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化学计量特征

化学计量特征

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基础科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8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10467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中国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2013年全国桉树研讨会等;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文献由829位作者贡献,包括杜阿朋、王志超、竹万宽等。

化学计量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8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0467 占比:99.91%

总计:210651篇

化学计量特征—发文趋势图

化学计量特征

-研究学者

  • 杜阿朋
  • 王志超
  • 竹万宽
  • 许宇星
  • 林勇明
  • 皇甫超河
  • 丁访军
  • 侯贻菊
  • 吴承祯
  • 吴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柳文杰; 杨红; 李紫帅; 张安博; 辛福梅
    • 摘要: 【目的】探究砂生槐群落养分循环状况及化学计量特征。【方法】以西藏雅江中游干旱河谷不同区域砂生槐群落为研究对象,采集各区域样地的砂生槐植株、细根及生境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含量,并计算碳、氮、磷元素计量比(m_(C)∶m_(N)、m_(C)∶m_(P)、m_(N)∶m_(P))。【结果】①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样地砂生槐生境土壤SOC、TN、TP、TK含量及土壤湿度均呈增加的趋势,土壤pH值呈降低的趋势。②各样地砂生槐植株OC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SN-2>ML-2>SN-1>ML-1>RKZ-1,其值分布在24.90~35.22 g/kg;ML-2样地的TP含量(5.16 g/kg)显著高于其他各样地(P<0.05);各样地TK含量分布在1.84~3.93 g/kg。④本研究土壤m_(C)∶m_(N)、m_(C)∶m_(P)和m_(N)∶m_(P)分别介于10.16~155.25、4.52~43.41和0.12~1.42;植株m_(C)∶m_(N)、m_(C)∶m_(P)和m_(N)∶m_(P)分别介于9.31~18.72、48.42~109.06和3.31~6.24;细根m_(C)∶m_(N)、m_(C)∶m_(P)和m_(N)∶m_(P)分别介于14.80~20.80、95.91~127.87和5.47~7.79。⑤就空间变异性而言,土壤SOC空间变异性大于植株和细根,植株和细根的TN、TP和TK的空间变异性远大于其OC的空间变异性,说明各区域样地砂生槐植株和细根中的碳含量相对稳定。【结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微酸性干旱土壤环境适宜砂生槐的生长发育,但土壤N元素的缺乏及有效性限制了砂生槐群落的进一步发展。
    • 邵文哲; 周晓果; 温远光; 王磊; 朱宏光; 陈秋海; 张彧娜; 尤业明
    • 摘要: 为从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角度,揭示桉树与珍贵乡土树种混交后土壤养分的响应机制,该文以广西凭祥热林中心青山实验场的桉树纯林、红锥纯林和桉树×红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测定土壤碳(C)、氮(N)、磷(P)水解酶[β-1,4-葡萄糖苷酶(BG)、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桉树与红锥混交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桉树与红锥混交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均显著提高pH值、有效氮(AN)和有效磷(AP)的含量以及LAP酶活性,显著降低BG和ACP酶活性,但对NAG酶活性影响不显著。(2)SOC和TN与除酶C∶N外的其他土壤水解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3)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三种林分间土壤水解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差异,SOC和AN含量是土壤水解酶活性产生差异的驱动因子。(4)桉树纯林、桉树×红锥混交林和红锥纯林在0~20 cm土层土壤酶C∶N∶P分别为1∶1.08∶1.37、1∶1.16∶1.34和1∶1.07∶1.31,均与全球生态系统酶C∶N∶P(1∶1∶1)相偏离,表明三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相对于C、N更容易受到P限制。桉树×红锥混交林的酶C∶P和酶N∶P均高于桉树纯林,而酶C∶N低于桉树纯林,表明桉树与红锥混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壤受到P限制的情况,但并未改善土壤N限制。该研究结果为桉树×红锥混交林土壤养分管理以及桉树人工林养分循环的改善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 余洋; 张志浩; 杨建明; 柴旭田; 曾凡江
    • 摘要: 氮素和水分是影响荒漠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而全球变化主要驱动因素的氮沉降和干旱会直接改变土壤中这2种资源的可利用性。以塔克拉玛干南缘优势植物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一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盆栽试验。通过添加不同水平的N肥和水分,用于模拟不同水平的N沉降速率(0,3.0,6.0,9.0 g·m^(-2)·a^(-1))和水分条件(干旱和充分水),探究这2种因素对骆驼刺叶片与细根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叶片P含量外,N和水分添加独立或交互作用影响骆驼刺叶片和细根的养分状况。干旱条件下,N添加显著降低了叶片N、Mn、Zn、Cu等元素含量(P<0.01),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细根对这些元素的吸收;(2)骆驼刺细根中富集着Mn、Zn、Cu、Fe等微量元素,而将N、P、K等大量元素更多地分配给叶片;(3)干旱胁迫条件下施加3.0 g·m^(-2)·a^(-1),水分充足条件下添加6.0 g·m^(-2)·a^(-1)或9.0 g·m^(-2)·a^(-1),可以显著缓解骆驼刺细根的N限制(N:P<14);(4)骆驼刺叶片和细根的营养元素在器官内和器官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器官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发生的比率大于器官内部,细根次之,叶片最低。这些结果表明骆驼刺在环境资源波动的背景下,能够协调地上和地下的养分关系;外源的N输入可以改善骆驼刺细根的养分状况,为荒漠植被修复和养分高效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
