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肺疾病,阻塞性

肺疾病,阻塞性

肺疾病,阻塞性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1年内共计57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3篇、专利文献476933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河北中医、医学临床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 肺疾病,阻塞性的相关文献由1694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婉贞、张珍祥、徐永健等。

肺疾病,阻塞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3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476933 占比:99.88%

总计:477506篇

肺疾病,阻塞性—发文趋势图

肺疾病,阻塞性

-研究学者

  • 姚婉贞
  • 张珍祥
  • 徐永健
  • 王辰
  • 何权瀛
  • 陈平
  • 倪望
  • 赵鸣武
  • 冯恩志
  • 杨生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瑞; 金蓉; 邵光花; 李丽丽; 刘冬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矫正年龄1岁前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潮气肺功能临床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BPD早产儿73例为观察组,根据BPD严重程度分为Ⅰ级41例(A组),Ⅱ、Ⅲ级32例(B组),并选取同期住院且胎龄、体重相当的非BPD早产儿45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3组患儿矫正1、6、12月龄时潮气肺功能参数包括达峰时间比(tPF%tE)、达峰容积比(VPF%VE)、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吸呼比(TI/TE)及25%、50%、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TEF50、TEF75)的差异.结果 矫正年龄、组别均对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tPF%tE、VPF%VE、RR、TEF50、TEF25有显著影响(F矫正年龄=28.61~164.05,F组别=8.01~14.30,P<0.05),矫正年龄与组别间无交互作用;3组患儿tPF%tE、VPF%VE、VT、TEF75、TEF50、TEF25、MV参数在矫正6、12月时较矫正1月龄时水平明显升高,RR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矫正年龄=28.61~280.45,P<0.05);矫正1、6月龄时,A组和B组tPF%tE、VPF%VE、TEF50、TEF25参数明显低于C组,RR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4~11.39,P<0.05);矫正12月龄时,仅B组tPF%tE、VPF%VE、TEF50、TEF25参数低于C组,RR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0~4.58,P<0.05).结论 BPD患儿矫正年龄1岁内潮气肺功能存在阻塞性改变,且BPD程度越重,阻塞越明显.
    • 李瑞; 金蓉; 邵光花; 李丽丽; 刘冬云
    • 摘要: 目的探讨矫正年龄1岁前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潮气肺功能临床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BPD早产儿73例为观察组,根据BPD严重程度分为Ⅰ级41例(A组),Ⅱ、Ⅲ级32例(B组),并选取同期住院且胎龄、体重相当的非BPD早产儿45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3组患儿矫正1、6、12月龄时潮气肺功能参数包括达峰时间比(tPF%tE)、达峰容积比(VPF%VE)、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吸呼比(TI/TE)及25%、50%、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TEF50、TEF75)的差异。结果矫正年龄、组别均对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tPF%tE、VPF%VE、RR、TEF50、TEF25有显著影响(F矫正年龄=28.61~164.05,F组别=8.01~14.30,P<0.05),矫正年龄与组别间无交互作用;3组患儿tPF%tE、VPF%VE、VT、TEF75、TEF50、TEF25、MV参数在矫正6、12月时较矫正1月龄时水平明显升高,RR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矫正年龄=28.61~280.45,P<0.05);矫正1、6月龄时,A组和B组tPF%tE、VPF%VE、TEF50、TEF25参数明显低于C组,RR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4~11.39,P<0.05);矫正12月龄时,仅B组tPF%tE、VPF%VE、TEF50、TEF25参数低于C组,RR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0~4.58,P<0.05)。结论BPD患儿矫正年龄1岁内潮气肺功能存在阻塞性改变,且BPD程度越重,阻塞越明显。
    • 文富强
    • 摘要: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治疗中,国际指南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的推荐依据临床证据积累而不断更新,经过从"争议"到"肯定"的认识深入过程,直到最新指南中的ICS推荐策略:考虑到临床特征将患者分为呼吸困难和急性加重两类来进行治疗方案调整,对前一年急性加重发生较频繁患者,结合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推荐相应的含ICS的个体化给药.
    • 刘晓曼; 胡秀娟; 国莉莉; 康孟杰
    • 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中SXX模式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指标、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通气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SXX模式,对照组给予ST模式。比较2组治疗后呼吸力学、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pH值、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中SXX模式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稳定呼吸频率、降低二氧化碳潴留、促进肺功能恢复方面优于ST模式,有利于实现最佳通气效果。
    • 赵文彦; 邓丽; 沈其霖
