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6-12-16

主办单位:北京药学会

会议文集: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436条结果
  • 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为达到镇静镇痛效果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包括丙泊酚、苯二氮(草)类等镇静药物、以阿片类为代表的镇痛药物及其他抗精神病相关药物等.目前ICU镇静治疗的目标多为浅镇静状态,即使患者处于合作睡眠状态,而右美托咪啶是需要浅镇静患者的优质选择之一.右美托咪啶最是一有效的、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心动过缓及低血压,这种副作用的产生常与剂量过大及负荷量的使用相关.本文检索最新国内外文献,对右美托咪啶在成人ICU患者的疼痛、躁动及谵妄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摘要:为探讨甘草炮制雷公藤降低其肝毒性的作用,动物实验评价炮制前后雷公藤对肝脏的毒性,观察空白组、雷公藤组、甘草炮制雷公藤组肝组织病理切片、血清生化指标及细胞炎症因子的差异.大鼠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雷公藤组肝组织损伤明显,炮制后肝组织未见明显损伤;雷公藤组与空白组比较AST、ALT、CRE升高(p<0.01),UREA升高(p<0.05),ALB降低(p<0.01);甘草炮制雷公藤组与雷公藤组比较AST、ALT、CRE、UREA降低(p<0.01),ALB升高(p<0.01).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雷公藤组与空白组比较IL-1β、IL-6、TNF-α显著升高(p<0.01);甘草炮制雷公藤组与雷公藤组比较IL-1β、IL-6、TNF-α显著降低(p<0.01).甘草炮制雷公藤可有效降低雷公藤肝毒性,减轻雷公藤导致的肝损伤.本实验可为雷公藤合理制用提供参考,同时为甘草炮制雷公藤降低其肝毒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兰索拉唑药动学的影响,以为兰索拉唑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有关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兰索拉唑药动学影响的回顾性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1项回顾性研究,合计200例受试者,基因类型分为纯合子快代谢型(EM)、杂合子快代谢型(HEM)及慢代谢型(PM).Meta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兰索拉唑的峰浓度(Cmax)、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半衰期(t1/2)、达峰时间(tmax)及清除率(CL/F),其中PM组的Cmax、AUC均大于HEM组,HEM组的Cmax、AUC均大于EM组;EM组CL/F大于HEM组,HEM组CL/F大于PM组;PM组t1/2大于HEM组,PM组t1/2大于EM组,而HEM组与EM组的t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M组的tmax大于EM组,PM组的tmax大于EM组,而PM组的tmax与HE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兰索拉唑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是引起兰索拉唑药物治疗效应与不良反应个体间差异的重要因素,临床应针对不同基因类型的患者施以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和样本量限制,该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格、长期随访的大样本研究加以验证.
  • 摘要:目的:建立党参标准汤剂质量控制方法,评价其质量的稳定性和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有代表性的党参药材及饮片,制备党参标准汤剂;建立UPLC指纹图谱及党参炔苷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UPLC-Qtof-MS对主要色谱峰进行结构确认,明确汤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计算出膏率、指标成分转移率和溶液PH值等参数,评价工艺的稳定性. 结果:汤剂中党参炔苷平均浓度为0.041±0.006mg·mL-1,所有药材水煎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7;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主要共有峰有12个;标准汤剂出膏率为45.4%±9.2%、转移率为58.1%±12.6%. 结论:本文建立了系统评价党参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党参饮片的厚度是影响汤剂出膏率的主要因素.
  • 摘要: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残废的主要原因[1].我国的多中心调查数据证实,约有70 %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合并感染[2],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糖尿病足感染、溃疡和坏疽的主要病原菌,而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检出率也是呈增高的趋势.糖尿病足早期的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而病原菌的构成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逐渐发生变迁[3],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覆盖抗菌谱尤为重要.本例患者入院时糖尿病足并感染Wagner 2级,轻度感染。指南指出[8],对于无临床感染的糖尿病足创面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几乎所有临床感染的糖尿病足创面都需要抗生素治疗,而所选用的抗生素是基于可能的或已经证明的病原菌、它们的药敏结果、感染的临床严重程度、药物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有效性的证据和费用这几个因素。医生经验治疗选择了注射用头孢西丁,覆盖厌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使用后破溃逐渐愈合,红肿消失,明显好转。病原微生物培养在抗感染治疗第5天后回报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药敏结果显示头孢西丁耐药。且患者足部正侧位片提示破溃处骨质破坏,修正诊断为糖尿病足并感染Wagner分级3级。当药物临床治疗效果与药敏结果不一致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患者能否预后良好的关键。本例患者头孢西丁耐药,但临床治疗有效。美国传染病学会2012年糖尿病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如果患者对经验治疗临床反应良好,疗程可能继续,本例患者继续使用头孢西丁抗感染治疗。治疗1周后停用头孢西丁。但停用头孢西丁第六天,患者足部再次出现脓性分泌物,患者反复感染且较前加重,且为MRSA,医生选用万古霉素0.5g ivgtt q12h联合左氧氟沙星0.2g ivgtt q12h抗菌治疗,左氧氟沙星输注1天后,患者诉输注后左臂疼痛。本例患者药敏左氧氟沙星耐药,且对于MRSA感染,可首选万古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临床药师建议将左氧氟沙星更换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但患者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皮试(+),临床药师查阅指南和书籍建议更换为环丙沙星注射液0.4g ivgtt q12h同时加用甲硝唑0.5g ivgtt bid,覆盖肠杆菌和厌氧菌。治疗7天后患者好转,脓性分泌物消失,足部破溃愈合。降阶梯治疗药物选择药敏结果敏感的联磺甲氧苄啶片继续口服治疗。
  • 摘要:利西那肽是一种皮下注射使用的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经饮食和锻炼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痛、腹泻、晕眩等.本文通过对利西那肽进行文献检索,对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 摘要:蛋白质/肽类药物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半衰期短是应用受限的主要因素.微球剂可缓释药物,延长疗效,是蛋白质/肽类药物剂型改进方向.微球常用的制备方法较多,液中干燥法,即溶剂挥发法,设备简单,推广性强,是蛋白质/肽类药物研发和生产的较理想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参数和处方直接影响蛋白质/肽类微球质量,本文从微球评价的关键指标,包括包封率和载药量,释放性质,微球中蛋白质活性等方面,介绍液中干燥法制备蛋白质/肽类微球的改进经验,为将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 摘要:目的:讨论调配中药饮片处方的过程中存在的差错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存在调配差错事故的127份中药饮片处方. 结果:在存在调配差错的127份中药饮片处方中剂量(每付中药的剂量误差超出应付剂量±5%)差错为13份,错配(将处方应付中药饮片误拿成其他饮片)为16份,多配(将处方中没有的中药饮片误配入药)为12份,漏配(将处方中应付的中药饮片忘记调配入药)为58份,处方付数调配错的差错为6份,小包装调配差错为9份,门诊与代煎调配差错为8份,其他为5份.全部差错类型中,发生漏配次数最多,其差错率为45.67%,与其他差错的出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 结论:调配中药饮片处方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处方调配流程,坚持以患者为核心的原则,最大限度降低调配处方过程中的差错率,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引起低钾及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处理方法,避免类似不良反应再次发生.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咯血患者经垂体后叶素治疗后出现低钾及低钠血症的药学监护,进行用药分析排查.结果:临床药师提出的意见得到采纳,并获得对患者有利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与医生组成治疗团队,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摘要:目的:对国内医院药学领域发表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方法学和报告质量评价,了解该领域循证药物评价存在的质量问题,以期规范和提高研究质量. 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CMCI、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时限为建库到2016年3月17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PRISMA和AMSTAR分别进行报告质量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Excel2013和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结果:共纳入1018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文871篇、英文147篇).PRISMA平均分为18.41±2.84,AMSTAR平均分为7.38±1.28;英文文献量表评分均高于中文文献,大部分文献的报告存在一定缺陷,且为中等质量.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式摘要、目的、方案与注册、补充分析与资助来源;方法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前期设计方案、考虑发表情况和纳入与排除清单.单因素分析表明,量表发布后(P<0.0001)、作者单位级别高(P<0.0001)、发表语种为英文(P<0.0001)和有资金支持或阐明利益冲突(P<0.0001)的研究报告质量和方法学质量较高.Pearson分析表明,PRISMA和AMSTAR(P<0.0001)、引用量和AMSTAR(P=0.045)之间分别具有相关性特征. 结论:国内医院药学领域的循证药物评价发展迅速,方法学与报告质量逐年提升,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有待改进;未来应积极开展后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摘要:癸酸氟哌啶醇(HaloperidolDecanoate,HPD),亦称氟哌啶醇癸酸酯,为氟哌啶醇和癸酸反应后生成的酯,是丁酞苯类神经阻滞剂中的一个长效衍生物.肌内注射HPD后,药物从注射部位逐渐释放并通过组织和血液中酯酶的酶促水解形成活性氟哌啶醇而进入体循环.HPD的抗精神病作用与其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并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转化有关.本品上市时间较长,但是关于HPD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国内外均未见有文献报道,仅仅在欧洲药典8.0(EP 8.0)和美国药典37(USP 37)收载了癸酸氟哌啶醇原料药的质量标准。对HPD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对已知杂质、长期留样样品等进行检测,考察癸酸氟哌啶醇主峰与杂质峰的分离情况及杂质检测个数、大小等,确定色谱条件。
  • 摘要:目的:背景中国伏立康唑个体用药化指南是基于GRADE系统制定的个体用药化指南.指南共识专家组和指导委员会分别于2016年7月1日和5日正式举行了推荐意见共识会议和审定会议,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并批准了27条推荐意见.目的了解中国伏立康唑个体用药化指南推荐意见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进一步修订推荐意见. 方法:为进一步征求一线医务工作者(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和患者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指南制定工作组针对27条推荐意见的赞成程度、表述清楚程度、可行程度以纸质问卷的形式开展了外审工作,并根据外审结果,由指南指导委员会对推荐意见进行修订和完善. 结果:来自4家医院、7个科室的12名临床医师、8名临床药师、1名患者代表参与了外审工作.对推荐意见的总体赞成程度为80%,总体表述清楚程度为91%,总体可行程度为80%.所有推荐意见赞成程度、表述清楚程度和可行程度均超过30%.此外,共收到86条主观建议.根据外审结果,指南指导委员会重新修订了13条(48%)推荐意见:修改了4条推荐意见的主体内容;修改了9条推荐意见的表述,并将其中2条推荐意见合并为1条.最终指南包含了26条推荐意见. 结论:本次外审工作对《中国伏立康唑个体用药化指南》推荐意见的最终形成提供了依据,进一步完善了所有推荐意见的科学性、明晰性和可行性.
