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通信
水下通信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9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篇、会议论文64篇、专利文献329372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声学与电子工程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2016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 、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等;水下通信的相关文献由822位作者贡献,包括侯文佐、曹毅宁、王俊华等。
水下通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9372篇
占比:99.92%
总计:329624篇
水下通信
-研究学者
- 侯文佐
- 曹毅宁
- 王俊华
- 许波
- 郭凯
- 敖珺
- 乔钢
- 王岩
- 刘凇佐
- 王伟
- 王瑜
- 章新华
- 谢广明
- 曹发阳
- 李军
- 王聪
- 韩东
- 周锋
- 周阳
- 孙海信
- 方世良
- 曾嵘
- 汪俊
- 焦永革
- 王晨
- 王永斌
- 王海斌
- 王超
- 王钰杰
- 程恩
- 范瑞峰
- 颜宏璐
- 齐洁
- 乔宏哲
- 刘云涛
- 刘兵
- 刘志钿
- 刘翠梅
- 宋海滨
- 尚振东
- 张晗
- 张海如
- 张连
- 敖发良
- 曾昭文
- 李汤敏
- 李洪升
- 李重阳
- 杨红芳
- 殷敬伟
-
-
王世宇;
李丽华;
王龙飞;
付天晖;
冯士民;
王永斌
-
-
摘要:
为满足水下航行器在复杂海况中接收来自海面高速数据对天线的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Ku波段双辐射体天线的设计方案.首先在半波振子天线的正交方向添加寄生辐射体,在限定天线线径比的情况下利用寄生辐射体改善天线在复杂海况中的全向性,通过计算天线的寄生辐射体之间的间距衔接天线不同辐射体之间的电流分布;然后对天线振子上的电流分布进行近似推导,得到新型双辐射体天线的具体结构参数;最后通过电磁仿真计算,得出天线的电气特性,并进行实物测量和对比.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新型双辐射体天线在复杂海况造成的全部运动姿态中,水下反射系数小于0.45,水下增益高于-40 dBi,在所处水平面之上呈现全向性,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天线具有线径比大、全向、水下增益较高的特点,性能受不同运动姿态的影响较小,为水下航行器的高频拖曳天线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天线结构.
-
-
-
-
摘要:
为扩大学术交流的渠道,本刊特向从事通信领域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校师生和相关技术人员征集稿件,热诚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优秀稿件征集(1)本刊对有重要创新价值的优秀论文优先发表,并酌情从优支付稿酬。(2)凡获省、部级及以上的基金资助的论文,请给出基金名称和基金编号,本刊按基金级别支付稿酬。征文范围(1)现代通信技术,包括量子通信、太赫兹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空间通信、水下通信、抗干扰通信等。(2)通信网络技术,包括软件定义网络、认知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自组织网、空间信息网络、军事通信网络等。
-
-
续丹;
余雷;
胡桥;
冯兴龙;
陆涛
-
-
摘要:
针对水下机器人集群通信平台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多普勒效应、易受水质和障碍物等影响产生误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弱电鱼感知机理的水下仿生电场通信系统。该系统根据仿生电流场通信原理,通过两对发射接收电极传递信号,设计了一套基于幅移键控原理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模混合电路。首先,为实现平台低功耗及小型化,模拟电路通过合理选型并进行画板制版,具体的发射电路包含幅移键控调制电路以及半桥驱动放大电路,采用低零漂高精度仪表运放提取接受电极两端电势差;其次,为了提高水下机器人集群通信距离实时变化时通信系统的稳定性,通过FPGA增益控制数字电路控制可编程放大器实现自适应倍数放大;然后,采用FPGA模数转换数字驱动电路驱动模数转换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通过整流滤波数字电路整流后设计幅移键控非相干解调数字电路输出二进制数据流后由串口电路传输至树莓派中进行数据处理。仿真分析了不同尺寸不同形状障碍物对水下电场通信影响,并进行水下通信实验,结果表明:在淡水中电导率为4.87×10^(-4)S/cm条件下,所提出的水下电场通信系统可实现通信距离为2.4 m时误码率为0,且水下电场通信收发电极平行时,通信性能最佳。
