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劳动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4058篇,主要集中在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经济计划与管理、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5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0229篇;相关期刊870种,包括中国工运、四川劳动保障、工会信息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决策论坛——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第2届(2012)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年会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学术研讨会、2011基于互联网的商业管理学术会议(WBM2011)等;和谐劳动关系的相关文献由3065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张建国、钮友宁等。
和谐劳动关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229篇
占比:83.29%
总计:24287篇
和谐劳动关系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张建国
- 钮友宁
- 郭军
- 胡磊
-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编辑部
- 本刊记者
- 申泰州
- 董柏云
- 赵健杰
- 冯力
- 刘业林
- 张伟
- 本刊通讯员
- 司志通
- 廖巧玲
- 张立新
- 张鸣起
- 徐志良
- 王玉普
- 吕景春
- 曹海英
- 李嘉娜
- 李静
- 王伟
- 王志红
- 王洋
- 刘金祥
- 吴明福
- 本刊评论员
- 李军
- 李颖
- 杨军
- 梁伟军
- 涂永前
- 王宏
- 王汝
- 王霞
- 翟剑
- 许晓军
- 谭泓
- 赵永智
- 郝晶
- 陈豪
- 傅乔成
- 刘剑
- 刘君
- 刘学民
- 刘进才
- 卢纯佶
-
-
贾盈荣;
代丹欣
-
-
摘要:
快递行业集体协商是维护快递员劳动权益、构建快递行业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西安市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快递行业集体协商工作成效,但在行业工会代表性、独立性、凝聚力、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不足,行业工会机构设置行政化、独立开展工作能力有限、行业集体协商不深入和法律支撑不明确是原因所在。加强快递行业集体协商工作,工会组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增强行业集体协商的政治性;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行业集体协商的先进性;坚守初心,增强行业集体协商的群众性;协调各方,突出行业集体协商的权威性;精细分类,注重行业集体协商质效评估精细化,突出行业集体协商的专业性。
-
-
曾凉雄
-
-
摘要:
2021年,遂宁市安居区人社局紧紧围绕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和谐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法行政,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对标竞进、“重强抓”“排整提”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安居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发展,在各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
-
-
张志元;
侯培莹
-
-
摘要:
劳动关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风向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马克思关于劳动关系的一般论述中汲取理论支撑,从我国劳动关系演进的制度化与常态化进程中借鉴有益经验,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参考。研究认为,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我国劳动关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是我国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和新型就业形态的涌现给劳动关系治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失衡以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进程。研究建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应始终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大力激发公有制经济活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新时代工会组织建设。
-
-
王婷婷;
王兰
-
-
摘要:
近日,在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暨优质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绵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荣获“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荣誉称号。近年来,绵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规范仲裁、高效仲裁、阳光仲裁”为目标,突出和谐劳动关系中心,持续加强仲裁院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不断提升。
-
-
汪姣钰
-
-
摘要: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到2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一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7小时,按一周5天计算,已超出国家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度。无论是202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超时加班典型案例,还是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今年3月15日起开展的持续两个月的聚焦重点行业企业工时和休息休假权益维护集中排查整治,都对职工合法权益给予高度重视,营造和谐劳动关系。
-
-
熊东
-
-
摘要:
2021年,遂宁市安居区人社局提高政治站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法行政,紧紧围绕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和谐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工作,努力提升干部工作作风、服务水平,筑牢民生底线,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
-
高丽红
-
-
摘要:
