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戏剧
少数民族戏剧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0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艺术理论、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专利文献1083篇;相关期刊35种,包括民族艺术研究、四川戏剧、戏剧之家等;
少数民族戏剧的相关文献由68位作者贡献,包括曲六乙、严福昌、金重等。
少数民族戏剧
-研究学者
- 曲六乙
- 严福昌
- 金重
- 刘志群
- 朱恒夫
- 李悦
- 李祥林
- 苏文慧
- 于一
- 于平
- 云梦
- 付莉
- 俞寿荣
- 冯峰
- 刘佳云
- 刘凯
- 刘尧晔
- 刘彦君
- 刘芳
- 刘茜
- 原碧霞
- 吴戈
- 吴文梅
- 吴道欢
- 周华斌
- 孔培培(整理)
- 张乃光
- 张平
- 张惠琴
- 彤彦
- 彭慧媛
- 彭梅玉
- 戏曲研究编辑部
- 战丽
- 方桄明
- 施之华
- 曹娅丽
- 曾静
- 李云保
- 李娜
- 李正荣
- 李玲
- 杨旻旻
- 杨照昌
- 杨珍
- 王全书12
- 王宣城
- 王惟惟
- 王璐
- 王鸣明
-
-
付莉
-
-
摘要:
川西“藏羌彝文化走廊”蕴含着丰富的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生产历史与人文自然等资源.本文通过分析这一区域广泛流传的康巴藏戏、安多藏戏等传统歌舞剧的特点,诠释以藏族歌舞剧创意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内涵与特点.本文认为,川西“藏羌彝文化走廊”对藏族歌舞剧进行发展分为核心层、关联层与外围层三个层面,需要以最具灵动性、戏剧性、即兴性的核心层为中心,带动关联层与外围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
-
吴文梅
-
-
摘要:
侗戏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侗族原生态文化瑰宝,在侗族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结合田野调查情况,多维度认识把握侗戏,并从侗戏社交媒介功能的角度,论述侗戏在侗族村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同时,分析侗戏在转型社会中的困境,为侗戏在新时代继续焕发生机作一定探讨.
-
-
谭志湘(口述);
孔培培(整理)
-
-
摘要:
在老一辈前海戏曲研究学者群体中,今年80岁的谭志湘老师的经历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在对前海学派"理论联系实践"方法论的践行上,她一方面投入大量精力醉心于戏曲文学创作,另一方面在戏曲理论尤其在少数民族戏剧研究领域倾注心力。她创作的剧目包括:昆曲《春江琴魂》、越剧《琵琶记》(与郭汉城合作)、滇剧《赵五娘》、婺剧《白兔记》等。
-
-
-
-
-
王宣城
-
-
摘要:
刘祯(1963—),生于内蒙古,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梅兰芳纪念馆馆长、书记。2002年至2005年担任副所长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工作,2005年9月至2013年5月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戏曲研究》主编。现兼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顾问,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顾问,中国俗文学学会顾问,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副会长。
-
-
李娜
-
-
摘要:
多维传承体系是构成南木特藏戏当下鲜活生命力的主要成因.本文以南木特藏戏传承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呈现南木特藏戏在不同自然地理空间和区域文化空间中的独特叙事,解读南木特藏戏多维传承体系的内部构成及其蕴含的文化心理,展示南木特藏戏与当代文化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