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合并感染

合并感染

合并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89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2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22816篇;相关期刊474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传染病信息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二届传染病防控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第十一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第十五届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等;合并感染的相关文献由2075位作者贡献,包括卢洪洲、唐小平、蔡卫平等。

合并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2 占比:3.64%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22816 占比:96.23%

总计:23711篇

合并感染—发文趋势图

合并感染

-研究学者

  • 卢洪洲
  • 唐小平
  • 蔡卫平
  • 许英民
  • 刘敏
  • 陈耀凯
  • 陈谐捷
  • 席瑜钦
  • 曲宝林
  • 胡凤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褚寅生; 卓倩霞; 王廷斌; 乔艳双; 吴美玲
    • 摘要: 生猪养殖期间易受到各种病原菌侵袭,引起呼吸道疾病,大面积的感染和传播会造成猪场重大损失。其中主要包括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流感等,感染后病猪出现咳嗽、气喘、乏力等情况,导致生长速度减缓,饲料利用率降低[1]。由于病症相似,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还易出现各种合并感染,加重病情并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在进行治疗前,先要了解疾病的特点,掌握临床症状和表现,然后借助先进的诊疗手段进行鉴别,在此基础上对症治疗,才能有助于病猪快速康复[2]。对于猪常见呼吸道疾病,要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样才能降低疾病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
    • 张超
    • 摘要: 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受侵害的主体是偶蹄类动物,如牛、羊、猪、鹿等。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口腔黏膜、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处,以高热、丘疹、水疱、溃烂、斑痂为一流行过程,如果无合并感染,成年动物1~3周均可自愈,幼畜常以急性心肌炎而告终。本病目前在全世界存在,各地猪场常年均有病毒载量,虽然猪口蹄疫被我国列为强制免疫的疫病之一,但各别猪场仍有本病流行。
    • 程春荣; 许太彬; 段江洋; 郭婷; 段欣洋; 王建华
    • 摘要: 目的了解2020年郑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待确定患者HIV感染及合并梅毒情况,为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2020年郑州市HIV感染待确定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比较HIV抗体阳性病例、梅毒既往感染病例和活动期梅毒病例的人群分布特征。结果2020年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共收检了355份HIV感染待确定患者的标本,HIV抗体确证检测显示,HIV抗体阴性27例,HIV抗体不确定30例,HIV抗体阳性298例。27例HIV抗体阴性患者未合并梅毒。30例HIV抗体不确定患者中检出3例梅毒既往感染和1例活动期梅毒。298例HIV抗体阳性病例中检出47例梅毒既往感染和28例活动期梅毒。在HIV抗体阳性、梅毒既往感染和活动期梅毒病例中,男女比例分别为6.84∶1、14.67∶1、13.00∶1。20~0.05)。结论HIV抗体阳性病例及其合并的梅毒病例以男性为主,年龄多为20~50岁,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对合并梅毒的HIV抗体不确定病例应尽量开展随访检测,避免造成HIV阳性病例的漏检。
    • 谢金玲; 余德基; 刘国安; 龙华泉; 陈银仲
    • 摘要: 粪类圆线虫的感染在早期症状轻,难发现,常容易漏诊和误诊,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1例患者因反复出现消化道症状,经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检查时发现存在粪类圆线虫和华支睾吸虫合并感染。本文对此展开报告并文献复习,旨在加深对粪类圆线虫感染特征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 王亚丽; 孙丽君; 詹岳伟; 王茜; 黄涛; 画伟; 邵英; 代丽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及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进行初始ART的HIV/AIDS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及再感染情况。结果 共纳入728例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其中99.59%为男性,97.67%为同性性传播感染者,ART时间中位数为950(691,1217) d,从诊断到开始ART的中位时间为15.5(8.0,41.0) d,诊断至开始ART时间≥180 d以上的患者占14.7%(107/728)。经过治疗,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了242(130,369)个/μl,99.3%(723/728)的患者HIV载量控制在400拷贝/ml以内。经足量、规律驱梅治疗6~12个月后,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率为18.4%(134/728)。结论 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经长期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良好,梅毒的复发和/或再感染率较高,梅毒足量、规则治疗的同时,加强性健康宣教和定期随访复查至关重要。
    • 丁轶; 李双
    • 摘要: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在女性生殖系统感染中极为常见,是子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外因。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相比,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高危型HPV感染更加普遍,合并感染的毒株类型更多。由于免疫功能被抑制,机体自发清除HPV能力较弱,导致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进而发展成癌前病变或癌症的风险增加。
    • 张明芳; 孙国威; 赵楠楠; 王依凡
