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肌
呼吸肌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3年内共计48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4030篇;相关期刊269种,包括体育师友、游泳、护士进修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届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暨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护理学杂志》创刊20周年庆典暨全国护理学术交流会等;呼吸肌的相关文献由89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志平、纪树国、刘枢晓等。
呼吸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4030篇
占比:99.29%
总计:54417篇
呼吸肌
-研究学者
- 李志平
- 纪树国
- 刘枢晓
- 周玉兰
- 孟飞
- 沈东凯
- 王一轩
- 石岩
- 蔡茂林
- 许未晴
- 高和
- 蔡映云
- 钮善福
- 何明军
- 刘凤娟
- 刘永连
- 刘翱
- 宗建平
- 张惠荣
- 徐凤平
- 李丕丁
- 王兴旗
- 王晓玲
- 米继民
- 罗炎杰
- 罗英梅
- 罗远明
- 谢灿茂
- 郭禹标
- 高玉磊
- 黄建强
- 黄艺聪
- 丁增辉
- 丁洁
- 代树程
- 何子军
- 何敬堂
- 刘悦
- 刘永祥
- 刘海涛
- 刘雯
- 史振英
- 周旭
- 唐可京
- 唐文祥
- 姚志明
- 姚晓黎
- 孙圣华
- 孙怡宁
- 孙明
-
-
王曾礼
-
-
摘要:
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不容易治愈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当病情发展至一定阶段,患者常常感到气短,稍一活动就会上气不接下气,呼吸非常吃力,这是因为肺气肿患者的气道变得狭窄,阻力增加,肺泡弹力纤维因长期的炎症而被破坏,弹性降低,加之呼吸肌(主要是膈肌)功能降低,从而引起身体缺氧及二氧化碳在体内潴留,呼吸做功增加。
-
-
张婷婷
-
-
摘要:
课题意义及研究背景首先介绍一下研究的意义及背景。我的题目是智能吸痰技术,主要介绍气动吸痰技术研究的现状及新进展。正常人的痰液是怎么排出来的呢?主要是通过咳嗽,咳嗽的动作主要分为这4个步骤(见图1):外界物体刺激呼吸道;这时候呼吸肌进行收缩、深度吸气;之后声门关闭,肋间肌、膈肌共同收缩;然后声门轻松打开,体内空气迅速排出,从而实现咳嗽的过程。
-
-
王昱渊;
李金武;
张妍;
沙莎;
王珺楠
-
-
摘要:
肌营养不良症(MD)主要损害骨骼肌,也可累及心肌以及呼吸肌细胞,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表现。对于此种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的疗法,多数治疗仍以对症治疗为主。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心脏移植技术,近年被发现可能使患者受益。对于该病,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产前诊断,重在预防。本文将1例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致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及资料,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概括总结。
-
-
王玫懿(译);
DaSilva K;
张长杰(译)
-
-
摘要:
高强度间歇运动(HIIE)作为一种有效提高耐力的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这种训练方法最近与气流限制面罩(ARM)相结合,通过增加外部呼吸阻力来增加呼吸肌的工作。该项研究评估了佩戴气流限制面罩对血氧饱和度、心率、血液pH值、血浆乳酸浓度、呼吸困难、感觉运动评分(P-RPE)以及TEA的影响。受试者为14名健康男性,他们接受了两次高强度间歇运动,包括以90%HRmax进行的4分钟运动,恢复期为3分钟,共重复4次运动。
-
-
彭祝丁;
吕婷敏;
谈杰超;
李集源;
张奕文;
陈汉文
-
-
摘要:
患者,男,42岁,165 cm, 55 kg, 因“颈部外伤伴疼痛、呼吸喘憋3 h”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四肢肌无力,2年前症状加重,双下肢无法站立,吞咽、进食困难,呼吸稍费力。肌电图提示:上下肢多发周围神经运动纤维混合性损伤(上肢较下肢损伤程度重),四肢肌肉广泛性神经性损害。临床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 MND)。目前平静状态下呼吸费力,稍活动后喘憋明显,需间断使用家用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
-
-
张培水;
刘晓民;
李相生;
尤霄汉;
方红;
代美;
田盼盼;
郭伟
-
-
摘要:
目的探讨多种呼吸模式训练对部分呼吸肌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清华大学航院某班30人,并随机分成试验组20人、对照组10人。试验组每天进行30 min的多模态呼吸训练,即通过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HP呼吸、卷腹、仰卧抬腿等模式相结合的呼吸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训练,共干预8周。试验前后,采用核磁共振(MRI)对膈肌、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多裂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进行扫描,测定相应的厚度或纵横径大小。结果经过8周的呼吸训练,膈肌厚度和腰方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较试验前均有增加(P<0.05)。结论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性的提高膈肌、腰方肌和腹壁肌肉大小,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对提高身体核心区的力量与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
-
-
周培培
-
-
摘要:
天气炎热,经常佩戴口罩有些人会感到胸闷憋气,这是呼吸肌力量减弱,面对外界低气压而出现的缺氧状态。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个“口罩抗阻呼吸法”,有助于锻炼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增加体内氧含量,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1.平静式:腹式深呼吸6次。2.阶梯下式:深吸一口气,分3次阶段性呼出,锻炼6次。
-
-
缪琴;
黄娜;
陈哲
-
-
摘要:
目的:评价老年住院患者呼吸肌力量与肢体肌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7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43名男性和27名女性)。肢体肌的评估包括肢体肌量、肌力及肌功能。肌量评估使用生物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量后计算四肢肌容积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 lemassindex, ASMI)。肢体肌力及肢体功能评估通过握力(handgrips trength,HGS)、平常步速(usualgaitspeed,UGS)、5次起坐实验(fivetimessittostandtest,FTSST)进行评估。呼吸肌力量通过肺功能测试中的最大吸气压(maximalinspiratorypressure,MIP)、最大呼气压(maximal expiratory pressure,MEP)及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评估。使用Sp ea r m a 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呼吸肌和肢体肌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MIP与ASMI、UGS呈正相关(r=0.346、0.332,均P<0.01),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264、0.2 7 3,均P <0.0 5),与年龄呈负相关(r=-0.2 5 2, P <0.0 5)。M E P与A S M I、 H G S、 U G S均呈正相关(r=0.357、0.324、0.330,均P<0.01)。PEF与ASMI、HGS、UGS均呈正相关(r=0.334、0.334、0.346,均P<0.01)。在调整年龄后,以MIP、 MEP、PEF为因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均为其独立影响因素(分别β=0.319、0.314、0.318,均P<0.01);另外,ASMI为MIP的独立预测因素(β=0.275,P<0.05)。结论:呼吸肌力量与四肢骨骼肌质量相关,其中吸气肌力量与四肢骨骼肌质量显著相关;呼吸肌力量与以步速为评估方式的肢体肌功能呈显著相关。
