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潮气量

潮气量

潮气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68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0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3653篇;相关期刊283种,包括中国医疗设备、医疗卫生装备、医疗装备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冶炼传感器专业委员会2015年会员代表大会及技术交流会、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2014年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学术年会等;潮气量的相关文献由167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立祥、刁俊、李秀满等。

潮气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0 占比:13.65%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38%

专利文献>

论文:3653 占比:85.97%

总计:4249篇

潮气量—发文趋势图

潮气量

-研究学者

  • 王立祥
  • 刁俊
  • 李秀满
  • 蔡宏伟
  • 刘亚华
  • 孙鲲
  • 宋智广
  • 胡彬
  • 郭振辉
  • 刘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汤荣宁; 张晶晶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对小儿重症肺炎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肺泡灌洗液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重症肺炎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分别于机械通气前、通气1周后检测患儿的血气相关指标、相关炎症因子,以及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巨噬细胞的水平。结果机械通气1周后,两组患儿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机械通气前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_(2))较机械通气前上升,且观察组的PaCO_(2)低于对照组、PaO_(2)高于对照组(均P0.05)。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1周后,两组患儿肺泡灌洗液中的sTREM-1、巨噬细胞水平,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相比,传统潮气量的机械通气治疗更有利于重症肺炎患儿的氧合作用,且不会加重肺部炎症损伤。
    • 安杨; 徐海; 徐海鑫; 吕晓锋; 顾巍
    • 摘要: 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3部进行适航取证的飞机,当飞机运营高度超过3.048km时安装氧气系统,并且氧气系统的补氧量应满足CCAR-23.1443条对最小补氧流量的规定。氧气系统补氧量设计要综合考虑氧气系统的补氧能力与氧气面罩的类型及流通能力之间的关系,氧气系统的补氧量过大或过小都是不可取的,补氧量过大会额外增加飞机的质量;补氧量过小又不能满足人体生理所需的氧气,危及生命安全。对CCAR-23.1443规定的使用连续供氧设备、肺式供氧设备和急救供氧设备分别进行了最小补氧量分析,从事氧气系统设计的人员可依据飞机选用的供氧设备类型直接选择合适的最小补氧量值,同时也为适航审查员提供审查依据。
    • 李奇; 何韵; 陈上文
    • 摘要: 针对呼吸机质量检测仪的量值溯源问题,经过研究和实验,提出了一套可靠的校准方法,并用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和比对,证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操作性强,对呼吸机质量检测仪的校准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也为呼吸机质量检测仪的校准规范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李媛媛; 王云
    • 摘要: 围手术期肺损伤最主要的原因是术中呼吸机引起的,因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术中受过度的机械牵拉引起,例如不恰当的潮气量或呼吸机频率设置。据大量研究显示,如果对患者术中进行肺保护性通气,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海拔地区长期低氧的环境使对患者围术期的肺保护变得更加有必要。本综述旨在讨论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定义和检查方法、呼吸机诱导肺损伤的病理生理学以及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肺保护通气策略的研究。
    • 徐佳佳; 李应明; 陈祥
    • 摘要: 检测呼吸机的性能参数,保证呼吸机处于待用状态。利用气流分析仪检测84台呼吸机的潮气量、强制通气频率、呼吸比、吸入氧浓度、吸气压力水平和呼气末正压,合格率达到94%。不合格的原因是潮气量等数值偏差超过允许的最大误差值,原因是流量传感器损坏,还有一些设备出现电源报警故障,原因是电源板一路+5 V电压缺失,更换流量传感器和电源模块;故障处理后再次检测均为合格状态。
    • 李燕; 李艳斐; 张晓雷; 李琳
    • 摘要: 目的:研究养阴清肺汤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潮气量(TV)、肺活量(VC)、肺总量(TLC)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养阴清肺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炎症因子、免疫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7.58%(P0.05)。结论:养阴清肺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TV、VC、TLC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升免疫力,不良反应较少。
    • 付强
