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机器人系统

多机器人系统

多机器人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36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系统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3980354篇;相关期刊126种,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届中国智能机器人会议、2011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暨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及中国自动化学会五十周年会庆、第九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学术研讨会等;多机器人系统的相关文献由801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志刚、赵杰、臧希喆等。

多机器人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80354 占比:99.99%

总计:3980584篇

多机器人系统—发文趋势图

多机器人系统

-研究学者

  • 赵志刚
  • 赵杰
  • 臧希喆
  • 曹志强
  • 姜健
  • 王砚麟
  • 闫继宏
  • 周超
  • 杨宜民
  • 谭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群华; 林群煦; 张弓; 吴月玉; 杨根; 张雨航; 刘梦迪
    • 摘要: 多机器人系统相较于单机器人系统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大的工作空间、更灵活的作业方式,能完成更复杂的工作任务。针对多机器人协同焊接系统,研究采用双机器人和三机器人完成螺旋轨迹时,各机器人的关节运动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三机器人完成螺旋轨迹时间比双机器人短,且关节运动量减少;验证本文建立模型的正确性,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杨志军; 郑皓元; 丁洪伟
    • 摘要: 多机器人系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团体,为了实现机器人之间的高效合作,必须解决机器人之间的信息交互问题,提出将无线局域网的多机器人系统与轮询系统结合的MAC(multiple access control)协议。首先,研究MAC协议中PCF(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访问机制,建立轮询系统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多机器人集中式体系架构中,并对其数据传输方式进行分析;推导了门限、完全、限定K=1机器人系统信息传输的平均排队队长、时延、轮询周期的表达式;最后通过MATLAB及ROS系统对三种系统的理论值和仿真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多机器人系统的信息传递率随着到达率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综合对比实验结果,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门限服务系统在加速信息处理速率、改善系统性能方面比其他两种服务策略更加稳定;在机器人增加时,完全服务系统在信息处理速度上较其他两种服务更好。
    • 王雪琪; 赵文政; 刘银华; 杨玉芳; 李晓甜
    • 摘要: 在汽车行业制造流程快速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制造工艺自动开发技术获得学术与产业界的广泛重视。文章针对车身制造过程多机器人工位中自动化工艺路径的规划问题,提出基于智能化算法的多机器人系统动态碰撞检测与协调路径规划算法。尤其针对动态碰撞检测算法中存在的“隧道效应”导致的计算效率低和准确性不足问题,提出基于分级连续碰撞检测的GJK算法,实现机器人与机器人、机器人与车身之间的动态碰撞检测。最后,以搭载视觉传感器的多机器人检测工位为例开展案例应用与方法验证,说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为汽车行业数字化工艺路径自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刘鑫; 王忠; 秦明星