  • 摘要:炎症是十分常见而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可发生于机体的任何部位和任何组织,人类的大多数疾病常与炎症过程有关.在炎症反应中,巨噬细胞起着重要作用,是体内启动炎症介质产生的中心细胞,其激活时会释放NO、TNF-α等炎症因子以及IL-1β、IL-6等细胞因子[1,2].真菌中含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一直以来是新颖结构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为了发现具有抗炎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本课题组从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 MHZ111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包括9个杂萜类化合物(1.9),4个二氢异香豆素(10,12.14),3个香豆素(11、15、16)和3个其他类成分(17.19)。其中化合物1.5、10和11为新化合物(图1),通过X-ray单晶衍射、计算ECD等方式确定了绝对构型(图2和3)。利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筛选出了化合物purpurogenolide B (2)、purpurogenolide C (3)、purpurogenolide D (4)、berkeleyacetal C (6)、3-乙酰氧基6,8-二甲氧基香豆素(11)和vermistatin (17)等6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制NO释放活性,IC50分别为30.0 ± 1.5、15.5 ± 0.5、8.8 ± 0.1、0.8 ± 0.1、26.5 ± 0.3、52.7 ± 1.3 μΜ[3,4],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同时,对活性最强化合物berkeleyacetal C (6)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ELISA结果显示,berkeleyacetal C能够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6、IL-1β、MCP-1和MIP-1α;RT-PCR结果显示其在浓度大于1 μM时能够明显抑制上述炎症因子的基因转录(图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erkeleyacetal C对STAT1/3的磷酸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证明其通过阻断STAT1/3信号通路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活化(图5)。
  • 摘要: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方法:本文从AD的各种可能的发病机制出发,介绍目前临床常用治疗AD的药物的种类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结果: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海马锥体细胞颗粒以及神经元缺失为病理表现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在早期给予治疗十分重要,神经元纤维缠结、海马锥体细胞颗粒以及神经元缺失为病理表现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在早期给予治疗十分重要.治疗AD的药物最主要的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包括多奈哌齐、利斯的明、加兰他敏以及石杉碱甲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另外包括脑代谢激活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针对行为精神的药物,均对缓解AD症状有帮助,但是不能根本治疗AD,不能逆转AD,延缓或防止AD的发生. 结论:治疗AD的药物最主要的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包括多奈哌齐、利斯的明、加兰他敏以及石杉碱甲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另外包括脑代谢激活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针对行为精神的药物,均对缓解AD症状有帮助,但是不能根本治疗AD,不能逆转AD,延缓或防止AD的发生.
  • 摘要:1例60岁女性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0.4 mg/h静脉泵入替罗非班注射液.15小时后,患者出现鼻腔渗血以及皮下出血点.血小板示 PLT 1×109/L,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替罗非班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立即停用所有抗血小板药物.停药后患者血小板计数逐渐回升,6天后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37×109/L.
  • 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利福平合并高血压用药情况的分析和监护,体现临床药师在患者个体化用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查阅病历资料和相关中外文文献,对1例高血压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与监护.结果:利福平通过诱导肝药酶CYP3A4的作用,从而降低抗高血压药的降压疗效.结论:针对同时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以及抗结核药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药物的相互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可使患者用药更为安全、有效.
  • 摘要:PPIs诱发的AIN作为罕见而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增加,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近年来国外对PPIs诱发AIN,特别是雷贝拉唑诱发AIN的报道日渐增多,但国内仍鲜有报道,可见目前国内的临床医师及临床药师对此类疾病的认知不足。虽然PPIs诱发AIN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而且基因型对雷贝拉唑的药效影响甚微,但鉴于国内对PPIs的广泛应用,PPIs都应在AKI的患者中作为可能病因进行鉴别诊断并考虑停用。当使用PPIs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或合并使用其他药物者)出现可疑的症状,或原有的消化系统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时,应及时进行肾功能和尿液检查,对于PPIs导致的AIN,应保持高度警惕,避免误诊、漏诊而导致不可逆的肾脏损伤。
  • 摘要:目的:探讨1例少见致病菌产吲哚金黄杆菌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通过对1例产吲哚金黄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分析,从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的选择、联合用药、替代疗法等方面总结如何针对该致病菌导致的肺部感染达到良好的疗效.结果:与结论:对于这种临床少见的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可采用联合用药、病情稳定后采取替代疗法、延长疗程等策略进行抗感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氮杂核苷类药物阿扎胞苷和地西他滨目前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不仅适合于高强度的化疗,也被应用于对于其余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肿瘤以探究其有效性.重点关注的是原发性和后天性对氮杂核苷治疗的抵抗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强调目前以氮杂核苷为基础的治疗的成熟性和耐久性的局限. 方法:本文筛选综述总结了超过10年的氮杂核苷临床实践经验并探讨其分子机理,其中包括一些与DNA甲基化不相关的机制,进而分析其治疗的局限性及获得性和原发性耐药出现的可能原因,和治疗实体肿瘤的前景. 结果:基于他们具有干扰DNA甲基化的能力,这些药物也被称为甲基化药物(HMAS).然而,有新的证据表明,DNA甲基化不是这些药物机理的唯一机制,还有干扰RNA和免疫机制.氮杂核苷的药物抵抗的一个可能原因已被发现是活性氮杂核苷的代谢途径,和DNA甲基化的途径.针对晚期实体肿瘤进行临床研究表明其有进展性的治疗作用. 结论:基于氮杂核苷类药物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分子学进展,已然知晓了治疗的局限性及获得性和原发性耐药出现的可能原因,也看到了其在治疗实体肿瘤方面的前景和期许.
  • 摘要:目的:对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是否存在潜在的不适当用药问题,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呼吸内科98份65岁以上老年患者病例资料,以中国老年人疾病状态下潜在不适当用药初级判断标准为参考,调查潜在的不适当用药.结果:98份病历中,45例(占45.9)出现了老年疾病状态下的潜在不适当用药,涉及药物13种,排名前两位的是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涉及的疾病状态主要有心力衰竭、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结论:住院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发生率高,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用药安全性.
  • 摘要:目的:建立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在中国癫痫患儿体内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基于模型采用贝易斯反馈法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天坛医院住院并服用VPA常规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与血药浓度数据,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ing,NONMEM)建立丙戊酸在上述人群中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采用一级条件评估法(first order conditional estimation,FOCE)结合个体间与残差变异间有交互作用的算法(INTERACTION,I)进行计算,基础模型采用一级吸收和消除的一房室模型进行拟合,吸收速率常数(ka)固定为文献报道值2.38h-1.在基础模型的基础上,逐步考察多种协变量对药物表观分布容积(V)和相对清除率(Cl/F)的影响.基于最终的群体药动学模型,采用JPKD软件的贝易斯反馈法估算个体参数并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结果:收集得到113例患儿的205个血药浓度数据点.最终的群体模型为:Cl/F=0.13+0.02×Age+0.04×LTG L·h-1,V/F=7.40+23.4×Tablet L,ka=2.38h-1.Age为年龄;当患儿同时服用拉莫三嗪时LTG为1,否则为0;当患儿服用丙戊酸片剂时Tablet为1,否则为0.以此模型为基础的个体化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 结论:建立的丙戊酸在中国癫痫患儿体内的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此为基础采用贝易斯反馈法可用于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
  •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药师实践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及意义.主要通过探索OSCE考核评估模式应用于药师实践技能培训,并对站点设立、考核内容及反馈结果进行分析.从初步实践效果来看,OSCE考核真实地模拟了临床环境,同时又较好地考核了药师的临床技能,提高药师药学服务实践技能,促进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值得进一步优化推广研究.
