

赤潮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3年内共计1677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海洋学、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2篇、会议论文100篇、专利文献265篇;相关期刊415种,包括海洋技术、海洋开发与管理、海洋科学等; 相关会议63种,包括第十一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产科技分论坛暨2014年上海市渔业科技论坛、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全国水体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技术与水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建设交流研讨会等;赤潮的相关文献由2899位作者贡献,包括齐雨藻、俞志明、吕颂辉等。

赤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2 占比:78.23%

会议论文>

论文:100 占比:5.96%

专利文献>

论文:265 占比:15.80%

总计:1677篇

赤潮—发文趋势图

赤潮

-研究学者

  • 齐雨藻
  • 俞志明
  • 吕颂辉
  • 王洪礼
  • 周名江
  • 冯剑丰
  • 马毅
  • 刘洁生
  • 曹西华
  • 杨维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康建华; 黄舒虹; 林毅力; 裴璐璐; 罗肇河
    • 摘要: 文章收集整理2010—2020年发生在宁德近岸海域的赤潮事件,综合分析该海域赤潮的时空分布和种类特征,结果表明:(1)近11年来宁德近岸海域共发生赤潮16起,年均1.5起;总面积高达1 468 km^(2),年均133.5 km^(2);持续时间共169天,年均15.4天。(2)从月份上看,赤潮发生在4—6月,高发期为5月。(3)发生赤潮的种类共有3种甲藻和1种硅藻,其中发生次数、面积和持续天数最高的均为东海原甲藻,其次为米氏凯伦藻,最低为中肋骨条藻。(4)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福宁湾及其周边海域(A区)赤潮次数和持续天数最长,三沙湾外海域(D区)赤潮面积最大,三沙湾内海域(C区)的赤潮种类最多。(5)米氏凯伦藻引发的有毒赤潮共4次,主要集中在霞浦近岸海域。适宜的温度、盐度、丰富的营养盐和良好的天气是米氏凯伦藻形成赤潮的前提条件。
    • 陈瑶; 林广发; 邹晓梅; 江辉仙; 陈志彪
    • 摘要: 根据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15—2019年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该海域活性磷酸盐(PO_(4)^(3-)-P)和无机氮(DIN)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流径流对闽三角海域营养盐含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枯水期最高,平水期最低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近岸高,向外海逐渐降低的特征,这5年期间营养盐含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漳州海域PO_(4)^(3-)-P含量有所上升.氮磷比的季节变化特征与营养盐含量相反,表现为丰水期最高,枯水期最低.采用基于营养盐的闽三角海域常见赤潮藻种中肋骨条藻赤潮危险度评估方法,计算得到闽三角海域赤潮危险度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历史赤潮多发区与营养盐高值区、赤潮高危险区基本一致.
    • 邹嘉澍; 许阳春; 苏玉萍; Balaji PRASATH·BARATHAN; 陈斌; 苏金洙
    • 摘要: 以福建平潭海域为研究对象,探究表观增氧量(AOI)与赤潮藻密度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利用AOI指标进行赤潮预警.建立AOI的赤潮预警模型,通过福建省海洋和渔业监测部门收集的2013-2019年平潭海域气象、水质和赤潮监测信息,利用水温、盐度、溶解氧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AOI与藻密度之间的拟合.结果显示,AOI与多种优势藻密度的拟合公式为ρ(AOI)=0.599 2 lgN-2.751 8(R^(2)=0.544 3),其中AOI与米氏凯伦藻密度的拟合公式为ρ(AOI)=0.791 1 lgN-3.685 6(R^(2)=0.802 6),通过2019年5月实际监测的数据进行验证,多种优势藻的AOI预测精度达到63%,米氏凯伦藻AOI的预测精度达到71%.研究表明,利用AOI对藻类赤潮进行预警和评价更快速、简便,可以进一步结合分析藻的群落结构和优势藻占比,预期可提高预警精度.
    • 苏金洙; 邹嘉澍; 苏玉萍; 张明峰; 翁蓁洲; 杨小强
    • 摘要: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平潭近海海域2013—2019年水文、水质及气象数据的主成分结果,筛选出5个气象因子和4个水质因子作为输入指标,以藻密度为输出指标,分别演算了KNN(K-nearest neighbor)、RF(random forest)、GBRT(gradient-boosted regression Trees)以及Bagging(bootstrap aggregating)4种赤潮预警回归模型。对2013—2019年的802组海洋监测数据归一化处理后,随机选取80%的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样本,剩余的20%作为模型验证数据。其中,以风速、气温、海平面气压、叶绿素a浓度组合为输入指标时,KNN回归模型演算结果的精度较高(R^(2)=0.624,RMSE=0.821μg·L^(-1),MAE=0.836μg·L^(-1))。在没有叶绿素a浓度监测指标的海域,构建了以叶绿素a浓度为输出指标,气温、日照、风速、AOI(apparent oxygen increase)组合为输入指标的BP神经网络赤潮模型,该模型也具有较好的预警精度(R^(2)=0.651,RMSE=0.062μg·L^(–1),MAE=0.033μg·L^(-1))。本研究结果可为平潭海域的赤潮预警研究提供参考。
    • 李丽; 马方方; 翟晓辉; 杨伟思; 叶鹏浩; 刘悦
