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投药,吸入

投药,吸入

投药,吸入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1年内共计23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篇、专利文献9610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河北中医、医学临床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等; 投药,吸入的相关文献由66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罗、王成硕、冯志兰等。

投药,吸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1 占比:2.35%

专利文献>

论文:9610 占比:97.65%

总计:9841篇

投药,吸入—发文趋势图

投药,吸入

-研究学者

  • 张罗
  • 王成硕
  • 冯志兰
  • 叶京英
  • 廖俊喆
  • 文卫平
  • 李彦如
  • 李莉
  • 李进让
  • 林爱俊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霞; 尹凤先; 范明鑫; 刘亚男; 张永祥
    • 摘要: 目的 评估分级诊疗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技术、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门诊就诊的187例哮喘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社区管理组(管理组,94例)及对照组(93例).管理组由社区或一级医院医生对患者进行强化教育管理及督导治疗,对照组在我院门诊随访.管理1年,比较两组患者吸人糖皮质激素(ICS)依从性、吸人ICS技术、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哮喘控制(ACT)评分、简略生命质量评分(miniAQLQ)、肺功能、1年内急性加重的次数、出现第1次急性加重距入组时间的差异.结果 管理1年后,管理组较对照组吸人ICS依从性好[80.85%(76/94)比51.61%(48/93),X2=2.834,P=0.02];吸入ICS技术评分[(6.47±1.28)比(4.05±1.37)分,t=2.241,P=0.04]提高,应用吸人ICS各环节正确率比较:吸入药物前呼气[94.68%(89/94)比56.98%(53/93),x2=4.436,P=0.01]、吸气[90.43%(85/94)比68.82%(64/93),X2=2.943,P=0.04]、吸气后屏气[89.36%(84/94)比58.06%(54/93),X2=4.098,P=0.02]、吸入药物后漱口[92.55%(87/94)比65.59%(61/93),x2=2.876,P=0.04]正确率,管理组均较对照组高;对疾病认知情况比较:正确认知慢性炎性本质[70.21%(66/94)比44.08%(41/93),x2=2.673,P=0.02],知晓诱发因素[85.10% (80/94)比56.99% (53/93),x2=2.760,P=0.02],知晓治疗误区[88.29% (83/94)比53.76% (50/93),x2=4.874,P<0.01],知晓治疗目标[86.17%(81/94)比49.46% (46/93),x2=4.491,P<0.01],知晓需要长期治疗[90.43%(85/94)比48.38%(45/93),x2=4.503,P<0.01]方面,管理组均好于对照组;ACT评分[(22.71±2.81)比(19.50±5.34)分,t=2.041,P=0.04]、miniAQLQ评分[(84.28±11.16)比(64.23±14.38)分,t=3.298,P<0.01]均明显升高;1年内管理组急性加重次数[0(0,1)比2(1,3)次,Z=-3.237,P<0.01]较对照组少,第1次急性加重距入组时间[184(96,284)比96(59,177)d,Z=3.873,P<0.01]较对照组增加.结论 分级诊疗管理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吸入药物技术及其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 邱文波; 何彩娣
    • 摘要: 目的 探讨目标策略的针对性健康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台州市立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儿均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目标策略的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和生活质量变化;干预6个月哮喘控制情况和患儿近亲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干预后FEV1%[(74.56±3.78)%]和FVC[(2.45±0.16)L]均高于对照组[(67.35±3.10)%和(2.18±0.1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71、7.128,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情感功能[(39.56±2.98)分]、活动[(24.13±2.89)分]、症状[(43.76±3.65)分]和总分[(107.42±3.29)分]均高于对照组[(34.84±3.54)分、(20.21±2.15)分、(38.25±3.18)分和(93.28±3.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89、7.136、7.464、19.274,均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哮喘控制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6.74% (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98,P<0.05).观察组患儿近亲属满意度[97.68%(42/43)]高于对照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8,P<0.05).结论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健康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且可提高患儿近亲属满意度,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 高伟; 武维屏; 苏惠萍; 罗頔; 李扬帆; 宿芳; 陈敏华; 李雨
    • 摘要: 目的 探讨联用固本调平汤对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降阶梯治疗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7月-2019年12月3个研究中心76例正在使用ICS的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8例.2组患者均按2017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方案中推荐的降阶梯方案进行ICS减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调平汤.2组均治疗12周.统计顺利完成降阶梯治疗的患者例数;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并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表(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估哮喘控制情况,采用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采用肺功能仪检测FEV1、FVC、最高呼气流速(PEF),观察药物安全性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 (34/38),对照组为78.9%(30/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62,P=0.001).治疗组治疗后日常活动受限、呼吸困难频率、早醒频率、急救药物使用频率、整体控制情况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860、-2.732、-2.262、-6.994、-9.562,P<0.01或P<0.05);胸闷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自汗易感、纳差食少、腹胀便溏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265、13.175、8.350、14.750、6.950、22.344,P<0.05或P<0.01);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t=5.094,P<0.01).治疗组治疗后PEF水平[(6.92±1.71)L比(5.84±1.22)L,t=-2.880]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固本调平汤可辅助提高哮喘ICS降阶梯治疗的成功率,有效改善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 刘莉; 唐军