    • 汪汉驹; 李江荣; 郑维列; 陈康; 陈文盛; 丁慧慧
    • 摘要: 为了解色季拉山北坡林线过渡带不同海拔梯度、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变化和化学计量特征,以有效评价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线过渡带土壤生态系统养分状况。以急尖长苞冷杉林线过渡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及化学计量比等方法,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对不同季节林线过渡带不同海拔以及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pH值和化学计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急尖长苞冷杉林线过渡带土壤pH值为3.56~5.64,为酸性土壤;(2)不同季节土壤养分含量具有差异性,所有指标均表现为非生长季高于生长季;(3)除了非生长季C∶N随土深增加而升高、生长季P∶K随土深增加先降后升外,其余各化学计量比皆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4)非生长季C∶N,生长季C∶P、N∶P、C∶K、N∶K、P∶K均随海拔升高而递增;非生长季C∶K、N∶K、P∶K均随海拔升高先降后升。可得结论: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线过渡带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整体较高,远高于全国及全球陆地土壤C∶N;研究区域土壤肥力状况良好,但相对受P、K限制。
    • 侍世玲; 任晓萌; 张晓伟; 蒙仲举; 王涛
    • 摘要: 为探究库布齐沙漠东北缘沙枣防护林土壤养分以及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为荒漠防护林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林龄(3 a、9 a、15 a)沙枣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30 m×30 m代表性样地,在0~50 cm土壤剖面分层取样,分析不同林龄沙枣林地土壤养分元素以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沙枣防护林不同土层pH总体波动不大。沙枣林地养分元素受林龄和土层深度影响明显,表现为随林龄增加其养分含量显著提高,且沿土壤剖面垂直递减,呈现一定的表聚现象;其中,林龄对土壤速效钾、全磷、全钾影响较大,林龄为15 a较裸沙地分别增加152.2%、58.0%、69.5%。不同林龄沙枣防护林0~50 cm土层的C:N、C:P和N:P分别为9.25~18.99、4.78~5.96和0.31~0.63,且均受到林龄和土层深度的双重作用。综合化学计量特征分析可知,库布齐沙漠东北缘沙枣防护林对风沙土的改良效果显著,且林地土壤养分状况主要受C、N元素的影响,土壤N元素矿化能力稍弱,氮素贫乏,在后期经营管理中应适当施加氮肥。
    • 蔡年辉; 唐军荣; 车凤仙; 陈诗; 王军民; 许玉兰; 李根前
    • 摘要: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不同构件碳(C)、氮(N)、磷(P)的分布特征,分析了2年生云南松苗木主根、侧根、主干、侧枝、母株针叶、萌条枝和萌条针叶不同构件C、N、P质量分数及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地上构件C、N、P大于地下构件,地下构件主根C、N、P均低于侧根,地上构件以针叶C和N较高,侧枝P较高,各构件均表现出N受限明显。相同构件不同碳氮磷元素间相关性较弱,而各碳氮磷元素与化学计量比间的相关性较强,其中w(C)∶w(N)主要是受N元素的调控,w(C)∶w(P)主要是受P元素的调控,w(N)∶w(P)主要受N元素的调控。相同元素不同构件间相关性表明C质量分数在不同构件间的相关性不明显,而N、P及其计量比w(C)∶w(N)和w(C)∶w(P)在不同构件间相关性较为紧密。不同构件间C与N、C与P具有显著异速生长关系,且C的积累速度低于N和P的积累速度;N与P也表现显著异速生长关系,且N的积累速度高于或接近于P的积累速度。综合来看,云南松苗木各构件之间元素的异速生长轨迹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了不同的营养元素分配模式,苗木生长表现为以N调控为主,且N受限明显,及时补充N肥有助于云南松苗木生长。
    • 李兆国; 瓮岳太; 徐建楠; 耿道通; 宁吉彬; 于宏洲; 邸雪颖; 杨光
    • 摘要: 燃烧剩余物是火烧迹地土壤表面必然存在的残留物,可以通过降水过程以及地表径流释放其所含有的矿物质和有机质至土壤生态系统,从而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地对火后生态系统恢复过程造成影响。但不同火行为下,相同的可燃物所产生的燃烧剩余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生态学功能,为了认知火行为对燃烧剩余物的影响,进一步了解二者对火烧迹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潜在影响,探究了火行为对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坡度和含水率为火行为的驱动因子,进行了森林可燃物床层地表上坡火和下坡火的室内模拟燃烧实验。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了火环境对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和火行为的影响,用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b-RDA)探究了火行为对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上坡火实验组的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含量明显高于下坡火实验组(P<0.01);5°实验组中,燃烧剩余物的水溶性碳含量随着可燃物预设含水率的升高而升高(P<0.05)。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火行为与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化学计量特征关系密切,火焰宽度是影响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化学计量特征最显著的火行为因素,与水溶性碳氮及水溶性碳氮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5,-0.317,-0.550(P<0.01)。火焰高度、燃烧效率与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含量呈负相关,火线强度与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比呈负相关,持续燃烧时间与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含量呈正相关(P<0.05)。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化学计量特征显著的受到火行为的直接影响和火环境的间接影响。火干扰可以通过影响燃烧剩余物特性对火烧迹地生态恢复过程造成持续性的潜在影响。