    • 摘要: 2020年5月初,深圳湾海域发生近5年来首次赤潮,面积达到6km^(2),前期赤潮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后期转变为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布放于深圳湾海域的海洋环境综合浮标自动监测到了赤潮发生过程的海水水质和生态数据变化:赤潮发生前(4月底)硝酸盐和磷酸盐均大幅升高;赤潮发生期间,叶绿素a浓度迅速升高,最高值达到127.1μg·L^(-1)(5月2日),海水温度持续升高,盐度整体下降;5月4日开始,赤潮逐渐消散,当日水温日均值达到28°C以上,风力也开始升高,盐度则继续降低。经研究分析,本次深圳湾赤潮的主要调控因素可能是水温,活性磷酸盐大幅升高可能是引发中肋骨条藻大规模增殖的诱因,而赤潮后期的陆源水体输入导致的悬浮物增加导致了赤潮快速消亡。本次赤潮优势种从硅藻到针胞藻的转变,主要原因可能是赤潮前期磷酸盐快速消耗导致的磷供应不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近十几年来,深圳湾海域赤潮生物逐渐从硅藻转变为甲藻及其他藻类,其原因与海域氮磷比持续升高、磷成为限制因子有关,故海域赤潮监测预警应重点关注磷酸盐的变化。
    • 李光毅; 刘保清; 邱勇; 黄龙展; 陈竞武
    • 摘要: 本文对2018年6月10-14日在泉州湾海域发生的一次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赤潮的消亡过程进行研究。在现场跟踪监测,共设置4个站位,进行6个航次海洋环境及浮游植物的调查。结合本文对泉州湾海域甲藻包囊的调查研究,探索休眠包囊与赤潮生消过程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赤潮发生时海况良好,水温和盐度分别介于27.1~28.2°C和29.7~31.4之间,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浓度分别介于未检出至0.0454 mg/L和0.050~0.281 mg/L之间,赤潮生物密度与营养盐浓度没有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大风大浪是导致赤潮消亡的重要原因;赤潮消亡过程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48属100种,硅藻门种类最多;赤潮消亡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前期链状裸甲藻占绝对优势,最高密度达(7.02±0.11)×10^(6)cells/L,后期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代替链状裸甲藻成为优势种,且浮游植物种类数明显增加;同时在泉州湾海域共鉴定甲藻包囊5大类37种和1种未定种,平均丰度为574 cysts/g,以异养型甲藻包囊为主;休眠包囊在赤潮生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赤潮消亡时形成休眠包囊,包囊数量会随着时间呈下降趋势,但仍有萌发的可能,具有重新暴发赤潮的潜在性,需要引起重视。
    • 李青俞
    • 摘要: 利用2022年莆田海域指沟卡尔藻(Karlodinium digitatum)赤潮过程的浮标数据,结合人工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本次赤潮暴发的原因。赤潮发生前,莆田海域平均水温和盐度是自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随着水温、盐度的迅速升高,在弱光照、相对稳定的水文状况、降水带来的丰富的营养盐(尤其是氨氮)和因气象、海流的作用产生的聚集等有利条件同步出现下,指沟卡尔藻迅速繁殖和聚集而形成赤潮赤潮期间,叶绿素a最高达63.90μg/L;DO和pH显著升高,最高值分别达到10.83 mg/L和8.34。在赤潮消亡期,随着水温持续降低、盐度宽幅波动、相对稳定的水文条件被打破和较低的海域氮磷比,指沟卡尔藻赤潮迅速消亡。本次赤潮始发于莆田港南海域,指沟卡尔藻细胞随着潮汐和冷暖水对峙锋面的不断北移而扩散至坑口、东岱及筶杯岛海域。指沟卡尔藻密度高于10cell/L即可造成大量鱼类死亡。
    • 李敬虎; 邢前国; 郑向阳; 李琳; 王丽丽
    • 摘要: 针对目前卫星遥感中夜光藻赤潮识别精度低、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UAV)影像夜光藻赤潮提取方法。首先,以UAV采集的高分辨率夜光藻赤潮RGB视频影像作为监测数据,在原有UNet++网络基础上,通过修改主干模型为VGG-16,并引入空间dropout策略,分别增强了特征提取能力并防止过拟合;然后,使用ImageNet数据集预先训练的VGG-16网络进行迁移学习,以提高网络收敛速度;最后,为评估所提方法的性能,在自建的赤潮数据集Redtide-DB上进行实验。所提方法的夜光藻赤潮提取总体精度(OA)为94.63%,F1评分为0.9552,Kappa为0.9496,优于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这3种机器学习方法及3种典型语义分割网络(PSPNet、SegNet和U-Net)。在模型泛化能力测试中,所提方法对不同拍摄设备和拍摄环境的夜光藻赤潮影像表现出一定泛化能力,OA为97.41%,F1评分为0.9659,Kappa为0.9382。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夜光藻赤潮自动化、高精度的提取,可为夜光藻赤潮监测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滕越; 邹斌; 叶小敏
    • 摘要: 为进一步加强对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的动态监测,科学支撑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文章基于海洋一号D卫星搭载的海岸带成像仪数据,选取北部湾、茂名近岸和陵水湾为研究区域,分析2021年2月发生的4例赤潮事件的遥感影像、叶绿素a浓度和赤潮指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遥感影像可清晰呈现赤潮分布状况,叶绿素a浓度和赤潮指数的异常值范围与遥感影像一致,赤潮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和赤潮指数整体高于非赤潮水体。
    • 冯晟霖; 邹嘉澍; 苏玉萍; Balaji Prasath BARATHAN; Zahir MUHAMMAD; 林雄生
    • 摘要: 以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域为例,研究了该海域赤潮甲藻的时空分布特征.对2011—2021年福建省赤潮事件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平潭海域浮游植物主要由4门50种生物组成,以硅藻和甲藻居多,冬末、春季到夏季,平潭海域的浮游植物呈现硅藻-甲藻-硅藻的演替规律;(2)2011—2021年,平潭综合实验区所辖海域共发生了12起赤潮,主要优势甲藻种类为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赤潮暴发的地点主要集中于北部的苏澳码头、流水码头和中部的龙王头附近海域;(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叶绿素a浓度与溶解氧浓度、表观增氧量、气温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