国有企业是中国内部比较特殊的一类企业模式,其自出现开始即在社会发展当中发挥了很大的效用。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匹配时代步伐,国有企业也开始进行相应的改革。而国有企业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单位,自然在社会劳动关系的构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效用。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经济的主要支撑。以此作为背景,文章对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路径进行探析,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提供助力,希望能够为相关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优化提供相应的参考。
-
-
唐鑛;
张莹莹
-
-
摘要:
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指数作为量化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测量工具,是当前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基于新时代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特征,结合战略劳动关系管理理论,以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情况为依据,构建了以“合法”为深层根据的基础性和以“合情”“合理”为核心所指的提升性两个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指数,并区分了预警型、良好型、和谐型劳动关系治理指数概念化结果。研究建议,可以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治理自评自测、不同企业劳动关系治理的分类和比较、企业劳动关系治理的长期追踪与未来预测等方面运用该指数,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
-
查萱琪;
胡恩华;
单红梅;
王颖
-
-
摘要:
立足中国工会改革实践,通过采集1949~2020年间《人民日报》的工会新闻报道和相关期刊文献,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出中国工会的制度逻辑构成,并从制度逻辑的互动和演化来剖析中国工会改革过程中的本土特征和内在运行规律。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工会具有社会治理逻辑、员工服务逻辑和企业管理逻辑三重逻辑,且其在目标导向、行动基础、合法性和人性假设上存在差异;社会治理逻辑、员工服务逻辑和企业管理逻辑贯穿中国工会改革的全过程,共同推动工会改革历经社会治理逻辑的主导→社会治理逻辑与员工服务逻辑的竞争→三重制度逻辑的平衡融合3个阶段,且呈现出复杂性、动态性的演化特征;中国工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存在制度惯性的约束,导致其内部逻辑的演变始终滞后于外部制度环境变化。
-
-
杜连峰
-
-
摘要:
互联网技术进步促进数字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发展,形成多元化、平台化的灵活就业新形态。同时,全球化资本修复与弹性积累的发展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关系转型,这给和谐劳动关系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全球化格局与历史演进两方面建构的劳动关系的治理框架与分析模型,明确了新就业形态下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的核心是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辩证发展,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的深化与社保制度的健全,工会与政府是治理保障,劳资均衡和谐是治理效果。要变革新就业形态下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之道,需要定位国家发展战略与建构数字经济合作框架,深化人力资本与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企业更新和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双重监察机制,政府拓宽劳动关系法治化路径、促进劳动者赋权与权利意识觉醒,营造劳动关系可协调、可谈判的社会环境等。
-
-
-
李贝
- 《第2届(2012)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年会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和谐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在确保公平的状态下,达成合理的劳动条件与劳动标准,确保经济、民主和发展权利得以顺利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各自需求的一种共赢的平衡状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建路桥建设公司在劳动合同、员工满意度、员工参与以及协商机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中建路桥建设公司应在劳动标准体系中,主张人性化的合同、良好的培训体系以及职业发展规划的建立;在员工生活方面,家访制度、丰富的业余生活、员工意见的采纳以及EAP平台的建立,提高员工的生活品质;在企业工会方面,主张明确工会职责,转变工会职能,积极发挥工会的纽带作用;在三方协商机制中,主张民主确定三方平等地位,积极开展培训,落实三方协商内容;在企业绩效工资中制度方面,主张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合理分配绩效工资,用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双方共赢.
-
-
-
刘金祥
- 《2007年城市安全与和谐法制建设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劳资矛盾进一步加剧,劳动关系不和谐已成企业上要矛盾,劳动争议案件激增。上海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以劳动争议为例,2006年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收到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28689件,涉及劳动者人数39281人,争议人数与2005年相比增长31﹪。因此,尽快构建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上海城市安全建设,推动上海经济的发展,为上海构建安全与和谐法制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
- 《2007年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和谐劳动关系是劳资双方履行彼此的责任和义务,相互合作,从而达到的一种稳定有序的均衡状态.本文借用经济学中无差异曲线对劳动关系和谐水平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态度和行为形成了无差异曲线的横轴与纵轴,两者的叠加代表了劳动关系的和谐水平;企业对员工利益的满足能力类似于预算线,它取决于企业资源和投入意愿;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切点位置即为员工精神和物质利益的最优组合.和谐劳动关系无差异曲线模型揭示了影响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水平的三大因素:企业的资源、投入意愿以及企业对员工的精神和物质利益组合的优化程度.为此,本文提出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提高的两大思路:以社会责任为导向,追求企业良性发展;改革工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