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圣西门

圣西门

圣西门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论、中国政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9篇、专利文献254篇;相关期刊177种,包括福建党史月刊、前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等; 圣西门的相关文献由199位作者贡献,包括阿忆、董煊、刘平等。

圣西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9 占比:46.30%

专利文献>

论文:254 占比:53.70%

总计:473篇

圣西门—发文趋势图

圣西门

-研究学者

  • 阿忆
  • 董煊
  • 刘平
  • 叶小玫
  • 姜思湛
  • 孙亮
  • 孙金华
  • 廖上飞
  • 徐百军
  • 焦文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亭
    • 摘要: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凡是有情怀的人,都会产生对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追求。2000多年前,孔夫子就在《礼记·大同篇》里描绘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社会;还提出对“矜寡孤独废疾者”等“弱势群体”,做到“皆有所养”,实际上就是完善兜底的社会保障。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为代表的一批有钱人,在他们自己的农场和工厂里,也搞了“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的试验。尽管他们的心是真诚的,也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 祁涛
    • 摘要: 从社会科学的形成史上看,虽然圣西门的学说来源于启蒙主义,但它很早就反对从启蒙理性出发直接建构政治。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基于人民主权观念的自然权利论。根据理性的原则建立理性的国家,从而获得平等权利。由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缺乏社会联系的中介,过于抽象的联系容易转化为直接的政治暴力。
    • 刘春晓
    • 摘要: 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着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深刻反思,他第一次以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选取典型材料考察人类知识和理性的发展、社会制度的更迭,认为历史发展的持续进步和规律内在于历史本身,阐述了生产阶层的历史主体作用,并洞见到历史进步的动因在于历史自身的内在矛盾,思想观念要随着社会发展进行革新。这种历史观克服了启蒙时代理性主义历史观以抽象理性原则裁剪历史的局限,为历史哲学的发展和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借鉴。
    • 祁涛
    • 摘要: 作为早期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提出建立“实业体系”以应对法国大革命之后的社会重建问题.在圣西门的学说中,社会科学与社会主义是两个相互关联的主题.社会科学的诞生不仅要为后革命时代的社会秩序重新立法,也要解释社会组织自我运转的科学依据.在社会秩序重建的过程中,通过社会组织的自身原则重构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关系,其目标服务于建构一个美好社会,从而开启了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正是在社会科学与社会主义相互嵌套的意义上,圣西门的学说既开创了现代社会学的道路,更影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
    • 韩蒙
    • 摘要: 马克思《评李斯特手稿》是一个有待在社会主义语境中呈现其思想含量的文本。德国式的现代问题塑造了李斯特的德国式理论,如何为德国式问题寻找普遍性方案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重要原因。在《神圣家族》奠定的唯物主义地平上,李斯特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交锋,推动了马克思对德国式理论的反思、对圣西门思想肖像的改写、与恩格斯理论合作的深化、对李嘉图派社会主义著作的研读。社会主义语境中的《评李斯特手稿》,不仅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进程上的重要一环,而且是自主探索德国发展方向、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和政治经济学前提的关键一步。
    • 潘建雷1
    • 摘要: 社会主义学说是欧洲近代社会转型的独特思想产物,是19世纪初期集体良知对失范的经济生活的反应。涂尔干对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事实”的考察既是“道德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典型案例,同时这项研究也与宗教禁忌、家庭、财产观、契约等诸道德要素的研究一同构成了涂尔干现代社会转型可能性的研究系列。涂尔干试图通过呈现社会主义“最一般、最非个性化、最客观的特征”,分析那些促使圣西门等人提出社会主义的道德、政治、经济行为的新原则的社会压力,确诊催生社会主义的集体病症,检讨社会主义方案的利弊得失,为寻求恰当的治疗方法乃至社会的总体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 李伯聪
    • 摘要: 一百多年来,关于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对工程和经济的社会学研究”在社会学中的位置问题,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进程.圣西门认为实业家和实业制度是社会科学最重要的主题,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唯一性的和整体性的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科学,代表着人类知识的最高阶段,表现出了“社会学帝国主义式”的雄心,并因此而贬低和批评经济学是“伪科学”.可是,在19世纪末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多重矛盾斗争中,经济学家占了上风.社会学家以“退出”对经济现象的学术研究为代价换取社会学在大学体系中的教席位置,使社会学成了“剩余科学”.可是,经济学中的“索洛剩余”又提示在对经济现象的学术研究中,经济学之外还有大量“剩余”需要社会学家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家在对经济现象进行社会学研究方面终于东山再起.由于经济活动重在通过抽象劳动创造交换价值,而工程活动重在通过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这就使得不但需要研究经济社会学问题,而且需要研究工程社会学问题.在中国学者开拓出工程社会学这个新的社会学分支后,工程社会学应该成为社会学领域中国话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 慈志刚
    • 摘要: 阿尔及利亚是中东地区实现民族独立后走上阿拉伯社会主义的国家之一,其独具特色的自管社会主义在地区和国际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阿尔及利亚选择社会主义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看,它受到殖民统治时代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及其追随者的影响,并在殖民地进行了初步的实践;从历史上看,不同政治倾向的民族主义流派相互竞争,社会主义成为这种竞争的最终选择;从现实角度看,独立初期的困难局势使阿尔及利亚民众自发寻求恢复生产和生活的途径,自管成为民众在这一过程中的伟大创造.
    • 丁馨妍; 郑亚峰
    • 摘要: 长期以来,圣西门的社会主义思想备受学界关注,实际上,圣西门的实证科学思想也是马克思关注的重要思想.圣西门实证哲学思想中的整体性思想、社会变革的主张对于我们今天的科学研究也有更深的意义.孔德的实证思想只是继承了圣西门实证科学思想的部分内容,缺少了现实性与变革性.但是圣西门的思想虽然是从现实中来,也用以指导未来社会,这体现了圣西门思想的实证性,但是,圣西门的一个矛盾点也在于此,他没能把现实与理论辩证的结合起来.
    • 张也
    • 摘要: 人类历史相伴着理论的创新不断推进,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在创新中谋求发展,现代化便是其中的道路选择之一.18世纪的圣西门经历着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等重大事件,切身体会着工业革命所推进的现代化进程.圣西门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其对于现代化的思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