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功能鉴定

功能鉴定

功能鉴定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农作物、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045024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宜春学院学报、昆虫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2017 发酵工程关键技术与工艺装备创新研讨会、中国化学会第十八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及合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暨陈华葵先生100周年纪念大会等;功能鉴定的相关文献由692位作者贡献,包括孟玉平、曹秋芬、熊爱生等。

功能鉴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45024 占比:99.99%

总计:1045169篇

功能鉴定—发文趋势图

功能鉴定

-研究学者

  • 孟玉平
  • 曹秋芬
  • 熊爱生
  • 韦宇拓
  • 马立新
  • 黄日波
  • 周志刚
  • 安建平
  • 曾晓燕
  • 朱绮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秋燕; 刘杨; 王桂荣
    • 摘要: CO_(2)是空气的重要组分,它既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也可以作为环境中的化学信号直接影响昆虫的生命活动。CO_(2)在双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的觅食行为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CO_(2)可以影响蝇类和蛾类的产卵行为;CO_(2)是社会性昆虫调节巢穴内气候条件的重要指标。对昆虫感受CO_(2)的机制研究一方面可以拓展对昆虫化学感受体系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给害虫监测和防治提供新的策略。从2007年在果蝇Drosophilia中鉴定得到GR21a和GR63a两个共表达的CO_(2)受体基因以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结合同源比对分析,多种昆虫的CO_(2)受体基因得到了鉴定,至此,昆虫在外周神经水上感受CO_(2)机制的研究进展有了重大突破。昆虫的CO_(2)受体基因表达在特定的受体神经元上,这些受体神经元能够感受环境中极低浓度的CO_(2),并将CO_(2)信号进一步传导至脑的中枢神经系统。昆虫在中枢神经水平上对CO_(2)信号的处理分为在脑初级中枢-触角叶中的处理和在脑高级中枢的处理。触角叶内的CO_(2)投射神经元在触角叶中的特定嗅小球内形成复杂的树突,然后这些投射神经元继续向脑的高级中枢投射到前脑的侧角,再向上投射到蕈形体冠。一些昆虫的基因组中并未鉴定到CO_(2)受体基因的同源基因,但这些昆虫对CO_(2)的反应早有报道,这暗示昆虫中存在其他感受CO_(2)的通路。本文从CO_(2)对昆虫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昆虫在外周神经水平上感受CO_(2)的机制、昆虫在中枢神经水平上感受CO_(2)的机制、昆虫中其他感受CO_(2)的通路4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CO_(2)对昆虫的影响和CO_(2)受体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旨在为后续的CO_(2)感受机制的研究和绿色防控手段的开发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 叶状; 王乐乐; 汪飞燕; 刘悦; 彭月梅; 宿世杰; 候照峰; 许金俊; 陶建平; 刘丹丹
    • 摘要: 旨在探析毒害艾美耳球虫氧化还原酶EnOXIO1的功能。提取毒害艾美耳球虫扬州株配子体总RNA,应用RT-PCR获取EnOXIO1编码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nOXIO1,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体外诱导表达,对重组蛋白进行抗原性分析,应用制备的多抗进行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获得的EnOXIO1基因全长为2535 bp,体外重组表达的蛋白大小约100 ku,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表达量约为0.5 mg·mL^(-1)。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能被6×HIS标签单克隆抗体识别,同时能被制备的鼠多抗以及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康复血清所识别,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和交叉反应原性。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定位结果显示,EnOXIO1基因表达产物主要存在于配子体内的成壁体上,参与了卵囊壁的形成。本研究成功克隆和表达了毒害艾美耳球虫EnOXIO1蛋白,并将其定位于配子体和卵囊壁上,为进一步解析EnOXIO1蛋白参与卵囊壁形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为研制新型免疫阻断型球虫亚单位疫苗提供重要靶抗原。
    • 陈晗; 徐洪国; 王志刚; 徐伟慧; 葛宵启; 祁宏英
    • 摘要: 【目的】对大麻中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binding protein,PEBP)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PEBP基因家族调控大麻的生长发育及开花奠定基础。【方法】以拟南芥PEBP家族基因作为参考序列,利用NCBI、MEME、TBtools等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已有的大麻基因组数据进行筛选并鉴定大麻PEBP基因。【结果】从大麻基因组中共筛选出12个PEBP基因,分为FT-LIKE、TFL-LIKE、MET-LIKE三个亚家族,均为亲水性蛋白,分布于细胞质与细胞核中;motif1-motif5为大麻PEBP基因的特征基序,定位在7条染色体上。大麻PEBP基因含有2个外显子及2个以上内含子,其启动子主要含有光反应顺式调节元件、各类激素顺式调控元件,编码蛋白主要由无规则卷曲构成。【结论】共鉴定出12个CsPEBP基因家族成员,通过motif分析、多物种构建进化树,确定大麻PEBP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并预测和分析其潜在的分子功能。
