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启蒙理性

启蒙理性

启蒙理性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欧洲哲学、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168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北方论丛、理论界、学术交流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美学精神高端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会等;启蒙理性的相关文献由21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玉军、李明、杨淑静等。

启蒙理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9 占比:8.7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168 占比:91.17%

总计:2378篇

启蒙理性—发文趋势图

启蒙理性

-研究学者

  • 吴玉军
  • 李明
  • 杨淑静
  • 董健
  • 刘旭
  • 刘鹏超
  • 包桂芹
  • 叶海涛
  • 周丽
  • 张光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俊杰
    • 摘要: “美育”(aesthetic educaiton)即美的情感教育,作为近现代明确的教育理念,是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席勒(J.C Schiller 1759-1805)提出的。他在《美育书简》中指出,“从人性的概念中一般地推导出美的普遍概念”,“与人性的理想一起我们同时获得了美的理想”。席勒的立论主要是针对当时欧洲出现的启蒙理性的过度发展导致的对人价值的迷失,因此他强调完美的人格应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 覃丹
    • 摘要: 启蒙理性从登上人类舞台伊始,就以一种指引人类社会走向进步的崇高地位占据着世界舞台的中央,以光芒万丈的形象驱散了笼罩在蒙昧时代的无知与盲崇。但是万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理性发展到极致又成了一种新的神话——被人类推崇的理性至上逐渐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而后在自我持存的原则下缓缓堕入异化的深渊。《奥德修斯或神话与启蒙》作为《启蒙辩证法》的其中一篇附录,对启蒙的辩证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无疑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索的。
    • 张滨
    • 摘要: 传统博物馆是启蒙理性的重要方式,其通过“征集、保护、研究”形成专业历史知识体系,并将该体系呈现给公众,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播。但随着社会经济进步与社会文化的蓬勃发展,传统博物馆面临着一定的经营危机,其传统的传播文化和知识的功能正逐渐削弱。基于此情况,博物馆应当尽快进行突破与创新。新博物馆学理念主张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其强调博物馆工作应当将工作从物质基础转移上社会公众上,这无疑为当代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 高斯扬; 潘超; 韩卓鹏
    • 摘要: 对于技术理性的剖析与批判,法兰克福学派在众多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中最具代表性。该学派以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等人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为思想基础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技术理性批判道路。它以结构失衡的启蒙理性为出发点,将技术理性统治下的虚假需要和文化工业等各种社会现象以及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作为批判向度,最终落脚于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性”重建。可以说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技术理性的清算是相当深刻的,但他们并未找到在彻底瓦解异化秩序后重建理想世界的可操作性路径,这也注定了其思想不会成为变革现实的力量。
    • 庙翰赢
    • 摘要: 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推动了现代化进程,但是光芒的背后仍需对其现代性予以正视。新技术革命背后隐藏的普遍先验理性根据和工具理性逻辑,不但使神话得以复归,幻想以知识的外衣重现于世,也使得人发生了异化。在祛魅与赋魅的交织下是科技文明的悲鸣,而二者的张力则在于以人文理性的呐喊,指向人的自由和解放。
    • 祁涛
    • 摘要: 从社会科学的形成史上看,虽然圣西门的学说来源于启蒙主义,但它很早就反对从启蒙理性出发直接建构政治。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基于人民主权观念的自然权利论。根据理性的原则建立理性的国家,从而获得平等权利。由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缺乏社会联系的中介,过于抽象的联系容易转化为直接的政治暴力。
    • 林平乔
    • 摘要: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女性诗歌均或显或隐地受制、受惠于男性话语.女性诗人在诗作中对爱情、婚姻、家庭主题的诉求,大多来自男权话语对女性性别角色的规范.女性诗人对妇女解放的追求和对民族解放与政治斗争的投入,明显地受到"男性精英话语"的启蒙、引导.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的政治化写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男性为主导的"对人的重新发现"的启蒙话语,以及以男性为主体的"朦胧诗人""第三代诗人""知识分子写作诗人"所倡扬的人本意识、平民意识、伦理关怀意识,都对女性诗人的创作具有导引性效应.
    • 刘鹏超; 祁晓冰
    • 摘要: 反思和批判启蒙理性是启蒙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现代人制衡启蒙神话及现代性危机的重要力量,对作为启蒙研究的重要思想资源的文学的关注与研究,自启蒙时代开始持续至今.《布登勃洛克一家》这部传统意义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自问世以来,受到不少学者来自社会历史角度的解读.但文本应当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理解无限开放的历史过程,读者应当与时俱进地对文本进行合理的阐释.从反思启蒙理性的角度入手对托马斯·曼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发现其中暗含的对"启蒙理性"发展的深思.
    • 刘鹏超; 祁晓冰
    • 摘要: 反思和批判启蒙理性是启蒙本身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现代人制衡启蒙神话及现代性危机的重要力量,对作为启蒙研究的重要思想资源的文学的关注与研究,自启蒙时代开始持续至今。《布登勃洛克一家》这部传统意义上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自问世以来,受到不少学者来自社会历史角度的解读。但文本应当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理解无限开放的历史过程,读者应当与时俱进地对文本进行合理的阐释。从反思启蒙理性的角度入手对托马斯·曼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发现其中暗含的对“启蒙理性”发展的深思。
    • 符海平
    • 摘要: 启蒙理性促进了人的宗教解放、政治解放,带来了资本主义的繁荣,但也引发了传统价值的衰落,社会陷入整体性的伦理道德危机.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尼采敏于感受现代文明的弊病,聚焦于个体的人之非理性本质,诉诸"精神革命"来重塑个体主体性,以克服现代性道德危机.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强调社会的人之实践本质,深刻地阐述了内在于实践的自我实现的理想生存方式,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视角转向物质的生活关系,通过诉诸制度批判和革命实践,彻底破除了现代性危机的存在性根基,真正找到了一条克服现代性精神危机的现实路径.相较于尼采的审美性的文化批判,马克思奠基于实践生存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无疑更具现实性和时代超越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