    • 张建龙; 黎建强; 彭邦晓; 李壮; 邢学霞; 赵彬阳; 宋灯辉
    • 摘要: 探究滇中高原磨盘山云南松天然林枯落物凋落动态及各组分化学计量特征,为云南松林地的经营管理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再分配提供理论依据。以磨盘山云南松林为对象,采用野外枯落物收集器法对云南松林枯落物凋落动态进行研究,并通过室内试验对云南松林枯落物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松枯落物凋落动态存在明显的月变化,月凋落量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凋落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9月,叶的凋落动态与总枯落物凋落动态基本一致,而花、果枯落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云南松枯落物各组分之间TC、TN、TP含量及C/N、C/P、N/P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各组分的平均TC、TN、TP含量变动范围分别为433.37~473.74、3.1~6.77、1.26~1.76 g·kg^(-1),云南松枯落物的平均C/N值高于全球枯落物平均值,而C/P和N/P值则低于全球枯落物;3)云南松林枯落物年凋落总量为12472.36 kg·hm^(-2),叶凋落量占比最大,占到年凋落总量的58.25%;云南松枯落物TC、TN、TP年归还量分别为5672.40、66.24、17.52 kg·hm^(-2),叶枯落物的养分年归还量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分。
    • 刘源; 李晓晶; 段玉玺; 王博; 王伟峰; 刘宗奇; 冯涛
    • 摘要: 为阐明植被恢复对风沙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库布齐沙漠东段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油蒿固定沙地和沙柳固定沙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植被生物量和不同深度土层(0~60 cm)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时空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C、N含量随植被恢复明显增加,而土壤P含量增幅较小,均在沙柳固定沙地达到最大值(5.86 g·kg^(-1)、0.41 g·kg^(-1)、1.74 g·kg^(-1)),各阶段土壤C、N、P含量均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土壤P含量在各土层间差异较小。(2)不同阶段或土层间土壤化学计量比差异显著,随植被恢复土壤C:N先减小后增大,而C:P和N:P均逐渐增大,土壤C:P和N:P均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小,而C:N则无明显变化规律。(3)土壤C、N、P两两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均与地上和凋落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C:N与C:P、N:P均无显著相关关系,而土壤C:P与N:P呈显著正相关,且土壤C:P和N:P均与地上、地下和凋落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人工建植促进植被恢复可显著影响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进而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荒漠生态系统C、N固存能力。
    • 赵雯; 黄来明
    • 摘要: 了解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评估脆弱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和功能提供参数。通过测定青海省东部24个样点0-30 cm土壤基本理化性质(pH、容重BD、孔隙度P_(s)、黏粒含量C_(y)、土壤含水量SWC、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并提取各样点环境因子数据(年均温MAT、年均降雨量MAP、年均蒸发量E_(a)、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海拔ALT、坡度SG、地表粗糙度SR、经度LON和纬度LAT),分析了农、林、草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地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显著低于林地和草地(P0.05)。农、林、草地不同深度土壤C∶N(平均值19.93,变异系数0.05),而农地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19.27和0.99)却显著低于林地(平均值分别为84.88和4.12)和草地(平均值分别为75.26和3.87)(P<0.05),表明农地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氮现象。冗余分析表明不同土壤性质与环境因子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和贡献率不同,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按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年均温度MAT(38.3%)、年均蒸发量Ea(34.9%)、海拔ALT(32.6%)、年均降水量MAP(30.2%)、纬度LAT(24.2%)及植被指数NDVI(17.9%);土壤性质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全氮TN(60.3%)、总有机碳SOC(59.2%)、容重BD(56.4%)、总孔隙度Ps(55.6%)、粘粒含量Cy(39.3%)、土壤含水量SWC(36.3%)、速效磷AP(23.6%)、pH(22.8%)、全磷TP(12.0%)和速效氮AN(9.9%)。通过提高限制元素的肥料施用量及引种固氮植物等方式,可缓解高寒山区农地缺氮现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