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
异地就医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906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财政、金融、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251篇;相关期刊352种,包括四川劳动保障、劳动保障世界、现代经济信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届全国医院医保管理学术年会等;异地就医的相关文献由95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璐婵、徐伟、杜会征等。
异地就医
-研究学者
- 刘璐婵
- 徐伟
- 杜会征
- 焦卫平
- 谢莉琴
- 冯海欢
- 刘阳
- 吕大伟
- 孔令敏
- 孙麟
- 张晓
- 李颖
- 王芬
- 许宏
- 远峰
- 郑先平
- 郭琳
- 于广军
- 仝晶晶
- 刘雅
- 孙瑞芝
- 展雪娜
- 崔欢欢
- 康正
- 廖祖达
- 张博锴
- 方芳
- 李亚子
- 李天俊
- 李磊
- 李远雷
- 李长平
- 李雅琳
- 杨莉华
- 滕晓梅
- 王伟俊
- 王永国
- 王海鑫
- 田国梅
- 程沛然
- 罗力
- 胡红濮
- 许正圆
- 谢雅静
- 赵冠宏
- 郑岩
- 郭珉江
- 陈婷
- 陈澍
- 魏俊丽
-
-
刘昀
-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逐年提升,国民对社会医疗需求也不断增长,特别是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异地就医就诊情况日渐增多。本文紧扣社会热点,对这项新开展的社会民生事业进行及时分析,通过研究本区跨省备案情况统计、跨省异地两定机构情况统计、跨省就医结算统计等数据,分析本区异地就医情况。
-
-
许正圆;
徐伟;
吴玉霞
-
-
摘要:
目的:分析江苏省跨省异地就医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异地就医医疗费用、完善异地就医医保补偿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江苏省跨省异地就医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异地就医人员类别、疾病类型、年龄、住院天数、异地就医医疗机构等级、参保地、就医地均为影响跨省异地就医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P0.05)。77.3%的跨省异地就医患者选择在上海市治疗,且91.5%的跨省异地就医患者选择在三级医疗机构就医。异地转诊人员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异地常驻人员,循环系统疾病及肿瘤患者的异地住院费用最高。结论: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跨省异地就医患者的住院费用。通过强化异地转诊转院制度、落实分级诊疗政策、运用“互联网+医疗”远程会诊、探索异地就医医保支付改革,合理引导参保人就医选择,提高基层及医疗资源配置落后地区的诊疗水平。
-
-
刘彦华
-
-
摘要:
面对“近期,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各司局卫生健康工作会、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接续召开,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您最期待哪一项?”这一问题,48.5%的受访者把票投给了“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提高直接结算率”。
-
-
曾庆威;
罗梦娜;
王菲菲;
李泽楷;
黄添蓉;
唐丽
-
-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异地就医的体验。方法2021年1-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13例异地就医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异地就医体验可归纳为以下3个主题:面临诸多的困境、应对困境的力量与方式、需求与希望。结论异地就医的恶性肿瘤患者面临诸多挑战,护理人员和相关管理者应完善支持系统,采取相应措施协助患者应对异地就医中的困境。
-
-
吴吕露
-
-
摘要:
大学生医疗保险一直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2021年度南京市大学生参保人数已经突破80万,大学生医疗保障工作任务繁重。医保零星报销作为大学生医保报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学生市民卡损坏、急诊就医、异地门诊就医、特殊病门诊就医等无法实时刷卡,自行垫付医疗费用产生零星医疗费用的报销工作。由医保办协同高校以及高校对应的街道办完成大学生医保零星报销的工作,报销流程涉及大学生、校医务室办事人员、医保办工作人员以及街道办业务员等多个主体以及收集整理材料、核实情况、录入系统、核定报销比例等多个流程,流程复杂、手续冗长,在实际运作中产生很多问题,给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造成了隐患。
-
-
孙佳佩;
周守君;
朱星瑶
-
-
摘要:
目的:进一步促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持续向好发展。方法:分析某三甲肿瘤医院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状况,探讨异地就医政策对三级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影响。结果:随着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政策的推进,就医地三级医院在工作量、政策解释、医患关系、费用监管等多方面充满机遇与挑战。结论:医保部门及医疗机构应协同合作,加强制度体系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医保服务质量,保障医保基金有效使用。
-
-
郭煦
-
-
摘要: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的初衷,是解决参保人“跑腿垫资”的难题,自2016年正式启动以来,按照“先住院、再门诊;先省内异地、再跨省异地”的思路分步实施,受惠面持续扩大。数据显示,全国住院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累计均已超过1000万人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
-
石龙
-
-
摘要:
异地就医是我国人口流动和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失衡情况下合理有序就医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提升参保人的健康福祉,然而部分异地就医存在较多负面影响,需要正确地看待异地就医的双重影响。文章对合理和不合理的异地就医进行了区分,对合理的异地就医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不合理的异地就医引起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
戚龙吉
