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诉讼
医疗诉讼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7篇,主要集中在法律、预防医学、卫生学、一般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88838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证据科学、法制与社会、中国社区医师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二十二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2011个体化医学和病理诊断学术论坛等;医疗诉讼的相关文献由274位作者贡献,包括肖柳珍、周成泓、周玲善等。
医疗诉讼—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8838篇
占比:99.79%
总计:89025篇
医疗诉讼
-研究学者
- 肖柳珍
- 周成泓
- 周玲善
- 欧运祥
- 王琼书
- 程红群
- 刘兰秋
- 刘幼英
- 刘昂
- 刘超
- 卢晶晶
- 喻观培
- 夏芸
- 孙颖媛
- 庞国明
- 张秦初
- 彭望清
- 徐洁
- 朱胤
- 李刚
- 李婷
- 沈春明
- 白松
- 程华刚
- 罗嗣芸
- 胡永国
- 赵银仁
- 邓振华
- 阮鹏
- 陈保莲
- 陈国良
- 陈大军
- 陈志军
- 陈礼明
- 马维秋
- Chen Zheng
- LI Shan
- Liu Yuxia
- Peng Hua
- WANG Ping
- Zakomornyi Dmitrii
- 丁青
- 于伟荣
- 仇永贵
- 任凡
- 余宏昌
- 余舰
- 佟赤
- 关健
- 冯磊
-
-
陈斌;
戴益莉;
艾阳
-
-
摘要: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重视医疗业务发展的同时,相关的卫生法律知识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由于缺乏相应的依据和法律专业人士的支撑,卫生法治建设体系未能有效建立与完善,医疗纠纷、医疗诉讼等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很大程度上由于医疗机构管理者、医务人员以及就诊患者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引起。为此,上海市闵行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法治建设水平,行政程序法律规范性得以提高,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意识得以加强,领导干部、职工、患者的卫生健康法律知识知晓率提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
-
杨坤
-
-
摘要:
医疗诉讼中,法官裁判案件不依靠专业的鉴定,难以作出裁决,若过于依赖鉴定,将导致鉴定与审判角色错位,给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患方带来更大的压力。通过对司法实践中323份裁判文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医疗诉讼中鉴定实质化替代审理、患者权利维护不当、专家辅助人机制失灵以及监督机制缺位等问题凸显。为纾解医疗诉讼案件中医患双方攻防武器的不平等,应减少法官裁判对于鉴定意见的依赖程度,提高患者作为诉讼主体的话语权,保障其在诉讼过程中提出证据和阐明事实的能力,改革现行二元双轨局面为一元并轨,激活专家辅助人在诉讼中的事案解明功能,建立医疗鉴定制度的监督体系。
-
-
陶思怡;
孙明雷;
梁立波;
刘伟;
吴群红;
郝艳华;
Zakomornyi Dmitrii;
孙宏;
宋韦剑;
薛羽芯
-
-
摘要:
目的 探析防御性医疗研究领域所关注的现状、热点.方法 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的文献检索与计量分析.基于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防御性医疗高频关键词、研究机构、国家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防御性医疗领域的4个研究热点分别是医生、风险、医疗事故、索赔与诉讼.欧美国家在防御性医疗研究网络中占据了核心地位.结论 防御性医疗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概念内涵的核心特征为基础展开.国际视角下,我国的防御性医疗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为我国防御性医疗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经验.
-
-
戈志强;
王磊;
杨海龙;
杨建伟;
景抗震
-
-
摘要:
目的:了解参与医疗诉讼对医师执业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判断抽样,对参与医疗诉讼的共11个科室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参与问卷调查的87名医师,95%非常赞同,认为参与医疗诉讼是重要的;84%非常赞同参与医疗诉讼对自身有益;执业行为方面通过参与诉讼对医师的沟通能力、医技水平、临床思维、形象有影响.结论:医师参与医疗诉讼对其执业行为有正面影响,应通过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增强医师参与诉讼的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
-
魏洋;
程文玉
-
-
摘要:
以四川省法院2019年度一审审结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为样本,分析了四川省2019年度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司法鉴定的现状,指出医疗损害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实施及结果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法官难以对鉴定意见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判断,对鉴定意见高度依赖,鉴定意见的采信率极高,进而引发了重复鉴定、高度依赖鉴定意见等一系列鉴定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应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来完善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制度,国家层面,在现有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司法鉴定法》,以建构一个严谨的司法鉴定程序;地方层面,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衔接机制的具体实施方案.
-
-
程红群
-
-
摘要:
医疗诉讼一直是医疗纠纷最为重要的解决方式,应对诉讼,耗费医院、医务人员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文探讨临床医生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把握医疗服务标准和规范,落实核心医疗制度,规范医疗行为规避医疗诉讼。
-
-
-
-
柯阳友;
蒋楠
-
-
摘要:
医疗诉讼中,以医方为妨碍主体的证明妨碍行为时有发生,进而引发医患关系紧张、诉讼公正难以实现等一系列棘手问题,亟待予以规制.经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医疗诉讼证明妨碍实践运行中存在认可率偏低、 行为界定标准模糊、 救济措施欠缺合理性等诸多问题,已影响到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欲化解现实之困境,尝试以医疗诉讼主观证明责任的重构为机理,从事前的预防、 事中的合理认定、 事后的救济与惩罚三个方面进行医疗诉讼证明妨碍之体系性完善.
-
-
衡敬之
-
-
摘要:
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涉及医疗责任保险的403例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对其一般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保险公司介入医疗损害赔偿诉讼的时间顺序,划分为诉讼中介入与诉讼后介入两大类案件,从医院等级、医疗科室、医疗过错、损害后果、鉴定结果5个方面展示了医责险分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况,发现诉讼中介入的案件,医责险分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存在结果导向性;诉讼后介入的案件,法院过少考虑医疗侵权相关因素;同时,医责险介入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可提升判决公正性和认可度等特征.通过专项立法的方式具体化强制性医疗责任保险,结合相互制与股份制各自的优势不断完善医疗责任保险模式,并增强保险公司参与医疗诉讼和非诉讼处理程序的意识,可以在充分保障患者权利的同时,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有效预防医疗纠纷.
-
-
-
-
-
陈志军;
王颖;
陈礼明
- 《第十二届全国医院管理理论与实践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由于的颁布实施以及医疗纠纷诉讼实行举证倒置原则,在医疗事故争议诉讼中,医疗机构承担着较大的举证责任和较高的抗辩要求.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广大患者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案件逐年增加.据统计,从2002年9月新的实施开始至今,在近4年的时间内,我院发生医疗诉讼案件共计10起,而我院从1992-2002年在10年内发生的医疗诉讼案件仅为3起.在此,本文结合我院这10起医疗诉讼的审理过程,讨论在医疗诉讼中医疗机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保护医院的合法权益.
-
-
Liu Yuxia;
刘玉霞
- 《第二十二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病案不但是居民就医、转诊、医保费用结算的主要凭证,也是医疗诉讼中的重要证据,是评判医疗行为正确与否的主要依据,所以对病案依法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叙述了依法加强病案管理的必要性,基于病案管理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从而提出依法加强病案管理的措施:提高认识,增强法律意识;严格病案内在质量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种操作规程;加强病案的安全性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
-
-
-
-
-
罗嗣芸
- 《第五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02年
-
摘要:
本文探讨如何以"举证责任倒置"为契机,更加完善护理行为理念和诊疗操作规程,使诊疗内容更趋科学、合理,诊疗措施更加严密,提高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