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十三经

十三经

十三经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70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汉语、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86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兰台世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第二十六次全国医古文学术交流会等;十三经的相关文献由26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琳琳、姚文昌、孙玄常等。

十三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9 占比:41.0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386 占比:58.84%

总计:656篇

十三经—发文趋势图

十三经

-研究学者

  • 王琳琳
  • 姚文昌
  • 孙玄常
  • 宋廷位
  • 崔文印
  • 彭卉
  • 李向群
  • 王榕
  • 舒大刚
  • 郭明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方向东教授点校的《十三经注疏》、25册,1400万字,2021年11月于中华书局出版。《十三经》是中国历史上对中华文明作用最大、影响时间最长的重要文献.也是从爭文史研究利用率最高的文献。《十三经》的形成以及注疏文本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形成的历史跨度大,文字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文本的流传也呈现出复杂的情况,从口耳相授到记于简帛,从手工抄写到雕版印刷,从经、注、疏、音义的分离到四体合一,无论学者的水平多高,付出的劳动多大,鲁鱼豕亥,在所难免。
    • 余治平
    • 摘要: 被列入儒门《十三经》的《孝经》,因与《说苑》《新序》《列女传》文法相类,一度被指“汉儒作”,或“西汉末年成书”。朱熹直称其“疑非圣人之言”,虽“篇首六七章为本经”,但其后乃“传文”,故皆是“齐鲁间陋儒纂取《左氏》诸书之语”的结果。当代中国治《孝经》首屈一指的学术权威舒大刚教授胪列《春秋繁露》两次明引、多次暗引《孝经》之例证,分析董仲舒与《孝经》之先后关系,指出其不仅对“孝道”作了哲学阐明.
    • 夏金华
    • 摘要: 古代儒家以经、史、子、集四类分法,来概括天下一切学说.儒学以经、史为根本,以子、集为辅助.这个格局历千年而不易,此从四类分法的历史演变、六经至十三经的流传、明经科之取士制度、士大夫对经史子集之文的不同态度和经、史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五个方面得以体现,使儒学在汉代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之后,获得了持续不断的传播、巩固与发展.
    • 康学伟
    • 摘要: "六经"由以《诗》为首到以《易》为首,并非出于经今古文学之争,也绝非以产生年代或难易程度简单排序的问题,而是反映了自春秋末年到秦汉年间儒家学术的重要转变,意义十分重大.从内容上看,《周易》与群经讲的都是"天人之学",性与天道是其共同的主题.从理论体系上看,《周易》创造了体现宇宙本体论和宇宙万物本质的经典哲学,普遍适用于世间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其他经典所述之理完全汇通于易理,《周易》在儒家经典中处于本体地位.理解《周易》与其他经书的关系,确认《周易》统率群经的地位,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特质以及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董润泽
    • 摘要: 乾隆朝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和《二十四史》的刊刻在中国出版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方苞《奏重刊十三经廿一史事宜劄子》的解读,发掘正经正史刊刻的细节,对武英殿《十三经》和《二十一史》的重刊规划进行考察。
    • 王寅
    • 摘要: 初唐,官方藏书始分经、史、子、集四个书库,称为"四部库书""四库之书"。▲经部(理)是为官必学经部为官必学,包括现在当官的学的也是这套体系。十三经里面,《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研究变化的学问,卦象是八八六十四卦。《易经》其实有三本书,前两本叫《连三易》《归藏易》,第三本叫《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孟子》,这十三经都是孔孟之道,基本上儒家占了大部分,唯独没有道家,没有《道德经》,没有《庄子》。
    • 赵培
    • 摘要: 今传《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五十八篇。此书汉以前单称《书》,汉代称《尚书》,宋以降称《书经》,是汇集古代尧舜、夏商周三代帝王号令、贤臣嘉谋的记录(通过实录或追述的形式)编纂而成。《尚书》在儒家从"五经"到"十三经"的演进系统中始终有着重要地位。《书经》成立涉及《尚书》形成及其地位的确立两方面问题。
    • 邱梦艳
    • 摘要: "十三经"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经典体系,其逻辑结构由"六艺"之学发展演变而来.不同的发展阶段,逻辑主题不断演化,由先秦"六艺"主题"圣王政道",到汉代"五经"主题"帝王之道",到唐代"九经"主题"纲纪道德",到宋"十三经"主题"心性义理".无论是在理论构建,还是具体的文本阐释,经典体系都已沿自身的逻辑结构发展演化而臻于完备."十三经"逻辑结构研究,是认识传统经学政治本质与意识形态功能的新路径.
    • 姚文昌
    • 摘要: 隨着清代經學研究的深入,乾隆石經逐漸受到學者的關注,並産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蔣衡手書十三經作爲乾隆石經刊刻所依據的底本,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本文通過對史料的梳理和文本的校勘,考察蔣衡手書十三經的具体時間和文本來源,以期給予蔣衡手書十三經準確的學術定位。
    • 姚文昌
    • 摘要: 隨着清代經學研究的深入,乾隆石經逐漸受到學者的關注,並産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蔣衡手書十三經作爲乾隆石經刊刻所依據的底本,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本文通過對史料的梳理和文本的校勘,考察蔣衡手書十三經的具体時間和文本來源,以期給予蔣衡手書十三經準確的學術定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