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NaCl溶液

NaCl溶液

NaCl溶液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77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7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35128篇;相关期刊165种,包括广东农业科学、材料导报、机械工程材料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2007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7届年会等;NaCl溶液的相关文献由822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小飞、谢发勤、严俊杰等。

NaCl溶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7 占比:0.70%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5128 占比:99.24%

总计:35398篇

NaCl溶液—发文趋势图

NaCl溶液

-研究学者

  • 姚小飞
  • 谢发勤
  • 严俊杰
  • 张丹
  • 王荣
  • 丁彰雄
  • 吴荫顺
  • 孙伟
  • 宋诗哲
  • 张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肖桂元; 安冉; 朱杰茹; 裴心成; 刘芠君
    • 摘要: 土体在盐作用下强度会弱化,造成土体变形。为探索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红黏土的裂隙发育演化规律及其工程性质的影响,分别制作不同浓度NaCl的泥浆样,定时对试样进行称重、拍照,观察试样裂隙发育过程。结果表明:NaCl浓度的增加,改变了土颗粒之间的作用力,红黏土的水分蒸发速率也随之降低,裂隙块数明显减小,NaCl溶液对红黏土裂隙发育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效果愈明显。此外,通过界限含水率与直剪试验探索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利用Zeta电位试验分析了其力学性质变化原因与裂隙发育规律。试验发现:由于NaCl溶液改变了土体结构与颗粒间的摩擦力,使得扩散层厚度变小,从而红黏土的液塑限与抗剪强度指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 陈星云; 陶烨寅; 彭叔森; 马永存; 彭晓
    • 摘要: 目的考察NaCl溶液中植酸锌对Q235的缓蚀效果及其复合环氧涂层的防护性能。方法以植酸钠和乙酸锌为原材料成功制备纳米植酸锌,并通过红外光谱仪(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采用开路电位、极化曲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及SEM等手段,研究了Q235在含植酸锌浸出物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及腐蚀形貌。利用SEM、电化学阻抗谱(EIS)以及盐雾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纳米植酸锌在环氧涂层中的分散性及其对环氧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SEM和TEM显示合成的植酸锌为球形颗粒,颗粒直径较为均匀,为20~40 nm。开路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显示,纳米植酸锌浸出物可以抑制Q235在1%NaCl溶液中的腐蚀。XPS显示,Q235试样表面明显吸附植酸根成膜。纳米植酸锌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状态良好,无明显团聚现象。EIS和盐雾测试显示,纳米植酸锌可以增强环氧涂层的防护性能。结论纳米植酸锌可以用作防锈颜料,且相比于磷酸锌防锈颜料,添加相同量的纳米植酸锌的涂层的防腐效果更佳,其可能和植酸锌的小尺寸、良好的分散性以及优秀的缓蚀效果有关。
    • 邢茜; 祁浩杰; 陈晓飞; 孙晴; 张天阳; 闫志斌; 雷诣涵; 陈平
    • 摘要: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NaCl的高盐废水,易造成环境污染。探究了一种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法从模拟NaCl废水中再生HCl和NaOH的工艺,在设定的实验条件下,分析NaCl初始浓度、电流密度等运行参数对酸、碱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溶液初始浓度过高,会导致膜堆电流过高,为保护膜堆,建议选择初始浓度相对较低的NaCl溶液;此外,对双极膜电渗析膜堆施加高电流强度可以缩短实验的运行时间。同时探索了使用高电通量运行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的工程可行性,可为处理工业生产中的含氯废水提供参考。
    • 李宝平; 支枭雄; 张玉; 平高权; 杨倩
    • 摘要: 为研究改良膨胀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以陕南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基于GDS动三轴试验,得到了不同条件下土体的骨干曲线和动阻尼比、动弹性模量、动强度的演化规律曲线,并分析了膨胀土动力学参数随应变、围压和NaCl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动应变(εd)的增加,骨干曲线经过弹性、弱弹性和塑性3个阶段。动弹性模量曲线先急速下降、后缓慢减小并趋于平稳状态。动阻尼比曲线呈现3个阶段,εd1.5%,曲线趋于平缓。随着围压和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骨干曲线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动弹性模量和动强度均增大,动阻尼比减小;改良膨胀土动应变与动弹性模量关系可用Hardin-Drnevich修正线性模型描述;改良土动黏聚力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不断变大,而浓度对动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比较了改良前后膨胀土动变形和动强度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经NaCl溶液改良后膨胀土的动力特性得到显著提高;1.0 mol/L NaCl溶液改良效果最为明显。研究可为陕南地区工程建设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 程嘉瑞; 晏琦琪; 乔帆帆; 魏文澜
