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

横纹肌溶解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5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6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0033篇;相关期刊305种,包括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内科急危重症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七次全国中毒与危重症救治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宝安急危重症高峰论坛、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等;横纹肌溶解的相关文献由1739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广礼、黄旭东、孟庆义等。

横纹肌溶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6 占比:3.08%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0033 占比:96.87%

总计:20681篇

横纹肌溶解—发文趋势图

横纹肌溶解

-研究学者

  • 吴广礼
  • 黄旭东
  • 孟庆义
  • 苏磊
  • 赵维
  • 陈香美
  • 仇梦如
  • 吴明丽
  • 张伟
  • 张建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康; 张川; 朱朝江; 张建伟; 陈文婷; 魏高辉; 王旭开
    • 摘要: 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是指由运动、挤压、药物等多种原因所致横纹肌损伤,使得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进人体血液循环,引起身体内环境紊乱,甚至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1组临床综合征[1-2]。本研究报道笔者收治的1例RM患者,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信息进行复习,以提高对该病诊断能力,增加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使临床医生能对RM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 刘潇; 党静霞; 靳娇婷; 李晓锋; 陈明霞; 张荣华; 胡芳芳; 秦星
    • 摘要: 目的探讨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ies,LSM)患者的临床、影像及基因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4例核黄素反应性LSM患者的临床、影像及基因特征。结果核黄素反应性LSM常见临床表现为近端肌无力、抬头困难和咀嚼费力;3例患者以横纹肌溶解为主要表现,其中1例仅表现为横纹肌溶解。大腿肌肉磁共振的T_(1)序列显示,股二头肌长头、半膜肌较股四头肌脂肪浸润评分高[1.00(0.50,2.00)vs.0.00(0.00,0.00),P=0.023;1.00(0.00,2.00)vs.0.00(0.00,0.00),P=0.038);比目鱼肌较胫骨前肌脂肪浸润评分高[1.50(1.00,3.50)vs.0.00(0.00,0.75),P=0.026]。短时间反转恢复(short time in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显示小腿胫骨后肌较胫骨前肌水肿评分高[1.50(0.75,3.00)vs.0.00(0.00,0.00),P=0.041]。6例患者行ETFDH基因检查,其中1例为纯合突变,4例为复合杂合突变,1例为单一杂合突变;共发现7种突变,包括5个已知突变(c.1227A>C,c.1211T>C,c.250G>A,c.770A>G,c.1395T>G)和2个新突变(c.599C>T,c.1188G>T)。结论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选择性比目鱼肌脂肪化、ETFDH基因的单一杂合突变需警惕LSM可能。
    • 赵向辉
    •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HP治疗对改善蜂蜇伤并横纹肌溶解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就诊收治的78例急性蜂蛰伤所致的RM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早期序贯H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h的生化指标、炎性指标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yo、CK、BUN、SCr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IL-6、IL-1β、PCT及TNF-ɑ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AKI3期、MODS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早期序贯血液灌流治疗蜂蜇伤所致RM患者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毒性反应,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王文联
    • 摘要: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致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无锡市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ADR报告,筛选出瑞舒伐他汀所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对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用药、给药方式、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ADR转归和关联性评价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提取40例报告,男26例,女14例;年龄42~90岁,平均65岁;瑞舒伐他汀引起的严重ADRs以肝损害(占65.11%)、横纹肌溶解为主(占9.3%);40例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中9例痊愈,26例好转,1例未好转,其他4例患者报表中转归项信息不全。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40例瑞舒伐他汀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年龄构成、特点及转归结果,建议在给予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时,应重视用药过程中的监测,尤其是老年患者。注意监测患者肌病症状、肝、肾功能及相关生化指标,以减少其ADRs的发生。
    • 王冰; 黄慧选; 李进峰; 周广洁; 陈维娜; 张爱纶; 张媛
    • 摘要: 1例61岁男性因手术给予“维库溴铵、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七氟烷、丙泊酚”后第2天出现肌酸激酶升高。后因病情加重转入ICU,给予“维库溴铵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微量泵泵入”7 d后,患者尿量减少、呈棕色,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最高可至18358 U·L^(-1),肌红蛋白>3000 ng·L^(-1),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停用维库溴铵,给予补液、碱化尿液、利尿等治疗后7 d,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7212.4 U·L^(-1)、肌红蛋白>3000 ng·L^(-1)。15 d后患者尿量增多、尿色正常,实验室检查示肌酸激酶95 U·L^(-1)、肌红蛋白506 ng·L^(-1)。至出院患者未再出现尿量减少、颜色改变情况,肌酸激酶等实验室检查未再发生异常。