  •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人脑脊液中替加环素(TGC)浓度的液质联用方法,验证后应用于临床样本的TGC浓度测定. 方法:使用含0.05%三氟乙酸的水和乙腈梯度洗脱,使用Kromasil C18(50mm×2.1mm,5μm)色谱柱,流速为0.6mL·min-1,柱温40℃.TGC和内标d9-替加环素(IS)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模式下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586.3>513.2和m/z595.3>514.3. 结果:TGC浓度在250~100000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TGC在低、中和高浓度的回收率在72.82%~82.86%之间,内标归一化的基质效应在101.13%~103.58%之间,所有质控样品在考察的条件下均稳定.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使用液质联用测定TGC脑脊液浓度的方法准确并且稳定,可用于TGC的药动学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精准用药门诊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管理(MTM)的工作模式.方法:通过精准用药门诊药师对1例低钠血症患者的全程药物治疗管理,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回顾,药物重整,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并跟踪随访.结果:连续6个月患者血钠水平正常,情况良好.结论:我院精准用药门诊现行工作模式能为患者解决治疗药物问题,提升药师作用和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多态性与甲氨蝶呤(MTX)毒副反应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6年8月1日关于ALL患儿MTHFR C677T位点的多态性与MTX毒副反应的观察性队列研究,并提取基因型、MTX毒性相关资料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MTHFR C677T多态性与肝毒性(例如:CC vs.CT/TT:RR:0.81,95%CI:0.65~1.00;p=0.05)、血液毒性、黏膜毒性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单个研究显示,非洲人群在肝毒性、血液毒性、黏膜毒性(例如:CC/CT vs.TT:RR:0.10,95%CI:0.03~0.39;p=0.0009)方面,677C等位基因相对于其他人种而言具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结论:在ALL患儿中,MTHFR C677T不是一个好的预测MTX毒性的指标.但由于本次研究纳入文献较少、样本量小,因此需要大样本量、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关系.
  •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5版药典中毒性药材的收录情况进行归类分析,并与临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版药典中毒性药材的收录内容、用药禁忌内容及增修订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统计了我院临床毒性药材的总体使用情况和处方用量,与药典规定用量进行对比.结果:新版药典对毒性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有较大的提高和完善,同时临床普遍存在超药典规定剂量使用毒性中药的情况.结论:国家对于毒性中药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十分重视;目前毒性药材的临床实际用量与药典规定剂量差别较大;毒性药材大多药性峻烈,引起不良反应的概率大于一般中药,因此临床用药更应慎重.
  • 摘要: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由于其抑酸作用强,特异性高,临床应用广泛.但近几年来,质子泵抑制剂长期应用导致的潜在不良反应(如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心动过速、导致骨质疏松及骨折、诱发痛风复发、高胃泌素血症等)备受关注.本文对质子泵抑制剂长期应用的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摘要: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是一种少见的不明原因的肺功能障碍疾病.以咯血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例罕有报道.本文报道一例与肺癌表现十分相似,以咯血作为唯一临床表现的COP病例.影像学检查均高度怀疑肺癌,经胸腔镜行右肺上叶楔形切除术,病理结果显示了COP的典型特征,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对肺癌和COP做进一步鉴别诊断非常必要,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和资源浪费.
  • 摘要:目的:探讨醋酸泼尼松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原因、机制及处理方法,总结其他可能诱发青光眼的药物.方法:对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疗中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要及时请眼科医生治疗,积极寻找诱发因素,及时停用可疑药品可以减少患者进一步损害.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较少发生青光眼,医护人员重视程度不足,临床药师在查房过程中应警惕此类事件,注意询问患者病史,对可疑存在青光眼患者或既往有青光眼病史患者做充分的用药教育,对医师进行诱发青光眼药物的教育可减少此类事件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以治疗感染和传染性疾病为主的专科医院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的工作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用药咨询系统咨询问题记录共452份,对咨询人群分布、问题类型、咨询药品、咨询药品类型以及咨询热点问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2份记录中,患者及家属430份;医护人员22份.问题类型涉及23类,涉及的药品中排名前十位的药品6种为抗病毒药,涉及西药360例,涉及中药92例.结论: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专科医院开展药物咨询工作应结合传染性疾病及治疗特点,咨询药师应在专业知识、药品文化、沟通技巧、患者心理等多方面对肝病患者给予人性化的帮助,达到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 摘要:随着“规范”这一概念深入人心,中药的服用时间也变得很规范,患者服用中药时一般都是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但通过查阅我国古代医学文献,发现中药的服药时间不能一概而论,古代医药学家阐明服药时间要因人、因病、因药而宜,除有定时定量服用外,还有不拘时服,如饮子、散剂等,另外还要掌握择时服药的规律,使服药时间能够顺应身体四时的规律,使中药服用后更快的被人体吸收,以达到治疗目的.现代药学根据我国古代医学文献总结出服药的时间主要有空腹服、饭前服、饭后服、睡前服、定时服等,做为药师在为病人服务时,要根据病人的病症和药物的性质为病人交代用法用量,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使病人顺应四时人体变化规律服药,在服药后疾患尽快好转.
  • 摘要:1例41岁的女性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g,静滴,1/日.用药第6d后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急查肾功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呋塞米片利尿去水肿,所有治疗药物继续使用.次日患者的手部、脸面部、腹部、四肢均出现水肿,指压出现洼陷,患者诉因水肿平卧出现喘息困难.再次查早期肾损伤指标升高,肝酶指标升高.停用莫西沙星注射液,其他抗感染药物继续使用,给予利尿,解毒保肝治疗.停药治疗4d后,患者肝酶指标明显下降,水肿好转,停药治疗9d后,患者肝肾功能监测指标恢复正常,面部、四肢水肿消失,只有双手指尖部位麻木肿胀.
  • 摘要:目的:对比国内外预防应激性溃疡指南异同,并评价各指南的方法学质量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CBM,VIP,CNKI,万方,同时检索NGC、GIN和NICE网站,检索期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5月.纳入公开发表的预防应激性溃疡相关的临床指南.对比各指南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推荐药物和停药时机和药物安全性,并分别从收集、分析和形成指南推荐意见三方面评价指南的方法学质量. 结果:纳入9个指南,均认为预防应激性溃疡应仅限于有高危因素的危重患者,首选药为PPI或H2RA,停药时机尚无高级别推荐意见,预防用药可能增加肺炎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在指南方法学方面,9个指南制定过程均无病人代表参与,只有3个指南详细描述了指南制定机构和利益冲突,4个指南列出指南制定团队具体名单;所有指南均未制作新的系统评价,但2个指南引用了足够的系统评价,4个指南的证据强度和推荐意见分级有关联性. 结论:目前国内外应激性溃疡相关指南质量整体质量不高,从制作证据到用于推荐意见的指南制定全过程仍有诸多不严谨、有待改进之处.此外,今后制定指南还应纳入目前最新的研究证据(特别是经济学研究)并考虑到预防用药可能带来的不良事件.
  •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国医疗机构药学服务门诊开展情况,了解我国药学门诊运行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药学门诊服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促进医院药学服务发展的建议. 方法:以文献检索获取我国医疗机构开展药学门诊的信息;以问卷调查法对全国关注药学工具网“合理用药百科”微信公众号的用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药学门诊信息.查询相关医院的官方联系方式,并通过电话对提交的问卷内容进行确认.调查结果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汇总. 结果:共调查全国108家医院,电话接通率为100%,19.5%(21家)医院开立药学服务门诊;37.0%(40家)表示无药学收费服务或药学咨询门诊;43.5%(47家)医院设有门诊药学咨询窗口. 结论:目前我国各地均有不同形式的门诊药学服务开展,三级甲等医院开展的水平较高,个别医院的门诊药学服务可收取相应的费用.从全国来看,门诊药学服务的范围有待普及,水平有待提高,对药师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需要有相应的收费来补偿,医疗机构以及国家医保对药学服务的投入需要增加,以发挥药师在合理用药中应有的作用,更好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保障人民健康.