    • 张斌; 梁苗苗; 谭政委; 孙俊聪; 郭妍宏; 薛哲勇
    • 摘要: 三萜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其生物合成途径受到极大的关注,在植物中它们都是由异戊二烯代谢途径,经过2,3-氧化鲨烯环化及羟基化和糖基化修饰产生,2,3-氧化鲨烯环化酶(OSC)催化底物环化生成三萜骨架是三萜结构多样和生物活性的基础。本综述对植物OSC基因的研究方法、克隆和功能鉴定、进化及酶结构和催化机制等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植物三萜代谢途径解析,特别是OSC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最后,从酶挖掘、结构预测和定向进化三个方面展望了植物OSC今后的发展和突破。
    • 李言; 杨署光; 史敏晶; 田维敏
    • 摘要: ICE(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是类似MYC(myelocytomatosis)的bHLH(basic helix-loop-helix)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低温、干旱、高盐等非生物胁迫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qPCR分析橡胶树ICE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5个ICE家族成员均响应盐胁迫上调表达。在盐胁迫2 h时,HbICE2、HbICE3、HbICE4和HbICE5显著上调表达;在盐胁迫4 h时,HbICE4和HbICE5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其中HbICE4的上调幅度最大;HbICE1在盐胁迫4 h内无显著变化,但在处理8 h时显著上调表达。过表达这5个ICE家族成员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其中过表达HbICE4的植株对盐胁迫的抗性最强,在盐胁迫下,野生型拟南芥(WT)全部枯萎,而HbICE4转化植株的存活率为96.29%,平均单株鲜重为0.03 g,平均单株干重为0.0035 g,在HbICE家族成员转化株系中均表现最高。在盐胁迫下,WT和HbICEs转基因植株的电导率均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均显著降低,其中HbICE4转化植株的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幅度最小,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的降低幅度最小。因此,HbICE4转化植株的抗盐性可能与增强膜系统的稳定性和减缓叶绿素降解和保持相对含水量有关。该研究结果对橡胶树HbICE家族成员的生物学功能有了新的认识,有望为改良农作物耐盐性提供候选靶基因。
    • 张仙玉; 赵鑫; 李国玲; 邢萍萍; 李紫聪; 杨化强; 吴珍芳; 陈斌
    • 摘要: 旨在通过探索ICR品系小鼠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的体外稳定培养,为别的品系小鼠和大动物的SSCs体外培养提供参考.本研究采集6?8日龄ICR乳鼠的睾丸,用两步酶消化法(胶原酶和胰蛋白酶)和差速贴壁法来纯化SSC细胞.用不同的饲养层(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作为饲养层和层黏连蛋白与多聚赖氨酸联合铺板),不同的培养基(StemPro-34培养基和DMEM培养基),添加不同的生长因子(GDNF、LIF、EGF、bFGF、IGF1)来观察体外SSCs的生长.将传代至第6代的SSCs用免疫染色法和分子检测法来评估细胞增殖.最后将稳定增殖的SSCs移植到受体睾丸中进行功能鉴定.结果显示,通过两步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获得纯度约79%以上的SSCs细胞;mEF作为饲养层,StemPro-34作为培养基,组合添加GDNF、LIF、EGF、bFGF、IGF1生长因子能促进SSCs的体外长期培养;SSCs克隆集落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染色、PLZF和UCHL1蛋白免疫荧光检测均显示为阳性,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显示,克隆集落高表达多能基因和自我更新基因,说明体外培养的SSCs实现了稳定增殖;SSCs(带有报告基因EG-FP)移植到受体睾丸后,受体附睾中精子头部发出绿光,证明精子为供体SSCs来源.研究表明,本试验中的培养体系适用于ICR品系小鼠的体外培养,且稳定培养后的SSCs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为别的品系小鼠和大动物SSCs的体外培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刘闯; 高振; 姚玉新; 杜远鹏
