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氧化
接触氧化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14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7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342241篇;相关期刊324种,包括广东化工、工业用水与废水、给水排水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第二十二届全国造气技术年会、2013年全国制药废水污染控制技术交流年会、开源首届全国印染行业管理创新年会等;接触氧化的相关文献由3559位作者贡献,包括彭永臻、张建、潘碌亭等。
接触氧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42241篇
占比:99.70%
总计:343262篇
接触氧化
-研究学者
- 彭永臻
- 张建
- 潘碌亭
- 张成禄
- 黄廷林
- 吕锡武
- 徐一飞
- 沈阳
- 王淑莹
- 张淼
- 郑广宏
- 万金泉
- 马邕文
- 乔俊莲
- 周建民
- 唐传祥
- 张选军
- 朱彤
- 李伟
- 杜成琼
- 游建军
- 王强
- 王聪
- 禹芝文
- 侯亚平
- 宋乐平
- 张传兵
- 张大鹏
- 张斌
- 张波
- 张萍
- 徐亚慧
- 徐漫漫
- 曾丽璇
- 杨开
- 樊耀波
- 董良飞
- 许昌
- 赵尚民
- 邵建彬
- 顾国维
- 黄杨
- 丛海兵
- 于洪锋
- 光建新
- 吴代赦
- 吴春笃
- 吴迪
- 吴锦华
- 孙韶华
-
-
纪振;
邱立伟;
尹业新
-
-
摘要:
窗饰喷涂废水COD和氨氮含量较高,以某企业60 m^(3)/d污水处理项目为例,对不同工艺废水采用物化方法(Fenton氧化、中和、混凝沉淀)分质预处理后,利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工艺处理综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工艺最佳运行条件为H_(2)O_(2)投加量为80 mL/L,n(H_(2)O_(2))/n(Fe^(2+))为3∶1,初始pH为3.0,反应时间为80 min。近1 a的工程运行结果表明:物化预处理工艺段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40%,有效降低了生物处理工艺的负荷,整个工艺处理出水COD低于200 mg/L,氨氮低于20 mg/L,出水水质达到接管要求,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成本为19.63元/m^(3)。
-
-
王嘉麟
-
-
摘要:
根据电镀项目产生的废水水质水量的特点,设计采用“分类处理+二段缺氧+二段接触氧化+PACT+臭氧+生物滤池”等相结合的工艺处理电镀废水。工程稳定运行后,处理系统出水的总镍、六价铬和总铬质量浓度分别低至0.1 mg/L、0.5 mg/L和0.1 mg/L,去除效率在99%以上;再经过生物化学的深度处理之后,其最终出水明显优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表3标准,达到当地尾水排放水质要求,且系统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能真正处理电镀废水,以防止其污染环境。
-
-
蔡芬芬;
马振英
-
-
摘要:
针对PVC生产工段排放的聚合离心母液废水可生化性较差,进水温度高的水质特点,以及出水标准高的要求,设计采用前臭氧氧化-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过滤-后臭氧氧化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该工程的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建(构)筑物设计参数、运行效果及成本分析。运行实践表明,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350 mg/L,浊度为15 NTU, m(BOD_(5))/m(COD)≤0.2时,出水COD的质量浓度在40 mg/L以下,浊度在3 NTU以下,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表1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
-
-
刘艳辉
-
-
摘要:
河北某三级甲等医院地下生活污水处理站建于2007年。处理站原采用典型的“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沉淀+石英砂过滤+消毒”处理工艺,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的排放标准。在处理站实际运行中存在接触氧化池内填料脱落严重、曝气效果不佳、污水处理站臭味严重、污泥未得到有效处置及系统不能及时排泥等问题,原处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利用污水站空间布局,将原处理工艺设计改造为“水解酸化+MBBR+沉淀+石英砂过滤+消毒”工艺,并增设废气处理系统及污泥脱水系统后,整个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标,污泥得到有效处置,处理站及医院院区内空气质量明显提升。
-
-
管大祥;
张传义
-
-
摘要:
通过对安徽某印染厂印染废水原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及运行经济性角度考虑,对印染废水进行分质分流处理工艺改造。工艺改造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
-
-
马千里;
卢扬;
王语萌
-
-
摘要:
涂料生产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水质波动大、 COD和SS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废水处理难度大。某涂料企业综合废水处理工程采用了分流预处理的设计思路,建筑涂料废水采用污泥调理-板框压滤-调节-混凝气浮的预处理工艺,树脂、固化剂废水采用隔油沉淀-pH调节-铁碳微电解-混凝气浮物化预处理工艺,综合废水采用ABR厌氧-两级生物接触氧化的处理工艺,出水指标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
-
-
陈艺敏;
詹小林;
陈开亮
-
-
摘要:
通过混凝气浮一级处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二级处理,化学除磷深度处理的3段组合工艺处理某水产品加工企业产生的高磷废水.当进水中COD_(Cr)、动植物油、氨氮、总磷的质量含量分别为3 620,320,126,86 mg/L时,污水处理系统对它们的去除率分别为97.7%,97.6%,99.9%,96.5%.通过深度除磷,可使出水中总磷的质量含量小于0.5 mg/L,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1996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处理系统运行1 a左右,进水中总磷的质量含量为1~130 mg/L,出水中总磷的质量含量小于8 mg/L,满足城镇污水厂纳管的排放标准.
