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桐子

小桐子

小桐子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62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农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48136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生物技术通报、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七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学术大会、第三届全国研究生生物质能研讨会、2008年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等;小桐子的相关文献由705位作者贡献,包括龚明、杨启良、王海波等。

小桐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6 占比:0.47%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8136 占比:99.50%

总计:48376篇

小桐子—发文趋势图

小桐子

-研究学者

  • 龚明
  • 杨启良
  • 王海波
  • 吴峰
  • 曾伟
  • 徐增富
  • 史英博
  • 宋永娇
  • 张欣汝
  • 易龙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立群; 刘永明
    • 摘要: 简述2006—2009年中国能源植物小桐子产业的起与落,包括分析小桐子产业兴衰的原因与结果。客观阐述小桐子产业的起与落留下的“遗产”,包括生态效益和相关研究及成果。最后提出了小桐子产业未来发展的策略建议。
    • 刘汉蓁; 艾前进
    • 摘要: 拥有油葡萄美名的山桐子,是一种优质高产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工业用油原料树种、木材树种、生态防护林树种、景观树种、防火林树种、碳汇林树种,是化工、医药、保健品重要的新型原料树种,是发展立体林农经济、增加总体收益的优良树种,有极高的开发价值。为了与不能食用的大风子科的油桐和小桐子区别开来,2017年10月,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山桐子发展分会组织专家组论证,已将山桐子产品定名为油葡萄(山桐子)产品。
    • 王海波; 李芙蓉; 杨金翠; 郭俊云
    • 摘要: 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蛋白(calcineurin B-like calcium sensor,CBL)属Ca^(2+)结合蛋白,通过与类钙调磷酸酶B亚基互作蛋白激酶(calcineurin B-like calcium sens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CIPK)互作介导Ca^(2+)信号转导过程。CBL-CIPK信号系统参与了植物对多种逆境胁迫的响应过程。为深入探讨小桐子的抗冷性机制,该研究基于BLAST序列比对的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小桐子CBL与CIPK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系统进化、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及功能互作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1)在小桐子基因组中共鉴定到8个CBL基因与18个CIPK基因,CBL与CIPK蛋白长度分别在211~257 aa与422~484 aa之间,等电点分别在4.65~5.08与6.20~9.26之间。(2)另外,CBL基因家族都包含8~10个外显子,而CIPK基因家族分为显著的1~2个外显子(11个基因)和12~15个外显子(7个基因)两类。(3)多序列比对显示,小桐子CBL蛋白都鉴定到1个由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非典型EF-hand基序与3个取代程度不同的典型EF-hand基序,而CIPK蛋白都包含N端激酶结构域与C端自抑制FISL/NAF结构域。(4)染色体定位显示,26个小桐子CBL与CIPK基因不均匀地分布于9条染色体上。(5)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大部分CBL与CIPK基因在小桐子叶片、根及种子中都有高水平表达,其中JcCIPK14与JcCIPK18在低温处理时上调表达量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参与小桐子的抗冷性过程。综上结果为开展小桐子CBL和CIPK基因的功能鉴定与低温信号转导机制研究提供了借鉴。
    • 王海波; 郭俊云
    • 摘要: 低温转录组数据显示,DnaJ20是小桐子低温诱导基因.为鉴定该基因启动子的低温诱导活性,基于PCR技术从小桐子叶片基因组DNA中克隆到DnaJ20基因(JcDna20)启动子序列,命名为JcDnaJ20p,利用重组技术构建了JcDnaJ20p启动子驱动GUS标记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81Z-JcDnaJ20p-GUS,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进行功能解析.结果表明,克隆的小桐子DnaJ20基因启动子序列长度2023 bp,序列分析显示该启动子中具有真核生物典型的核心启动子区元件TATA-box和CAAT-box,另外,还鉴定到激素如脱落酸、赤霉素响应元件与植物抗逆性相关如低温、干旱胁迫响应元件.以转化空质粒pCambia1381Z-GUS与35S启动子驱动pCambia1381Z-35S-GUS的烟草为对照,对转化pCambia1381Z-JcDnaJ20p-GUS的烟草叶片分别进行15、4°C低温处理24 h,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表明,JcDnaJ20p在低温处理下能够提高GUS基因的表达量,具有低温诱导启动子活性.
    • 徐传佳; 陈茂盛; 徐增富
