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遥感监测

遥感监测

遥感监测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3482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基础科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22篇、会议论文666篇、专利文献275650篇;相关期刊754种,包括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地理空间信息、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344种,包括第十六届中国环境遥感应用技术论坛、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遥感监测的相关文献由7861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炳方、王九意、赵金叶等。

遥感监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22 占比:0.73%

会议论文>

论文:666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275650 占比:99.03%

总计:278338篇

遥感监测—发文趋势图

遥感监测

-研究学者

  • 吴炳方
  • 王九意
  • 赵金叶
  • 黄文江
  • 杨秀春
  • 徐斌
  • 孙涵
  • 彭杰
  • 柳维扬
  • 周春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宋瑞平; 王冬梅; 刘文壮
    • 摘要: 以里下河中部地区湖泊群为研究范围,选择研究区内2017—2020年间由遥感监测发现的人类活动变化点数据,基于网络核密度估计的方法识别研究区内人类活动现象的高发区域、高发河段。结果表明,变化点的分布与变化点的类型、周边养殖业发展程度、土地类型有关。此外,网络核密度估计方法在应用于河网内部热点识别时,其结果比平面核密度估计更符合实际情况。
    • 周黎; 胡海涛; 王晓峰
    • 摘要: 哨兵5P TROPOMI大气污染监测光谱仪提供了丰富的大气质量监测数据,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监测污染物浓度水平。本文对比分析基于TROPOMI和地面监测点的O_(3)、CO、SO_(2)等污染气体浓度数据,对攀枝花市域的空间分布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TROPOMI数据丰富,能很好的反映污染物浓度水平,可以作为地面监测点的补充方式,为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严飞; 张敏
    • 摘要: 太湖蓝藻水华是民众和有关部门较为关注的环境问题,当前迫切需要实现蓝藻水华的时空动态监测。本研究使用NDVI指数等间隔阈值法对5 d、40景的GOCI卫星遥感影像进行了蓝藻水华提取。结果表明,基于GOCI数据的蓝藻水华提取,所使用的NDVI指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太湖蓝藻水华的日动态变化符合蓝藻型富营养湖泊藻量昼变化规律;相比于MODIS等极轨卫星,GOCI数据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可反映蓝藻水华在一天内的动态迁移和变化过程,在湖泊蓝藻水华监测预警中具有重大应用潜力。
    • 韩鹏; 郭桂祯; 李鑫磊; 刘菁菁
    • 摘要: 本刊开设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专栏,展现各级各地和国际社会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的实践和探索,推广体系建设、理论应用和技术方案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做法,以期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学习借鉴。本期文章介绍了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中心开展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业务内容及总体情况,并以今年1月南方地区遭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例,介绍雪灾遥感监测和低温雨雪冰冻综合风险评估情况,为各地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 和海霞
    • 摘要: 当前,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灾害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灾害风险监测、灾害范围监测、灾害损失监测和灾后重建监测等决策支撑业务中。我国在自然灾害风险遥感监测应用方面,经过多年发展也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已有能力与应急工作的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亟需找准业务方向、夯实业务基础、培养专业人才,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遥感监测业务体系。
    • 孔得雨; 林伟波
    • 摘要: 可视化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有利于科学监测和保护滩涂资源.针对目前的滩涂资源遥感监测系统存在空间和属性信息关联不足、系统复用性和可扩展性不高等问题,本文结合滩涂资源的可视化展示需求,对系统进行优化:在GIS实体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GML的映射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实现了GIS对象及属性的动态管理;在图层管理方面,提出了基于MapObject组件的GIS实体展现,实现了多种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转换;在系统设计方面,采用插件技术,实现了系统功能的封装和复用.系统较好地实现了对江苏沿海滩涂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可视化展示,对于海洋滩涂资源的保护和服务海洋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冯子恒; 宋莉; 张少华; 井宇航; 段剑钊; 贺利; 尹飞; 冯伟
    • 摘要: 【目的】白粉病严重危害小麦生长及制约产量形成,确立实时监测小麦白粉病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为精确防控及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小麦开花和灌浆期,使用同时搭载多光谱仪和热成像仪的六旋翼无人机作为遥感数据获取平台,通过ENVI软件从小麦白粉病遥感影像中提取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以及冠层温度信息,进而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P)、随机森林(RF)、极限学习机(ELM)算法将植被指数(VIs)、纹理特征(TFs)和温度特征(T)进行结合,以构建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的监测模型。【结果】无论是单数据源建模,还是多数据源建模,随机森林(RF)的精度均高于其他模型;3种数据源中植被指数的RF模型(VIs-RF,R^(2)=0.667,RMSE=5.712,RPD=1.572)更适宜白粉病监测,其次是温度特征(T-RF,R^(2)=0.559,RMSE=6.563,RPD=1.430),而纹理特征(TFs-RF,R^(2)=0.495,RMSE=7.014,RPD=1.348)效果最差;多数据源协同建模间比较,RF协同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的模型R^(2)为0.701(VIs&TFs-RF,R^(2)=0.701,RMSE=5.308,RPD=1.724),仅比VIs-RF模型R^(2)提升5.101%,RMSE降低7.073%,RPD提高9.672%,而RF协同植被指数和温度特征模型(VIs&T-RF)以及协同3种数据源模型(VIs&TFs&T-RF)的精度分别为R^(2)=0.750,RMSE=4.704,RPD=1.912和R^(2)=0.820,RMSE=4.677,RPD=1.996,较VIs-RF模型R^(2)分别提升12.453%和23.181%,RMSE分别降低17.640%和18.113%,RPD分别提高21.667%和26.981%。同时对不同模型进行10折交叉验证,进一步证实了RF模型在多数据源融合建模中性能稳定,估算效果最好。【结论】采用多数据源协同建模能够提升小麦白粉病遥感监测精度,研究结果为实现大面积高精度遥感监测作物病害状况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 郑复承
    •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注重精准化农业的推广应用,即对农作物长势进行遥感监测。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社会中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为加强小麦长势监测质量与效率,可以引进无人机影像技术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对其进行科学化、高效化的遥感监测。本文以无人机影像技术的基本类型与技术特点为切入点,对无人机影像技术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开展遥感监测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为加强小麦长势监测、实现精细化农业、提升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提供参考。
    • 冯永玖; 李鹏朔; 童小华; 席梦镕; 柳思聪; 许雄
    • 摘要: 城市典型要素遥感智能监测与模拟推演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对于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与综合治理,区域决策与管理等均具有关键支撑作用。针对覆盖要素和驱动要素复杂非线性,本文研发了协同多源遥感数据的智能识别方法,实现了精细化高可信覆盖要素分类;协同遥感、POI兴趣点和时空大数据等多源数据,有效探测和识别了要素变动的驱动力。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空间演变机理挖掘、空间统计建模、启发式智能建模,并应用于土地利用、城市扩张、生态演变、碳储量等。同时,研发了聚焦城市生长推演的UrbanCA平台以及聚焦多类土地利用变化推演的Futureland平台,集成了自主研发的模拟推演系列方法并以长三角为主要区域进行了验证。
    • 隆红兵
    • 摘要: 当下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对于林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林业病虫害的有效控制被重视,保护林业生态资源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的主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对关于林业病虫害遥感监测对生态资源保护的影响分析展开探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