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105篇;相关期刊547种,包括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学术研讨会等;中国哲学史的相关文献由106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岱年、柴文华、任继愈等。

中国哲学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9 占比:29.6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3105 占比:70.26%

总计:4419篇

中国哲学史—发文趋势图

中国哲学史

-研究学者

  • 张岱年
  • 柴文华
  • 任继愈
  • 陈来
  • 方立天
  • 田文军
  • 葛荣晋
  • 杜运辉
  • 冯友兰
  • 宋志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晓冰
    • 摘要: “中国哲学史”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二年级哲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充分考虑学情、深入剖析学科特点之后,西电的哲学史课程提出“史”与“思”相结合的教学创新设计思路,既注重哲学史的发展脉络梳理,同时关照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提炼,将低阶认知逐步过渡到高阶认知,在扩展学生哲学史知识的同时,注重哲学思辨能力的提升。这一创新理念旨在探索实践“新文科”的教育方针,自觉立足于理工科高校的具体场域,来探索人文与科技的结合点、古典与现代的交汇处。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训练哲学思维能力,培养其基于系统理论学习基础之上的个人品格之提升与家国民族之认同。
    • 柴文华
    • 摘要: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诞生已百年有余,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出现是中国学术走向现代的必然,它不仅难以被消解,而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生存依据来自“恍惚”的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明朗”的中国近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任何一种书写范式都是长短互见。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书写走向了“自己写”和“写自己”,更接近原生态的中国哲学。在当下诸多的中国哲学史建构方案中,传统原典和现代视域的结合依然是较佳的选择。
    • 余治平
    • 摘要: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李存山研究员指出,从董仲舒开始,儒家人性论有了明确的性、情之分,并以阴阳论性情。义出于性之善,利出于情之贪,“以义制利”即是“以性节情”。其“性三品”说在由汉至唐乃至宋初的人性论史上占有主流地位,但直至宋代新道学兴起,才被张载、二程“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之说所取代。这无疑都是能够在董学界引起共鸣的学术论点。
    • 张任之
    • 摘要: 陈少明教授在《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1)一书中鲜明地提出了“做中国哲学”的口号。按其自陈,这个口号首先是对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界的一个反思和吁请,即一方面要有别于只述不作的哲学史论述,这种中国哲学史的论述源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哲学影响下、以某种西方哲学的框架来重构中国古代思想;另一方面是要“做”出中国哲学自身的特色,这在根本上意味着中国特有的思想经验与思想品格在今天重新生发出其特别的意义,是为别开生面。
    • 郑泽绵
    • 摘要: 我一直很关注陈少明教授的作品,例如其分析孟子思想的那篇《仁义之间》,就是我在讲中国哲学史的时候特别喜欢引用、以启发学生讨论的参考材料。后来又读到陈教授的一系列文章:解惑、明耻、问乐、释忧,对道德经验所做的描述精微细致。陈教授近年的一系列文章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如对《兰亭序》作为一件经典世界的传承之物的分析、道器形而上学的提出,等等。陈教授具有明确的哲学方法论自觉,他开创了一种研究范式——对经典世界的观赏。
    • 陈来
    • 摘要: 熊十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哲学论述,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而言,具有与同时期通史著作同等重要的意义。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总体研究,不仅要关注各部《中国哲学史》的撰写及经验,也要关注熊十力这样的哲学家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以开辟中国哲学史总体理解和论述分析的多样化把握。熊十力在《十力语要》《读经示要》等书中广泛谈及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他的这些论述,无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不比同时期中国哲学史教科书的论述逊色。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有一个自己的体系,只是这一体系并未集中地呈现出来,而是散见于其著作之中,需要加以整理和研究。熊十力认为,近代以来,国人以西方哲学为标准,以科学方法看哲学,已经完全忽视了中国哲学的“究极意思”和“独至理境”,对中国哲学的终极智慧已不了解,也不求解,这一点必须加以根本改变。熊十力对中国哲学史的诸论述,称得上是体大思精,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哲学终极智慧的理解也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做全面的梳理研究。
    • 陈来
    • 摘要: 谈到20世纪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立,一般都以“中国哲学史”为名的大学教科书为主要依据,这是符合学科发展历史的。具体说来,多以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为代表。特别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取代了胡适著作的地位之后,其成为学界公认的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熟的标志。
    • 吴根友
    • 摘要: 简洁地说,狭义的中国哲学研究大体上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中国哲学史料整理与研究,其主要内容是哲学史的史料整理、注疏、解读工作;二是中国哲学史上重要思想家思想的解读、阐发、评论、评注工作。在此两项工作基础之上,狭义的中国哲学研究当然也包含着哲学创新的工作,只是这种思想创新工作是高阶的研究,并非人人都需要达此境界。本文仅以笔者对清代哲学,特别是乾嘉哲学研究的心得为基础,尝试将“人文实证主义”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 柴文华; 张收
    • 摘要: 冯友兰在“三史”及《新原道》中,全面而系统地阐释了董仲舒哲学。冯友兰对董仲舒哲学的研究是动态的:在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初创期,冯友兰以西方哲学为框架系统地梳理董仲舒哲学,构建起董仲舒哲学的现代形态;在《新原道》和《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以“新理学”的视域考察董仲舒哲学,使其“内圣”和“外王”两方面都得以彰显;冯友兰晚年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为诠释框架,对董仲舒哲学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探究冯友兰不同时期对董仲舒哲学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和客观评价董仲舒哲学、把握冯友兰的哲学史思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丁耘
    • 摘要: 《道体学引论》(简称《引论》)问世以来,最大的思想挑战来自心性哲学。心性与道体之间的紧张是本质性的,可带出哲学问题的整体。心性现象学的缺陷在于把“性”看作“心”的本质,看作纯粹现象学中“本质看”步骤的相关项,不甚顾及“性”在中国哲学史、“本质”在西方哲学史中的复杂意涵。本文拟从近代哲学入手清理这一问题。从近代哲学史看,与“道体与心性”最相应的是斯宾诺莎的实体与莱布尼兹的单子。本文将通过重新梳理两家之学,探索心性与道体之间的难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