    • 宋强; 高楚淇; 杨睿博; 胡志; 张曈欣; 杨林; 强薇
    • 摘要: 背景多种物理及非物理因素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M),其病因分布具有年龄特异性,对于青年及中年患者,运动为最常见的病因;而对于65岁以上患者,急性动脉闭塞是最常见的病因。目前急性动脉闭塞致RM的相关报道较少。目的分析急性动脉闭塞致RM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9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动脉闭塞致RM患者1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包括急性动脉闭塞严重程度、持续性疼痛、患侧肢体苍白、无脉、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肌肉疼痛、肌无力、茶色尿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红蛋白(MYO)、血钾、胱抑素C〕、治疗情况〔包括手术方式,二次手术情况,补液、碱化尿液治疗情况,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情况〕、并发症〔包括再灌注损伤、急性肾损伤(AK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转归。结果17例患者中,男8例,女9例;平均年龄(67.4±9.9)岁;主诉主要为肢体疼痛〔14例(82.4%)〕;主要为下肢受累〔14例(82.4%)〕;平均起病至就诊时间(4.5±3.3)d;血管闭塞原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血栓形成4例(23.5%),心房颤动栓塞13例(76.5%);闭塞血管部位主要为腹主动脉〔7例(41.2%)〕;8例(47.1%)患者存在感染;5例(29.4%)患者使用钙通道拮抗剂;11例(64.7%)患者使用调脂药。17例患者急性动脉闭塞严重程度主要为ⅡB级〔9例(52.9%)〕;17例患者中,出现持续性疼痛、肌肉疼痛17例(100.0%),患侧肢体苍白和感觉异常15例(88.2%),无脉13例(76.5%),肌无力4例(23.5%),无一例患者出现运动障碍和茶色尿。17例患者中,CK均升高,CK-MB升高13例(76.5%),AST升高14例(82.4%),ALT升高12例(70.6%),LDH升高12例(70.6%),HBDH升高13例(76.5%);有5例(29.4%)患者检测了MYO,其中MYO升高4例;血钾升高1例(5.9%)、降低1例(5.9%);胱抑素C升高5例(29.4%)。17例患者均进行了置管溶栓术,其中1例患者由于血管严重狭窄接受二次手术;16例患者接受了补液、碱化尿液治疗;3例患者进行了CRRT。6例患者发生了再灌注损伤;2例患者发生了AKI;2例患者发生了MODS。转归:治愈11例,截肢4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动脉闭塞致RM多见于65岁以上人群,其血管闭塞原因多为心房颤动栓塞,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且多数患者就医不及时;除手术治疗外,应针对RM施治,必要时启用CRRT;对于肢体血供难以恢复或伴有严重感染的患者,必要时应截肢以保全生命。
    • 徐保平; 杨浩; 徐庆; 方无杰; 彭怀文
    • 摘要: 1 病例资料患者,男,82岁。2020年7月19日18:00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2 h余"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当日约16:00突发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伴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患者既往有高血压30年,最高血压180/110 mmHg(1 mmHg=0.133 kPa),长期口服尼群地平(10 mg,po,qd)控制血压,自诉血压控制尚可;既往有冠心病史10年余,长期口服氯吡格雷(75 mg,po,qd)治疗。
    • 芮晓秋; 倪斌; 郑艳辉; 陆梦兰; 李晨; 吴中繁
    • 摘要: 自2000年至2016年期间,中国共确诊了641例因摄食水产品(以鱼类、小龙虾为主)导致的横纹肌溶解[1]。而食用螃蟹(中华绒螯蟹)中毒诱发横纹肌溶解合并休克的研究非常有限,考虑与组胺中毒有一定的相关性[2]。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RM)是物理、化学或中毒性损伤等各种原因引起横纹肌细胞溶解、细胞内容物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疾病[3],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急性肾损伤(AKI),其发生率约为8%~20%[4]。
    • 孙彬; 高宇; 王雪; 孙琦; 商庆辉
    • 摘要: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替格瑞洛相互作用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可能性,为临床安全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4月前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PubMed、Springer、Embase、Vigibase数据库,同时使用瑞舒伐他汀和替格瑞洛出现横纹肌溶解的病例报道,并讨论两药相互作用可能机制,包括细胞色素P450(CYP3A4)同工酶、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多肽、对糖蛋白和葡萄糖醛酸结合。结果共检索病例12例,Vigibase检索5例。报告来自北美和欧洲5个国家。2例病例加用替格瑞洛前使用瑞舒伐他汀多年,未见任何不适。4例报告同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2例报告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导致肾功能不全。2例病例报告同时使用依折麦布,使瑞舒伐他汀AUC增加1.2倍。1例患者报告死亡,11例停用替格瑞洛和瑞舒伐他汀后,症状消退或消失。单独使用替格瑞洛可引起肾功能损害。两药联合瑞舒伐他汀肾脏排泄减少、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竞争转运体OATP1B1)胆汁排泄减少,导致横纹肌溶解发生。结论病例报告和合理机制支持替格瑞洛和瑞舒伐他汀相互作用发生横纹肌溶解可能性,尤其有附加风险因素的患者,提醒临床医生重视两药相互作用,两药联合使用时监测肾功能并且瑞舒伐他汀从小剂量5 mg开始使用。
    • 周明雪; 吴春波; 赵建荣; 孟彦; 石东英
    • 摘要: 横纹肌溶解(RM)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常因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不及时而延误治疗。在横纹肌细胞破坏过程中,过量的肌红蛋白等有毒成分的释放可导致急性肾损伤。RM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肾脏血管收缩、肾小管管型的形成及肌红蛋白的直接毒性作用,还可能存在其他机制共同作用。RM的治疗以药物及肾脏替代治疗为主,其中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治疗模式。目前,RM行肾脏替代的治疗模式及治疗时机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未来可针对标准治疗方法进行深入探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