-
-
-
-
摘要:
为扩大学术交流的渠道,本刊特向从事通信领域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校师生和相关技术人员征集稿件,热诚欢迎广大作者蹦跃投稿。优秀稿件征集(1)本刊对有重要创新价值的优秀论文优先发表,并的情从优支付稿酬。(2)凡获省、部级及以上的基金资助的论文,请给出基金名称和基金编号,本刊按基金级别支付稿酬。征文范围(I)现代通信技术,包括量子通信、太赫兹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空间通信、水下通信、抗干扰通信等。
-
-
周锋;
张文博;
张宝胜;
聂东虎;
王洋;
刘兵
-
-
摘要:
由于海洋干扰严重,水声通信十分困难。扩频通信技术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能够保证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进行可靠的通信,常被用于水声通信中。水声信道是典型的相干多径信道。沿不同路径到达的信号具有不同的传播时延和到达角,因此接收信号具有时空特性。即接收信号具有时延扩展和角度扩展。多径信号的相干叠加导致接收信号中存在严重的符号间干扰。为了充分利用水声信号的时空聚类特性,该文设计了一个空时处理器,分别对沿每条路径到达的信号进行滤波。结合时空簇的多样性,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聚类处理的水声扩频通信方案。并在仿真和实验中对该通信方案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以验证其性能优势。
-
-
张威龙;
王景景
-
-
摘要:
随着海陆空一体覆盖的6G通信技术不断发展,水下通信技术作为其关键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声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技术保障了通信系统的稳定性。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水声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技术准确率低、复杂度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效、准确的基于深度融合神经网络的水声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算法。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实测水声数据集,该算法验证集准确率高达98.21%,水声信号平均识别时间仅为7.164 ms,与常规深度学习算法相比,深度融合神经网络模型既保证了高识别精度又大幅降低了识别时间。
-
-
-
-
摘要:
为扩大学术交流的渠道,本刊特向从事通信领域科研、教学、技术开发、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校师生和相关技术人员征集稿件,热诚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优秀稿件征集(1)本刊对有重要创新价值的优秀论文优先发表,并酌情从优支付稿酬。(2)凡获省、部级及以上的基金资助的论文,请给出基金名称和基金编号,本刊按基金级别支付稿酬。征文范围(1)现代通信技术,包括量子通信、太赫兹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空间通信、水下通信、抗干扰通信等。
-
-
李丽华;
王世宇;
修梦雷;
王永斌
-
-
摘要:
半波振子天线作为小功率的海面双向天线时,缩短效应导致的失配损耗成为亟需改善的问题。基于感应电动势法,提出现有自由空间中缩短长度计算公式不能在非自由空间中适用的观点,并给出对称振子天线在非自由空间环境中的缩短效应优化方法。在海面环境的对称振子天线中对该方法进行应用与验证。制作天线实物,通过实验与理论推导、仿真计算相互印证。结果表明,基于非自由空间缩短效应的海面天线优化方法,使得海面上的对称振子天线在工作频率处于谐振状态,降低了天线因不匹配造成的功率损失,提高了天线增益。
-
-
杨天;
杨天智
-
-
摘要:
