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制药废水

制药废水

制药废水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0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8篇、会议论文82篇、专利文献127221篇;相关期刊303种,包括绿色科技、广东化工、工业用水与废水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等;制药废水的相关文献由2983位作者贡献,包括曾萍、宋永会、祁佩时等。

制药废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8 占比:0.71%

会议论文>

论文:8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27221 占比:99.23%

总计:128211篇

制药废水—发文趋势图

制药废水

-研究学者

  • 曾萍
  • 宋永会
  • 祁佩时
  • 肖书虎
  • 刘峰
  • 魏健
  • 蒋胜韬
  • 陈吕军
  • 马玉龙
  • 刘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吕俊敏; 范素兵; 马海国
    • 摘要: 四环素废水会对周围水体和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针对其组成复杂和难降解的特点,先通过活性炭去除废水中杂质和部分四环素,再经过Cu-13X分子筛选择性吸附以进一步去除四环素。本文采集四环素制药废水(295.3mg/L)为研究对象,单一活性炭C(f)(1g)对四环素去除率达到50.2%,联合Cu-13X(S4,0.1g)后去除率达到了99.3%,TOC降低了2067.7mg/L。Cu-13X经五次循环再生-吸附后,去除率保持在99.8%左右。
    • 肖月鹏
    • 摘要: 将过渡金属Mn负载于载体Al_(2)O_(3)上,作为催化臭氧氧化制药废水的催化剂,研究单独臭氧氧化与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对制药废水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加入大幅提升了对COD的去除率,由单独臭氧氧化的31.7%提升至催化氧化的53.3%,调节pH值为8时,其催化氧化去除率可达60%。
    • 钟敏
    • 摘要: 文章介绍了制药废水生化处理技术,认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厌氧+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具有一定优越性。其次,重点阐述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含量高难降解制药废水处理技术——高级氧化处理技术:臭氧氧化技术、内电解技术、电催化氧化技术,包括其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
    • 王文富; 华琼; 王程豫; 赵晓辉; 郑宾国
    • 摘要: 本研究通过简便的水热和煅烧两步法合成了CeO_(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CeO_(2)的微观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为提高实际制药废水深度氧化处理的效果,Oxone试剂被引入UV/CeO_(2)氧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UV辐照协同CeO_(2)可高效活化Oxone试剂产生SO_(4)^(·-)、SO_(5)^(·-)和·OH等多种活性氧化物质,实现制药废水深度氧化的目的;溶液pH、Oxone用量、CeO_(2)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影响制药废水COD和TOC的去除效果,在制药废水初始COD为326 mg/L、TOC为132.6 mg/L、Oxone质量浓度为1.0 g/L、CeO_(2)质量浓度为0.6 g/L、pH为6.86、温度为30°C、反应时间为60 min时,UV/CeO_(2)耦合Oxone氧化工艺对实际制药废水COD的去除率达到90.21%,TOC去除率为76.99%。UV/CeO_(2)耦合Oxone氧化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 洪颖忻; 吴浪; 张立秋; 方茜; 荣宏伟; 魏春海
    • 摘要: 抗生素是治疗人类和动植物感染性疾病的核心药物,已成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使用剂量最大的药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大量抗生素进入环境中,会诱导抗生素抗性基因(ARG)产生,对人类健康及环境构成威胁。抗生素抗性菌(ARB)和ARG的环境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制药废水处理系统是环境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ARB和ARG增殖扩散的热点场所,同时是控制ARB和ARG环境排放的重要节点。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有关制药废水处理系统中ARG的研究进展、ARG的增殖扩散机制、各种处理单元中ARG的分布特征和去除效果,对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制药废水处理系统的工艺选择及ARG去除方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 熊君; 樊莹莹; 曾映旭
    • 摘要: 江西某制药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17α-羟基黄体酮、单酯、DMF、丙酮氰醇、苯类及其衍生物等的高浓度的有机制药废水。针对该种水质,本研究采用微电解+厌氧+好氧生化的方式进行小试处理,并探究在微电解预处理后新增电解预处理单元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对该种污水进行电解预处理是有必要的,在缺少电解预处理单元的情况下,出水水质无法达到排放要求。增加的电解预处理单元使污水的可生化性BOD_(5)/COD可提升至0.38,每吨水的综合成本增加1.8元,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满足污水厂的接管标准。
    • 齐鸣; 秦连松; 方艺民; 陈伟鹏; 郭同豹
    • 摘要: 制药行业的飞速发展势必会带来新的工业废水处理问题,而以纳滤膜为基础的分盐处理工艺在制药废水液体零排放处理中有着较大的潜力。考虑到有机组分复杂的制药废水对传统卷式纳滤/反渗透膜可能存在的膜污染倾向,首先采用管式超滤膜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普通卷式纳滤膜与碟管式纳滤膜联用的分段浓缩分盐工艺对预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下管式超滤单元未见显著污染趋势,且产水达到后端进膜要求;卷式纳滤单元可以有效分离出二价盐(对SO_(4)^(2-)截留率达到95%),并能够截留大部分有机物,且在25L/(m^(2)·h)通量下可以保持长时间稳定运行,污染趋势较普通卷式反渗透膜大幅缩小。与传统工业分盐工艺相比,该种分段浓缩工艺可有效减少碟管式膜组件及反渗透的使用,且除硬位置更加合理,在保证分盐效果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
    • 雷弢; 陈方方; 王超
    • 摘要: 针对化学原料药生产废水成分复杂、废水种类多、可生化性差、具有生物毒性的特点,首先根据浓度高低进行分质预处理,对高浓度废水采用气浮-铁碳微电解-混凝沉淀工艺进行预处理后,再与低浓度废水混合采用预酸化-ABR-AO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该工程的处理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及运行效果。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对COD、 BOD_(5)、 NH_(3)-N的去除率分别为91.5%、 93.4%、 52%,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 段西兵; 乔琪; 徐奇
    • 摘要: 某化学合成制药企业针对其产生的废水盐分含量高、生物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并结合用户的再生水使用需求,将“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HBF(生物固定膜复合技术)‒UF/NF/DM(超滤/纳滤/高频振动膜分离技术)”组合工艺应用于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的零排放处理。本工程案例中,设计厌氧池COD容积负荷为4.5 kg/(m^(3)·d),水力停留时间为47 h,好氧池COD容积负荷为1.0 kg/(m^(3)·d),水力停留时间为30.7 h。运行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该组合工艺对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稳定,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系统回用水COD<80 mg/L、TN<20 mg/L、NH_(3)‒N<15 mg/L、TDS<800 mg/L,COD和TN去除率分别可达99.2%和93.3%,出水水质满足《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HG/T 3923—2007)的要求,且再生水回用率达98.3%。系统运行成本约为37~43元/m^(3)。
    • 邓心悦; 陈广洲; 高雅伦; 王铧
    • 摘要: 制药废水因其成分复杂、毒性较大等特点,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选取1598篇制药废水处理领域的中文文献,分析关键词共现和热点词等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发文数量渐趋稳定;发文作者以及机构之间联系并不密切;文献高频关键词主要是“水解酸化”“预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和“芬顿氧化”等;关键词聚类分析着重分析了“预处理”“水解酸化”和“生物接触氧化”;强度最高的突现词为“深度处理”。分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景,为制药废水处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