  • 摘要:目的:对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阻滞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5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使用AMSTAR量表评价所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Grade系统评价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提取原始研究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7个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评分在7分以上者只占到41.86%;21个单个结局指标分别进行质量评价发现,14个(67.77%)的证据质量均为低或极低.对涉及的36个研究(3820名患者)数据进行再分析,PPI在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大出血和显性出血方面优于H2RA(P<0.001),但是在肺炎发生率、死亡率和ICU住院天数方面PPI和H2RA并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PPI预防ICU的危重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出血优于H2RA,但原始研究质量不高,仍需后续更多的高质量、结局指标设计全面的前瞻性研究.
  • 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降血脂药物的研究概况,按药物不同的作用特点进行分类,包括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即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胆酸螯合剂、烟酸类、贝特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以及中药来源的降血脂药物.并且对正在研发中降血脂药物胆固醇酯酰基转移酶(ACAT)抑制剂和固醇断裂活化蛋白(SCAP)配体也予以介绍.
  • 摘要:对于重症患者,持续肾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特别是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aemofiltration,CVVH)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aemodiafiltration,CVVHDF)是急性肾衰竭或重度脓毒症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接受CRRT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应用亚胺培南的药动学情况,同时本研究还将考察亚胺培南的药效学指标,以目前经验给药方案的合理性。
  •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骨科中成药使用现状,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选取我院门诊骨科1年内中成药用药数据,对药品种类、用量、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药品使用的合理性. 结果:盘龙七片DDDs位居第一,DDDc排序21,销售金额排序2,说明药价低,应用频次非常高.风湿祛痛胶囊的DDDc和销售金额均位列第一,DUI值仅为0.3,说明金额和用药人数不同步,经济效益高于社会效益.虎力散胶囊DDDs排名第二,DDDc排名30,DUI为5.0,说明其使用频度远高于其他中成药. 结论:我院骨科用药符合骨科特点,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
  • 摘要:儿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由于糖皮质激素通过多途径破坏儿童股骨头的局部血供,从而引起以骨小梁和骨髓局部坏死为特征的疾病.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3是预防本病的基础.本文介绍儿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探索应用钙剂和维生素D3制剂预防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儿发生儿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给药方案.总结文献经验,在给药时机、给药剂量和防止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提供用药参考.
  • 摘要:目的:完善尿路消炎合剂现有质量标准,使之更加规范.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2:1)为展开剂,槲皮素对照品为对照,鉴别尿路消炎合剂的主要成分侧柏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玉红含量.色谱柱:CAPCELL PAK MG C18MG S-5(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9nm;柱温:30℃. 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和对照品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靛玉红在浓度3.72~29.76μg·mL-1(r=0.9999)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5%,RSD为1.64%. 结论:新增加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尿路消炎合剂的质量控制.
  • 摘要:目的:为加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多学科服务,提高患者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临床药师配合内分泌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构建骨质疏松专病药学服务模式,提供临床药学监护,探索当前医改环境下药品零差价实施后的付费药学服务模式. 方法:基于我院2014年我院二磷酸盐类药物应用分析和内分泌科骨质疏松症住院患者药学监护中药物治疗风险评估,筛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需要进行干预的核心药物治疗问题,并根据患者临床治疗需求进行药学评估和药物治疗干预,根据患者就诊和药物治疗的不同阶段设计专病临床药学服务流程及干预模式. 结果:患者对于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存在着认知度低,依从性低,有效治疗率低的情况,临床医师对于大量潜在难以确定的药物治疗风险缺乏有效评估方法和手段.临床药师通过建立标准的临床药学服务模式,优化完善患者骨质疏松症药物诊疗流程,通过对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风险进行前置药学评估,协助临床医师优选治疗方案,提供治疗监护和随访,对患者进行全程药物治疗管理和服务. 结论:骨质疏松症专病药学服务模式可根据患者不同的药物治疗需要,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管理和服务,有助于降低骨质疏松患者药物治疗风险,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有效治疗率.此外也有助于临床药师深入开展门诊临床药学服务,通过提供针对性临床药学治疗监护服务,发掘探索潜在的付费药学服务模式和方向.
  • 摘要:目的:血管栓塞是中风症候的主要风险因素,本文首次举出抑制P-选择素表达的新化合物DHDMIQK(KAP),即N-[(S)-6,7-二羟基-1,1-二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羰基]-赖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用于治疗血栓疾病. 方法:本文利用计算机辅助筛选与介观动力学模拟下的分子对接技术设计目标化合物;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对DHDMIQK(KAP)进行表征;利用FT-MS观察其血栓靶向性,同时评价了DHDMIQK(KAP)的体内外药理活性. 结果:体外试验中,1nM的DHDMIQK(KAP)即可有效下调P-选择素的表达,同时该化合物可在血液循环中形成尺寸适宜安全传输的纳米粒子.体内试验表明,DHDMIQK(KAP)在体内溶栓并抑制血栓形成的最低有效剂量为0.01nmol·kg-1.FT-MS表明,该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血栓栓块中,并不会在血液及重要脏器中积累. 结论:DHDMIQK(KAP)可作为6,7-二羟基-1,2,3,4-四氢异喹啉-3-羧酸及KPAK的新型纳米运载体系而针对血栓病症.
  • 摘要:目的:设计、合成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型细胞凋亡诱导剂,并探究其作用机制. 方法:运用液相合成的方法设计合成了KLSS-L-硝基精氨酸苄酯(NRCB);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价体外细胞凋亡活性;采用TEM、SEM和AFM进行纳米结构表征;采用小鼠移植性肉瘤模型评价化合物体内抗肿瘤活性并测定治疗组小鼠血清中P选择素和TNF-α的含量. 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NRCB能够促进细胞凋亡;TEM、SEM和AFM结果表明NRCB具有形成纳米颗粒的能力;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0.01,0.1和1μmol·kg-1的剂量下,NRCB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肿瘤增殖,并降低血清中P选择素和TNF-α的含量. 结论:NRCB是一种通过减少体内血清中P选择素含量具有细胞凋亡诱导能力的新型纳米尺寸先导化合物.它有望成为化疗中拥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细胞凋亡诱导剂.
  • 摘要:目的:通过文献评价对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进行评估.方法:系统检索PubMed,Value in Health,PharmacoEconomics等英文数据库文章和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文章,根据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第三方支付角度的经济学文献,其中2篇来自中国.分别是利拉鲁肽与艾塞那肽、西格列汀、格列美脲和罗格列酮等药物进行比较,研究涉及的国家有英国、美国、中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结论:综合以上文献的研究结果,利拉鲁肽与艾塞那肽、西格列汀、格列美脲和罗格列酮等药物相比较,在多国的医疗卫生系统内在第三方支付的角度均是具有成本效果的治疗方案.
  • 摘要:目的:分析调剂内差发生的原因,讨论对策,降低调剂内差的发生频率.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之间发生的调剂内差进行分类汇总.结果:共收集调剂内差220例,其中最常见的分别是:配药机故障、包装相似、思维惯性和药品品名相似.结论:加强管理,优化工作流程,鼓励药师积极上报调剂内差,以便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降低调剂内差发生的频率.
  • 摘要:目的:利用适应性进化与基因工程结合的策略提高酿酒酵母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产量. 方法:对工程菌株进行适应性进化,得到GSH高产菌株,比较进化菌株与原养型菌株代谢物相对浓度差异,对进化菌株中积累的代谢中间体进行分流,提高细胞内GSH产量. 结果:经过两轮适应性实验室进化,筛选得到GSH产量为245mg/L的进化菌株;代谢组分析显示进化菌株中GSH合成的前体的相对浓度均有上升,且一些参与能量代谢的物质相对浓度升高;丙烯醛处理细胞后利用LC-MS/MS可以检测到含巯基化合物与丙烯醛的加成产物;基因工程改造后GSH产量为296mg/L; 结论:底物供应及能量再生促进进化菌株中GSH产量的提高;N-乙酰半胱氨酸等巯基化合物与丙烯醛的结合降低丙烯醛对细胞的毒性;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和二硫键异构酶的调节可以进一步提高细胞内GSH产量.
  •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后发生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Ordinal回归分析ALL患儿的性别、年龄、MTX剂量、化疗开始后第24小时和第42小时的MTX血清浓度(C24和C42)与化疗后贫血发生率的相关性. 结果:在540例次大剂量MTX化疗中,446例次化疗后发生贫血,贫血的发生率为82.59%.多元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9)、剂量(P=0.029)和C24(P=0.006)与化疗后贫血的发生显著相关,其回归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057、0.487和0.014. 结论:年龄、剂量和C24与ALL患儿接受MTX化疗后的贫血发生率显著正相关,加强甲氨蝶呤血清浓度监测与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有助于减少贫血的发生.
  • 摘要:目的:对品管圈在提高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为药房管理者提供新的思路平台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方法:本文从品管圈的概述、品管圈在药房中的实施方法以及品管圈在药房管理中提高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品管圈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药房药学的服务质量.结论:品管圈是现代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得到持续质量改进和提高的有力保障.
