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脏器功能不全
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029256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中国中医急症、护理与康复、中国血液净化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中华护理学会第8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2006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等;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相关文献由39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淑文、王宝恩、易亮等。
多脏器功能不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29256篇
占比:99.98%
总计:1029417篇
多脏器功能不全
-研究学者
- 张淑文
- 王宝恩
- 易亮
- 李昂
- 王彦
- 任爱民
- 余争平
- 兰璇
- 刘建博
- 卢光
- 吴艳华
- 姚榛祥
- 张丽霞
- 张建
- 张恒东
- 徐广良
- 方振宇
- 朱莺
- 李建新
- 李洁
- 杨从冰
- 杨志旭
- 杨海娟
- 武欣
- 毕铭华
- 沈煜
- 王春梅
- 王质刚
- 程应东
- 肖宁
- 范铁兵
- 袁慎霞
- 陆晓
- 陈姝
- 陈彦
- 齐清会
- FAN Tie-bing
- LI Jie
- YANG Zhi-xu
- 万岁桂
- 万晟霞(综述)
- 于哩哩
- 于方
- 于瑞英
- 于秋艳
- 于立峰
- 于红
- 付京坡
- 付宇
- 付抚东
-
-
麻莉;
李娜
-
-
摘要:
前不久,产妇王某某孕晚期因为发热5天提前入院,其间一度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表现,病情危重。产科积极查找发热原因并多次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最后明确诊断为妊娠合并李斯特菌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孕妇痊愈出院,并于孕38周时顺利分娩。母子平安。那么,李斯特菌病是什么呢?这个病又是怎么得的呢?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有什么特殊之处吗?如何进行预防?我们来逐一解答。
-
-
冯芳;
裘璐
-
-
摘要:
总结1例多脏器功能不全致慢性缺氧后肌阵挛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加强病情观察与处理,预防误吸及窒息,做好特殊用药的护理,落实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做好家庭康复及安全指导.经过50 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出院,2个月后随访显示患者恢复良好.
-
-
施笑笑;
张巧玲
-
-
摘要:
总结1例脂质沉积性肌病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上重视病情的监测与观察,做好特殊用药护理、高血氨及肝功能不全的护理,同时加强气道护理,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重视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经过23 d的多学科合作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0个月,病情未复发,可正常生活工作.
-
-
孙昀;
曹利军;
熊玮;
胡欣怡;
张频捷;
杨翔
-
-
摘要:
目的 探讨以病例分析为导向并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CBL+LBL)的教学模式在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临床医学专业207名学生为对象,在外科学总论"多脏器功能不全"章节的教学中采用CBL+LBL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教学效果.结果 发放问卷207份,回收207份,回收率100%.32.85%(68/207)的学生此前未接触过此类教学方式;98.07%(203/207)的同学表示对此种教学模式感兴趣,认为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今后认识及处置危重患者的能力有帮助;97.10%(201/207)的同学认为通过此次教学对重症医学有了初步认识;95.65%(198/207)的同学认为此种教学模式会改变今后的临床思维方式.还有75.36%(156/207)的同学对将来从事重症医学工作产生了兴趣.结论 CBL+L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培养锻炼学生临床危重症诊治的思维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
-
张露;
黎艳;
钟小红
-
-
摘要:
肺炎是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重症肺炎是由各种病原体所致肺实质性炎性反应,多见于老年人,青壮年也可发病,病死率高[1].可导致细胞损害及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心力衰竭、肝功能障碍或肝衰竭、不可逆性脑损害、胃肠道出血[2].我科于2020年1月收治1例重症肺炎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经有效治疗及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过程及体会.
-
-
-
-
摘要:
一、中心简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心衰)中心和心衰监护病房成立于2002年,是全国首个心衰中心和心衰专业病房,作为国家级诊疗中心,重点工作在于多学科协作诊治疑难和危重心衰,特色为病因诊断和精细化治疗,主要收治病种涉及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肌病、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心衰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等。
-
-
-
-
-
刘朋飞
-
-
摘要:
婴儿捂热综合征又称闷热综合征、蒙被综合征是小婴儿寒冷季节较常发生的意外损伤,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由于家长缺乏卫生常识,于寒冷季节将健康或轻病婴儿包裹过暖,导致高热及大汗,使有效循环量大为减少,导致缺氧及低血容量性休克,最终出现循环及呼吸衰竭.起病急,发展迅速,预后差,死亡率高.2016年3月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收治捂热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1例.现报告如下.
