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72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4篇、会议论文83篇、专利文献173425篇;相关期刊278种,包括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金属矿山、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76种,包括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七届国际分子模拟与信息技术应用学术会议、第十七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污染防治技术暨细颗粒物(PM2.5)控制与监测技术研讨会等;化学吸附的相关文献由161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如竹、王丽伟、李廷贤等。

化学吸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4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8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173425 占比:99.68%

总计:173982篇

化学吸附—发文趋势图

化学吸附

-研究学者

  • 王如竹
  • 王丽伟
  • 李廷贤
  • 小川一文
  • 费正皓
  • 李英德
  • 张涛
  • 吴静怡
  • 大竹忠
  • 野村幸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峄涵; 李祥林; 冯智渊; 赵红颖; 谢焰
    • 摘要: 为探究电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简称再造烟叶)甘油饱和吸附量的吸附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使用化学吸附仪测定了不同类型再造烟叶对甘油的饱和吸附量及在程序升温条件(30~350°C)下甘油的脱附量。通过分析甘油在再造烟叶上的吸附量和吸附类型,结合再造烟叶材料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等表面性质,阐释不同再造烟叶材料的表面性质与甘油饱和吸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再造烟叶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越大越有利于提高甘油表面的吸附量;此外,再造烟叶丰富的表面含氧官能团可与甘油形成多重氢键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量,还能提高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强度。(2)再造烟叶的含水率越高,其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的量越高,越有利于甘油在再造烟叶表面的吸附。
    • 吴卫蔚; 毛磊; 胡慧兰; 甘文军
    • 摘要: 以麦秆为原料,利用不同铁改性剂(Fe^(3+)、Fe^(2+)、Fe^(2+)/Fe^(3+)、Fe0)制得4种磁性生物炭,用于六价铬离子吸附。通过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FTIR、XPS、XRD和VSM等表征分析,结合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Fe^(2+)能更有效地提高生物炭磁性,Fe^(2+)和Fe^(3+)改性生物炭比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11、2.45 A·m^(2)/kg。Fe^(3+)和Fe^(2+)参与改性均使得生物炭吸附性有所提升,而Fe0改性使生物炭吸附性变弱,Fe^(2+)/Fe^(3+)共同改性的生物炭吸附性最佳。Fe^(2+)/Fe^(3+)改性生物炭比表面积达33.73 m^(2)/g,在Cr(Ⅵ)初始浓度100 mg/L、生物炭用量4 g/L、pH=2、303 K条件下,对Cr(Ⅵ)的去除率达95.77%。Fe^(2+)/Fe^(3+)改性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表明Cr(Ⅵ)在其表面的吸附是吸附位点能量均匀的单分子层化学吸附
    • 刘鹤; 王子寒
    • 摘要: 固体润滑是指在摩擦表面用粉末状固体或薄膜状固体进行的润滑。固体润滑剂剪切强度低,易附着于摩擦表面,能够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个连续且稳定的润滑薄膜,从而降低摩擦副的摩擦磨损。在某些不能使用或禁止润滑油/润滑脂的特殊场合,固体润滑剂表现出其独特的润滑优势。固体润滑膜有物理吸附膜和化学吸附膜,在摩擦的过程中会形成摩擦转移膜和摩擦聚合物膜。对几种常见的固体润滑剂,固体润滑膜形成机制及对影响固体润滑膜摩擦学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综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发满足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新型固体润滑剂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宋珂琛; 崔希利; 邢华斌
    • 摘要: 直接空气捕集(DAC)等新兴负碳排放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托底技术保障,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简要分析了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的特性,归纳总结了胺功能化无机材料和聚合物、金属氢氧化物和碳酸盐、多孔材料等痕量二氧化碳捕集性能,初步分析了负载方式、载体结构等与吸附容量和动力学的关系。浅析了该领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从能耗和性能方面对捕集材料和技术的研发提出以下建议:相较于物理吸附材料,胺功能化材料和固体碱等化学吸附材料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在工艺开发领域,可以借鉴其他低浓度气体深度脱除工艺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不同工艺优势,设计多种工艺耦合的流程;最后,在严峻的环境问题下,必须加快材料研发的步伐,未来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材料的设计和低能耗再生方式的开发上。
    • 袁雅姝; 张丽伟; 曹鹏宇; 王薇; 何欢; 王东
    • 摘要: 研究了采用热处理后的铁锰泥从废水中吸附去除Sb(Ⅲ)。结果表明:废水pH对铁锰泥吸附去除Sb(Ⅲ)影响较大,酸性条件有利于吸附去除;在铁锰泥投加量0.3 g/L、废水pH=3.0、25°C条件下,Sb(Ⅲ)去除率可达9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吸附反应吸热,可自发进行。SEM和BET分析结果表明:铁锰泥有丰富的孔隙结构,比表面积为198.3627 m2/g。结合FT-IR分析、动力学和热力学推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导。