-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迁移或到大城市工作,形成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往往会在迁入地就医,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异地就医管理上出现的医保统筹、分级诊疗、异地就医监管等问题。2013年我国部分省份实施跨省就医及时报销政策,截至2018年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政策已经实施了5个年头,因此,从盐城市异地就医政策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发现完善医疗统筹、加强监管力度可以缓减异地就医压力。
-
-
吕小勇;
马超华;
胡浩青;
叶隽怡
-
-
摘要:
我国医疗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大量病患拥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三甲医院异地求医,为当地医院带来医诊压力的同时,病患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病患及其家属在医院周边租住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严重。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信息收集,掌握异地就医低收入群体的暂居载体选择,进而聚焦暂居环境中的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两个主要方面,利用模糊评价法进行低收入群体暂居环境使用主体满意度评价,深度剖析暂居环境问题。从政策性与实施性两个方面提出优化暂居环境的建议。为提升异地就医低收入群体来京的就医效率与生活质量提供思路。
-
-
-
刘璐婵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老年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医疗服务供给模式难以适应流动人口“新常态”.借助2015年度“流动老人医疗卫生服务专题调查”数据,对老年流动人口的异地就医行为进行了分析,发现患病流动老人选择异地就医的比例达六成.目前老年流动人口的参保地路径依赖影响就医流向,且门诊费用未能异地直接结算阻碍异地就医习惯形成,其“边际人”身份容易催生消极就医心态.本文认为,老年流动人口实现异地就医有赖于“家庭—社交网络”提供的支持体系与异地就医制度保障:家庭为流动老人提供情感支持、亲属照料与代际资源转移,社交网络则具有获取信息、病友共情与朋辈示范的效应;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系统解决了异地就医的技术难题,同时医保待遇整合使跨省结算成为可能.建议继续强化家庭支持,鼓励流动老人重建社交网络,扩大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的知晓度,优化备案流程,逐步完善“住院+门诊”的全方位医疗费用结算体系,更好地实现流动老人异地就医的可及与可得.
-
-
Han Na;
韩娜;
Li Dandan;
李丹丹;
Li Changping;
李长平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科研统计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天津市异地就医流出的人数、流向地区、费用发生现状,并结合文献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天津市异地就医医保问题提供思路与对策. 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天津市2012年至2014年异地就医人群的特征、费用信息和地域分布,结合文献分析方法,为解决天津市异地就医问题建言献策. 结果:2012年至2014年天津市流出性异地就医登记总人数为109291人,其中退休人群所占比重较大;异地就医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2-2014年门诊特殊病种、门诊、住院型患者的平均费用分别是5740.01元、2219.94元、15763.21元,可见住院型花费最大,负担最重,其次是门诊特殊病种患者.趋势性检验结果显示住院费用的增长趋势有统计学意义(F=6.794,P=0.009);天津市人口外出就医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等地区. 结论:应从国家政策、监管部门和经办机构3个层面出发提出医保管理对策,为实现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提高医保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现实依据.
-
-
李磊
- 《2017年安徽省医院协会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异地医保就医联网结算(简称异地就医结算)是指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按照有关规定,持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地以外的省内其他统筹地区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结算的行为.以前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需个人先行垫付,再回参保地审核报销,耗费时间长,报销手续繁琐,使得参保人在不同的城市间往返奔波,也加重了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要求到2015年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初步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
-
-
-
张秀珍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2013年7月15日,安徽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极大方便异地就医人群,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对此,本文以某院就医地完成异地结算工作为例,介绍安徽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试点工作实践,并对初始运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
-
周玲琍
- 《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员流动日趋频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人员和异地安置人员也呈显出大幅攀升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医疗技术水平不均衡,医疗保险政策差异很大,待遇支付水平相差很多,给异地就医人员的医疗费报销造成困难,也给参保职工和参保企业带来不便,异地医保不解决将制约市场经济下的人才流动和福利社会框架下的异地医疗.
-
-
-
-
白波
- 《对接京津——战略实施 协同融合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2017年1月,河北省与北京、天津第一批同时接入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截至2018年年底,河北参保人在京津就医住院直接结算16.53万人次,总费用50.15亿元.在京津就医住院人次数,占河北全省在省外就医住院总人次数的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