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哲学理论、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61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02656篇;相关期刊1180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学理论、中国行政管理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全国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管博士后论坛(2015)、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和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2014年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等;工具理性的相关文献由227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彩云、朱富强、吕云峰等。

工具理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61 占比:1.01%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02656 占比:98.98%

总计:204742篇

工具理性—发文趋势图

工具理性

-研究学者

  • 王彩云
  • 朱富强
  • 吕云峰
  • 李健
  • 王志谋
  • 康杰
  • 张康之
  • 徐子昂
  • 朱哲
  • 王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昌军
    • 摘要: 日常生活是个人通过吃、穿、住、休闲、交往等方式直接满足自身日常需要,促进个人再生产的活动,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要创造美好生活首先就得促进日常生活变革。日常生活活动按其目的是否在于自身,可分为工具性活动和目的性活动两类,其背后分别是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的支撑,这两种理性各司其职,共同满足人多样化的日常需要。然而随着资本的扩张,资本逻辑逐渐渗透至人的日常生活中,资本逻辑就是工具理性逻辑,只注重效率,将一切变成资本增殖的手段,造成工具理性僭越,使人的日常生活面临快节奏、高压力、消费主义肆虐等困境。要推进日常生活变革必须消解工具理性僭越,认识到人才是最高目的,并通过个人意识培养和国家社会规范两方面来保障目的理性回归,促成工具理性和目的理性重回正轨,日常生活健康发展。
    • 刘晖; 张甜甜; 张艳芳
    • 摘要: 大学在学术生产力表现愈发卓越的同时,面临着学术“太自由”与学术“不自由”之边界的困局。以学术失范丛生为表现形式的学术“太自由”反映了学术制度在严守学术伦理底线、规范学术行为方面的缺陷;以学术管理过于精细化与数字化为表现形式的学术“不自由”问题反映了学术制度在激发学术活力、鼓励学术创新方面的缺陷。在工具理性僭越甚至取代价值理性的现代化进程中,学术制度衍生的负面效应最终也只能通过制度建构方式来淡化。在洞悉学术制度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从价值、文化、工具维度优化大学学术制度,既是当代学者的救赎之途,也是现代大学的升华之路。
    • 朱亚楠
    • 摘要: 启蒙的目的在于使人们从被束缚的世界中解放出来,寻求自身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在物质和精神领域获得满足感,求得幸福与快乐。在启蒙的第一阶段,启蒙用非强制性的力量反对根深蒂固的世俗传统,通过让主体获得洞察力并运用行为指导方式打破了集体主义力量的禁锢,从而使得人类从迷惘之中解放出来。但是在启蒙破除了神话的束缚之后,启蒙又蜕变为神话,以一种更具破坏性的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施加了消极的一面。这就是启蒙理性的退化,启蒙倒退为神话,大众人群从理智的“理性追求”转向了狂热的“工具理性的追求”。或和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队工具理性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指向文化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双重影响,这些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 孙亚君
    • 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国际海事组织在2004年出台的《船舶压舱水及沉积物管理国际公约》中有关控制压舱水排放可能引起的生物入侵的相应管理规范。通过剖析这些规范,本研究展示了科学研究及其相应的管理实践不可能是纯然客观的。分析表明,具体的压舱水排放标准预设了三项命题:(Ⅰ)种群拓殖的非零阈值(强阿利效应的普遍性);(Ⅱ)自然状态下的生物入侵的频率是可接受的;(Ⅲ)种群拓殖可能与个体质量间的正向关系。其中,每一命题又分别蕴含了两项子命题。详细的剖析表明,六项子命题没有一项通得过严格的实证检验。但是我们不能据此判定这种压舱水排放标准就是不合理的,因为客观实证并不是“合理性”的唯一内核,甚或不是其最重要的内核。本研究显示,一项科学研究的结论或一条相应的管理实践的标准,都涉及不同层面的“理性”,既包括工具层面的经济性与可操作性,也包括认知层面的实证支撑与形上信念,特别地,形上层面的信念具有至关重要的挈领作用。
    • 朱志梅; 边丽鹏
    •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同表现为社会成员对该学科赞赏的情感态度和推崇的行为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在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认同度不高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缺乏独立性、工具理性逾越价值理性、学科缺乏自信等是导致其认同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立、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树立学科自信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同的有效途径。
    • 袁蕾; 杨玉奇
    • 摘要: 探索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困境、困境的根本性缘由及内在逻辑,并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实现路径。在志愿活动中,只有补齐伦理中的“合科学性”部分和效益中的“合目的性”部分,在追求效益的理性思维下,注重价值理性所遵从的伦理精神,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实现志愿服务内涵式发展。
    • 刘媚娇
    • 摘要: 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出以来,全科教师培养作为农村师资补充机制之一“。应时之需”和“卓越发展”两个价值取向并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其培养过程中工具理性存在认知片面、报考功利、注重短期效率、培养机制缺乏共生性等问题,所以,全科教师培养需要以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协调统一的发展取向为主线,明确全科教师培养的双重服务定位、破除功利取向、加强各培养主体间的互融共生,形成多方共赢的长效机制。文章运用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理论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利益主体对全科教师培养的理性诉求、工具理性异化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张新平
    • 摘要: 网络社会的法律治理是一个时代性难题。囿于网络社会线上与线下各种关系的盘根错节和瞬息多变,以及治理关系本身的纵横交错,我国网络社会法律治理为应对热点而过于关注具体规则颁行,存在就问题谈问题、就治理谈治理之“失重”状态。只有以平台为重点进行网络社会的法律治理,才算抓住了根本。网络社会法律治理之以平台为重点的具体展开,须从理念调适和制度型构两个维度入手。理念维度,须尊重网络平台运行的内在机理、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及网络平台的动态扩张逻辑;制度维度,应宏构以宪法为基础,以网络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法、软件发展创新促进法、信息内容规范管理法等三部专门性法律为主干,由其他若干法律法规协调配套的法律制度体系。
    • 许道祯
    • 摘要: 近年来,成人教育研究面临着一些危机和困境,其根源在于研究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社会国情因素,工具理性导向逐渐凸显,价值理性衰退。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工具理性导向下的成人教育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其自身发展需要,成人教育功利性价值的追求确实是促进了成人教育进步。若成人教育研究只专注于此,则严重忽视了成人个体所具有的独特存在价值,使成人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在丰富变化的成人教育实践面前,丧失解释能力和指导能力。显然,需要呼吁价值理性的回归,真正将成人教育视为成人本体自我独立价值的彰显,同时做出超经验性的理论提升。
    • 王强; 赵岚
    • 摘要: 随着教师教育大学化、综合化、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认同面临职责困惑、角色错位、组织壁垒、话语缺失等困境,直接影响着师范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为重塑高校教师教育者的身份认同,以转变观念增进对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解适应,以完善制度引领教师教育者的本位回归,以明晰发展促进教师教育者的认同重塑,以深化研究推动教师教育者的价值再现,实现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