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藏戏

藏戏

藏戏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397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中国文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中国西藏、西藏研究、文艺生活·文海艺苑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丝绸之路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藏戏的相关文献由34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志群、李宜、桑吉东智等。

藏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5 占比:99.5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25%

总计:397篇

藏戏—发文趋势图

藏戏

-研究学者

  • 刘志群
  • 李宜
  • 桑吉东智
  • 曹娅丽
  • 杨于卓
  • 谢真元
  • 周翔飞
  • 王立民
  • 贡保当知
  • 贾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旦增吉宗
    • 摘要: “南木特”(■)意为“传记”,然而在此特指流传于安多地区的藏戏传统,1946年形成于安多的拉卜楞寺,是藏戏下的一个剧种。从“南木特”戏的形成、发展、传播、现状及传承方式等方面,本文将对“南木特”藏戏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 李佩谕
    • 摘要: 藏戏的文学文本分析从主题、叙事、审美和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将藏戏的文本和藏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了藏戏的文学价值。本文以藏戏文学文本的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分析为切入点;从而对藏戏文学文本分析的理论资源和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从藏戏与“文学藏戏”的关系和文学文本与表演文本的关系两个方面对这种研究方法进行反思。
    • 邸莎若拉
    • 摘要: 马背藏戏是流传于我国青藏高原藏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以演述《格萨尔》史诗《赛马称王》篇而得名的格萨尔马背藏戏,经历了从《格萨尔》史诗说唱到戏剧表演的演变过程,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藏戏剧种。深入马背藏戏表演形态的内部,可以看到藏民族族群自古以来的生存状态、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蕴含其中,马背藏戏唱腔与唱词中体现出俗民主体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以及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演变。对这一剧种的研究,不仅成为藏戏发生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也将格萨尔马背藏戏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层面,这些对于研究藏戏发展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苏俊
    • 摘要: 藏戏是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戏剧百花苑中的活化石,因其古朴而神秘的藏民族特色和独树一帜的表演风格在戏剧史研究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本文借用世界戏剧基本结构对传统藏戏《诺桑王子》进行分析,揭示藏民族文化现象的深层内涵,探索隐藏在文化背后的民族美学。
    • 朱茂青
    • 摘要: 藏戏是我国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戏剧,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及研究价值。但是,无论目前具体的藏戏表演,还是藏戏研究,或以艺术文本为中心,或以艺术表演为中心,甚或以艺术符号为中心,基本没有将藏戏作为艺术事件进行观照。在此,探讨了仅仅将藏戏作为表演行为对藏戏本身造成的缺损,同时,以艺术事件的理论观照藏戏所具有的艺术结构及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藏戏保护和传承的策略作补充探讨。
    • 王霞; 杨晓玲; 郑冬雪
    • 摘要: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少数民族艺术拥有崇高的地位。藏戏的地位在其中更是首屈一指,这离不开藏戏面具的加持,藏戏面具就是藏戏的灵魂。本文对藏戏的起源,藏戏面具的样式、类别及色彩背后的含义做了比较完善的阐释,也对藏戏面具未来的发展与保护做出展望与设想。
    • 晓勇
    • 摘要: 由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倾力打造的新编现实题材藏戏《次仁拉姆》于2019年9月28日在山南市雅砻剧院首演以来,先后在拉萨、日喀则、阿里等地巡演多次。从初创至今近3年来,《次仁拉姆》一剧历经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区文化厅及区内外文艺专家的多次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主创人员通过“边汇报演出边提升修改”,进一步凝练主题,创新藏戏艺术手法,丰富故事性,努力提升艺术水平。
    • 胡婷(图/文)
    • 摘要: 2022年6月13日至15日,由西藏自治区藏剧团编演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新编藏戏《最美格桑花》在藏戏艺术中心公演。该剧取材于桑杰曲巴与卓嘎、央宗一家两代人近半个多世纪守边的真实事迹。
    • 宋宇
    • 摘要: 在现如今的时代中,信息化技术的影响渗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媒体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戏剧艺术开始与影视艺术结合,并利用戏剧影视化改编的方式,克服了舞台表演的一些弊端,使戏剧艺术焕发出了新的魅力与活力。这样新的融合方式不但让传统的民族戏剧避开了逐渐消亡的命运,而且还大大地增强了它生命力,为更进一步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戏剧文化作出了铺垫,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立足于对传统民族戏剧影视化改编,并以藏戏《智美更登》为例子进行探讨,研究信息化社会生态下传统民族戏剧的生存,传承和发展,以期对传统民族戏剧的影视化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立民
    • 摘要: 藏戏与元杂剧均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情节结局模式。文章从可比性角度出发,通过对两者间具有一定共通性的悲剧或喜剧的结局模式的具体分析,对两者异同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和比较研究,以期展示两者在结局模式方面的共性特征和独特魅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