  • 摘要:目的:为临床药师通过基因检测指导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相关指南对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剂量的指导以及不良反应预测进行总结,对华法林,三环类抗抑郁药,卡马西平,别嘌醇进行详细综述.结果与结论: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师指导初始剂量使用,预防不良反应方面起到指导作用,但大多数监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尚待验证.
  • 摘要:目的:中枢靶控镇痛技术(吗啡泵)是近年来国际疼痛界治疗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不良反应与常规给药途径具有不同特点. 方法:跟踪观察1例有8年吗啡泵镇痛治疗史的男性患者调整吗啡泵入剂量后的身体反应,分析形成原因和临床药学监护方案. 结果:患者既往吗啡泵入剂量为0.52mg/天.本次因吗啡泵脱落移位入院,行“中枢靶控镇痛输注系统调整术”调整翻转的吗啡泵.手术前患者血压在130-150/75-85mmHg之间波动.术中患者血压略有增高,回病房后手术当天血压最高为150/80mmHg.术后为观察吗啡泵工作情况,将吗啡剂量降低至0.38mg/天.吗啡减量后第1天,患者血压升高至180/86mmHg,伴烦躁不安和双下肢偶发不自主抖动.经积极降压处理和调整吗啡剂量,患者血压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 结论:在重视吗啡泵给药引起低血压的同时,更应严密监测长期吗啡泵给药患者撤药或减低剂量后血压突然升高的风险,及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脑血管系统损伤.
  • 摘要:目的:探讨对三级中医医院药学部建设工作的认识和发展举措.方法:根据目前中医医院药学部现状,结合我院实例,从发挥中医药特色的角度,提出中医医院药学发展策略.结果: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中医医院药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结论:以建立中医医院全程化药学服务平台为依托,全方位进行中医医院药学部的建设,促使医院药学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以减少药房差错的发生,使工作安全、有序、规范、高效的开展.方法:总结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对差错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效果.结果:通过对调剂内外差错的分析和干预,门诊药房差错数由461下降到200.结论:通过综合性干预措施的实施,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和安全隐患都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使得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顺利开展.
  • 摘要:目的:了解门诊不合理处方状况,为医院处方管理和不合理用药监测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以某院2014年~2015年门诊药房窗口药师干预的577张不合理处方为研究对象,按问题类型、药品类别进行帕累托图分析,比较不同科室间的差异. 结果:577张不合理处方共存在14种问题类型,涉及药品19类.构成主要问题类型的为“适应证不适宜”(57.2%)和“用法、用量不适宜”(15.1%).构成主要因素的药品共7类,构成比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循环系统药物”(17.3%)、“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13.6%)和“消化系统药物”(10.6%).构成比排名前二位的问题类型中,骨科处方为“适应症不适宜”和“遴选药品不适宜”,内科处方则为“适应症不适宜”和“用法用量不适宜”.构成比排名首位的问题药品中,骨科处方为“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内科处方则为“循环系统药物”. 结论:不同科室常见不合理处方问题类型及药品存有差异,整体以“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为主,以骨科和内科使用较多的药品局多.
  •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儿科常用抗癫痫药物的不同分割方法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分析一例儿科癫痫的病例,讨论抗癫痫药物水溶液稳定性.结果:苯妥英钠虽易溶于水,但因水溶液性质不稳定,不可溶于水后分割剂量.左乙拉西坦水溶液稳定性较好,可溶于水分剂量.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及氯硝西泮不溶于水;奥卡西平、丙戊酸钠及左乙拉西坦市场上有口服液制剂,剂量不易分割时,可选用口服液剂型.结论:临床对于儿童使用成人剂型时,对于水溶液稳定性不佳的药物,应选用切片或研磨的方法,而不应使用药物水溶液,避免造成药效降低.
  •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和意义.方法:临床药师从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方案的制定、不良反应的防范与处理等方面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结果: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体温正常,血常规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结论:临床药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制定用药方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可在重症肺感染患者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 摘要:目的:骨性关节炎影响了正常生活质量,随着治疗药物的增多,效果及作用也不尽相同.目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讨论.方法:取样(国外文献).结果:非甾体类抗炎药,尤其以昔布类的药物更为有优势.结论:大多数需用NSAID治疗的患者,都有较高的GI和CV及对肾功能损伤等的风险因素;充分考虑个人风险之后开药;最小剂量、最短疗程原则;相应的限制NSAID的应用;用药安全有效、使药物发挥长处、避开短处、合理使用.
  • 摘要:GLP-1受体激动剂能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同时能抑制食欲中枢,延缓胃排空,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体重,减少胰岛素用量的同时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小,这些优点使得GLP-1受体激动剂在治疗1型糖尿病(T1DM)方面同样具有价值.我们检索了近5年发表在Pubmed上有关GLP-1受体激动剂应用于T1DM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实验表明,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和胰岛素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T1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及胰岛素用量,并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本文将这些研究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为今后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中的使用提供参考.利拉鲁肤和艾塞那肤有望成为T1DM的辅助治疗药物,它们与胰岛素联用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体重也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但是由于实验的样本数相对较小,而且多是前瞻行的研究,缺乏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J陛的评价,因此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量的研究。同时如何优化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患者中给药剂量,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后胰岛素减量的不走和方法也是临床函待解决的问题。
  • 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在不同移植受者间的代谢差异.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02年1月-2012年8月完成的肝肾联合移植、肝移植及肾移植手术病例各10例,进行他克莫司代谢差异对比研究.结果:术后一个月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口服他克莫司的剂量及血药浓度监测值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单肝移植及单肾移植患者,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肾联合移植中移植肝对于移植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术后时间有关.对于术后早期1个月内,各组他克莫司剂量间没有显著差异,移植肝对于移植肾似乎没有保护作用.至于什么时候形成保护尚需扩大病例进一步考证.
  •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5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左氧氟沙星浓度的LC-MS/MS方法,以便用于肺结核患者该5种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方法:以对乙酰氨基酚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处理后检测.采用Agilent Poroshell120SB C18色谱柱(4.6mm×50mm,2.7μm)为分析柱,ZORBAX SB C18柱(2.1mm×12.5mm,5μm)为保护柱,以0.2%甲醇-0.2%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使用离子喷雾离子化源(ESI),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异烟肼m/z138.0→121.0,利福平m/z823.2→791.2,乙胺丁醇m/z205.2→116.1,吡嗪酰胺m/z124.1→79.0,左氧氟沙星m/z362.2→261.1,对乙酰氨基酚m/z152.0→110.0.分析时间为12min. 结果: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对测定无干扰,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9.81μg·mL-1、0.60~30.12μg·mL-1、0.10~4.89μg·mL-1、1.01~50.6μg·mL-1、0.10~5.00μg·mL-1.批内、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准确度(RE)均小于10%. 结论:本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可靠,适用于临床血浆样品的高通量分析.
  • 摘要:目的:骨质疏松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是中老年常见慢性病,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19.74%.二磷酸盐作为骨质疏松一线治疗药物在临床应用多年,近年来随二磷酸盐治疗患者数量增加,专项药学监护的需求也持续增加,但药学监护仍缺乏针对性.本文对我院2014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二磷酸盐药物治疗进行分析,探讨骨质疏松专项药学监护模式的构建。 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院接受双膦酸盐治疗患者,排除高钙血症、肿瘤骨转移、Paget骨病、成骨不全等原因应用双膦酸盐患者。通过电话访谈对患者就诊科室、医师级别、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伴随疾病、治疗方案、疗程、疾病认知情况、治疗需求、依从性等十个问题的数据收集,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经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重点调查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疗程和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临床药师根据相关因素结合骨质疏松治疗,构建骨质疏松患者药学监护模式。 结果: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收集2732例患者,10268人次处方信息,得到访谈信息1395例(51.1%)。受访患者中404例曾有骨折史;144人曾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60岁以上的患者所占比例大于75%,伴随疾病个数>5种的有211例,占15.13%;≤5种的有1184例,占84.87%。受访患者对于药物治疗认知度,仅299人表示了解,占21.43%;二磷酸盐治疗超过12个月的患者比例仅15.2%。 结论: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处方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女性数量为男性的4倍,患者治疗中不愿坚持疗程原因主要是:担心药物副作用、用药麻烦和不能坚持定期取药。影响二磷酸盐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是:合并疾病、处方医生级别、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和药物治疗认知度。药师根据上述调研结果构建了针对性的药学监护模式和专项指导方案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 摘要:众所周知,牛奶营养丰富,所含的蛋白质包含了人体所需的主要氨基酸,并含有多种维生素、丰富的钙和微量元素,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据调查,约有50.94 %的网友认为可以用牛奶冲服药物,但哪些药物是可以用牛奶服用的,哪些药物是禁止用牛奶服用的,却不得而知.本文介绍了可以用牛奶服用的药物:妈咪爱、磷酸铝凝胶等;不宜用牛奶服用的药物:抗生素类、强心药、含铁的药物、抗酸药、蒙脱石散、福善美。
  • 摘要:目的:分析雷替曲塞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雷替曲塞”、“不良反应”、“raltitrexed”等为检索词,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等检索近5年的文献,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28篇进行整理,分析雷替曲塞在不同剂量、给药途径及不同联合化疗方案中ADR发生情况. 结果:雷替曲塞的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症状、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转氨酶升高最为常见,其中后两项对临床治疗影响较大.联合放疗会增加骨髓抑制的风险,雷替曲塞与长春瑞滨联合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较高;转氨酶升高多为Ⅰ-Ⅱ级,高龄(≧70岁)、肝转移对转氨酶升高影响不大. 结论:雷替曲塞在不同治疗方案中的ADR发生存在差异,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监测,防范严重和罕见ADR的发生.
