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9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33344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浙江预防医学、微生物与感染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换届暨第九次学术会、第四届国际人体微生态大会、第十三届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学术会议、第五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我国感染病学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等;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相关文献由382位作者贡献,包括卢洪洲、沈银忠、王江蓉等。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33344 占比:99.98%

总计:533442篇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发文趋势图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研究学者

  • 卢洪洲
  • 沈银忠
  • 王江蓉
  • 刘莉
  • 张仁芳
  • 齐唐凯
  • 李凌华
  • 画伟
  • 蔡卫平
  • 代丽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晴; 高林; 郭晓燕; 孜来古丽·米吉提; 郭云天; CHEN Wei-wei; 焦艳梅; 王福生
    • 摘要: 目的分析HIV-1感染者在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前后血浆中p24抗体和总HIV-1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特点及其与HIV-1储存库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3年7月于我中心接受ART满5年的27例HIV-1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素酶免疫吸附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患者接受ART 0、1、3、5年时间点的p24抗体和总HIV-1特异性抗体的水平,同时对其与总HIV-1 DNA和细胞相关RNA(cell-associated RNA,CA-RNA)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ART 0、1、3、5年时,p24抗体水平分别为2.450(1.910~5.460)、1.460(1.080~2.160)、1.280(1.120~1.800)、1.570(1.090~2.180)LU;总HIV-1特异性抗体水平分别为3.378(3.157~3.710)、3.489(3.237~3.622)、3.446(2.742~3.573)、3.336(2.860~3.566)。p24抗体与总HIV-1 DNA和CA-RNA的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7、0.305,P均0.05)。结论总HIV-1特异性抗体水平在ART期间没有明显变化,且与HIV-1储存库大小没有相关性,p24抗体水平随着ART时间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与HIV-1储存库的大小呈正相关,可为HIV-1特异性抗体和HIV-1储存库大小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
    • 白若靖; 吕诗韵; 王冉; 画伟; 吴昊; 代丽丽
    • 摘要: 衰弱综合征(衰弱)是一种由机体退行性改变和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机体易损性增加的综合征,与临床不良结局密切相关,严重影响HIV/AIDS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存质量。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有效抑制了HIV复制,延长了感染者寿命,加速了HIV/AIDS患者的老龄化趋势。本文围绕老年HIV/AIDS患者衰弱的流行病学特征、可能机制以及应对措施进行综述,为老年HIV/AIDS患者衰弱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提供参考。
    • 黄薇; 张维; 李奇穗; 邓长刚; 孙艳雨; 袁婧
    • 摘要: 目的分析并总结艾滋病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诱发因素,同时探讨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对2例艾滋病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为基础,检索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文献,回顾性分析相关病例资料的发表时间,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症状、肌酸激酶峰值、病因、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AKI)及预后情况。结果病例1发生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能与使用核苷类药物相关,病例2的诱发因素考虑HIV相关性肌病导致横纹肌溶解,其中1例合并AKI,此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文献共检索到15篇21例艾滋病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报道,其中8例可能以HIV感染为诱发因素,有2例可能与使用核苷类药物有关。文献的21例整体结局较好,仅2例死亡,其中有7例合并AKI。结论有6%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诱因可归因于药物,同时反转录病毒可能在人类肌病中发挥作用,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可并发AKI。临床医师在治疗艾滋病患者时应关注药物的潜在作用,尽早识别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警惕AKI的发生。
    • 王亚丽; 孙丽君; 詹岳伟; 王茜; 黄涛; 画伟; 邵英; 代丽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及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进行初始ART的HIV/AIDS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及再感染情况。结果 共纳入728例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其中99.59%为男性,97.67%为同性性传播感染者,ART时间中位数为950(691,1217) d,从诊断到开始ART的中位时间为15.5(8.0,41.0) d,诊断至开始ART时间≥180 d以上的患者占14.7%(107/728)。经过治疗,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了242(130,369)个/μl,99.3%(723/728)的患者HIV载量控制在400拷贝/ml以内。经足量、规律驱梅治疗6~12个月后,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率为18.4%(134/728)。结论 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经长期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良好,梅毒的复发和/或再感染率较高,梅毒足量、规则治疗的同时,加强性健康宣教和定期随访复查至关重要。