-
-
-
方振宇;
齐清会
-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学术会议》
| 2001年
-
摘要:
目的:观察抗炎灵(KYL)对大肠杆菌性腹膜炎致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腹控注射大肠杆菌对大鼠进行多脏器功能不全造膜,预防组及治疗组分别于造模前后经口投予KYL;观察大鼠死亡率,测定血清AST、ALT、BUN、Cr、TNF、IL-1和IL-6水平。结果:预防组及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KYL对多脏器功能不全大鼠模型的防治效果显著,其机制是平衡机体炎症与抗炎因子水平。
-
-
LI Jie;
李潔;
YANG Zhi-xu;
楊志旭;
FAN Tie-bing;
範鐵兵;
陳姝;
肖寧;
易亮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2014年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规律. 方法:对30例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基本辨证要素及证候分布进行前瞻性研究。 结果:中医基本辨证要素中病性证素分布呈气虚>血虚>痰饮>热盛>阳虚>阴虚>血瘀的趋势;病位证素分布呈脾>胃>肺>肾>心神>心>肝的趋势.证型分布虚实夹杂证呈气血亏虚>邪热壅盛证>脾肾阳虚,痰饮内停证>脾肾肠虚>痰饮扰神证的趋势;虚证呈脾胃气血两虚证>心脾两虚无>心肠暴脱证的趋势;实证较少,主要为痰瘀阻滞证. 结论:多脏器功能不全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基本病性证素是气虚、血虚、痰饮、热盛等;病位证素是脾、胃、肺、肾等;证候分布是脾胃气血两虚证、气血亏虚邪热壅盛证等.
-
-
-
张世范;
林树新;
陈天铎;
高炜;
罗晓红;
刘惠萍;
张德海;
武建英;
达嘎;
张鲜英;
刘传兰
- 《首届全国危重病急症与多脏器功能障碍高原与平原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目的:检验多脏器功能不全评分系统的准确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方法:以年龄、创伤、感染为重点,从三个不同海拔高度MODS病例中,半随机性任选可相互匹配的病例作为典型案例,分为平原案例(FC),中度高原案例(MHC),高原案例(HC),进行临床评分操作和解读分析,比较各个案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探讨临床遇到的相关问题. 结果:被选用的国内外三个MODS评分系统能够伴随病情的变化较准确地反映出以心、肺、脑、肾、胃肠、肝脏、血液、代谢等8个系统器官的功能动态变化和病情的发展趋势,与总样本量统计结果相符,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结论:案例结果表明,多脏器功能动态变化,能够反映病情变化趋势,建立符合高原临床实际的MODS评分系统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
-
王彦;
王宝恩;
张淑文
- 《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目的:研究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脱证及其诊断.患者: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1981年1月到1996年12月收住的全部MODS患者中有中医证型诊断者(n=109). 研究方法:按照中医诊断学辩证标准对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按照某一证型的有无将患者分为无此证型组和有此证型组.筛选出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的指标.对这些指标进一步分析筛选出最能反应证型变化的指标. 主要结果在厥脱证和非厥脱证之间有显著差异的指标,按照对判别厥脱证有无的作用大小依次排列为:末梢冷、声音微弱无力、舒张压降低、冷汗不止、收缩压降低、神情烦燥或淡漠、皮肤瘀点瘀斑、面色苍白、脉微欲绝、MAP降低、舌苍白、舌瘀点、PT延长、心率增快、BUN升高、尿量减少、口干欲饮、APTT延长等. 结论:脱证与末梢循环障碍表现一致,可用血压降低等诊断.证型诊断和西医诊断可相互补充,有助于更合理地指导相应中药的临床应用.
-
-
郭利民
- 《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
| 2004年
-
摘要:
目前趋向于将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分为急性肝衰和慢肝急衰(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ACLF)两种类型.ALF应包括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hepaticfailure,FHF)与亚急性肝衰竭(SALF),近年认识到ALF除了黄疸、迅速进展的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gy,HE)、低凝血症等表现外,最终将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multipleorgandisfunctionsyndrome,MODS);ACLF是由Sherlock首先命名的,2002年,英国Jalan和Williams建议ACLF的定义如下:①既往代偿良好的慢性肝病因某些因素恶化,最常见者为脓毒症或上消化道出血等;②2~4周内以ALF起病,主要表现为黄疸、HE或肾功衰竭;③常发生MODS,SOFA评分9-10分,APACHEⅡ评分20~22分.本文讨论 急性肝衰竭并发MODS的治疗:一、ALF与MODS,二、ALF并发MODS的机制,三、ALF并发MODS的药物治疗,四、ALF合并MODS的现代人工肝治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