  •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展HIP以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这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相关.乳腺癌是发生于,虽然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对乳腺癌的预防研究较少,毒副作用较大.影像学诊断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有一定作用,对预防意义不大,活检术准确率高但又有创伤性和局限性.中国古代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乳腺癌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从流行病学入手,介绍了乳腺癌最新的的流行病学调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寻求一种科学有效且无副作用的食疗方法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 摘要:目的:通过对2013~2015年中药饮片及免煎颗粒的使用情况统计分析,为该类药物科学的采购及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对2013~2015年间使用的中药品种、数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分析. 结果:中药饮片使用量及金额呈下降趋势,年销售金额排序连续三年均列前5位的是黄芪、茯苓、丹参、当归、白芍,DDDs排序列前5位为茯苓、当归、黄芩、丹参、黄芪.中药免煎颗粒使用量及金额均呈强上升趋势.年销售金额排序连续三年均列前5位的是黄芪、茯苓、白芍、当归、丹参,DDDs排序前5位为当归、茯苓、黄芩、白芍、白术. 结论: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使用前10名的品种相对稳定,使用量及DDDS数免煎颗粒远超过中药饮片,医师及患者趋向选择便捷的免煎颗粒.
  • 摘要:目的:观察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对治疗过程中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用药疗程及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方法:选取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住院治疗的46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药物情况分为使用组和未使用组,各23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用药疗程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比较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本次临床观察显示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组较未使用组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糖皮质激素组组内比较,长程组和短程组在FEV1改善率方面没有差异(p>0.05);在使用总剂量和FEV1改善量上,短程组明显优于长程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组高于未使用组(p<0.05),短程组与长程组未见差异(p>0.05). 结论:全身糖皮质激素应用于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虽增高,但临床可接受.短程小剂量全身糖皮质激素应用未影响AECOPD患者疗效.
  •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方法:筛选本院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住院药房退药单,将退药原因归纳为10类,用帕累托图法,绘制帕累托图,同时分析主要、次要及一般因素.结果:造成住院患者退药现象的主要因素为医生修改医嘱,次要因素为患者出院及患者转科;一般因素为患者拒绝用药、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死亡、检查或手术停做、药房缺药、药品质量问题等.结论:应针对造成退药现象的主要原因,加强退药制度建设、规范退药程序,促进合理用药,对主、次要因素进行控制
  • 摘要:目的:进一步完善医药分开模式,为公立医院药房改革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分析借鉴国外医药分开模式,梳理及研究我国医药分开相关政策与模式,结合我院药房改革现状,对公立医院药房未来发展模式探讨,为推进我国医药分开改革提出建议.结果:我国医药分开没有完全消除医药间的利益关系;财政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缺乏预算监管体系及配套政策,我院SPD模式后门诊药房人员减少到原来的50%,缓解物流配送和药品处置的人员压力,提高配送工作效率.结论:公立医院药房改革宜采用渐进式的方式进行改革,要重视补偿机制的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不能孤立的进行改革.
  • 摘要:肿瘤相关糖抗原作为一类重要的肿瘤诊断及免疫治疗的靶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两亲性自组装多肽因其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在再生医学及药物释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将肿瘤相关糖抗原与两亲性多肽自组装相结合,以两亲性多肽代替传统的载体蛋白作为抗原载体,简化疫苗的合成过程,为基于肿瘤相关糖抗原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方法.
  • 摘要:目的:梳理呼吸科常用52种中成药孕妇用药信息,为临床医师、药师、患者提供用药参考,促进中成药在孕妇中的安全应用. 方法:调查52种中成药说明书,对其孕妇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专业书籍,提出孕妇使用建议. 结果:调查的52份中成药说明书中,24份说明书明确标注“孕妇禁用”、“孕妇慎用”;19份说明书标注“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9份未标注.3种说明书标注为“孕妇禁用”的中成药,既没有“孕妇禁用”组分,也没有“孕妇慎用”组分;说明书未标注或标注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的中成药有8种含有孕妇慎用成分,有3种参考《临床用药须知》和《中国药典》为慎用或禁用. 结论:呼吸科涉及的中成药多是孕妇禁用或慎用,药师在为孕妇提供药学服务时,需要更专业的中医药学知识;中成药说明书在孕妇用药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进一步完善,以保障孕妇用药安全.
  •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我院医嘱实时审核体系,实现住院患者医嘱全部实时审核.方法:整合我院HI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EMR)、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和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利用PIVAS管理系统实现医嘱实时审核.结果:我院医嘱审核系统能快速审核医嘱,进行用药风险提示,有效提高了药师的审核效率.并且能通过病历批注形式实现了医嘱干预信息与医生的交互.结论:该系统能高效用于住院患者的医嘱审核,审核药师与系统有机结合,能对我院全部医嘱完成实时审核.做到干预记录可追溯,便于对医嘱干预信息进行管理和利用.
  • 摘要:目的:对一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病例的致敏药物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查询该患者的病程记录、执行医嘱、护理记录单,结合有关超敏反应综合征的文献资料,对可疑药物进行分析,并分析引起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原因,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诊疗进展,为今后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建议.结果:患者引起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与别嘌醇相关.结论:临床药师应利用相关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护人员做好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发作风险的防治工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监护.
  • 摘要:目的:分析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给与艾司西酞普兰片和舒肝解郁胶囊,对照组仅给与西酞普兰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两星期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研究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8星期后研究组HAMD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组.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时,相较于单独使用西酞普兰疗效确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减少,安全性高,可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摘要:目的:收集并分析我院9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类型肝损伤的发病时间关系,比较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以及临床治疗与转归,同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中收集的96例药物性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型所占比例最高(44.79%),有68.75%的患者在用药5-90天内发生了肝损伤;在引起肝损伤的药物种类中以抗肿瘤药物(32.29%)和中药(29.17%)所占比例最大,两者涉及到的药品分别有13种和14种;96例患者临床预后均良好,停药后18-90天内肝功指标均恢复正常;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女性、BMI≥28kg/m2、有过敏史、合并高脂血症为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临床需及时妥善处理,以免引发急性肝衰竭;临床使用抗肿瘤药和中药的过程中,应注意监测,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对于老年以及女性患者,BMI较高者以及有药物过敏史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肝功能.
  • 摘要:目的:研究绿原酸(CG)和甘草酸(Gly)的联合体外抗RSV作用. 方法:以利巴韦林为阳性药,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观察CG和Gly单用与合用不同比例(3:1、2:1、1:1、1:2)在Hep-2细胞中对RSV的抑制作用. 结果:在不同方式作用下,与绿原酸、甘草酸单独用药相比,联合组治疗指数增大,最大无毒浓度时病毒滴度小于单独用药组,抑制RSV的作用显著增强.且当配比为CG(133μg.mL-1)+Gly(67μg.mL-1)2:1时,对RSV抑制率最大,治疗指数最高,病毒滴度最小. 结论:绿原酸、甘草酸联合用药对RSV的抑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增强了体外抗RSV作用.
  • 摘要:目的:对照研究七叶神安片与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将20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七叶神安片组和艾司唑仑片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分别用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以PSQI总分减分率作为疗效判定指标,计算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并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记录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症的有效率分别为71.0%和87.0%;两组患者PSQI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3.5±4.2和13.4±4.4降低为7.7±5.2和6.2±4.0(P<0.01);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片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和18.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 结论: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片均可有效治疗失眠症,艾司唑仑片的有效率较七叶神安片高,但七叶神安片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安全性高.
  • 摘要: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驱蚊膏中避蚊胺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65:35,v/v)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10nm. 结果:在本方法中,避蚊胺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9;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05%和0.1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1%,RSD为1.31%.3批驱蚊膏和3批驱蚊液中避蚊胺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34.47%、34.33%、34.15%和4.48%、4.12%、3.85%. 结论:该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可作为驱蚊膏中避蚊胺的含量测定方法.