    • 李智慧; 沙敏; 吴健强
    • 摘要: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问世使越来越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寿命得以延长,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但随着艾滋病患者年龄的增加,各种慢性合并症(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越来越高。传统的风险因素、ART的应用及HIV导致的长期慢性炎症与免疫激活,使艾滋病患者的血脂、血糖代谢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发生的各种慢性合并症逐渐成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人们迫切需要了解艾滋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特点,早期进行干预,改善患者的生存及预后。现就国内外艾滋病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 张长平; 刘炜; 李在村
    • 摘要: 目的:探讨利匹韦林(RPV)对成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9月接受以RPV为基础进行抗病毒治疗(ART)^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RPV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异常率的变化,并分析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因素。结果:94例患者中男性91例,女性3例;年龄中位数36岁。RPV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总异常率由70.21%升高至78.72%,甘油三酯(TG)异常率由28.72%降至14.89%,总胆固醇(TC)异常率由15.96%降至6.38%,HDL-C异常率由19.15%升高至34.04%,LDL-C异常率由12.77%升高至19.15%;除LDL-C外,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HDL-C指标的数值中位数均显著下降(P<0.05);LDL-C水平略下降。分析显示CD4细胞数<350个屮旷增加低HDL-C风险,年龄240岁和治疗方案中不含替诺福韦是RPV治疗后LDL-C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PV可以较好地降低TG和TC水平,不升高LDL-C水平,可以作为ART的优良选择,但要警惕其对HDL-C的不良影响。
    • 刘凤云; 李伟新; 欧健; 文乐敏
    • 摘要: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是目前治疗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研究发现ART后,有一部分女性患者出现月经不调。与一般的月经不调证候相比,ART后出现月经不调有自身独特的证候特点:常常伴有疲倦乏力、免疫力下降、易感风寒、湿浊内阻、夹痰夹瘀、虚实夹杂等。中医认为ART后出现的月经不调的主要病因是肝肾亏虚、元气亏损、邪毒内伏。治疗上应予补肾填精、培本固元、扶正祛邪的药物。中医药治疗月经不调具有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经验丰富、不良反应小等优点。通过文献检索分析近20年关于中医药治疗ART后月经不调研究发现:关于中医药干预ART后月经不调的相关临床研究甚少,极少数从艾滋病的月经不调角度、多数从其他疾病引起的月经不调角度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ART后月经不调,对进一步拓展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 高齐明; 华丹丹; 龚华春; 朱永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山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简化二联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间接受标准三联治疗(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并取得完全病毒抑制(病毒载量0.05);两组治疗48周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不含替诺福韦酯的简化治疗组患者转换治疗48周的肌酐清除率略高于转换治疗前,含替诺福韦酯维持标准治疗组肌酐48周的清除率低于0周水平.结论:拉米夫定+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简化二联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的临床效果不劣于标准三联疗法;不含替诺福韦酯的简化治疗方案,其更具肾脏安全性.
    • 王艳霞; 周潞荣; 王国平
    • 摘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会侵犯和破坏CD4+T细胞,破坏机体免疫功能,为重建或维持免疫功能,需要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通过使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抑制HIV复制,可以降低病毒载量和二次传播的风险,延长患者寿命,从而将艾滋病(AIDS)从一种终末期疾病变为另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良好的依从性对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疗效有重要影响,但是ART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涉及经济、社会、个人、生理、心理等方面.本文针对反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管理HIV患者提供参考.
    • 揭芷萱
    • 摘要: 艾滋病(AIDS)已成为严重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随着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加,需要麻醉及手术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而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各器官系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围术期面临的问题也较非HIV/AIDS患者复杂.因此,麻醉医生应对HIV/AIDS患者进行全面的围术期评估.本文综述了HIV/AIDS患者重要器官系统所受影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麻醉药物给HIV/AIDS患者所带来的风险等.了解HIV/AIDS患者围术期麻醉的相关风险,对麻醉医生精准制定麻醉方案、加速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