-
-
王修敏;
张洪宇;
周康;
夏清
-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病人平静呼吸和最大用力呼吸时呼吸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为脑卒中恢复期病人呼吸肌功能评估与训练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5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21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2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平静呼吸和最大用力呼吸时胸锁乳突肌、胸骨旁肋间肌、膈肌、腹直肌的sEMG信号,记录均方根值(RMS)。结果平静呼吸时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病人的胸骨旁肋间肌RMS值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用力呼吸时,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病人的胸骨旁肋间肌、两侧胸锁乳突肌、膈肌与腹直肌的RMS值明显低于健康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病人的呼吸肌收缩功能下降,呼吸肌表面肌电可作为脑卒中偏瘫病人呼吸肌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价指标。
-
-
-
林青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届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暨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
| 2014年
-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呈气流受限部分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肺部疾病.由于病情反复性发作、通气进行性下降,其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运动耐力下降,使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水平,减少COPD急性加重的次数以及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和活动耐力.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有: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全身呼吸操练习、人工呼吸阻力训练、经络锻炼呼吸操干预方法等.大量的研究数据强有力的证明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的有效锻炼后,提高了日常生活耐力(肺功能、6min步行实验)和生活质量、加强了心理-社会应对能力.然而并非所有COPD患者都适应进行呼吸肌锻炼,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合理呼吸锻炼方式的选择及疗程是下一步进行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
-
裴新军;
陆云霞;
张连东;
谭美春;
施巍
- 《2017*杭州*整合急救医学大会、2017年第32届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江浙沪中医急症/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第八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国际学术周中西医结合急救论坛》
-
摘要: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肌疲劳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9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六君子汤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六君子汤加减煎服.观察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吸气压(MIP). 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2组FEV1%、FEV1/FVC%、MIP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EV1%、MIP、FEV1/FVC%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FVC%、MIP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EV1%、FEV1/FVC%、MIP变化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六君子汤能有效缓解COPD患者呼吸肌疲劳,改善肺通气功能,对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
-
王思远;
王培建
- 《2017中国(惠州)第三届国际养生大会》
-
摘要:
目的:探索健康男性在强度递增的踏车运动中呼吸肌(胸锁乳突肌)、原动肌(股四头肌)和非原动肌(肱二头肌)血流量变化的趋势,为临床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8名健康男性进行强度递增的心肺耐力测试(cardiopulmonary endurancetest,CPET),同时监测胸锁乳突肌、股四头肌、肱二头肌的血流量变化. 结果:股四头肌血流量(Bloodvolume,BV)在运动开始后呈现上升趋势,△BV=0.51±0.39(p=0.04),在运动强度达到81.8%VO2max(1740.38±255.93mL·min-1)出现拐点并持续下降直至运动终止△BV=-0.39±0.42(p=0.03);胸锁乳突肌在运动开始后至拐点前血流量无显著变化△BV=0.14±0.41(p=0.52),在运动强度达到71.9%VO2max(1521.25±245.48mL·min-1)拐点后血流量快速上升直至运动终止△BV=0.61±0.62(p<0.01);肱二头肌血流量在运动开始即下降,在运动强度达到37.1%VO2max(837.25±223.57mL·min-1,△BV=-0.08±0.10(p=0.036)拐点后至运动终止血流量无显著变化△BV=-0.11±0.09(p=0.06). 结论:健康个体在进行运动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机体对不同肌肉的血流量进行了多次分配.
-
-
-
梅翠红
- 《《护理学杂志》创刊20周年庆典暨全国护理学术交流会》
| 2005年
-
摘要:
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指重症肌无力患者本身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当引起呼吸肌无力所致的严重呼吸困难状态.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文献报道,重症肌无力患者由于呼吸肌代偿能力弱而出现通气不足,肺活量受限,容量减轻.同时重症肌无力危象发作时吞咽功能也受限,影响机体的营养供给.本文收治30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本文通过为患者提供各种支持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了危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