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38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8篇、专利文献433篇;相关期刊280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党课等; 人民立场的相关文献由40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菊莲、毛勒堂、焦连三等。

人民立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8 占比:47.26%

专利文献>

论文:433 占比:52.74%

总计:821篇

人民立场—发文趋势图

人民立场

-研究学者

  • 刘菊莲
  • 毛勒堂
  • 焦连三
  • 王芳
  • 韩庆祥
  • 吴永辉
  • 周一平
  • 周继舟
  • 宋苗
  • 张早林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青嵩; 骆丹; 肖珍
    • 摘要: 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胸怀“国之大者”。胸怀“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当下中国主要矛盾对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治国修身智慧、理念和要求,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基本遵循,是提高“政治三力”的实践指南,筑牢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能够保障我党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国之大者”直接指向国计民生,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高屋建瓴承载着党作为时代脊梁崇高的为民理念,在提出、发展、趋势方面贯穿着坚决的主体底线和鲜明的人民立场
    • 谢伏贍
    • 摘要: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蕴含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生动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要求。
    • 刘征汇
    • 摘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立场的精准把握,高度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考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溯源与进展、现实步骤和远景目标及其政治经济学意义,不仅能有力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还将进一步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 杨宏伟; 王亚妮
    • 摘要: 政治共识是明确政治方向、整合政治力量、开辟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提,是政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基础。中国共产党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立足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实际,根据党和人民的政治诉求和目标任务制定政治纲领,持续、广泛凝聚各方面政治共识。中国共产党在凝聚政治共识的实践历程中,遵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立足中国实际科学制定政治纲领;遵循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性原则,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遵循历史合力论的科学指引,坚持建设和发展统一战线;遵循理论掌握群众的科学方法,深入开展理论阐释与宣传教育。这些历史唯物主义遵循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的现实性、科学性、广泛性和有效性,为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根本保证。
    • 盛国荣; 马达
    • 摘要: 立场问题是根本性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初衷、实践路径和历史方位。当前,探究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通过站稳人民立场获得成功,未来应该怎样才能站稳人民立场继续获得成功是重要的时代课题。理论维度上,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把握和引领时代,及时回答时代和人民之问,并与歪曲和否定人民立场的社会思潮作斗争,能够为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提供价值导向;实践维度上,人民立场实践所具有的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以及革命批判性等内在特点,能够为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提供实践指向;历史维度上,揭示人民立场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并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张力,能够凸显中国共产党从变中把握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品格。
    • 李彩云; 米增沛
    • 摘要: 古代英雄和当代英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两者映射的政治意蕴截然不同。古代英雄的政治意蕴具体可阐释为:神话英雄的天命观、帝王英雄的君权政治、反抗英雄的抗争政治。当代英模的政治意蕴具体可阐释为:革命英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干部英模的人民立场、时代楷模的爱岗敬业和求实创新的精神。同时,两者的政治意蕴存在着明显差异:在主体政治关系方面,古代英雄表现为等级型关系,当代英模表现为平等型关系;在实质内容方面,古代英雄反映的是对抗政治,当代英模反映的是合作政治;在宣传途径方面,古代英雄呈现出有限性的特点,当代英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 施秀莉
    • 摘要: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当前,党群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危害党群关系的重要问题在新时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改善党群关系,一要站稳人民立场,二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三要提高处理党群关系的能力,四要加强党群关系制度化建设。
    • 戴立兴; 王黎黎
    • 摘要: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党领导社会建设始终坚持的政治立场。一是党领导的社会建设始终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领导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必须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彰显了“人民至上”的要求。社会建设任务虽然千头万绪,但促进民生改善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从实践来看,我们党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努力是一以贯之的。三是实现共同富裕是党领导社会建设中坚持人民立场的重要体现。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懈奋斗。我们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就充分说明,人民立场是党领导社会建设的根本立场。四是人民参与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关键靠群众。我们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带领人民参与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之中,这体现了党的人民立场的根本要求。
    • 刘鑫棣
    • 摘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站稳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因此,必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同时正确认识走好群众路线的挑战,探索走好群众路线的途径。
    • 史浩平
    • 摘要: “两个务必”提出70多年来,一直像一面警钟,教育和警示着全党。“两个务必”是一种政治清醒;“两个务必”是一种历史经验;“两个务必”是一种人民立场;“两个务必”是一种工作作风;“两个务必”是一种人生修养。在新时代,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更应深刻理解和认真践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