    • 摘要: 该研究根据GB 9706.212—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2-12部分:重症护理呼吸机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要求》、YY 9706.270—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2-70部分:睡眠呼吸暂停治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和YY 9706.274—2022《医用电气设备第2-74部分:呼吸湿化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等呼吸治疗设备的行业标准中关于产品声称公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要求,分别介绍和分析了治疗呼吸机、睡眠呼吸暂停治疗设备和湿化器关键参数的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给出具体的不确定度来源和分析结果,以期为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满足质量管理中不确定度的相关要求提供建议,或为相关制造商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提供一定的帮助。
    • 唐永林
    • 摘要: 目的探讨补氧部位、补氧流量以及呼气阀对无创呼吸机监测潮气量的影响,指导临床应用无创通气时选择最佳的补氧方案和呼气阀。方法模拟临床无创通气,在此基础上分别在面罩上、呼气阀后和呼吸机出气口给予补充氧气,测量潮气量和氧浓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相同条件(Inspiratory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IPAP:18 cmH2O;Exhale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EPAP:6 cmH2O)下,不同呼气阀(平台阀、静音阀、侧孔阀)间对潮气量存在影响(P<0.05)。应用静音阀、平台阀、侧孔阀时补氧部位在测压点前补充氧气,测定的潮气量均较测压点后高。相同条件下补氧部位在面罩上补充氧气,测定的氧浓度高于呼吸阀后和呼吸机出气口的氧浓度;无创通气应用侧孔阀时测定的氧浓度高于平台阀和静音阀。无创通气应用平台阀时,平台阀采用出口端端口补充氧气,测定的氧浓度高于入口端端口。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时,相同条件下不同类型呼气阀之间的潮气量、氧浓度存在差异;随着补充氧流量增大,测定的潮气量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呼气阀和补氧方案提供了方向。
    • 李瑞; 金蓉; 邵光花; 李丽丽; 刘冬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矫正年龄1岁前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潮气肺功能临床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BPD早产儿73例为观察组,根据BPD严重程度分为Ⅰ级41例(A组),Ⅱ、Ⅲ级32例(B组),并选取同期住院且胎龄、体重相当的非BPD早产儿45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3组患儿矫正1、6、12月龄时潮气肺功能参数包括达峰时间比(tPF%tE)、达峰容积比(VPF%VE)、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吸呼比(TI/TE)及25%、50%、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TEF50、TEF75)的差异.结果 矫正年龄、组别均对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tPF%tE、VPF%VE、RR、TEF50、TEF25有显著影响(F矫正年龄=28.61~164.05,F组别=8.01~14.30,P<0.05),矫正年龄与组别间无交互作用;3组患儿tPF%tE、VPF%VE、VT、TEF75、TEF50、TEF25、MV参数在矫正6、12月时较矫正1月龄时水平明显升高,RR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矫正年龄=28.61~280.45,P<0.05);矫正1、6月龄时,A组和B组tPF%tE、VPF%VE、TEF50、TEF25参数明显低于C组,RR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4~11.39,P<0.05);矫正12月龄时,仅B组tPF%tE、VPF%VE、TEF50、TEF25参数低于C组,RR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0~4.58,P<0.05).结论 BPD患儿矫正年龄1岁内潮气肺功能存在阻塞性改变,且BPD程度越重,阻塞越明显.
    • 李瑞; 金蓉; 邵光花; 李丽丽; 刘冬云
    • 摘要: 目的探讨矫正年龄1岁前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潮气肺功能临床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BPD早产儿73例为观察组,根据BPD严重程度分为Ⅰ级41例(A组),Ⅱ、Ⅲ级32例(B组),并选取同期住院且胎龄、体重相当的非BPD早产儿45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3组患儿矫正1、6、12月龄时潮气肺功能参数包括达峰时间比(tPF%tE)、达峰容积比(VPF%VE)、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吸呼比(TI/TE)及25%、50%、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TEF50、TEF75)的差异。结果矫正年龄、组别均对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tPF%tE、VPF%VE、RR、TEF50、TEF25有显著影响(F矫正年龄=28.61~164.05,F组别=8.01~14.30,P<0.05),矫正年龄与组别间无交互作用;3组患儿tPF%tE、VPF%VE、VT、TEF75、TEF50、TEF25、MV参数在矫正6、12月时较矫正1月龄时水平明显升高,RR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矫正年龄=28.61~280.45,P<0.05);矫正1、6月龄时,A组和B组tPF%tE、VPF%VE、TEF50、TEF25参数明显低于C组,RR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4~11.39,P<0.05);矫正12月龄时,仅B组tPF%tE、VPF%VE、TEF50、TEF25参数低于C组,RR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0~4.58,P<0.05)。结论BPD患儿矫正年龄1岁内潮气肺功能存在阻塞性改变,且BPD程度越重,阻塞越明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