    • 王相文
    • 摘要: 通过纳米结构材料的设计和组装来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在本工作中,成功合成了六边形Co_(1-x)S纳米片修饰的氮掺杂碳纳米管(Co_(1-x)S⁃CNT)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作锂硫电池(LSBs)的硫正极载体。在Co_(1-x)S⁃CNT/S中,极性六方Co_(1-x)S纳米片可以化学吸附多硫化锂,同时CNT可以为电极材料提供高导电网络。基于物理限域和化学吸附的协同作用,Co_(1-x)S⁃CNT/S正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循环性能。在0.5C倍率下循环170次,电极仍可保持405.6 mAh·g^(-1)的放电比容量,同时具有超过99.2%的稳定库仑效率。
    • 郭童新; 董福营; 唐新德; 杨尊朝; 路丽园; 钱锦华
    • 摘要: 将功能单体引入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中,可改善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或赋予其新功能。以活性较高的大单体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丙烯酸(AA)和 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原料,在常温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得一系列有机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利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EDS能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水泥净浆和砂浆流动度试验考察了减水剂对水泥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聚羧酸减水剂相比,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性能更为优异;当三种反应单体的摩尔比为 n EPEG ∶ n AA ∶ n KH570 =1∶4.2∶0.3时,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性能最佳,其初始净浆流动度可达312 mm,120 min流动度仍然可保持为226 mm。砂浆流动度试验结果表明,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更为优异、经时损失更小。随减水剂掺量的增加,水泥净浆流动度随之增加,当减水剂掺量为0.20%时,分散性较为稳定;减水剂随放置储存时间的延长,分散性能会逐渐降低。
    • 王丝雨; 周仲魁; 张益硕; 杨顺景; 李龙祥; 樊小磊
    • 摘要: 膨润土常被用于放射性核素铀的吸附与固化,但天然膨润土的硅氧结构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导致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较差。本文以DTAB为有机改性剂,膨润土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DTAB有机改性膨润土,并进行表征对比分析,并考察pH值、改性膨润土用量、温度、吸附时间、铀废水初始浓度等因素对DTAB有机改性膨润土吸附模拟废水中U(Ⅵ)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改性后的膨润土孔道扩大,间距扩大,而且增加了大量的疏水官能团,吸附效果得到大幅改善;试验最佳吸附条件为pH值4.0、改性膨润土用量0.1 g(2 g/L)、温度333.15 K、铀废水初始浓度10 mg/L、吸附时间240 min,此条件下铀去除率大于99%;动力学拟合表明,该材料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该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等温吸附模型拟合表明,该吸附模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最大吸附量为34.45 mg/g。
    • 贺壮志; 朱阳戈; 陈志强; 吕昊子; 刘牡丹; 何晓娟
    • 摘要: 采用“硫化烧结-浮选”工艺综合回收电镀污泥中铜和镍,通过浮选试验和分析测试手段研究电镀污泥硫化烧结物的浮选行为和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结晶度低、纯度较高的铜镍硫化物的可浮性较差,且其浮选行为与天然硫化矿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捕收剂用量和矿浆pH。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常规巯基类捕收剂可化学吸附在铜镍硫化物表面,但是吸附强度低、吸附率低导致以上浮选行为差异。污泥烧结物浮选试验表明,在较高的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用量和苛刻的矿浆pH条件下,铜镍的综合回收率分别为83.13%、71.29%和83.04%、73.99%,实现污泥烧结物中铜镍的综合回收。
    • 李俊炜; 贾维敏; 吕沙沙; 魏雅璇; 李正操; 王金涛
    • 摘要: 铀及铀合金贮存环境中的水分子与铀反应会产生氢气(H_(2)_(2)),进而对铀表面产生腐蚀作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本文开展了H_(2)在钼(Mo)涂层γ-U(100)表面(U(100)/Mo)吸附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建立了γ-U(100)及U(100)/Mo表面模型,计算了H_(2)在不同吸附位点下的结构参数、吸附能、Bader电荷、表面功函数、电子态密度.研究结果表明, H_(2)在γ-U(100)和U(100)/Mo表面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在空位平行吸附构型下, H_(2)完全解离成两个H_(2)原子,化学吸附于基底表面. Bader电荷分布结果表明,此时净电荷的变化量大于物理吸附时对应的净电荷变化量. H_(2)在U(100)/Mo表面最稳定吸附构型下(H_(Mo)-Hor)的吸附能小于γ-U(100)表面最稳定吸附构型(H_(U)-Hor)的吸附能,相比于H_(2)在γ-U(100)表面的吸附, H_(2)在U(100)/Mo表面的吸附更稳定.本文为铀合金及其Mo涂层表面氢化腐蚀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未来开展铀合金表面抗腐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