  • 摘要:华润集团——总部:香港·领域:消费品、置地、燃气、金融电力、水泥、医药.排名:115位(2015年全球500强)华润医药——包括:华润三九、华润双鹤、紫竹、东阿阿胶、华润医药商业等.排名.第1名(2014年中国医药行业)华淘双鹤——领域、大输液、心脑血管、内分泌,儿科用药9个输液生产基地,遍布全国,年产能21亿瓶袋.
  • 摘要:介绍了心衰低钠的病理生理。心衰时激活的神经激素对肾小管心衰患者血浆AVP(血管加压素)不恰当增高,心衰低钠的发病机理:心衰伴低钠,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心衰患者血钠水平与累计生存率关系等。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万古霉素相关急性肾损伤(Vancomycin 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VA-AKI)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风险因素,完善合并药物的研究,并进一步考察VA-AKI患者的转归情况和影响因素,以期对VA-AKI的防治提出建议. 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所有使用万古霉素(Vancomycin,VAN)的患者的病例.患者的纳入标准是年龄≥18岁;排除标准有如下四点:1)患者病例信息不全;2)患者患有慢性肾脏病5期或者接受规律血液透析;3)患者住院期间血肌酐测定次数不足而无法判断AKI发生情况;4)患者入院期间接受肾切除手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定义是:1)48h内血肌酐升高≥0.3mg/dl(≥26.5μmol/l)或者;2)7天之内血肌酐升高到≥基础值的1.5倍.VA-AKI的定义是:1)使用万古期间发生AKI或2)万古停药1周内发生AKI.我们比较住院期间使用VAN后没有发生AKI的”无AKI”组和”VA-AKI”组. 结果:934例住院期间接受VAN治疗中,740例满足入排标准.38.1%(74/194)的患者排除原因是血肌酐测定不足.共195例患者满足AKI的诊断标准,AKI的发生率是26.4%(195/740),VA-AKI共120例,VA-AKI发生率为16.2%(120/740).Logistic回归得出较高的基线eGFR(odds ratio[OR]=1.009;p=0.017)、合并使用血管加压药(odds ratio[OR]=2.942;p=0.009)、硝酸酯类药物(odds ratio[OR]=2.869;p=0.007)和造影剂(odds ratio[OR]=6.609p=0.005)是VA-AKI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住院期间接受骨科/创伤科/烧伤科手术(odds ratio[OR]=0.3575;p<0.011)、合并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odds ratio[OR]=4.708;p=0.000)和复方甘草酸(odds ratio[OR]0.290;p=0.017)是VA-AKI的独立保护性因素.VA-AKI患者中,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冠心病(odds ratio[OR]=12.6;p=0.006)和使用VAN期间合并使用血管加压药(odds ratio[OR]=15.4;p=0.001)是发生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我们也评价了影响VA-AKI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善的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冠心病(odds ratio[OR]=8.858,p=0.019)和造影剂(odds ratio[OR]=9.779,p=0.005)是影响VA-AKI患者肾脏功能改善的独立风险因素,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odds ratio[OR]=0.124,p=0.001)是影响VA-AKI患者转归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结论:患者使用VAN时存在一定的血肌酐测定不足的情况,VAN血药浓度检测不足也比较明显.建议医院增加临床药师的投入.较高的基线eGFR、合并使用血管加压药、硝酸酯类药物和造影剂是VA-AKI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住院期间接受骨科/创伤科/烧伤科手术、合并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复方甘草酸是VA-AKI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 摘要:相比传统输液制剂,粉-液双室即配型静脉输液产品具有明显临床优势,已在日本、美国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历经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将从包装材料、生产工艺及设备、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等几方面概述我国粉-液双室即配型静脉输液产品的研究进展.
  • 摘要:目的:对国内医院药学人员发表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及质量评价,了解循证药物评价的现状,并促进其发展. 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CMCI、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时限为建库到2016年3月17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PRISMA和AMSTAR分别进行报告质量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Excel2013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结果:共纳入1018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文871篇、英文147篇).文献发表数量逐年增长,研究质量逐年提高.纳入文献发表于《中国药房》、《中国循证医学杂志》等146种中文期刊和《PLoS One》等97种英文期刊,来源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剂科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等308家单位,以及北京、四川等27个省市自治区.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是药物评价的核心,西药是主要的评价药物类别,抗肿瘤药是临床药物评价的重点. 结论:国内医院药学领域的循证药物评价发展迅速,研究质量逐年提升,应进一步分析具体的文献质量问题,提高证据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为利奈唑胺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检索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查找有关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6月,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25篇文献,共计病例4279例,其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有1335例,血小板减少发生率31.2%.Meta分析结果显示,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为基础血小板值<200×109·L-1(OR=3.64;95%CI=1.60-8.30;P=0.002),体重<50kg(OR=2.44;95%CI=1.79-3.34;P<0.00001),肌酐清除率<30ml·min-1(OR=1.85;95%CI=1.29-2.67;P=0.0009),用药疗程>14天(OR=1.76;95%CI=1.17-2.65;P=0.006)和年龄≥65岁(OR=1.54;95%CI=1.03-2.31;P=0.04). 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为肾功能重度损害,基础血小板值低,低体重,用药疗程长和高龄.
  • 摘要:目的:对有关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处方600张,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在600张处方中,使用抗幽门螺旋杆菌三联方案25张(4.17%),四联方案574张(95.83%),使用PPI+Bi+一种抗生素1张,其中选择一线四联治疗方案的有449张(71.33%).本次共抽取儿童处方10张,其中不合理处方9张,占90%.用药金额方面,使用含替硝唑的治疗方案相对价格较低,选择含克拉霉素的治疗方案相对价格较高. 结论: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医生及药师应加强学习,认真进行处方审核,特别是儿童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用药,从而加强我院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安全、合理性.
  • 摘要:目的:分析和确定我院制剂RYJH软膏粒度检验不合格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促进医院制剂质量的持续改进. 方法:利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事故进行回顾性追踪与分析;通过组建事件RCA工作小组,进行主、客观的资料收集;运用鱼骨图辨识事件发生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基于根本原因,工作小组从人员、设备、物料、方法4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并在相应环节实施.同时排查了体系中的同类和类似的疏漏与风险. 结果:通过RCA发现,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强,缺乏对制剂检验指标适用性核查的意识,制剂原料和制剂成品粒度项检验标准前后不衔接,是本批次制剂粒度项不合格的根本原因. 结论:通过对制剂检验不合格的典型案例进行RCA分析,实现了医院制剂质量持续改进.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沉淀方法和沉淀时间对尿液标本蛋白电泳效果的影响.方法:采集尿液样本12份,采用丙酮沉淀法、乙醇沉淀法对尿液标本分别沉淀15分钟、30分钟、1小时、2小时、6小时和24小时,比较两种标本处理方法后蛋白回收率和电泳图像清晰程度.结果:相同的沉淀时间乙醇沉淀法蛋白回收率高于丙酮,且用乙醇沉淀大于1小时后电泳图谱清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醇沉淀法回收率明显高于丙酮,且沉淀大于1小时蛋白电泳图像清晰.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BMdisc,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纳入比较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纳入14个RCT,12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综合基础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1);未报道前列地尔注射液临床应用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基于纳入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认为前列地尔注射液能够提高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所限,降低了该系统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和多中心、大样本的RCT以进一步证实,以及更多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癸酸氟哌啶醇及其有关物质. 方法:采用Hypersil GOLD C18柱(3μm,150×4.6mm)为色谱柱,柱温35℃,以17g/L四丁基硫酸氢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30nm. 结果:癸酸氟哌啶醇与各已知杂质及强制破坏产生的降解产物均分离良好;杂质A、B、C、D、E、F、G、H、I、G、K和L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50,n=5),且校正因子均在0.9~1.1的范围内;上述杂质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8.1%、104.0%、108.3%、101.2%、108.1%、98.2%、102.2%、93.5%、105.3%、96.7%、113.3%和100.3%,RSD分别2.82%、3.22%、2.30%、5.28%、1.30%、4.54%、7.26%、8.01%、2.76%、2.98%、1.87%和6.71%;精密度试验RSD分别为0.40%、0.55%、0.44%、0.71%、0.60%、0.57%、0.48%、0.47%、0.50%、0.47、0.57%和0.62%. 结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癸酸氟哌啶醇的杂质检查.
  • 摘要:目的:通过对北京华信医院高家园门诊的用药调查,分析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现状,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的参考. 方法:依据法定说明书及临床用药参考资料,对北京华信医院高家园门诊处方中包含氯吡格雷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6年前三季度处方中,中老年患者中使用氯吡格雷的处方共1636张,处方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70~79岁之间,且多数患有高血压占54.40%、高脂血症占53.42%、糖尿病的占27.5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占20.78%、全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占19.38%;处方中联合用药最多的为他汀类、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其他药物联用及用法用量尚存在不合理用药. 结论:临床使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多为患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老年男性,还有部分医师对氯吡格雷的药物相互作用不太了解,建议加强医师对用药知识的了解以及药师用药指导和监督,建立合理用药,提高医院用药水平.
