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6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6篇、会议论文67篇、专利文献51262篇;相关期刊462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全国民族医、中医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学术论坛、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等;家庭支持的相关文献由200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长香、张丽、张娜等。

家庭支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6 占比:1.72%

会议论文>

论文:67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51262 占比:98.16%

总计:52225篇

家庭支持—发文趋势图

家庭支持

-研究学者

  • 陈长香
  • 张丽
  • 张娜
  • 李淑杏
  • 胡晓毅
  • 陈景清
  • 刘新学
  • 楚平华
  • 李功迎
  • 郑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玉娜; 葛高琪; 张飞鹏; 邹辉煌; 李黎明
    •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河南省625名实习后期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于2020年2—3月借助问卷星平台对河南省6所院校的实习后期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625名实习后期护生职业认同总分为66.34±12.8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0岁、护理专业是第一志愿、愿意参与一线支援及"新冠肺炎"发生后家庭成员支持程度、护生专业喜欢程度、愿意从事临床工作是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河南省实习后期护生职业认同得分处于中高水平,且受家庭支持及专业喜欢程度的影响.提示学校教师应结合疫情中护士的作用充分给予护生正性引导,提升其对护理专业的认同,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 张丽
    • 摘要: 目的 探究家庭支持护理及同伴支持护理对改善青光眼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家庭支持护理和同伴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等.结果 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CD-RISC总分、PSSS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及同伴支持护理对改善青光眼患者的视力、自我效能、心理弹性等均具有积极影响.
    • 胡琳婕; 朱蕙桢
    • 摘要: 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负担的日益加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延迟退休改革的热烈讨论。本研究基于“工作-家庭”的视角,探讨延迟退休改革背景下,家庭工作因素对女性职工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来自全国58个城市的200份问卷,通过量化的假设检验,研究了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家庭支持对于女性职工延迟退休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工作压力与延迟退休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工作满意度与延迟退休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工作满意度中介了工作压力与延迟退休意愿之间的负向关系,家庭支持调节了工作压力通过工作满意度对延迟退休意愿的间接影响。本文有助于了解女性职工的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延迟退休政策和相关改革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邢翠; 舒晓芬; 刘莉
    • 摘要: 目的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方法采取前瞻性非同期成组对照设计,将2020年4~6月建档并分娩的38例初产妇纳入常规组,2020年7~10月建档并分娩的39例初产妇纳入干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家庭赋权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知识、家庭支持得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纯母乳喂养率。结果产后1周,干预组母乳喂养知识、家庭支持得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干预组产后1周、1个月、6个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产后1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1)。结论实施基于家庭赋权的护理能够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 朱丽恬; 董丽媛
    • 摘要: 从母乳喂养依从性概述、父亲及(外)祖母支持对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母乳喂养的促进因素及阻碍因素等方面对家庭支持对母乳喂养依从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改善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发挥家庭支持作用提供新思路。
    • 姚秀霖
    •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是影响将来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选择CLHLS2018年的横截面数据,证实认知能力更好、家庭支持能力较弱的老年人选择独居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本文建议参考时间银行等新型看护模式,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新养老模式,并逐步朝更精细化照料模式发展。
    • 王雯; 朱又妮; 叶银
    • 摘要: 老年人社区整合型照护服务以福利多元主义、就地老化、积极老龄化为核心,重构了政府、市场、社区、家庭等相关主体的责任以及服务供给网络,为老年人提供持续、全面、系统的照护服务支持。丹麦、英国、德国、日本分别代表了北欧福利体制、自由主义福利体制、保守主义福利体制和东亚福利体制四种福利国家类型,四国在提供老年人社区整合型照护服务方面都具有重视政府作用、协调多元主体、全面整合资源、提升服务可及性等共同点,在筹资机制、制度基础、服务供给方式方面有各自的特点。该四国老年人社区整合型照护服务的经验包括: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重视家庭;以老人为中心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的整合照护策略;建设优质服务队伍,提供专科综合治疗;重视老年人的选择和话语权。在中国,“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发展定位虽然深入人心,但是提供社区整合型照护服务的发展理念仍有待深化,各类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协调机制仍有待提升。建议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老年人社区整合型照护服务:推动智慧养老和老年设施创新发展;协调各类服务资源,积极支持家庭老年照护服务功能的发挥;利用闲置资源,走绿色发展之路;转变政府角色,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建立共建、共享的老年友好社会。
    • 钱珍; 孙敏; 凌霞敏; 王帆; 仇丽雯; 于雅君
    •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综合护理模式在老年认知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认知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支持综合护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入院时)、干预后(干预12个月)两组的家庭支持程度、心理状态、康复效果、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家庭支持情况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庭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M、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认知症患者提供家庭支持综合护理模式,能提高家庭支持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 胡佳惠; 王艳华; 王美鑫; 王若男; 赵德喜; 王洋
    • 摘要: 目的:调查长春市社区老年脑卒中病人跌倒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1月—2021年3月整群抽取长春市21个社区的538例老年脑卒中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明国际跌倒效能感量表和家庭支持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脑卒中病人跌倒恐惧得分为(19.54±7.79)分。社区老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支持得分为(7.65±0.98)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学历、是否有人照护、家庭支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近6个月是否有跌倒史是社区老年脑卒中病人跌倒恐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老年脑卒中病人跌倒恐惧处于较高水平,在为这类病人进行居家照护服务时,应该重点关注学历层次低、无人照护、家庭支持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弱和近6个月有跌倒史的人群。
    • 贾勇宏; 吴恩慈
    • 摘要: 基于1487份问卷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相较于普通中小学生更易遭受校园欺凌,欺凌发生率按照非留守儿童、仅母亲在家、仅父亲在家、父母都在外的顺序依次增加,后者依次比前者高9.4%。不同留守类型样本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具有显著差异。农村留守儿童更易遭受欺凌是留守状态和低龄、走读、具有负向人格、父母关系不佳、具有欺凌他人经历、家庭及教师支持不足等风险因素叠加交互影响的结果,不同样本实际遭受校园欺凌风险的大小取决于风险因素的多少和保护力量的大小。良好的家庭支持和有效的教师支持可以显著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园欺凌发生率。中小学生校园欺凌防治工作要重视留守儿童的群体特性和内部差异性,为其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同时促进其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