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1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哲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128篇;相关期刊189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广西社会科学、决策探索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内河航路改革与船舶驾驶技术研讨会等;大同社会的相关文献由228位作者贡献,包括任军、何世龙、刘一帆等。

大同社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0 占比:8.9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128 占比:90.98%

总计:2339篇

大同社会—发文趋势图

大同社会

-研究学者

  • 任军
  • 何世龙
  • 刘一帆
  • 刘阳
  • 张丽娟
  • 张思嘉
  • 张恒
  • 张松辉
  • 李梅花
  • 白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亭
    • 摘要: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凡是有情怀的人,都会产生对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追求。2000多年前,孔夫子就在《礼记·大同篇》里描绘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社会;还提出对“矜寡孤独废疾者”等“弱势群体”,做到“皆有所养”,实际上就是完善兜底的社会保障。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为代表的一批有钱人,在他们自己的农场和工厂里,也搞了“共同劳动、共享成果” 的试验。尽管他们的心是真诚的,也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 李新
    • 摘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现代超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有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文化基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基于"大同社会"提出的中国方案.阐释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中的传统文化意蕴,有助于我们加深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 林玮
    • 摘要: “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便梦想追求的美好生活象征,相比于“大同社会”的乌托邦色彩,“小康”显得更为切近。自1979年底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概念以来,已过去40余年。在这40余年里,中国人民立意高远,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如期实现。
    • 金慧玲; 李梅花
    • 摘要: "明明德"理念在中国源远流长,从神话传说到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社会发展中,一直以正能量贯穿于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之中,在引领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并指向天下大同社会的美好发展远景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明明德"的精神境界与马克思"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是基本一致的.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将"明明德"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对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共商共建共创共享,争取人类自由全面发展之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徐峰
    • 摘要: 被宋徽宗赵佶尊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孔子,有着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最高政治理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如今,法律援助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陈图
    • 摘要: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由来已久,且在不同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构想和期许各异。《诗经》中描述了先秦时期古代中国先民对小康安乐生活的向往。孔子提倡和描绘的“大同社会”,则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而近代中国人们憧憬的美好生活,是获得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新中国诞生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主要聚焦于尽快摆脱贫困、实现生活富足的希望上。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实践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 阮成武
    • 摘要: 教育与美好生活,是一个恒久弥新的哲学话题。从古希腊“三杰”笔下“美好的生活”到杜威构想的民主社会,从孔子的大同社会到孙中山的大同理想,都与教育形成内在的联结,构成一部朝向美好生活的教育寻绎史。如何立足中国、扎根中国,对各种朝向美好生活的教育寻绎进行理性辨析,确立朝向美好生活的教育价值、目标、体系和路径的时代坐标,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
    • 张文渊
    • 摘要: 公天下即"天下为公"思想是先秦政治哲学极为关注的内容,其以君道论为核心.作为一部为统一帝国提供治国经验的宝典,《吕氏春秋》创造性地发挥了前人的思想,指出倡导君主为民、为公,限制其为己、为私,是实现公天下社会最重要的策略与方式,并从立君、选君、为君及事君等方面,就解决立天下国家之主"为公"以及如何立天下国家之主"为公"、限制所立天下国家之主"为公"不"为私"以及如何限制所立天下国家之主"为公"不"为私"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说.在立君方面,《吕氏春秋》继承了先秦诸子立君为民的观点,并进一步发展出更加具体现实的立君利群思想,强调君主必须为民利群;在选君方面,把圣王作为理想君主,希望通过高立圣王形象来引导君主"靠近"公天下;在为君方面,认为君者在实践中应崇尚公而抑制私;在事君方面,主张助势行道,希望君王在贤人、贤臣的帮助下,实现为公不为私的政治理想.
    • 张恒; 何世龙
    • 摘要: 《火星游记》是民国时期文实权创作的一部科幻乌托邦小说,也极有可能是中国本土最早的火星题材小说。在民国社会动荡以及西方天文学知识东传的背景下,作者仍然希望延续晚清乌托邦文学的模式激发国人向往新文明的热情,把火星社会想象成一个完全公有、人人平等、科技发达的“大同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描绘是近代大同思想潮流的延续,也是作者基于佛教立场的想象。
    • 摘要: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社会有两个理想,一个理想是小康社会,一个理想是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努力,把各自的蛋糕做大,当然也把大家的蛋糕做大。大同社会的理想是大家一起富裕,食者有鸡,居者有屋,幼有所依,老有所养,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蛋糕做大了以后,需要实施相关的分配政策,让社会中的弱者、幼者、老者和残疾者不仅能够脱贫,而且还能过上相对比较富裕的生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