    • 摘要: 由于单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多机器人协同SLAM技术以较强的灵活性和鲁棒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且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海上搜救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多机器人协同SLAM是多机器人协同工作的核心及大范围复杂环境内及时获得场景感知信息的关键,能使多个机器人在协同工作时共同定位并构建任务空间地图,主要基于单机器人SLAM算法、多机器人系统架构、地图融合等技术实现。结合多机器人协同SLAM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当前主流的多机器人协同SLAM算法。从传感器的角度,将多机器人协同SLAM分为激光协同SLAM、视觉协同SLAM以及激光视觉融合协同SLAM三类,并对多机器人协同SLAM的架构选择、多机通信、相对位姿、地图融合和后端优化问题进行讨论,同时指出异构机器人协同、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SLAM是多机器人协同SLAM的未来发展趋势。
    • 陈奕梅; 沈建峰; 李柄棋
    • 摘要: 针对多机器人环境下时间弹性带(TEB)算法在动态避障时轨迹欠佳且速度输出不稳定的问题,将TEB算法和速度障碍(VO)法进行融合,提出了TEB-VO轨迹规划算法,对机器人临近动态障碍物的避障速度进行约束。之后,设计了一个自适应参数动态调节模块,对规划轨迹的离散间隔以及机器人允许的最大线速度进行动态调整,使得机器人的轨迹趋于平缓且速度输出更加合理。最后,基于机器人操作系统(ROS)与Turtlebot3机器人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轨迹规划和动态避障能力。
    • 霍耀彦; 李宗刚; 高溥
    • 摘要: 考虑到在多机器人巡逻任务中,待访问节点的重要程度存在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针对多数巡逻算法没有考虑节点重要程度的不同,导致所有节点的空闲时间趋于一致,从而造成重要节点访问频次不足、普通节点过度访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重要度的分布式巡逻策略以优化节点访问频率、降低全局平均空闲时间。机器人计算周围节点空闲时间与重要度,在线决策目标节点,估计到达目标节点的时刻,并且将访问目标与估计到达时刻告知附近的同伴;为了避免某些节点被过度访问,在边缘节点的被访问频率低于最小访问频率时提高边缘节点的重要度,使得机器人可以尽快访问该点。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机器人数量、环境变化、重要度等因素对机器人完成持续巡逻任务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要度大的节点被访问次数明显增加;在巡逻环境与机器人数量相同的前提下,该算法的异常值较少且平均空闲时间较小,多机器人持续巡逻性能表现较好。
    • 陶平; 邹成文; 王天瑞
    • 摘要: 多机器人进行协作操作任务时,其运动灵活性关系到协作系统的整体运动性能,反映了多机器人协调操作能力,对系统的协调运动规划十分重要。利用由3个机器人组成的协作系统,建立各机械臂的D-H运动学模型,通过蒙特卡罗法获得其协作空间;采用可操作度指标对系统的灵活性进行评价,建立协作系统灵活性表达的数学评价模型,应用MATLAB对多机器人协作的灵活性进行仿真分析,获得协作系统灵活性的可视化分布,通过分析协作空间内的灵活性分布情况,确定合适的协调操作空间,以保证多机器人协作系统在进行操作任务时的灵活性最优。
    • 熊乾程; 董晨; 洪祺瑜
    • 摘要: 智能工厂下的动态定制生产带来了原料供应的动态变化,需要更加灵活的供应解决方案,在此,我们考虑任务需求和运行距离等因素,建立一个以最大化供应问题收益为目标的智能工厂供应任务优化模型,将原料供应转化为一个多机器人任务分配问题的变体,提出一种多机器人协作的原料供应解决方案,基于贪婪选择策略,产生满足当前各任务要求的供应机器人划分;运用博弈论的纳什平衡概念为任务划分寻求平衡解,进一步提升分配质量.实验表明,所提出算法能够面对不同规模的供应任务,在保证分配质量的同时在极短的时间内给出供应分配方案.
    • 武星; 余文康; 楼佩煌; 楼航飞; 翟晶晶; 胡子寒
    • 摘要: 针对大质量、大尺寸、低刚度的异形大部件,采用多机器人的合作搬运方式具有显著的作业灵活性和工况适应性。研究了单目-双驱动、双目-双驱动、双目-多运动副全向等合作搬运导引控制构型,建立了多输入-多输出的运动控制模型;采用领航者-跟随者策略设计了协同路径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偏差转化预测控制+参数模糊调节的同构架构,以及模型预测控制+反演控制+参数强化学习的异构架构。最后,为进行导引控制实验开发了多机器人合作搬运原型系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构型、模型、架构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曾贺
    • 摘要: 在汽车行业制造流程快速向“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制造工艺自动开发技术获得学术与产业界的广泛重视。针对车身制造过程多机器人工位中自动化工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基于智能化算法的多机器人系统避障与协调规划算法。针对现有机械臂在复杂多障碍物环境中局部路径规划时间长的问题,提出改进的APF-RRT*的机器人避障方法,缩短算法的迭代次数以及路径的总长度,实现局部路径的优化,提高局部避障算法的搜索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