  • 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探索重组尿酸氧化酶用于治疗患有血液恶性肿瘤的儿童和成人的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的最佳单次给药方案. 方法:系统地检索PubMed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收集从建库至2016年7月6日使用重组尿酸氧化酶单剂量给药治疗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并提取有效率、尿酸下降值等相关资料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Open MetaAnalyst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5个成人研究(包括14个回顾性研究和1个机对照试验)和4个儿童观察性研究,分别有906成人患者和92名儿童患者.比较1.5mg,3mg,4.5mg,6mg,7.5mg的单次给药和0.05mg/kg和0.15mg/kg基于体重的单次给药的治疗效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6mg,7.5mg和0.15mg/kg单次给药的有效率为90%(95%CI:0.825-0.974),98.6%(95%CI:0.957-1.015)和93.6%(95%CI:0.864-1.007),均高于其他给药方案.6mg和0.15mg/kg重组尿酸氧化酶单次给药降尿酸水平比其他剂量更显著,平均尿酸下降值为8.445mg/dL(95%CI,7.511至9.379)和10mg/dL(95%CI,8.576-11.424). 结论:对于成人患者,6mg重组尿酸氧化酶单次给药可使患有TLS的成人尿酸和肌酐维持在正常水平,该剂量是平衡治疗成本和效果后的选择.如果基线尿酸水平<12mg/dL,可以考虑3mg或4.5mg单次给药,但需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如有需要,可按需重复给药.1.5mg和0.15mg/kg单次给药可有效治疗儿童TLS.
  •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普通外科病区2016年1到4月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用药金额对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对用药金额前三十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并对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肿瘤辅助用药、肠外营养药、抗菌药物及抑制胃酸类药物的用药金额较多,通过分析其临床使用情况发现在临床使用中存在问题,尤其以肿瘤辅助用药和抗菌药物的问题居多;另外也存在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肿瘤辅助用药超适应症使用,免疫增强剂联用不合理.结论:我院普外科四病区外科术后品种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 摘要:目的:对有关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处方的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处方600张,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在600张处方中,使用抗幽门螺旋杆菌三联方案25张(4.17%),四联方案574张(95.83%),使用PPI+Bi+一种抗生素1张,其中选择一线四联治疗方案的有449张(71.33%).本次共抽取儿童处方10张,其中不合理处方9张,占90%.用药金额方面,使用含替硝唑的治疗方案相对价格较低,选择含克拉霉素的治疗方案相对价格较高. 结论: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医生及药师应加强学习,认真进行处方审核,特别是儿童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用药,从而加强我院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安全、合理性.
  •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5年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用药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12~2015年口服降血糖药物进行分析.结果: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用药金额逐年上升,年平均增长率为9.09%,2012~2015年,占全院用药金额比例分别为0.79%、0.66%、0.57%、0.56%,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磺酰脲类的销售金额排序均位于口服降糖药的前2位.结论:我院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用药现状符合当前国内该类药品消耗总趋势,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在内分泌科对7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入院药物重整,探讨药物重整对于这部分特殊人群在防范用药差错、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4月内分泌科新入院的7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重整服务,对24小时内用药医嘱的连续性及合理性进行审核和评价,将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结果:共有84位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为76.3±5.0岁;平均合并疾病3.5±1.2种;患者入院前平均服用西药6.7±2.9种,22.6%的患者服用中药,4.76%的患者服用保健品;24小时内医嘱需要干预的患者占27.38%(23/84);需要干预的医嘱条数占3.67%(31/845);临床药师干预成功率为100%. 结论:7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疾病多、服药种类多,临床药师在24小时内开展药物重整服务,可有效防范用药差错,促进合理用药.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万古霉素鞘内或脑室内给药治疗颅内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截至2016年6月Pubmed、The Corchrane Library、Embase、CNKI、维普、万方等中外数据库中关于万古霉素鞘内或脑室内给药治疗颅内感染的随机对照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筛选,采用RevMan5.2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6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鞘内/脑室内给药治疗颅内感染的有效率高于静脉给药组(RR=1.18,95%CI(1.07~1.31),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RR=0.96,95%CI(0.44~2.11),P=0.92). 结论:鞘内或脑室给药治疗颅内感染的有效性优于单纯静脉滴注万古霉素,安全性无显著差异,但仍需要开展更多研究.
  • 摘要:目的:伴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药物基因组学与遗传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机遇期.然而如何将实验成果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药物基因组学学科与精准医疗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全面推行以基因指导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与查阅万方、中国知网、Pubmed和FDA官网等数据库中与药物基因组学有关的文献,综述药物基因组学在个体化医疗中的应用现状.结果:目前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并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原因可能涉及报告解读的准确性、经济学评价、伦理等方面.结论:未来基因导向的个体化治疗能实际有效地应用到临床,仍需要政府及各相关社会团体、研究协会制定出合适的研究及教育政策.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万古霉素鞘内或脑室内给药治疗颅内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截至2016年6月Pubmed、The Corchrane Library、Embase、CNKI、维普、万方等中外数据库中关于万古霉素鞘内或脑室内给药治疗颅内感染的随机对照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筛选,采用RevMan5.2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6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鞘内/脑室内给药治疗颅内感染的有效率高于静脉给药组(RR=1.18,95%CI(1.07~1.31),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RR=0.96,95%CI(0.44~2.11),P=0.92). 结论:鞘内或脑室给药治疗颅内感染的有效性优于单纯静脉滴注万古霉素,安全性无显著差异,但仍需要开展更多研究.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每日使用利拉鲁肽1.2mg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了PubMed、MEDLINE及Value in health数据库中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美国糖尿病学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会议等会议资料库进行文献检索,并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每日使用利拉鲁肽1.2mg治疗至少12周的真实世界研究,由两位评价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治疗评价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然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16个符合标准的真实世界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后,与基线相比,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均数差=1.11%,95%CI:1.01~1.22,P<0.01],体重也明显降低(均数差=4.15kg,95%CI:3.50~4.81,P<0.01).利拉鲁肽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方面优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均数差=-0.56%,95%CI:-0.59~-0.53,P<0.01).另外根据患者连续使用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使用利拉鲁肽至少48周的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可更显著降低(均数差=1.15%,95%CI:1.02~1.28,P<0.01). 结论:利拉鲁肽可以有效的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并有明显的减轻体重效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利拉鲁肽的降血糖效果更加显著.
  • 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依据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进行最佳临床给药方案的确定的文献,阐述了临床治疗重症感染常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PK/PD特点对临床用药优化的意义.
  • 摘要:目的:测定17种不同抗菌药物对135株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aiella pneumoniae,CRKP)的最低抑菌浓度,评价CRKP菌株药物敏感性.评价以Colistin为基础联合比阿培南、头孢他啶-阿维巴坦2种联合用药方案对CRKP的协同抗菌活性,为临床用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1)采用琼脂平板法测定135株CRKP对17种抗菌药物的MIC.(2)应用棋盘法设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35株CRKP对Colistin联合比阿培南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联合MIC,再计算联合抑菌指数(Fractio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判定任一两药的联合体外抗菌活性. 结果:(1)135株CRKP对17种抗菌药物中的氨曲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和舒巴坦已全部耐药(135株,100.0%),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比阿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也达90%以上,仅有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Colistin的敏感率达40%以上,根据MDR定义,共有130株为MDR-KP,达到了96.3%(130/135).(2)多黏菌素E分别与比阿培南、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应用时,135株CRKP的FICI分布分别为:FICI≤0.5占15.56%和4.45%;0.54的菌株. 结论:(1)135株CRKP菌株的耐药形式严峻,95%以上为MDR-KP,几乎没有一种抗菌药物可以对所有菌株100%,应加强医院感控防治措施,严格抗菌药物管理和使用原则.(2)Colistin分别与比阿培南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2种联合用药方案对CRKP的体外抗菌活性均以协同和部分协同作用为主,未发现拮抗作用.
  • 摘要:目的:在门诊处方量日益增加、人员数目基本固定的情况下,运用的科学的管理工具提高门诊药房运行效率. 方法:使用“4M1E”质量管理工具,采取“人机先行,料法环同步跟进”的策略,率先实施药师绩效改革和提高全自动整盒发药机成方率,同时着手改善物料、方法和环境方面因素.通过对我院2015年4月份至9月份处方信息分析,了解管理策略对门诊药房运行效率的影响. 结果:通过对人员和机器两个要素集中优化管理,患者平均候药时间从6.2min逐渐下降至4.3min,每张处方的平均调配时间由3.5min逐渐下降至2.1min,机器完全成方率由33.9%提高至40.0%,同时药师工作负荷减轻. 结论:运用4M1E管理方法,显著提高了门诊药房的整体运行效率,缩短了患者候药时间,为药师工作模式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提供可能.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