    • 摘要: [目的]探讨VviHKT1;7在葡萄抗盐机制中的作用,为后续培育抗盐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DANMAN和MEGA软件对葡萄H K T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以抗盐性较强的砧木SA15和SA17以及生产上常用砧木1103P组培苗为材料,用100 mmol·L-1 NaCl分别处理0、3、6、12、24和48 h,以清水处理相应时间为对照,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HKT1在葡萄根部的相对表达量;以SA17的cDNA为模板克隆基因,连接表达载体pRⅠ101-AN-GFP,利用农杆菌侵染法侵染拟南芥花序,在抗性MS板上筛选直到获得T3纯合株系;将野生型与转基因拟南芥种子播种于MS板和含有150 mmol·L-1 NaCl的MS板上,观察其发芽和生长情况并统计根长及鲜重;利用发根农杆菌技术获得SA17转基因葡萄根系,100 mmol·L-1 NaCl处理24 h后,利用基于非损伤微测技术的NMT活体生理检测仪检测野生型和转基因葡萄根系Na+的净流量以及盐胁迫下K+瞬时流量.[结果]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葡萄HKT之间同源性较高,其中VviHKT1;7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为1380 bp,与VviHKT1;6的亲缘关系最近.盐胁迫显著诱导了葡萄HKT1在3个品种中的表达,其中VviHKT1;7的相对表达量上调较高,长时间胁迫后表达量仍有上升趋势,胁迫6或12 h时表达量达到峰值,且在耐盐性强的SA17、SA15中表达量明显高于1103P.拟南芥的发芽与生长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野生型和转基因拟南芥的发芽和生长情况无显著差异,但盐胁迫下转基因拟南芥的发芽率、根长、鲜重明显高于野生型.荧光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葡萄根系在荧光下可以明显看到绿色荧光,而野生型根系检测不到荧光;进一步qRT-PCR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葡萄根系中VviHKT1;7的表达量是野生型根系的20多倍.离子流速检测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野生型和转基因根系Na+净流量显示出外排,各个时间段的波动幅度较小且无显著差异,平均净流量分别为208和205 pmol·cm-2·s-1;盐胁迫后,两者Na+净流量明显增大,各个时间段的波动幅度增大,平均净流量分别为1053和1340 pmol·cm-2·s-1.正常情况下两种根系K+吸收与外排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盐胁迫显著诱导K+外排,转基因根系的外排量明显小于野生型,分别为406和952 pmol·cm-2·s-1,表明转基因植株根系的Na+外排、K+保持能力明显大于野生型.[结论]VviHKT1;7在葡萄响应盐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表达该基因可以提高拟南芥和葡萄根系在盐胁迫下的适应能力.
    • 牛栋玲; 赵亚娥; 张宛钰; 郭宏松; 胡丽
    • 摘要: 目的 建立原核表达体系,在蛋白水平确认粉尘螨HSP16-1蛋白的温度应激响应功能.方法 基于前期RNA-seq获得的粉尘螨HSP16-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克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理化性质,预测亚细胞定位和三维结构;通过构建pET32a/HSP16-1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采用1 mmol/L IPTG在16、28和37°C 三个温度诱导HSP16-1重组蛋白表达,分别在2、4、6和8 h取样进行SDS-PAGE分析;绘制热胁迫和冷胁迫下重组菌与空载菌生长曲线.结果 测序获得粉尘螨HSP16-1完整CDS为462 bp,编码153个氨基酸;BLAST比对显示粉尘螨与近缘物种屋尘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84.63%和87.58%;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保守区预测含有 α 晶体HSP23超家族保守区.菌落PCR及双酶切鉴定pET32a/HSP16-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分析显示,HSP16-1蛋白被成功诱导表达,37°C 诱导6 h是最佳诱导条件.细菌生长曲线显示,pET32a/HSP16-1重组菌在热胁迫下的生长均优于pET32a空载菌,而冷胁迫下则相反,空载菌生长要优于重组菌.结论 粉尘螨HSP16-1蛋白仅在热胁迫下发挥应激响应功能,而在冷胁迫未表现出相似的功能.
    • 王海波; 郭俊云
    • 摘要: 低温转录组数据显示,DnaJ20是小桐子低温诱导基因.为鉴定该基因启动子的低温诱导活性,基于PCR技术从小桐子叶片基因组DNA中克隆到DnaJ20基因(JcDna20)启动子序列,命名为JcDnaJ20p,利用重组技术构建了JcDnaJ20p启动子驱动GUS标记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81Z-JcDnaJ20p-GUS,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进行功能解析.结果表明,克隆的小桐子DnaJ20基因启动子序列长度2023 bp,序列分析显示该启动子中具有真核生物典型的核心启动子区元件TATA-box和CAAT-box,另外,还鉴定到激素如脱落酸、赤霉素响应元件与植物抗逆性相关如低温、干旱胁迫响应元件.以转化空质粒pCambia1381Z-GUS与35S启动子驱动pCambia1381Z-35S-GUS的烟草为对照,对转化pCambia1381Z-JcDnaJ20p-GUS的烟草叶片分别进行15、4°C低温处理24 h,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表明,JcDnaJ20p在低温处理下能够提高GUS基因的表达量,具有低温诱导启动子活性.
    • 王苗; 岳昌武; 李晓倩; 陈彬
    • 摘要: 为催化卤化产物,挖掘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卤化物提供新的方法途径,拟构建卤化酶原核表达载体催化天然卤化物的卤化过程.对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JS31-2基因组中一个II型PKS类产物zunyimycin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系列分析,针对其中的后修饰酶卤化酶基因和单加氧酶基因进行原核表达纯化.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成功构建卤化酶基因(65 kD)和单加氧酶基因(37 kD)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鉴定.卤化酶和单加氧酶在催化化合物的卤化过程中,会产生疑似新卤化产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