针对传统水下局部超表面聚焦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局部水声超表面。这种非局部设计依据广义斯奈尔定律,采用增强远程交互作用的方法,同时考虑了流固耦合作用的影响。运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分别建立了局域和非局域设计的理论模型,并给出了2种设计在不同入射条件下的聚焦情况。对比仿真结果,观测到聚焦效率由35.70%提高至48.73%。此外,非局部设计对入射频率、角度以及焦距的波动化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该装置易于实现,可用于水下信号通信和高分辨率超声成像。
-
-
无
-
-
摘要:
本刊讯9月14日,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研究总院”)牵头研发设计的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深水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在乐东22-1气田南成功投用。水下生产系统主要包括水下采油树、水下井口、水下控制系统、水下管汇、水下脐带缆等设施。历经四年多的努力,中海油研究总院技术团队牵头完成了我国首个500米国产化水下集成设计方案,独立完成了基于国产化水下产品的水下液压分析、水下电力分析和水下通信分析,具备了基于国产化水下生产系统自主设计和分析能力。
-
-
李宏升;
岳军;
魏恩泊;
邓剑平;
高洪秀;
孙志坚;
邱田会
- 《第十八届中国遥测遥控科技大会》
| 2014年
-
摘要:
蓝绿激光水下通讯技术涵盖了光学工程、通讯工程、海洋工程等众多技术领域,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有效综合.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制/解调和编/解码技术方面,以及水下信道的模型建立与模拟.水下光信道的数学物理模型,主要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距离较为理想的水下光信道模型尚需时间;调制/解调技术和编/解码技术,要多借鉴星地激光通信研究中的一些方法,随时把最新技术引入水下光通信领域,加以改进,吸收;重点发展微型及小型耐压水密舱技术,有利于蓝绿激光水下通信组件的多平台移植.
-
-
ZHANG Xiao-liang;
张晓亮;
LIU Hui-xia;
刘辉霞;
QI Jie;
齐洁;
SUN Hai-xin;
孙海信;
QIU Zhi-gang;
邱致刚
- 《201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为减少水下通信中信号信息损失的问题,降低波形畸变率,提高调制识别率,解决经典支持向量机理论出现二次规划局部最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深度置信网络(DBN,Deep Belief Network)和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相结合的算法,设计出抗时频衰落信道的调制信号分类器.利用深度置信网络构造多特征融合权重矩阵,解决信息损失和畸变造成的模糊效应,提高信息衰变时的分辨率;然后支持向量以此权重矩阵作为模型,识别不同类型调制信号.仿真实验表明,在瑞利多途衰落信道环境下,该分类器的识别率优于单一特征分类方法,而且有较高的鲁棒性.
-
-
-
-
-
-
-
-
林新
- 《第八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海中近距离大容量数据通信是海洋资源开发和信息处理的重要课题之一.与无线电波相比,声波对海水有较低的衰减率,且平均传送距离通常在10km以上,因此超声波是现阶段最成熟有效的海中无线探测和通信的载波.但随着各种传送数据的图象化,声波固有的低速性妨碍了它成为现代水中高速大容量通信的理想载波.波长380~780nm的可见光波,在水中具有较稳定的高透过性和低衰减性,且由于其可见性、传播方向和范围等的控制都比较容易.可见光固有的高速性可以很好地弥补超声波在通信容量和稳定性上的不足,是值得期待的水中高速通信载波.但由于可见光在海水中的传播是随着海水浊度的时空间变化而呈现分光衰减的,为此,本研究提出了海水浊度变化自适应型的水中可见光无线通信方式.
-
-
林新
- 《第八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
| 2017年
-
摘要:
海中近距离大容量数据通信是海洋资源开发和信息处理的重要课题之一.与无线电波相比,声波对海水有较低的衰减率,且平均传送距离通常在10km以上,因此超声波是现阶段最成熟有效的海中无线探测和通信的载波.但随着各种传送数据的图象化,声波固有的低速性妨碍了它成为现代水中高速大容量通信的理想载波.波长380~780nm的可见光波,在水中具有较稳定的高透过性和低衰减性,且由于其可见性、传播方向和范围等的控制都比较容易.可见光固有的高速性可以很好地弥补超声波在通信容量和稳定性上的不足,是值得期待的水中高速通信载波.但由于可见光在海水中的传播是随着海水浊度的时空间变化而呈现分光衰减的,为此,本研究提出了海水浊度变化自适应型的水中可见光无线通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