    • 摘要: 目的统计黑龙江地区新生儿TORCH优生项目检测结果,分析和探讨优生项目检测在新生儿生长发育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8月送检至黑龙江迪安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的564份新生儿血液样本,其中男性293例,女性271例;根据日龄不同分为0~7 d组(466例)、8~14 d组(38例)、15~21 d组(22例)、22~28 d组(3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ECL)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Ⅰ免疫球蛋白G(HSV1-IgG)、单纯疱疹病毒ⅡIgG(HSV2-IgG)、风疹病毒IgM(RV-IgM)、风疹病毒IgG(RV-IgG)、巨细胞病毒IgM(CMV-IgM)、巨细胞病毒IgG(CMV-IgG)、刚地弓形虫IgM(TOX-IgM)、刚地弓形虫IgG(TOX-IgG),统计分析不同日龄组新生儿的各指标阳性率、检测结果分布以及意义。结果8个项目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不同日龄组CMV-IgM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4 d和22~28 d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6%和5.3%,0~7 d组和15~21 d组的阳性率均为0%;统计另外7个项目结果,各日龄组差异均显示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受检新生儿中,HSV1-IgG,RV-IgG和CMV-IgG项目的阳性率分别为76.6%、90.1%和96.2%,HSV2-IgG的阳性率为16.2%,其余4项阳性率均<5%。新生儿中可存在两种以上病原体标志物阳性。结论新生儿TORCH项目阳性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母亲的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产生免疫性抗体有关,同时发现有多种病原体抗体合并阳性的现象存在。新生儿TORCH病原体感染易造成器官损伤,因此检出阳性结果时不容忽视,应结合临床体征及早进行诊断并给予治疗。
    • 黄山; 吕松琴; 徐丽萍; 施金丽; 许宝妹; 李晓非
    •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2015—2019年云南地区HIV感染者/ADIS患者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一科收治的2824例HIV感染者/ADIS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细分为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螺旋体等,统计分析其不同年份、性别等分布特征.结果 2015—2019年HIV感染者/ADIS患者合并感染病原微生物占比前十的病原体分别为白念珠菌45.18%(1276/2824)、丙型肝炎病毒29.60%(836/2824)、结核分枝杆菌26.52%(749/2824)、卡氏肺孢子虫10.09%(285/2824)、乙型肝炎病毒10.06%(284/2824)、单纯疱疹病毒8.29%(234/2824)、大肠埃希菌7.08%(200/2824)、巨细胞病毒6.44%(182/2824)、金黄色葡萄球菌5.59%(158/2824)、新生隐球菌4.28%(121/2824),其中病毒感染占比较高的分别是丙型肝炎病毒29.60%、乙型肝炎病毒10.06%、单纯疱疹病毒8.29%、巨细胞病毒6.44%;细菌感染占比较高的分别是结核分枝杆菌26.52%、大肠埃希菌7.08%、金黄色葡萄球菌5.59%、肺炎链球菌3.40%(96/2824);真菌感染占比较高的分别是白念珠菌45.18%、新生隐球菌4.28%、马尔尼菲篮状菌4.14%(117/2824)、光滑念珠菌3.51%(99/2824);寄生虫感染主要是卡氏肺孢子虫10.09%(285/2824)和弓形虫2.05%(58/2824);螺旋体感染主要是梅毒螺旋体4.14%(117/2824).不同性别、年份中白念珠菌、丙型肝炎病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占比远远高于其他病原微生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5—2019年云南地区HIV感染者/ADIS患者白念珠菌、丙型肝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占比最高.
    • 刘敏; 曾琴; 潘亮; 张辉芬; 霍琴; 陈耀凯
    • 摘要: 目的探究HIV/HCV合并感染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PR)抗HCV治疗后病毒学应答、肝功能复常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HIV/HCV合并感染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采用PR方案治疗病例与未抗HCV治疗病例的生化学、病毒学和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共有HIV/HCV合并感染者56例,包括采用PR方案治疗者26例(46.4%),和未抗HCV治疗者24例(42.9%),其中16例PR治疗病例(61.5%)完成了24周的治疗。抗HCV治疗24周时,16例患者HCV RNA<15U/ml,肝功能异常者占比从治疗前的68.8%下降到治疗后的25.0%(P<0.05)。24周治疗结束后,PR方案治疗病例FIB-4分值较未治疗病例更低(P<0.05),CD4+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未治病例(P<0.05)。结论PR方案用于HIV/HCV合并感染者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病毒学、血液生化学和免疫学应答。
    • 王生浩; 王建平; 文师俊; 陈炎松; 杜小兵; 秦宇红; 刘双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成人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3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将入院后完成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测的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合并支原体感染组(MP组)和未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MONO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发病时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CT影像、主要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了符合条件的356例患者,80例(22.5%)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与MONO组相比,MP组平均年龄明显小于MONO组(47 vs.55岁,P=0.003),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65%vs.35%,P=0.001),肌肉酸痛症状发生率高(OR=2.46,95%CI:1.02~5.91,P=0.044),两组患者的基础疾病、胸部CT影像、临床分型和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亚组分析显示,与MONO组相比,MP组D-二聚体水平升高(P=0.04)、应用机械通气的比例增加(P=0.031)、住院时间明显延长(28 d vs.21.5 d,P=0.045)。结论:COVID-19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少见,年轻者、女性易合并感染,合并感染会延长老年患者的住院时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