    • 摘要: 李孔定老师结合肺脏生理病理特点,根据"治肺需活血"理论,阐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机具有"正虚邪实,肺气不和""血脉不利,血瘀肺络""血脉瘀则肺病益甚,累及心脾肾"的特点.COPD稳定期肺气虚兼血瘀证(初期)的病机为肺气不足,血脉不畅,表现为外邪侵袭,肺脏气机不利,血脉壅滞,治宜畅气机,利血脉;肺肾气虚、肺脾气虚兼血瘀证(中、后期)的病机为肺病多瘀,累及心、脾、肾,表现为血脉瘀阻,脾肾气虚,治宜通血脉,化血瘀,温脾肾.通利血脉、活血化瘀贯穿COPD稳定期治疗全过程,从"治肺需活血"理论分析COPD稳定期,能清晰概括和阐述其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崔娜娟; 王蓓蓓
    •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病情呈进行性进展、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等特点.稳定期COPD病机特点为虚实兼见,互为因果,病理因素包括痰浊、瘀血,病位首先在肺,可随病情发展扩散至脾胃与肾.从脾胃论治稳定期COPD,调补中焦,有助于维护脾胃功能,确保气血运行通畅,保证卫气、宗气充实,同时还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心理状况,减少病情复发,改善临床预后.
    • 林巧梅; 袁益明
    • 摘要: 免疫衰老是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免疫功能失调.在衰老进程中,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功能显著下降,而固有免疫系统代偿性增强,导致全身轻度持续的炎症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特征为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通常是进行性的,与气道和肺部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免疫衰老可能与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了解免疫衰老可为慢阻肺治疗提供新的策略,现就免疫衰老及其与慢阻肺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概述.
    • 王猛; 唐志宇; 左玲; 孔玉琴; 沈梦玥; 秦先兵
    • 摘要: 目的 观察越婢加半夏汤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痰热郁肺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西医组2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中医组20例予越婢加半夏汤治疗,中西医结合组20例予西医常规+越婢加半夏汤治疗.3组均治疗10 d.比较3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比较3组安全性.结果 3组治疗后CAT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咳嗽评分低于西医组、中医组(P<0.05).3组治疗后mMR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P<0.05).3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痰黄黏稠、口渴评分均低于西医组、中医组(P<0.05).西医组总有效率88.2%(15/17),中医组总有效率90.9%(10/11),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4.4%(17/18),中西医结合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西医组、中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ERK水平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西医组治疗后心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中医组治疗后呼吸频率、舒张压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越婢加半夏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痰热郁肺型AE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缓解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ERK、NF-κB表达水平、改善炎性反应有关.
    • 翟春苗; 李强; 王国栋; 石占利
    • 摘要: 目的 观察督灸配合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呼吸功能及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口服养肺益肾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督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各项指标[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I)、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及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分、mMRC、CAT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及血清IFN-γ、IL-4水平均显著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和血清IFN-γ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分、mMRC、CAT评分、各项肺功能指标及血清IFN-γ、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督灸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COPD稳定期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免疫平衡.
    • 刘晓曼; 胡秀娟; 国莉莉; 康孟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中SXX模式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指标、肺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通气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SXX模式,对照组给予ST模式.比较2组治疗后呼吸力学、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pH值、氧分 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潮气量增加,呼吸频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P<0.01).2组治疗前后每分通气量、吸气/呼吸周期时间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中SXX模式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在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稳定呼吸频率、降低二氧化碳潴留、促进肺功能恢复方面优于ST模式,有利于实现最佳通气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