    • 摘要: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是大戟科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其种子含油率较高(30%~40%),是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能源植物.然而小桐子雌花较少,种子产量较低,严重限制其推广应用.茉莉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花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茉莉酸在小桐子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应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对1.0 mmol/L茉莉酸处理24 h后的小桐子早期花序芽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观测茉莉酸对花发育及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茉莉酸处理导致早期花序芽中1259个基因上调表达,695个基因下调表达;其中,10个与成花转变相关,8个与花器官发育相关以及18个与茉莉酸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的拟南芥同源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花器官表型并未有显著的改变.差异表达基因的GO注释显示,"响应茉莉酸"功能分类基因在上调表达基因群中富集,表明在小桐子中存在可以响应外源茉莉酸处理的信号途径.茉莉酸处理后,与拟南芥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同源JcFUL、JcSRS、JcSEP1、JcAGL61、JcWOX1、JcTPR4和JcSEU下调表达,然而小桐子花器官表型没有明显改变,说明在小桐子中这些基因的变化表达不足以改变小桐子花器官表型.实验结果对解析茉莉酸在小桐子花发育调控过程中的作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郑天水
    • 摘要: 目前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基于从干热河谷地区生态修复中选择小桐子树种推广生态种植的优势进行思考,正确认识小桐子种植在云南省大部分干热河谷地区的重要价值,重新倡导小桐子树种在这些地方的生态种植及产业发展项目,为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以及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 王海波; 李芙蓉; 杨金翠; 高永; 郭俊云
    • 摘要: 为了探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在植物蔗糖与淀粉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同源序列比对的方法,在小桐子基因组中鉴定到1个细胞质型PGM基因(命名为JccPGM)与1个叶绿体型PGM基因(命名为JcpPGM),利用qRT-PCR方法检测JccPGM与JcpPGM基因在小桐子不同器官与低温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同时,构建了pGEX-4T-1-JccPGM与pGEX-4T-1-JcpPGM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了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分别编码582,637 aa的蛋白质.聚类分析表明,小桐子pPGM在其N端包含叶绿体定位信号肽,而cPGM较pPGM多4段肽链序列-108 VGVDGS113-、-183 SGPE186-、-283 GKSNSE288-、-470 SLGEVN475-.qRT-PCR表达分析显示,小桐子cPGM与pPGM基因都在叶片中高表达,而在根与种子中表达量较低.通过BL21(DE3)诱导表达,分别得到90.7,97.0 ku的蛋白条带,与理论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开展小桐子cPGM与pPGM基因表达蛋白的功能分析以及其在蔗糖与淀粉积累、逆境应答中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王引
    • 摘要: 小桐子在云南干热呵谷地区有广泛分布,也是当地群热爱的造林树种之一,小桐子种植对于增加干热河谷地区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小桐子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常规的造林法,供各地群众性造林参考.
    • 吴丹丹; 陈永坤; 杨宇; 孔春艳; 龚明
    • 摘要: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植物及冷敏植物,12°C低温锻炼可显著提高其耐冷性.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小桐子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及靶向其基因的miRNAs进行鉴定、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特性分析,并对该基因家族成员与miRNAs互作参与调控小桐子对低温锻炼的响应进行解析.结果 表明,在小桐子基因组中共鉴定到39个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定位于11条染色体上,可分为6个亚家族(C1A、C2、C12、C13、C14和C15),编码181-215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均具有Cys和His活性位点.基于miRNA组和降解组测序结果,发现有283个miRNAs靶向调控小桐子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家族的14个成员.对靶向JcDEK1、JcRD21B和JcXBCP3L的miRNAs在12°C低温锻炼过程中的共表达分析表明,这些miRNAs参与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的调控,且这种调控可能与低温锻炼诱导的小桐子耐冷性增强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小桐子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家族功能及其与相应miRNAs的互作,以及通过互作调控小桐子对低温的响应.
    • 苗为伟; 杨启良; 熊凯; 韩焕豪; 刘小刚; 周平; 曹春号
    • 摘要: 采用3个滴灌灌水水平(10、20、30 mm,分别记为W1、W2、W3)和3个施氮水平(尿素)(0、90、180 g/株,分别记为N0、N1、N2)的耦合方式对1年生小桐子进行灌溉和施肥处理,研究小桐子的生理生长特性,并探索小桐子根区土壤的水氮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水氮耦合对小桐子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具有显著(P20~40 cm)土壤含水率均值最高,深层(>40~60 cm)的其次,浅层(0~20 cm)的最小,2017年6、9月各土层深度水分分布比较均匀,在施氮处理(N1、N2)下,2016年6月深层土壤的硝态氮质量分数随着灌水水平的增加而提高,W3处理对比W1和W2处理更容易导致硝态氮的淋失;横向上,距树干10 cm测量点的硝态氮质量分数始终低于距树干30 cm测量点的,2016年6、9月水分的横向分布保持与硝态氮的分布规律一致,处理1年后由于小桐子须根生长,受导流作用影响,使得2017年6、9月水分在中层土壤中横向分布发生改变.在本研究条件下,施尿素90 g和滴灌20 mm灌水水平的处理为有利于小桐子生长的最优水氮耦合处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