    • 摘要: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一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新生儿死亡率高.MAS可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衰竭、气漏综合征、持续肺动脉高压、多脏器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着近年围生技术的发展,MAS诊治手段不断提高,从而使该病患儿存活率增高.笔者拟就MAS的最新防治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探讨对MAS患儿的产前、产时处理及产后新生儿呼吸道管理、药物治疗、呼吸支持治疗、吸入一氧化氮(iNO)、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亚低温治疗等相关措施,对MAS患儿预后的影响.
    • 李树华; 赵小龙; 邓伟; 蒋振华
    • 摘要: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其对机体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鼻窦炎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药物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组(IgG、IgA、IgM);并评价各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8、IL-10水平明显降低,IgG、IgA、IgM水平升高,VAS、Lund-Kennedy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变化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无眶内感染、视神经炎、失明、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急性鼻窦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延仓; 李晓亮; 张建; 刘冰; 娄季鹤
    • 摘要: 目的 观察氧化亚氮/氧气(N2O/O2)混合气体吸入镇痛在烧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烧伤病人120例,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创面换药时予以N2O/O2混合气体吸入镇痛,n=60)、对照组(创面换药时吸入氧气,n=60),其余治疗相同,以心电监护设备评估其在吸入N2O/O2前(T1)、吸入2 min(T2)、吸入5 min(T3)、吸入10 min(T4)的生命体征,比较两组换药前、换药中、换药后10 min的疼痛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程度[汉化版烧伤专用疼痛-焦虑量表(C-BSPAS)]、镇静程度(Ramsay镇静评分)、镇痛满意度,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T2、T3、T4时心率(HR)[T2(92.33±9.31)次/分比(96.16±9.53)次/分、T3(94.10±9.53)次/分比(98.78±9.76)次/分、T4(91.63±9.25)次/分比(97.45±9.88)次/分]、收缩压(SBP)[T2(124.45±12.67)mmHg比(129.35±13.40)mmHg、T3(127.79±12.55)mmHg比(133.47±13.68)mmHg、T4(124.13±12.68)mmHg比(129.55±12.67)mmHg]低于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SpO2)[T2(99.64±0.03)%比(95.84±0.39)%、T3(99.02±0.05)%比(97.25±0.34)%、T4(99.03±0.06)%比(96.88±0.45)%]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2时舒张压(DBP)低于对照组[(71.38±7.26)mmHg比(74.58±7.62)mmHg,P0.05).结论 N2O/O2混合气体吸入镇痛应用于烧伤病人中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同时降低生命体征波动及焦虑程度,提高病人镇痛满意度,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韩霜; 何锟; 蔚冬冬; 胡玉敬; 吴亚敬; 容俊芳
    • 摘要: 目的 评价布地奈德混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单肺通气兔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2只,5~6月龄,体重2.5~3.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双肺通气组(TLV组)、单肺通气组(OLV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组(B组)和布地奈德混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组(B+S组).TLV组双肺通气3h,余3组左侧单肺通气2h,随后双肺通气1h,B组于单肺通气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ml),B+S组于单肺通气前雾化吸入沙丁胺醇0.15 mg/kg+布地奈德0.5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ml).TLV组与OLV组均雾化吸入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于吸入前(T0)、吸入后15 min(T1)、吸入后1 h(T2)和通气结束即刻(T3)时采集股动脉血样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采集混合静脉血样测定相应指标,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和肺顺应性(Cdyn).结果 与TLV组比较,OLV组、B组和B+S组T23时乳酸浓度升高,T1-3时氧合指数和Cdyn降低,Qs/Qt、Raw、Pplat和Ppeak升高(P<0.05);与OLV组比较,B组和B+S组T2,3时乳酸浓度降低,T1-3时氧合指数和Cdyn升高,Qs/Qt、Raw、Pplat和Ppeak降低(P<0.05);与B组比较,B+S组T1-3时Cdyn升高,Qs/Qt、Raw和Ppeak降低(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单肺通气兔肺功能.
    • 邱倩瑛
    • 摘要: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与博利康尼雾化吸入在小儿呼吸阻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呼吸阻塞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上述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儿采取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50例患儿给予布地奈德与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要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小儿呼吸阻塞患儿予以布地奈德与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相关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陈庆芸; 刘运禅; 石湘淋; 黄奕江
    • 摘要: 目的 探讨气道高反应性病人的气道反应性分布特点及经过吸入糖皮质激素后气道反应性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门诊637例初次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提示气道高反应性的病人,且在初次检查1个月后复查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轻度气道高反应性病人268例(42.07%),中度气道高反应性病人249例(39.09%),重度气道高反应性病人120例(18.8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55,P=0.132).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度中,轻度气道高反应性病人占20.15%,中度占50.60%,重度占71.67%,不同程度气道高反应性病人中依从性好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99,P=0.000).初次检查时轻度气道高反应性病人的PD20FEV1-组胺(1.376±0.493)μmol,治疗随访1个月后,升高到(2.321±0.312)μ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道高反应性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依气道反应性升高而升高.轻度气道高反应病人的气道反应性不稳定,急性气道感染是引起气道反应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