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雷竹

雷竹

雷竹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565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园艺、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6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6017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生态学报、安徽林业科技、福建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竹业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高层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第十一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等;雷竹的相关文献由936位作者贡献,包括姜培坤、陈双林、林新春等。

雷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6 占比:2.88%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16017 占比:96.96%

总计:16520篇

雷竹—发文趋势图

雷竹

-研究学者

  • 姜培坤
  • 陈双林
  • 林新春
  • 郭子武
  • 方伟
  • 吴家森
  • 桂仁意
  • 何奇江
  • 金爱武
  • 徐秋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春民; 肖创伟; 章承林; 李绪友; 万文龙
    • 摘要: 为了充分利用雷竹新造林地空间,扩大种植效益,对雷竹/花生、雷竹/芝麻、雷竹/红薯3种套种模式和雷竹纯林林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雷竹造林成活率和出笋个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雷竹新造林地套种花生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速效P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碱解N、速效K、有机质含量,促进雷竹造林后第二年出笋个数的提高,同时不影响雷竹造林成活率,能够充分利用雷竹新造林地空间,填补雷竹新造林地的经济效益空白,达到以耕代抚,以短养长的目的。
    • 王建淇; 杨长河; 刘晓平; 苟红敏
    • 摘要: 本文作者根据雷竹自然生长习性,结合多年从事林业工作的经验,从城固雷竹“种竹选用、栽植时间、林地选择、栽植技术、虫害防控”等多方面实施农艺综合措施,将雷竹亩产鲜笋由1500 kg/hm^(2),提高到5025 kg/hm^(2),鲜笋的经济效益在1.4万~5.0万元/hm^(2)之间,发展前景极为可观。因此,在陕南秦巴山区推广雷竹高产栽培技术,以雷竹产业引领群众发家致富,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长效产业机制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 姚俊; 史军义; 马丽莎
    • 摘要: 金丝雷竹是在四川省都江堰市的早竹栽培品种中发现的变异植株,2019年通过了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新品种国际登录认证。1.特征特性。该品种秆高8~10米、直径4~6厘米,新种被少量白粉,茎直。节间长15~25厘米,各节间长短均匀,中部明显缢缩;秆环隆起较高。
    • 吴继来; 周水根; 罗国安; 汪天娜; 胡景青
    • 摘要: 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浙江临安对芦竹复盾蚧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以及化学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月—11月上旬是初孵若虫活跃期和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注射2倍的5%吡虫啉乳油和40%乙酰甲胺磷乳油,防效分别为95.4%和95.6%;使用800倍的2.5%功夫乳油和40%毒死蜱乳油液,对竹冠喷雾防治的防效分别90%和91.6%。竹腔注射法和喷雾法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雷竹上芦竹复盾蚧数量明显减少。
    • 肖创伟; 李绪友; 李春民; 李万德; 章承林
    • 摘要: 通过对崇阳县雷竹生产基地进行调研,发现崇阳县雷竹基地经营管理中存在基地选择不科学、良种壮苗使用率不高、竹园抚育管理不到位、竹园留养结构不合理、连年覆盖不科学等主要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地适竹、良种壮苗、及时抚育、精准施肥、及时采笋、控制密度、易地覆盖等若干对策与建议。
    • 高贵宾; 温星; 吴志庄; 钟浩; 潘雁红; 张小平
    • 摘要: 为了探究竹子分株系统构建过程及其与人工经营的关系,本文对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C.D.Chu et C.S.Chao‘Prevernalis’)不同年龄母竹、不同覆盖年限竹林进行土壤盆栽实验,比较了各处理竹苗地下茎分枝生长差异。结果显示:在盆栽竹苗分株系统构建过程中,地下茎以竹鞭分枝为主;2年生母竹盆栽苗地下茎分枝数量普遍高于1年生盆栽苗,且地下茎分枝表现出随竹林土壤覆盖年限增加而减少的趋势;盆栽苗地下茎分枝主要分布于第Ⅱ、Ⅲ、Ⅳ分枝的鞭中位置;1年生母竹盆栽苗地下茎分枝以第Ⅱ分枝级别的鞭中、鞭梢部位为多,而2年生母竹盆栽苗则以第Ⅲ分枝级别的鞭中、鞭梢部位为多;随土壤覆盖年限增加,地下茎分枝偏向分布于较为靠前的分枝级别。研究发现,母竹盆栽苗分株系统的构建主要采取了扩大地下分枝的策略,其2年生母竹与竹鞭中部着生侧芽的分枝生长对分株系统拓展贡献率较大;竹林土壤覆盖时间越久越不利于地下茎分枝。由于竹子分株系统具有时空拓展性,其地下茎分枝生长特征尚需持续观察。
    • 徐森; 董亚文; 陈双林; 郭子武; 杨丽婷; 谢燕燕
    • 摘要: 【目的】探究雷竹林地覆盖对竹笋箨叶碳氮代谢的影响,以及箨叶的变化是否会影响竹笋食味品质,以此揭示竹笋食味品质形成机制,为高品质竹笋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立地条件一致的自然经营雷竹林和覆盖雷竹林为研究对象,对自然笋和覆盖笋箨叶养分含量、碳氮代谢酶活性和竹笋食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雷竹覆盖笋箨叶可溶性糖、淀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蔗糖合成酶、谷氨酸合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自然笋均显著升高,而箨叶N含量则相反。2)覆盖雷竹笋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较自然笋均显著升高,而酸味、苦味、粗糙类及鲜味物质含量及比例降低。3)冗余分析结果显示,雷竹笋箨叶可溶性糖、淀粉、NSC含量以及蔗糖合成酶、硝酸还原酶、谷氨酸合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与竹笋甜味物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竹笋苦涩味、酸味和纤维类物质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箨叶N含量则相反。【结论】覆盖对雷竹笋箨叶碳氮代谢有重要影响,雷竹笋箨叶可以通过适应性调节来应对覆盖条件下的环境剧烈变化,从而改善竹笋食味品质。
    • 郭改改; 周华明; 马驹; 祝培君
    • 摘要: 为满足汉中市面积不断扩大的雷竹栽植技术需求,调查分析了汉中市雷竹栽植的气候、土壤、地形等条件以及栽植现状和存在问题,发现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区划、超出适生范围栽植,种源质量差别较大、整体发笋率低,栽培技术水平不高等;汉中市雷竹应栽植在海拔800 m以下、坡度低于25°、阳坡、地下水位低于1 m的退耕地、灌草地等,选择细叶乌头品种和年龄1~2 a生、胸径2~3 cm、有健壮鞭芽5个以上、鞭根完整的母竹,9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栽植,栽后及时进行肥水、中耕除草等管理。
    • 李松
    • 摘要: 任何植物,要想确保其正常生长,都要加强种植管理,雷竹也是如此。雷竹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种植管理过程中应该采取适宜的种植管理方法.本文从雷竹营林的特征、造林技术、雷竹管理技术以及控制笋的收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