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唯识

唯识

唯识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1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中国哲学史、五台山研究、法音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等;唯识的相关文献由10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可为、周贵华、肖建原等。

唯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99.0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95%

总计:105篇

唯识—发文趋势图

唯识

-研究学者

  • 吴可为
  • 周贵华
  • 肖建原
  • 刘颜玲
  • 唐梦怡
  • 徐湘霖
  • 罗钧旻
  • 蒋立群
  • 袁宏禹
  • 许潇

唯识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谈锡永
    • 摘要: 作为宣说如来藏思想的大乘论典,《宝性论》对汉藏两传佛教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基于笔者对该论所作新译,从汉藏佛学比较研究的视角,从五大方面对与《宝性论》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笔者首先讨论了有关该论作者的不同说法,以及不同汉译本引发的宗派分歧,并基于《大乘起信论》和《宝性论》比较了汉藏两传佛教的如来藏见;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大乘止观架构和藏地不同传规的宗义学,对如来藏与唯识、中观两系教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论述.
    • 郑屹君
    • 摘要: 玄奘于贞观十九年(645)首开译场,显庆四年(659)译出《成唯识论》,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奘门如何推进对唯识学说的研习,本文以现存的大乘光《百法论疏》为中心对此进行了考察。本文主要分析“七、八识所缘境”和“前六识等无间缘”两个唯识学问题,通过比较大乘光《百法论疏》与《成唯识论》的义理差异,考察《成唯识论》译出之前的奘门唯识学说,展现了《成唯识论》译出之前的奘门思想图景。
    • 孟琢; 陈子昊
    • 摘要: 平等是章太炎学术思想的核心要义.太炎的平等思想经历了由荀学向庄学的发展历程,在以《齐物论释》为中心的齐物哲学中,他融贯庄学与唯识、华严之学,建立起由“真如心体”到“真如缘起”的形而上学体系,为平等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太炎的平等思想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在“两行”的思维方式中,体现出激进批判与历史主义的保守态度的融合,具有丰富多元的思想面貌.在“五四”的历史坐标中理解太炎的平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现实启示.
    • 甘伟
    • 摘要: 陈那在《观所缘缘论》中通过将经部的"带相"引入唯识理论中加以改造,确立了作为心识对象之"所缘缘"这一概念成立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缘和所缘.基于"唯识无境"的佛学立场,进一步辩破了"外所缘缘"论者的"极微论"、"和集论"、"和合论",认为上述三种观点均不满足"所缘缘"的条件.整个论证所采用的方式是因明三支比量,其过程贯穿"破异执——立自宗"的论证路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以"内所缘缘"作为心识的认识对象,从而阐扬其"唯识无境"的思想.陈那以"内色"为"所缘缘"正表达了唯识宗"境不离识"的深邃内涵,由于陈那从逻辑上规定了"所缘缘"的两个条件,创新"带相"理论,主张心识所带之行相具有表象的能动功能,因此开启了从"无相唯识"到"有相唯识"的转向.
    • 茅宇凡
    • 摘要: “行相(ākāra)”一词在梵文文献中一般有较稳定的两种用法:其一,指事物的“形状(或相貌)”;其二,指抽象意义上的“品类(方式)”。在世亲《阿毗达磨俱舍论》中“行相”被定义为诸心、心所认取对象的一种方式。这些定义与唯识派,特别是世亲的著作,对“行相”一词的使用相容。在《三十颂》中,执受是阿赖耶识的“行相”;它就是我等及法等分别的习气,但由于潜藏细微,所以其“行相”不可知。在识转变中,六识的“行相”显现为种种品类的“我”“法”实体的“形象”。在《三性颂》中,“行相”及其同义词“形象(ākr.ti)”被使用在幻象的比喻中。分别(能遍计)作用,也就是依他起性,被比作魔术师变出的“大象形象”;所分别(所遍计)的事物,也就是遍计所执性,被比作大象实体。当分别作用发生时,认识就显现出种种品类的实体“形象”以及主-客二元性;这个过程就是遍计所执。《摄大乘论》将这个过程称为“由[行]相使依他起成所遍计”;并且进一步将有关“行相”的过程解释为缘名取相、生起世俗言说、增益实在对象等步骤。可见,“行相”的意义统摄了分别、所分别两面;换言之,世亲的三性论是视依他起性与遍计所执性为一体。
    • 许潇
    • 摘要: 英藏敦煌文献S.2313,在黄永武主编的《敦煌宝藏》中题为《三界断惑图》,而《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收录了S.2313的一部分,题为《三界图》。从内容、时间以及人物关系上考证,英藏敦煌文献S.2313应是《宋高僧传·梁京兆西明寺慧则传》和《智证大师请来目录》中所记载的《三界图》之一部分,其作者为唐末西明寺慧则律师。它一方面可以看作是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毗昙学仅存的著作,另一方面属于圆测之后唯识西明系的重要文献。其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圆测的佛学思想,将大乘唯识学和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毗昙学融合、互证,颇具特色。《三界图》作为魏晋南北朝以后毗昙学仅存之作,有助于了解毗昙学在唐代的发展及其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龚晓康; 杨荔薇
    • 摘要: 佛教以缘起性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物理时间离不开事物的运动,其中并无时间实体的存在.唯识学进而把物理时间还原为心识的功能,认为现象世界不过是众生心识的变现,时间是依于色法(物理现象)与心、心所法(心理现象)假立的表象形式.凡夫因为无明障蔽的原因,虚妄地以为时间具有实体的性质或者有超时间实体的存在;圣者破除了对于实体的执着,不再为时间幻相所束缚.就此而言,佛教时间观并非纯粹的思辨问题,而是关乎心性超越之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