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37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5762篇;相关期刊193种,包括中国教育学刊、基础教育研究、中国农村教育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2014年学术研讨会、2013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等;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相关文献由379位作者贡献,包括赵丹、张旭、孙彩霞等。
农村小规模学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762篇
占比:98.58%
总计:26134篇
农村小规模学校
-研究学者
- 赵丹
- 张旭
- 孙彩霞
- 朱许强
- 李腾
- 秦玉友
- 马文起
- 王丽君
- 韦妙
- 周兆海
- 王伟
- 王永亮
- 程晖
- 邬志辉
- 靳喜娟
- 高媛媛
- 魏兴存
- 于海英
- 付卫东
- 党龙岗
- 卢同庆
- 叶刘瑜
- 后新兵
- 周依
- 周静
- 哈振涛
- 孙峰
- 安晓敏
- 廖伟
- 张丽
- 张抓
- 张晓娟
- 张琳
- 张素香
- 张颀
- 强雅昕
- 彭勃
- 徐冰鸥
- 徐蕾
- 曾新
- 朱娟
- 李亚东
- 李介
- 李刚
- 李复祥
- 李学增
- 李煜春
- 李鑫
- 杨志英
- 段兆兵
-
-
王文刚
-
-
摘要:
在部分农村地区,学校规模相对比较小,不同年级学生的数量也比较少,在这种情形之下,就十分适合采取“复式教学”的基本模式。从内涵上来分析,复式教学实际上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仅是一种教师资源的节约,同时还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调研分析也可以看出,在很多农村地区的小规模学校当中,都在积极探索实施这种比较人性化的教学方式。为此,本文首先对复式教学的基本概念内涵进行了阐述,基于流程设计的基本维度,探讨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的复式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策略。
-
-
毛玉秀
-
-
摘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上升的状态,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到了城市,这也导致农村的学生生源比较少,出现了较多的农村小规模学校.而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以此来实现精准化教学,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
朱生祯
-
-
摘要:
"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堂中的渗透具有较大的优势——学生可以近距离清晰地观看视频;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把作业或者观点呈现在大屏幕上,通过微信群或者钉钉群回复每一个学习情况、疑难解答等.依托"互联网+"让农村小规模学校思品课堂引入含活力、明理求深刻、印证重现实、导行显能力、拓展有活力.依托"互联网+",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思品课堂能够熠熠生辉,学校德育能够驶入摇曳生姿的"快车道".
-
-
赖俊红
-
-
摘要:
农村小规模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受其文化环境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湖南、重庆3省市402位农村小规模学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文化环境存在学习经费不足、学习资源缺乏、教学资源稀缺等问题;制度文化环境存在引领文化不力、管理规章不活、教学评价不善等问题;精神文化环境存在乡土情怀缺失、创新动力不足、职业认同感低等问题。鉴于此,应实行农村教育经费专项化,促进农村教师培训多样化,加快农村教育手段现代化,以优化农村小规模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文化环境;开展联片教研,实行扁平管理,采用增值评价,以优化农村小规模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文化环境;更新教育观念,守望职业理想,激发公共精神,以优化农村小规模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文化环境。
-
-
慕明明
-
-
摘要: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现城市,使农村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农村学校的在校人数也随之减少,这导致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数量逐渐上升。通常情况下,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分布在经济不发达或者是偏远的山村地区,这种分布情况,导致我国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能力欠缺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成效。大量实践表明,教师素养的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课堂活力的高低,和教学成效的好坏,因此要想有效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成效,可以从教师素养为切入点,积极探究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课堂活力的有效途径。
-
-
王茂学
-
-
摘要:
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师资力量和教学研究力度不足、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方式不灵活、家校合作深度欠缺等问题。基于此,为了推动思想品德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校和教师应当树立良好的德育理念,深度挖掘德育资源;加强德育有效延伸,做好家校合作共育;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开展特色德育活动;健全德育工作制度,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
-
廖冬平
-
-
摘要:
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职初教师的身份认同,既有利于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也是振兴乡村教育的战略举措。通过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职初教师的身份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职初教师自我认同、他者认同整体处于中上水平,农村小规模学校职初教师的群体认同总体上偏低。全面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职初教师身份认同需做到:国家政策高位推动;地方政策因地制宜;师范院校全力支持;农村小规模学校自主建设;教师个人积极建构。
-
-
邹佩霖
-
-
摘要:
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样态,若简单参考《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的指导容易陷入资源欠缺与资源过剩的矛盾境地。本研究从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认知视角出发,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和问卷统计的方法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归纳,总结适应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建筑设计需要,提出满足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功能需求的复合开放空间策略和满足学生行为活动的灵活互动空间策略,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建筑设计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价值。
-
-
杨颖
-
-
摘要:
农村学校布局必须与农村人口分布以及聚落分布特点相适应。在新时期发展农村教育要科学规划农村学校布局,发挥中心校的区域引领作用,创新管理机制,从区域视角管理两类学校,改革和创新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培养模式,通过“互联网+”教育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
-
-
马拓
-
-
摘要:
目前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数量多、分布广,而学生人数却很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水平,扩展教学内容,向全科教师的方向发展。而全科教师培训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全科教师在学界的定义,指出农村小规模学校全科教师培训的最终目标,并对培训的主要模式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全科教师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
-
韩絮;
陈妙妙;
王津钰;
李玉聪
- 《第17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针对当前全球基础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不少国家都选择了开办农村小规模学校,通过对世界各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模式的探究,结果表明:各国都从教育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建设、教育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发展,并结合本国特色制定相关举措,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而一些典型国家的举措对中国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
腾佳锐
- 《“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2014年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融合教育在我国大陆以随班就读的形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农村地区发展进程相对缓慢,需要大力推动农村学校融合教育的开展.与此同时,融合教育的思想和与其相契合的儒家思想将会共同引领与启发农村教育实现新的变革与发展.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采用融合教育的模式,将有助于推动农村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普及,促进融合教育中“有教无类”的平等观的传播.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中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包容,帮助他们重拾基于人性自然的善好,以融合教育的“仁爱”精神鼓舞农村教师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中温柔的坚持,使教师为人师表,启发与引导学生的“仁爱”之心,使学生间、师生间都能相互包容,最终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步入新的境界.
-
-
-
周兆海;
Zhou Zhaohai
- 《2013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目前,确定教师编制方式主要有两种:生师比和班师比.这两种方式不适切于核定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编制.无论生师比还是班师比,以及教师-科目比都反映学校单位条件下需要的教师工作量.基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工作特点,认为,确定其教师编制的核心因素是教师工作量,并建构出计算公式.学校配置教师数(S)=学校周总的教师工作量(A)/教师周标准工作量(Z)。学校周总的教师工作量(A)=每周开课数(K)*{1+[52.48*1/3+0.66*在校生数(E)*1/3+0.41*在校生数(E)*1/4]/45}。教师周标准工作量(Z)=标准学校周总的教师工作量((A))/专任教师数。最终得出学校配置教师数(S)={K*[1+(52.48*1/3+0.66*E*1/3+0.41*E*1/4)/45]}/31.11。(K是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数;E是在校生数).