    • 摘要: 利用循环流动试验装置,进行了多点在线电化学腐蚀参数测量,分析了P110钢在流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讨论了流速和NaCl浓度对P11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流动的2%(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随着流速的增大P110钢的腐蚀速率升高,该过程中腐蚀反应主要由阴极氧扩散和阳极溶解反应共同控制;在高流速NaCl溶液中,液体对壁面的剪切力和Cl^(-)共同作用破坏了腐蚀产物膜,导致Cl^(-)浓度升高后电荷传递电阻持续减小,腐蚀速率增大。
    • 曹卜元; 李荣; 任尚远; 王苗; 曹家豪
    • 摘要: 油田开发过程中,高矿化度的采出水对管线设备腐蚀严重。非晶Ni-W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管道连接件表面电镀非晶Ni-W镀层,可以提高连接件的耐蚀性能。通过浸泡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非晶Ni-W镀层及L245钢在含硫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Ni-W镀层与L245钢表面形貌、成分和结构,并通过电化学测试对比分析非晶Ni-W镀层与L245钢的腐蚀原理。结果表明:硫离子会加速基体L245钢的腐蚀,非晶Ni-W镀层可以有效提高L245钢在含硫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硫离子浓度为0.0010 mol/L时,非晶Ni-W镀层表面形成钝化膜,使腐蚀减缓;硫离子浓度为0.0050 mol/L时,Cl^(-)和S^(2-)协同作用,在非晶Ni-W镀层表面发生点蚀。
    • 杨伟军; 蒋聪; 杨建宇; 刘广军; 杨阳
    • 摘要: 针对钢筋通电锈蚀时理论锈蚀量与实际锈蚀量之间存在差异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了NaCl溶液浓度、电流密度和钢筋锈蚀程度对钢筋锈蚀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筋锈蚀效率随NaCl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增速减小,NaCl溶液浓度变化对锈蚀效率的影响在钢筋锈蚀程度严重时更明显;钢筋锈蚀效率随电流密度增加逐渐降低,降低速率变缓;钢筋锈蚀效率随钢筋锈蚀程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通过拟合试验数据得到了钢筋锈蚀效率与NaCl溶液浓度、电流密度和钢筋锈蚀程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利用钢筋锈蚀效率对法拉第定律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钢筋混凝土通电锈蚀模型。
    • 李宝平; 支枭雄; 张玉; 平高权
    • 摘要: 为研究NaCl溶液改良膨胀土滞回曲线变化规律,基于GDS动三轴仪,开展了不同NaCl溶液浓度和固结围压条件下膨胀土的动三轴试验研究,通过4个特征参数:长轴斜率(k)、内面积(S)、不闭合大小(εp)和饱满度(α)分别对滞回曲线的应变轴倾斜程度、面积大小程度、不闭合程度和宽窄程度进行形态特征的定量描述。结果表明:膨胀土滞回曲线呈斜椭圆形;相同NaCl溶液浓度下,随着加载围压的增大,k增大,S、εp和α均呈非线性衰减;相同加载围压下,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εp减小,S、k和α均呈非线性增大;不同加载条件下,S和α有类似的变化关系,当动应变小于0.1%时,S和α基本无变化,随着动应变逐渐增大,S和α呈指数形式迅速增大;与未改良膨胀土相比,经NaCl溶液改良后膨胀土滞回曲线的k、S和α均增大,εp减小。综合分析,NaCl溶液改良膨胀土的动力特性较未改良土有显著提高。
    • 孟旭铮; 于宁; 韦一可; 檀玉; 梁可心; 张胜寒
    • 摘要: 针对合金钢在含NaCl环境下长期服役过程中遭受腐蚀的问题,选取42CrMo、Cr12MoV合金钢材料,通过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分别研究了42CrMo和Cr12MoV合金钢在不同浓度NaCl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种合金钢的腐蚀速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增大趋势。通过对42CrMo和Cr12MoV合金钢的电化学测试对比分析发现,在相同浓度NaCl溶液中,Cr12MoV的耐蚀性要优于42CrMo的。所得结果可为合金钢的应用提供参考。
    • 王毅; 孙宗辉; 韩杰; 刘成宝; 许荣昌
    • 摘要: 通过热处理方法制备了晶粒度53、78、94、125μm的4组7075铝合金试样。利用交流阻抗谱和极化曲线研究比较了不同晶粒尺寸的试样在3.5%NaCl溶液中中短期电化学腐蚀行为,同时,对腐蚀产物及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浸泡1 h时,细晶粒7075铝合金试样的腐蚀速率比粗晶粒试样的小;浸泡14 d后,晶粒尺寸最小的试样表面只出现了微量的腐蚀产物,表面依然较为光华平整,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大,腐蚀界面产物明显增多,其主要腐蚀产物为Al_(2)O_(3),且存在少部分AlCl_(3)和ZnCl_(3);在整个浸泡试验过程中,细晶粒试样具有更优异的耐蚀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