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黏土

红黏土

红黏土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53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9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13880篇;相关期刊221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岩溶、工程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等;红黏土的相关文献由132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学军、陈筠、宋宇等。

红黏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9 占比:3.12%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13880 占比:96.58%

总计:14371篇

红黏土—发文趋势图

红黏土

-研究学者

  • 陈学军
  • 陈筠
  • 宋宇
  • 杨果林
  • 黄翔
  • 吕海波
  • 杨恒
  • 刘之葵
  • 白汉营
  • 肖桂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永想; 黄云宇; 周丹枫
    • 摘要: 文章结合上降隧道工程实例,通过对该隧道红黏土浅埋段沉降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隧道红黏土浅埋段加强支护技术措施,解决了该隧道进口端进洞的施工难题,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 王连锐; 陈筠; 杨恒; 黄阳; 黄洋
    • 摘要: 利用微生物加固红黏土是一种创新、环保、经济的方法。选取巴氏芽孢杆菌和铁细菌2种微生物固化土体,以活性炭为载体,根据微生物最佳养护条件,制备2种微生物土样。研究微生物土样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时,发现微生物改良后的土样密度增加,孔隙比下降,抗剪强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物理力学性质得到极大改善。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对红黏土的加固机理,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分析试样微观结构和物质成分。试验发现巴氏芽孢杆菌诱导生成碳酸钙充填土体孔隙,形成胶结固化土体,碳酸钙多集中于活性炭附近呈块状结构;铁细菌生成铁基络合物充填土体孔隙,铁基络合物多呈片状、层状结构。总体来说,巴氏芽孢杆菌对红黏土的固化效果要优于铁细菌。研究结果对微生物加固红黏土机理认识和菌种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肖桂元; 安冉; 朱杰茹; 裴心成; 刘芠君
    • 摘要: 土体在盐作用下强度会弱化,造成土体变形。为探索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红黏土的裂隙发育演化规律及其工程性质的影响,分别制作不同浓度NaCl的泥浆样,定时对试样进行称重、拍照,观察试样裂隙发育过程。结果表明:NaCl浓度的增加,改变了土颗粒之间的作用力,红黏土的水分蒸发速率也随之降低,裂隙块数明显减小,NaCl溶液对红黏土裂隙发育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效果愈明显。此外,通过界限含水率与直剪试验探索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影响,利用Zeta电位试验分析了其力学性质变化原因与裂隙发育规律。试验发现:由于NaCl溶液改变了土体结构与颗粒间的摩擦力,使得扩散层厚度变小,从而红黏土的液塑限与抗剪强度指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 董薇; 黄待望; 陆洋; 张鹏; 张子健
    • 摘要: 红黏土由于土中游离氧化铁的存在,具有特殊的团粒结构。对于用密度计法进行红黏土的颗粒分析试验,各类规范中均建议加入分散剂。为更好评估土样分散的效果,运用分形理论,用分维值这一参数来描述土颗粒粒度特征。利用江西某地的红黏土,分别进行加入不同种类分散剂后的颗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样中加入六偏磷酸钠溶液作为分散剂后,得到的分维值较大,土颗粒集合体更分散。可见不同分散剂对于试验用红黏土的分散效果相差较大,加入适宜的分散剂才能更好地得到红黏土的实际粒度分布情况。试验结论对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红黏土的工程性质具有一定意义。
    • 谭纯; 粟梅; 张佳霖
    • 摘要: 红黏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土体,在贵州六盘水分布广泛,其对工程有很大的制约影响。由于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特殊,通常需要改良之后才能投入工程建设中使用,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六盘水玄武岩纤维改良红黏土的工程特性。试验结果显示,玄武岩纤维掺量适宜可提高红黏土的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本研究对以后的工程建设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 李颖; 粟梅; 李继爱
    • 摘要: 红黏土是碳酸盐岩类风化的产物,广泛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四川东部等地区,是一种区域性特殊土,在工程上属较差填料。因为红黏土其物理力学性质特殊,在工程建设中有较为复杂的影响,为了解决红黏土造成的工程危害,需要进行改良以后才能投入使用。文章在相同含水率的条件下,对红黏土掺入不同比例的玄武岩纤维和腈纤维的混合纤维,混合纤维比例为1:1,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和固结试验研究,得到了混合纤维对红黏土的压缩性、压缩模量的影响规律,为改良红黏土提供理论依据。
    • 甘军玉; 郭雷; 刘峰; 马吉坤; 李明宇; 于文宝; 张帅
    • 摘要: 针对红黏土作为路基填料时具有含水量高、液限和塑限值高以及遇水易软化等特点,以某高速公路路基现场红黏土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击实试验、CBR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评价了红黏土的稳定性,并提出了采用固化剂HRT-3进行改良的措施。结果表明:红黏土的天然承载性能和稳定性较差,通过加入固化剂HRT-3能够很好地提高其承载能力。当固化剂HRT-3质量分数为5%时,红黏土的最佳含水率明显降低;击实试验曲线随含水率的变化趋势明显趋于平缓;红黏土的CBR值指标显著提高,最大值可以达到55%以上;红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明显提高,经过5次干湿循环试验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仍能维持在3 MPa以上,改良效果显著。
    • 牛承志
    • 摘要: 选用成都市新津区红黏土,开展了针对经不同干湿循环周次ndw作用的土样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地下水位季节性反复升降对川西红黏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dw的增加,土样应力-应变曲线依次经历三个典型应力响应状态,分别为“应变硬化”型-“应变过渡”型-“应变软化”;在不排水固结剪切路径下,土样孔隙水压随ndw的增加呈现逐渐增长的变化趋势,且初期的增长速率较大,后期趋于平缓;随ndw的增加,有效应力路径曲线从最初的近似“S”型逐渐演化为“镰刀”型,干湿循环作用对土样的体应变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随ndw的增加,干湿循环引起的土样体积压缩应变越小。
    • 叶子明; 王瑜; 利钰连
    • 摘要: 为探讨石灰对红黏土的强度特性影响,以桂林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含水率和不同石灰掺入比条件下进行快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含水率下,随着石灰掺入量增加,石灰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相应增大,土颗粒团聚体数量增多,形成新的针状晶体CaCO_(3)体联结在土颗粒之间,土颗粒的“加筋”作用使红黏土的抗剪强度进一步提高;而相同石灰掺入比下,红黏土的粘聚力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内摩擦角随含水率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石灰掺入比为7%~9%,含水率在28%~32%时,其最大粘聚力与内摩擦角达到了265.8k Pa和61.1°,石灰土的抗剪强度提高最显著。
    • 李祥东
    • 摘要: 介绍石灰改良红粘土原理,依赖案例高速公路所采土样,经压缩特性实验,经验证得出石灰改良土体具有可行性。并以土样不浸水、浸水及不改良、改良等方面,对石灰改良后红粘土的压缩功效开展分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