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0年内共计867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70篇、相关期刊1298种,包括新西藏、共产党员(河北)、奋斗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文献由5852位作者贡献,包括习近平、本刊评论员、本刊编辑部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70篇
占比:100.00%
总计:8670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研究学者
- 习近平
- 本刊评论员
- 本刊编辑部
- 胡锦涛
- 本刊记者
- 本刊评论员1
- 本刊编辑部1
- 李小健
- 无1
- 张占斌
- 杜家毫
- 罗志军
- 安蓓
- 李斌
- 胡鞍钢
- 李克强
- 王萍
- 赵超
- 陈炜伟
- 韩俊
- 汪洋
- 王思斌
- 许达哲
- 辛鸣
- 于浩
- 刘奇
- 孙若丰
- 曲青山
- 李抒望
- 王宝林
- 王磊
- 袁贵仁
- 邸乘光
- 韩洁
- 高敬
- 习近平1
- 刘敏
- 吴晶
- 吴爱英
- 孙仲彝
- 孟建柱
- 张宝山
- 新华
- 无12
- 李华斌
- 李君如
- 李强
- 李柯勇
- 柴亚岚
- 沈小平
-
-
张爱武;
蒋泽宇
- 《广西社会科学》
| 2020年
-
摘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验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取得的决胜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建立了蕴含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跨越了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低潮中的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新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到了彰显,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
-
-
张夏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2020年
-
摘要: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步.这一步的起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这一步的落脚点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担着各自独特的历史使命,彼此又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延展性、相融相生的相互依存性、人民至上的价值规约性.探讨第一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对于实现第二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
-
-
汪青松;
佘超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2020年
-
摘要:
邓小平小康社会的提出确立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并在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飞跃中,分别演绎出“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从全面小康到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两条发展的逻辑主线.这两条发展的逻辑主线分别已经和即将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两大历史问题.其中,“强起来”的问题必将在“从全面小康到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飞跃发展中成功实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接力践行,更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稳定性、连续性的有力确证.
-
-
王延中;
丁赛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20年
-
摘要:
民族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在2018~2019年的脱贫攻坚实践中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取得决定性成效,为2020年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文章通过梳理和阐释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方法与措施,归纳和总结了民族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国家制度作用、重点扶贫方向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机制体制完善、具体方法措施创新四方面的成功经验.在分析民族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艰巨性的同时,还探讨了扶贫政策后续调整、自我发展能力养成、教育基础薄弱等亟待解决的现实挑战和难题.最后,在宏观政策、干部队伍和贫困群体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