-
-
孙志科;
刘丽;
杨秋
-
-
摘要:
某制药企业产生的合成废水具有高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量的特点,处理难度较大.通过分析废水处理站原工艺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其进行改造,以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优化废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改造后,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系统出水CODCr均低于500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
-
-
梁康强;
梁晓宇;
黎成;
杨浩;
余柏沅
-
-
摘要:
针对食品加工工业园综合废水成分复杂、有机大分子物质和悬浮物含量高的特点,采用溶气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的主体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介绍了其处理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及运行效果.运行结果表明:COD、BOD5、SS、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5.3%、79%、84%、75%,废水出水水质稳定,能够达到当地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要求,且处理成本较低.
-
-
钟爽;
杨婧婕;
王玉;
张鹏飞
-
-
摘要:
高铁、高锰是东北高寒区地下水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常规的水处理厂通过曝气生物滤池和接触催化氧化工艺来实现铁锰净化.然而这种除锰工艺比较复杂,并且对于溶解氧(DO)和pH要求较高,同时接触催化氧化除锰滤池中锰质活性滤膜的成熟期较长,不适合村镇分散式的地下水供水水质净化.总结了地下水除锰技术研究进展,并针对地下水对pH及DO的要求,提出一种氧、碱双缓释材料的对策.
-
-
尚凯;
蒋珊;
潘家兴
- 《第二十二届全国造气技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目前国内有很多合成氨企业,在生产合成氨的过程中排放出了大量高氨氮的污水,根据生产工艺及管理水平的不同,最后终端污水氨氮的浓度在200~500mg/L.本公司根据多年处理高氨氮废水处理经验,采用接触氧化+SBR+BSK一体化净水器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并运用于工程项目,成功将氨氮高达500mg/L的废水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标准.
-
-
- 《2013年全国制药废水污染控制技术交流年会》
| 2013年
-
摘要:
采用吸附水解一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含人工胰岛素等综合制药生产工艺废水.结果表明,强化吸附酸化过程,废水可生化性明显提高;接触氧化过程处理,使得污染物的处理率有较大增加.经过1a的稳定运行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处理后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GB8978-1996),符合了回用的要求.
-
-
胡佩伦;
张柳梅
- 《开源首届全国印染行业管理创新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对浓度高、色度深、波动大的印染污水,应用生物酸化水解和好氧接触氧化法为主体的工艺,并辅助混凝沉淀法进行处理,结果能使排放水质达GB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做法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工艺规程和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并根据浓度、色度、排放量的变化灵活调节技术参数,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措施,使排放水质稳定达标。
-
-
-
郭巍;
江兴家;
刘强;
赖刚;
李若兰
- 《2018全国石油石化企业污染防治技术交流大会》
| 2018年
-
摘要:
含盐污水是稠油注汽开采行业中一种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污水;含盐污水水质特性为高CODcr、高氯离子和高矿化度等.以新疆油田六九稠油区供热站外排水为例,在深入分析外排水水质特征,了解水质现状,找准重点问题的前提下,结合现场实际及经济成本,制定了“混凝沉降-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处理方案.经室内小试及现场中试完成了相关药剂、菌种的筛选及各项工艺参数优化;通过现场试验,供热站高含盐污水经处理后最终使得水中CODcr、石油类、挥发酚等指标达到《国家污水处理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
-
裘伟明;
来东奇;
杨敏
- 《2017浙江丝科院杯环保节能与印染新技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采用截留池-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的组合工艺处理高氨氮印染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cr≤1200mg/L,NH3-N≤200mg/L,SS≤400mg/L,色度≤600倍时,处理后出水CODcr≤100mg/L,NH3-N≤20mg/L,SS≤40mg/L,色度≤80倍,可达到绍兴滨海工业园区的纳管标准.
-
-
-
- 《全国印染行业废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交流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印染废水的水质特征及各种处理技术,并以工程设计实例说明了印染废水处理的一般流程.对1000m3/d的印染废水采用水解酸化与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通过废水的水解酸化反应,把难降解的高分子物质转化为较小的分子,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接触氧化创造条件.设计中采用水解酸化和生物接触氧化相结合的工艺,对调节池、沉砂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等的排序和规格进行设计和计算.通过此设计,废水可达到挂膜好,处理效果稳定,CODcr去除率在80%以上,多数情况下可以保证出水水质达标.设计实例采用了印染废水典型处理工艺:“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的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